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17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虎钳结构,尤其涉及可于工件夹持定位后能再次转动拉把促使工件能夹持的更紧实以再次提升工件夹持力的油压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的油压虎钳结构,如图12及13所示,其结构如下所述该油压虎钳包含有一具有轨道的基座90,该基座90上一侧设有一固定座91,另侧设有一可沿轨道移动的活动座 92,该油压虎钳还包括有一连接螺杆组94的油压装置80及一连接螺杆组94的把手93,该油压装置80利用一定位装置95而定位于该活动座92中,且该油压装置80螺设于该螺杆组94 一侧端处,该螺杆组94部分伸出该活动座92并与该把手93相连接,且该油压装置80 还包括有一中空缸体81、二油封82、一活塞83、一推杆85、二盘型弹片86、一螺设于该缸体 81的盖体87、一压块88及一衔接块89,该活塞83位于该缸体81中且具有一大径段及一小径段,并于该大径段处设有一承窝84,其中一油封82套置于该大径段上,该二盘型弹片86 设于该小径段上,该推杆85 —端伸入该承窝84,另侧端伸出该缸体81,且另一油封82套置于该推杆85上,该二油封82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供油液96容置,该盖体87螺设于缸体81 中,且该压块88位于该盖体87中并与该活塞83接触,该衔接块89组接于该活动座92上, 并可受该压块88推抵而使该活动座92移动,藉由上述元件组成,使用者可以藉由转动把手 93带动该螺杆组94转动,进而推挤该油压装置80达到夹持定位工件97的目的。藉由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得知已知的油压虎钳结构,已达一定程度的便利性,然其夹持工件的夹持力往往会受到加工外力的影响而使已夹持定位的工件产生松脱的疑虑, 而一但工件发生松脱会造成加工时有所误差,甚至会损坏工件及机台,此为夹持工件的夹持力不足所致,所以该已知油压虎钳结构,仍有其待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于工件夹持定位后可进行再次加压以因应加工外力所需,而使工件夹持力再次提升以避免因外力所造成的夹持松脱的油压虎钳结构。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凭着长期对油压虎钳的研究与构思,而创作出一种油压虎钳结构,其结构系包含一基座、一转动组件、一第二压制装置及一定位座,其中,该基座其上具有一轨道,而轨道上包含有一挡屑板,其供予防止工件加工时的切屑喷入轨道,且该轨道的侧边还设置有一压板及一导正键供予压抵及校正基座以使之保持水平以利于工件夹持定位,又该基座的一侧边固设一前额作为工件夹持的固定端,另一侧边则设置有可于轨道上滑移的一滑座,而于该滑座上相对前额处固设有一上盖以使前额与上盖间形成工件夹持的区域,另该滑座的侧边还设置有多个S型垫片供予一后挡屑板的设置定位,且该后挡屑板由多个板体所构成并可伸缩展开及折叠收合,该后挡屑板设置于上盖的侧边,又该滑座上设置有一前挡屑板,该些前、后挡屑板供予防止加工工件时所产生的切屑喷入基座内,另外,该转动组件设有一传动轴套并在其内设有一第一压制装置,而侧边固设一旋把,另外, 在该传动轴套及第一压制装置之间还设置有一离合元件,而该第一压制装置包含一传动套管及一传动轴,其中,该传动轴中处及一侧边分别设置一通孔及一孔槽供予离合元件的设置,该离合元件具有使该第一压制装置与传动轴套共同旋转或仅作水平移动的作用,且该传动轴的另一侧边设有一外螺纹供予配合传动套管;又该传动套管其内缘分别设有一定位槽及一内螺纹供予对应传动轴以使离合元件未卡掣于传动套管的定位槽时,传动轴得以旋入挤压压缸动作以提升工件夹持力,另外,该离合元件还包含一销杆、一滚珠、一弹性元件及一螺固件,而该滚珠、弹性元件及螺固件依序设置于传动轴的孔槽内,且该销杆设置于传动轴中处的通孔,又该转动组件整体枢设于基座而与第二压制装置固接,该第二压制装置整体与转动组件固接而与基座枢接,且该第二压制装置还包含一主螺杆且侧边接设一压缸,其中该压缸的一端设置于主螺杆内,而另端则与第一压置装置相接设,另外,该定位座整体固设于基座的侧边并设有一套环供予转动组件的设置定位;藉由上述元件组成,先以旋把套入于转动组件的传动轴套的旋孔内,并将该传动组件接设于定位座后据以转动,以驱动第二压制装置对工件夹持定位后,再行转动旋把以使第一压制装置通过离合元件的作用而作水平移动以驱动第一压制装置位移,进而使该第一压制装置压抵压缸,而该压缸再压抵第二压制装置的主螺杆,然后该主螺杆再压抵基座的滑座以施加压力,进而以提升工件的夹持力。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包括—基座,其上具有一轨道,且该基座的一侧边固设一前额作为工件夹持的固定端, 另一侧边则设置有可于轨道上滑移的一滑座,而于该滑座上相对前额处固设有一上盖以使前额与上盖间形成工件夹持的区域;一转动组件,其设有一传动轴套并在其内设有一第一压制装置,又在该传动轴套及第一压制装置之间设有一离合元件,又该转动组件枢设于基座并与第二压制装置固接;一第二压制装置,其整体与转动组件固接而与基座枢接,又该第二压制装置还包含一主螺杆且侧边接设一压缸;其中该压缸的一端设置于主螺杆内,而另端则与第一压置装置相接设;及一定位座,其固设于基座的侧边并设有一套环供予转动组件的设置定位;藉由上述元件组成,转动转动组件驱使滑座位移以对工件定位夹持后,续行转动转动组件以使第一压制装置水平位移压抵第二压制装置以施加压力于滑动座,进而提升工件的夹持力。兹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确可达到如下的功效因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有离合元件的原故,所以可配合加工的情况(加工外力大小),选择是否要对工件进行第二段加压以提升工件的夹持力,达到加工时不会发生因工件夹持力不足而造成的夹持松脱影响到加工或损毁工件及机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组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夹持工件第一段正转动作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夹持工件第一段正转右侧动作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夹持工件第二段正转右侧动作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卸移工件第一段反转右侧动作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卸移工件第二段反转右侧动作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卸移工件第二段反转右侧动作的另一种剖面示意 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实施卸移工件第二段反转右侧动作的再一种剖面示意 图。图12为已知结构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13为已知结构的油压装置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本实用新型结构1 基座11 前额12 滑座121 上盖122:前挡屑板123:后挡屑板124 :S型垫片13 轨道131 挡屑板132 压板133 导正键2 转动组件21 传动轴套210 旋孔22 旋把3 定位座31 套环4 第一压制装置41 传动轴410 通孔411 孔槽412 外螺纹42 传动套管421 定位槽422:内螺纹5:第二压制装置51 主螺杆52 压紅6 离合元件61 销杆62 滚珠63 弹性元件64 螺固件已知结构80 油压装置81 紅体82 油封83 活塞84 承窝85 推杆86 盘型弹片87 盖体88:压块89 衔接块90 基座91 固定座92 活动座93 把手[0054]94 螺杆组95 定位装置96 油液97 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油压虎钳结构,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4,其结构系包括一基座 1、一转动组件2、一定位座3及一第二压制装置5及,其中基座1,其上具有一轨道13,而轨道13上包含有一挡屑板131,其供予防止工件加工时的切屑喷入轨道13,且该轨道13的侧边还设置有一压板132及一导正键133供予压抵及校正基座1以使之保持水平以利于工件夹持定位,又该基座1的一侧边固设一前额11 作为工件夹持的固定端,另一侧边则设置有可于轨道13上滑移的一滑座12,而于该滑座12 上相对前额11处固设有一上盖121以使前额11与上盖121间形成工件夹持的区域,另该滑座12的侧边还设有多个S型垫片IM供予一后挡屑板123的设置定位,该后挡屑板123 由多个的板体所构成并可伸缩展开及折叠收合,该后挡屑板123设置于上盖121的侧边,又该滑座12上设置有一前挡屑板122,而该些前后挡屑板122、123供予防止加工工件时所产生的切屑喷入基座1内;转动组件2,其整体枢设于基座1并与第二压制装置5固接,且该转动组件2包含有一传动轴套21,该传动轴套21内设置有一第一压制装置4,而又在该传动轴套21及第一压制装置4之间设有一离合元件6,其中,该第一压制装置4包含一传动轴41及一传动套管 42,且该传动轴41的中处及一侧边分别设置一通孔410及一孔槽411供予离合元件6的设置,又该传动轴套21侧边套设一旋孔210以供一旋把22套入,而该离合元件6包含一销杆 61、一滚珠62、一弹性元件63及一螺固件64,而该滚珠62、弹性元件63及螺固件64依序设置于传动轴41的孔槽411内,销杆61则设置于传动轴41中处的通孔410,该离合元件6 具有使该第一压制装置4与传动轴套21共同旋转,或不与传动轴套21共同旋转而仅作水平移动的作用,另外,该传动轴41的另一侧边设有一外螺纹412供予配合传动套管42,且该传动套管42其内缘分别设有一定位槽421及一内螺纹422供予对应传动轴41以使离合元件6未卡掣于传动套管42的定位槽421时,传动轴41得以旋入挤压压缸6动作以再次提升工件的夹持力;定位座3,其整体固设于基座1的侧边并设有一套环31供予转动组件2的设置定位;及第二压制装置5,其与转动组件2固接并与基座1枢接,又该第二压制装置5还包含一主螺杆51且侧边接设一压缸52,该压缸52采用油压缸,且该压缸52的一端设置于主螺杆51内,而另端则与第一压置装置4相接设;藉由上述元件组成,先以旋把22套入于转动组件2的传动轴套21的旋孔210内, 并将该传动组件2接设于定位座3后据以转动,以驱动第二压制装置5对工件夹持定位后, 再行转动旋把22以使第一压制装置4通过离合元件6的作用而作水平移动以驱动第一压制装置4位移,进而使该第一压制装置4压抵压缸52,而该压缸52再压抵第二压制装置5 的主螺杆51,然后该主螺杆51再压抵基座1的滑座12以施加压力,进而以提升工件的夹持力。为使大众能够更清楚明白本新创油压虎钳结构的特殊之处,特辅以动作图示以作说明,请配合参阅图5至图11,当使用者使用本新创油压虎钳结构夹持工件时,首先将旋把 22转动以使第二压制装置5带动滑座12位移以将工件夹持定位(因旋把22螺固于传动轴套21的侧边,而整体传动组件2设置于定位座3,定位座3固设于基座1的侧边,主螺杆51 通过螺固件设置于传动套管42内,压缸52的一端设置于主螺杆51内,另端则与第一压置装置4相接设,所以当旋把22转动时得使传动轴套21转动以连动传动套管32及第二压制装置5转动以驱动滑座12位移,达到将工件夹持定位的目的,与此同时该后挡屑板123亦会同时展开),其动作方式就如同一般的油压虎钳,此为第一阶段的对工件加压(提供其夹持力),如图5及图6所示(其中图5和图6所示旋转箭头表示第一段正转),而为因应加工外力的大小,如果外力过大,该工件有可能会于加工过程中产生松脱现象,加工时就容易造成误差或工件及机台的损毁,所以给予工件足够的夹持力是相当重要的,而本新创油压虎钳结构就是为解决这个缺失而产生的,为使工件得到更大的夹持力,使用本新创油压虎钳的使用者,可于工件第一段加压定位后,再次转动旋把22促使传动轴套21转动,此时离合元件6的销杆61原本卡掣于传动套管42的定位槽421内,此时将会位移出定位槽421, 与此同时因传动套管42不随着传动轴套21转动,故此会促使第一压制装置4的传动轴41 顺着传动套管42内的内螺纹422而旋入压抵压杆,并会促使主螺杆51前移些许距离,而此时力量的传递由面积小到大(依压缸52内油压系统来看)依据帕斯卡定律(Pasc-ar s Law),会将压力放大传递于第二压制装置5,通过第二压制装置5内的主螺杆51将放大的压力压抵基座1的滑座12促使工件的夹持力再次提升,达到对工件的第二段加压,如图7所示(其中图7所示旋转箭头表示第二段正转)。而欲将二段加压的工件从本新创的油压虎钳结构拆卸下时,先行反转旋把22,此时第二压制装置5会随着反转,而传动轴套21会连动向后位移,同时第一压制装置4的传动轴41亦会顺着传动套管42的内螺纹422而旋出,而此时的状态就如同工件于第一段加压夹持定位一样,如图8所示(其中图8所示旋转箭头表示第一段反转),再次反转把手, 此时会使离合元件6的销杆61重新卡掣于定位槽421内,而第二压制装置5亦连动向后位移并带动滑座12回归到原处预定位置,而后挡屑板亦进行折叠收合起,如图9至图11所示 (其中图9、图10、图11所示旋转箭头表示第二段反转),此时就可将工件从本新创油压虎钳结构下取出。纵观上述的说明,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油压虎钳结构确实可以因应加工外力而选择是否需要二段加压以提升工件的夹持力以利于加工,又本实用新型的油压虎钳可藉由滑座及滑轨所设置的挡屑板达到保护基台的目的,且该滑轨的侧边设置有压板跟定位键供予压抵及校正基座以使之保持水平以利于工件夹持定位,使本实用新型结构产品的使用者,于使用操作上更为便利,实为一有裨益于使用者的创新结构。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上具有一轨道,且该基座的一侧边固设一前额作为工件夹持的固定端,另一侧边则设置有可于轨道上滑移的一滑座,而于该滑座上相对前额处固设有一上盖以使前额与上盖间形成工件夹持的区域;一转动组件,其设有一传动轴套并在其内设有一第一压制装置,又在该传动轴套及第一压制装置之间设有一离合元件,又该转动组件枢设于基座并与第二压制装置固接;一第二压制装置,其整体与转动组件固接而与基座枢接,又该第二压制装置还包含一主螺杆且侧边接设一压缸;其中该压缸的一端设置于主螺杆内,而另端则与第一压置装置相接设;及一定位座,其固设于基座的侧边并设有一套环供予转动组件的设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座的侧边还设有多个S型垫片供予一后挡屑板的设置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挡屑板由多个板体构成并可伸缩展开及折叠收合,该后挡屑板设置于上盖的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座上还包含有一前挡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制装置包含一传动套管及一传动轴,其中,该传动轴中处及一侧边分别设置一通孔及一孔槽供予离合元件的设置,且该传动轴的另一侧边设有一外螺纹供予配合传动套管;另该传动套管的内缘分别设有一定位槽及一内螺纹供予对应传动轴以使在第一离合元件未卡掣于传动套管的定位槽的状态, 传动轴得以旋入挤压压缸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元件系包含一销杆、一滚珠、 一弹性元件及一螺固件,而该滚珠、弹性元件及螺固件依序设置于传动轴的孔槽内,且该销杆设置于传动轴中处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轨道还包含有一挡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轨道的侧边还包含有一压板及一导正键供予压抵及校正基座以使之保持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虎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套侧边设置有一旋孔以供一旋把套入。
专利摘要一种定位离合二段加压虎钳结构,包含一具有轨道的基座,轨道上滑设一滑座;一转动组件,枢设于基座并与第二压制装置固接,并设置一传动轴套,该传动轴套内设有一第一压制装置,该第一压制装置与传动轴套间设一离合元件,另该传动轴套侧边固设一旋把;一第二压制装置,与转动组件固接并与基座枢接,其包含一主螺杆且侧边设一压缸,压缸的一端与第一压制装置相接;及一定位座,其固设基座的侧边,供予转动组件的设置定位;藉由上述元件组成,转动旋把以对工件定位夹持后,再行转动旋把以使第一压制装置通过离合元件的作用而作水平位移,促使第一压制装置压抵第二压制装置,再通过第二压制装置压抵基座的滑座以施加压力,进而以提升工件的夹持力。
文档编号B25B1/10GK202114656SQ20112012804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黄汉农 申请人:维昶机具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