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27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微喷带是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塑料薄膜软管,一般通过机械或激光在单面上打出出水小孔制成的。微喷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用水量小,土壤不板结,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时长时间供水,与微滴灌相比,价格低廉,且水孔没有埋入土壤里,不易堵塞;运行水压低,流量较大灌水时间较短。微喷带用于果树、茶园、苗圃、花卉以及大棚栽培作物的浇灌,具有增产、省肥、省水和省时的优点。机械设备打孔作为微喷带单面打孔的一种主要方式,现有的打孔设备能够在微喷带上打出较为均匀的出水孔。如果采用充气式打孔方法,充气段的气体极易泄露,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再次充气,以便顺利地进行单面打孔,严重影响了机械打孔设备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打孔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打孔轮和压带轮,其特别之处在于打孔装置包括打孔针、弹簧支架、使打孔针产生打孔动作的压力杆、连接于压力杆一端的拉力弹簧;拉力弹簧固定于弹簧支架上,压力杆的上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打孔轮上设置有与打孔针相配合的多个出针孔,打孔轮上设置有与压力杆相配合的多个凹槽。弹簧支架对拉力弹簧进行悬挂;拉力弹簧对压力杆施加向上的拉力,通过限位杆的作用,压持在凹槽上;在打孔轮转动的过程中,压力杆通过对打孔针击打,实现对微喷带的单面打孔。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放置打孔前微喷带的托盘以及卷起微喷带的卷带轮,所述托盘和卷带轮分别固定于机架的两端;托盘与卷带轮之间依次设置有保持微喷带为充气状态的两夹持滚轮、打孔轮和压带轮,所述两夹持滚轮的轴线相平行且均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打孔轮与压带轮的轴线相平行且均与水平面相平行;打孔轮上设置有对微喷带进行单面打孔的打孔装置,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为与喷灌相配合的导向轮,打孔轮与卷带轮之间设置有后侧导向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的微喷带进行充气的充气针。托盘实现对未打孔的微喷带的支撑,卷带轮将打完孔后的微喷带卷起。两夹持滚轮对微喷带的前端进行夹持,具有防止漏气的作用;打孔轮和压带轮实现对微喷带后端的支撑,并防止后端漏气;利用充气针对夹持滚轮与压带轮之间的微喷带进行充气,就形成了充气段,以便利用打孔装置进行单面打孔。导向轮起到对微喷带的导向作用,以保证进入打孔轮下方的正确位置处。打孔轮后方的微喷带,旋转90度后放置到后侧导向轮上,就形成了折叠段,该折叠段可有效防止前方的充气段漏气,基本可保证一次充气,即可完成整条微喷带的打孔,避免了以往需要多次充气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打孔装置包括打孔针、弹簧支架、使打孔针产生打孔动作的压力杆、连接于压力杆一端的拉力弹簧;拉力弹簧固定于弹簧支架上,压力杆的上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打孔轮上设置有与打孔针相配合的多个出针孔,打孔轮上设置有与压力杆相配合的多个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打孔针包括针头和回位弹簧;所述针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针头空腔。针头采用设置有圆柱形空腔的空心形式,而不是采用以往的实心形式,可保证打孔时圆形余料完全脱离微喷带,保证了每个孔的通透性,保证了打孔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两夹持滚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微喷带二倍的厚度;打孔轮与压带轮之间的距离大于微喷带二倍的厚度。两夹持滚轮实现 对微喷带的夹持作用,并防止充气段的漏气;打孔轮与压带轮既防止充气段的漏气,也留有一定的空间实现单面打孔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打孔轮与卷带轮均为主动轮,导向轮、压带轮和后侧导向轮均为从动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微喷带进行夹持的两夹持滚轮、打孔轮和压带轮,以及设置有实现进一步密封作用的后侧导向轮,不仅在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形成了微喷带的充气段,还通过微喷带在打孔轮与后侧导向轮之间的90°翻转,保证了充气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整条微喷带打孔的过称中,不会出现漏气现象,避免了以往需要多次充气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打孔针采用空心针,使得打出的孔周缘整齐光滑,保证喷出的水线又细又远,而且杜绝滴漏,减少损失。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显著以及便于应用推广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图4均为本实用新型中打孔装置与打孔轮和压带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打孔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机架,2托盘,3、4夹持滚轮,5导向轮,6打孔轮,7压带轮,8卷带轮,9充气针,10微喷带,11充气段,12打孔针,13折叠段,14后侧导向轮,15支撑杆,16支撑板,17压力杆,18弹簧支架,19拉力弹簧,20第一限位杆,21第二限位杆,22出针孔,23针头,24回位弹簧,25针头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机架I、托盘2、两夹持滚轮(3、4)、导向轮5、打孔轮6、压带轮7、卷带轮8、充气针9、打孔针12、后侧导向轮14 ;所示的机架I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托盘2设置在机架的左端,实现对微喷带10的支撑作用。两夹持滚轮(3、4)均以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形式设置,转动地设置在上下两侧的固定板上,两固定板通过四个支撑杆15相连接,以保证微喷带10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转动。打孔轮6与压带轮7所在的轴线相平行,打孔轮6位于压带轮7的正上方,且轴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打孔轮6为主动轮,由电机驱动;打孔轮6与打孔装置相配合,实现对微喷带10的单面打孔。导向轮5设置于两夹持滚轮(3、4)与打孔轮6之间,对微喷带10进行导向,以便微喷带10进入打孔轮6下方的正确位置处,保证打孔的顺利进行。充气针9位于夹持滚轮与打孔轮6之间,用于对微喷带10进行充气,由于前侧两夹持滚轮(3、4)的密封作用,以及后侧打孔轮6与压带轮7的密封作用,利用充气针9充气后,就形成了充气段11,以保证进行有效的单面打孔作业。所示的卷带轮8设置于机架I的右侧,也有电机带动,用于将打孔完毕的微喷带10卷成圆盘的形式,以便存放和运输。后侧导向轮14位于打孔轮6与卷带轮8之间,实现对充气段11的进一步密封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机架I上的微喷带处于张紧状态,由打孔轮 6与压带轮7之间出来的微喷带10翻转90°后,搭在后侧导向轮14上,就形成了图中所示的折叠段13,进一步保证了密封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打孔装置与打孔轮和压带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打孔针12、支撑板16、压力杆17、弹簧支架18、拉力弹簧19、第一限位杆20、第二限位杆21 ;所示的支撑板16固定在机架I上,弹簧支架18、第一限位杆20和第二限位杆21均固定在支撑板16上。打孔针12设置于打孔轮6上,实现对微喷带的直接打孔作用;打孔轮6上设置有与打孔针相配合的出针孔22。打孔轮6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压力杆17相配合的凹槽,每个打孔针12均与一个凹槽相对应。拉力弹簧19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架18上,另一端与压力杆17相连接。第一限位杆20和第二限位杆21设置于压力杆17的上方,实现对压力杆17的限位作用;在拉力弹簧19的作用下,压力杆17始终保持有对打孔针12的压持作用,在打孔轮6转动的过程中,会连续的击打相应的打孔针12,实现了连续的打孔作业。如图2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打孔针12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针头23、回位弹簧24和针头空腔25,针头23与打孔轮6上的出针孔相配合,实现对微喷带10的打孔作用;回位弹簧24保证针头23打孔后进行回位动作。在针头23的内部设置针头空腔25,可保证打孔时圆形余料完全脱离微喷带,使得打出的孔周缘整齐光滑,保证喷出的水线又细又远,而且杜绝滴漏,减少损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夹持滚轮(3、4)、打孔轮6和压带轮7,以及设置进一步密封作用的后侧导向轮14,不仅在夹持滚轮与打孔轮6之间形成了微喷带10的充气段11,还通过微喷带10在打孔轮6与后侧导向轮14之间的90°翻转,保证了充气段1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整条微喷带10打孔的过称中,不会出现漏气现象,避免了以往需要多次充气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打孔装置设置于机架(I)上,机架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打孔轮(6)和压带轮(7),其特征在于打孔装置包括打孔针(12)、弹簧支架(18)、使打孔针产生打孔动作的压力杆(17 )、连接于压力杆一端的拉力弹簧(19 );拉力弹簧固定于弹簧支架上,压力杆的上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杆(20)和第二限位杆(21),打孔轮(6)上设置有与打孔针相配合的多个出针孔(22),打孔轮上设置有与压力杆相配合的多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放置打孔前微喷带(10)的托盘(2)以及卷起微喷带的卷带轮(8),所述托盘和卷带轮分别固定于机架的两端;托盘与卷带轮之间依次设置有保持微喷带为充气状态的两夹持滚轮(3、4)、打孔轮(6)和压带轮(7),所述两夹持滚轮的轴线相平行且均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打孔轮与压带轮的轴线相平行且均与水平面相平行;打孔轮上设置有对微喷带进行单面打孔的打孔装置,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为与喷灌相配合的导向轮(5),打孔轮与卷带轮之间设置有后侧导向轮(14);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的微喷带进行充气的充气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针(12)包括针头(23)和回位弹簧(24);所述针头内部设置有圆柱形针头空腔(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夹持滚轮(3、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微喷带(10) 二倍的厚度;打孔轮(6)与压带轮(7)之间的距离大于微喷带二倍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轮(6)与卷带轮(8)均为主动轮,导向轮(5)、压带轮(7)和后侧导向轮(14)均为从动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农用微喷带单面打孔装置,打孔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打孔轮和压带轮,特征在于打孔装置包括打孔针、弹簧支架、使打孔针产生打孔动作的压力杆、连接于压力杆一端的拉力弹簧;拉力弹簧固定于弹簧支架上,压力杆的上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打孔轮上设置有与打孔针相配合的多个出针孔,打孔轮上设置有与压力杆相配合的多个凹槽。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滚轮与打孔轮之间形成充气段,还通过微喷带在打孔轮与后侧导向轮之间的90°翻转,保证了充气段的密封性,不会出现漏气现象,避免了次充气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空心针,使出水孔周缘整齐光滑,保证喷出的水线又细又远,而且杜绝滴漏,减少损失。
文档编号B26F1/24GK202540385SQ2012201166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丁梅, 邵长敏, 魏希营 申请人:邵长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