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割圈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15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割圈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轮胎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割圈机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使用非常普遍,不管是大货车、游览车、汽车、机车、甚至脚踏车,都必须使用到轮胎,由于轮胎不易回收,常发现废弃轮胎随便丢弃,造成环境问题,因此有识人士想将废弃轮胎回收再利用,但由于轮胎内具有橡胶层及钢丝层,不易将轮胎切碎,如何可以将轮胎分解成橡胶、钢丝,以便于将橡胶形成颗粒,形成橡胶再生原物料,将钢丝重新形成金属再生原物料,是为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割圈机结构,利用该轮胎割圈机结构能够将废弃轮胎分解成橡胶、钢丝,使废弃轮胎回收再利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轮胎割圈机结构,包括一本体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第一基座、该第二基座各设有一第一刀具控制装置、一第二刀具控制装置及一传动箱,各该传动箱一侧设置一转盘,该转盘上设置一个以上沟槽,各该沟槽设置一定位块,各该传动箱上设一限位座,各该限位座未端设至少一限位轮。该第一刀具控制装置、该第二刀具控制装置设为手动或自动带动一刀槽座前、后直线位移,该刀槽座内部设有一第一伸缩装置控制一刀组件左、右直线位移突出于外侧或隐藏于内部。该第一伸缩装置设为气压缸、油压缸或螺杆装置。该传动箱的内部架设一轴杆,该轴杆两端突伸于该传动箱的两外侧,该轴杆的一端与一第二伸缩装置相结合,该传动箱后侧组设一撑架以该第二伸缩装置架设定位,该轴杆的另一端凸设一具一个以上支轴的一挡块与一个以上连动臂相配合枢结,该轴杆外部套设一旋管受一马达的控制,该旋管的一端固设该转盘,该转盘一侧凹设一活动槽以该轴杆穿设,该挡块及该连动臂容限于该活动槽内,顺该活动槽的外环面二该沟槽间凹设一个以上导槽与该连动臂相配合设置,该导槽内设一贯穿至转盘底部前窄后宽的导孔以该连动臂容限,并设一呈扇形状且表面顺其弧度间隔环列一个以上撑片的调整块与一容限于该导槽内的滑块相配合锁设,该撑片的外侧端凸设有一挡止块,并设一具导块的一滑座与该滑块相配合锁设,该导块枢置于该导孔内,该滑座及该滑块分别贴抵于该转盘的两侧,该滑块与该连动臂的另一侧相互枢结形成一连动关系。该第二伸缩装置设为气压缸、油压缸或螺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割圈机结构,通过采用在本体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各设有一第一刀具控制装置、一第二刀具控制装置及一传动箱的创新设计,使该二组刀具控制装置针对轮胎重点位置进行切割,轻易将轮胎分解成橡胶、钢丝,便于形成再生原物料,使废弃轮胎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但能够节约能源,而且能够避免废旧轮胎随便丢弃,保护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控制装置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调整座的平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调整座的固定轮胎实用例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刀组件的切割轮胎实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割圈机结构,包括一本体10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基座11及一第二基座12,该第一基座11、该第二基座12各设有一第一刀具控制装置13、一第二刀具控制装置14及一传动箱15,其中该第一刀具控制装置13、该第二刀具控制装置14 (如图2所示)具有可设为手动或自动以带动一刀槽座131、141前、后直线位移,并于该刀槽座131、141内部设有一第一伸缩装置132、142以控制一刀组件133、 143可左、右直线位移突出于外侧或隐藏于内部,在该传动箱15 (如图3所示)的内部架设一轴杆151,该轴杆151两端突伸于该传动箱15的两外侧,该轴杆151的一端与一第二伸缩装置152相结合,该传动箱15后侧组设一撑架153以供该第二伸缩装置152架设定位,该轴杆151的另一端凸设一具数支轴1511的一挡块1512与数连动臂IM相配合枢结,该轴杆151外部套设一旋管155受一马达156的控制,该旋管155 (如图3及图4所示)的一端固设一转盘16,该转盘16 —侧凹设一活动槽161供该轴杆151穿设使该挡块1512及该连动臂1 恰容限于该活动槽161内,顺该活动槽161的外环面凹设数导槽162与该连动臂 154相配合设置,该导槽162内设一贯穿至该转盘16底部前窄后宽的导孔163恰供该连动臂巧4容限,并设一呈扇形状且表面顺其弧度间隔环列数撑片175的调整块17与一恰容限于该导槽162内的滑块171相配合锁设,该撑片175的外侧端凸设有一挡止块1751,并设一具导块172的一滑座173与该滑块171相配合锁设,使该导块172恰枢置于该导孔163内, 而该滑座173及该滑块171即分别贴抵于该转盘16的两侧,该滑块171恰与该连动臂IM 的另一侧相互枢结形成一连动关系,在该转盘16上的二该导槽162间设置一沟槽164,在各该沟槽164设置一定位块165,该定位块165可在该沟槽164移动至所需位置加以定位,在各该传动箱15上设一限位座18,在各该限位座18未端增设至少一限位轮181,该第一伸缩装置132、142及第二伸缩装置152可设为气压缸、油压缸或螺杆装置。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构造、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结合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图6所示,利用上述的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先利用该沟槽164将该定位块165设置于适当的位置,再将该一轮胎A置于该转盘16上,再将该第一基座11与该第二基座12相对位移,并使二该撑片175位于轮胎A 二侧的内圈内,随后启动该第二伸缩装置152,利用该连动臂IM容卡于该导孔163内与该调整块17相互牵制的设计,使该滑块171、该导块172及该滑座173同步受该连动臂154的推移而分别沿该导槽162及该导孔163外移至该撑片175将轮胎A的内圈撑展定位而受该挡止块1751 (如图 5所示)的勾卡固定,并同时利用该限位轮181及该定位块165使轮胎A得以达到全方位的定位目的,甚至对轮胎A加工时,可以完全稳固轮胎A,不易掉落或移动。随后,移动该第一刀具控制装置13及该第二刀具控制装置14,使该刀槽座131、 141移动至该轮胎欲切割的位置后(如图6所示),启动该第一伸缩装置132、142使该刀组件133、143突伸而出且恰穿刺于轮胎A欲切割的位置并启动该马达156带该转盘16同步运转,此时,固定于该调整块17的轮胎A内圈即会在该转盘16的转动下而受该刀组件133、 143的旋割,轮胎A旋割分解完成。本实用新型利用二组刀具控制装置针对轮胎重点位置切割,可以轻易将轮胎切割,易于分解为橡胶、钢丝,以便于将橡胶形成颗粒,形成橡胶再生原物料,将钢丝重新形成金属再生原物料,使废弃轮胎可以回收再利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出申请,盼早日准予专利。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割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第一基座、该第二基座各设有一第一刀具控制装置、一第二刀具控制装置及一传动箱,各该传动箱一侧设置一转盘,该转盘上设置一个以上沟槽,各该沟槽设置一定位块, 各该传动箱上设一限位座,各该限位座未端设至少一限位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割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刀具控制装置、该第二刀具控制装置设为手动或自动带动一刀槽座前、后直线位移,该刀槽座内部设有一第一伸缩装置控制一刀组件左、右直线位移突出于外侧或隐藏于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割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伸缩装置设为气压缸、油压缸或螺杆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割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箱的内部架设一轴杆,该轴杆两端突伸于该传动箱的两外侧,该轴杆的一端与一第二伸缩装置相结合,该传动箱后侧组设一撑架以该第二伸缩装置架设定位,该轴杆的另一端凸设一具一个以上支轴的一挡块与一个以上连动臂相配合枢结,该轴杆外部套设一旋管受一马达的控制,该旋管的一端固设该转盘,该转盘一侧凹设一活动槽以该轴杆穿设,该挡块及该连动臂容限于该活动槽内,顺该活动槽的外环面二该沟槽间凹设一个以上导槽与该连动臂相配合设置,该导槽内设一贯穿至转盘底部前窄后宽的导孔以该连动臂容限,并设一呈扇形状且表面顺其弧度间隔环列一个以上撑片的调整块与一容限于该导槽内的滑块相配合锁设,该撑片的外侧端凸设有一挡止块,并设一具导块的一滑座与该滑块相配合锁设,该导块枢置于该导孔内,该滑座及该滑块分别贴抵于该转盘的两侧,该滑块与该连动臂的另一侧相互枢结形成一连动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割圈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伸缩装置设为气压缸、油压缸或螺杆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割圈机结构。包括一本体的二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第一基座、该第二基座各设有一第一刀具控制装置、一第二刀具控制装置及一传动箱,各该传动箱一侧设置一转盘,该转盘上设置一个以上沟槽,各该沟槽设置一定位块,各该传动箱上设一限位座,各该限位座未端设至少一限位轮。以此设计,能够轻易将轮胎分解成橡胶、钢丝,形成再生原物料,便于废弃轮胎的回收再利用,不但节约能源,而且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B26D1/04GK202155906SQ20112024887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张宏安 申请人:张宏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