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扳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46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扳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扳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液压缸的液压扳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大国,尤其是近年来,煤炭开采业迅猛发展。为了确保机械化开采的生产安全,矿井中大量使用液压支架。液压支架在开采作业全程中均需使用,而且在使用中液压支架的液压缸始终要保持顶升保压状态,这就对液压缸的密封要求极高。但是,井下的作业条件通常都很差,粉尘污染严重,使得液压缸的密封系统极易老化和损坏。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作业的连续进行,及时保养、维修和更换液压缸的密封系统成为一项工作。但是,矿井下空间狭小,维修工具也非常有限,使得井下维修变得非常困难。现在矿井上的一般做法是维修队定期检查密封系统,对于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液压缸进行拆液压缸非常沉重,而且井下不便于利用自动设备,这使得拆卸和运送工作变得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非常影响生产进度,而且,维修的人力成本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扳手装置,其能在作业现场拆卸液压缸的密封系统,而不是将液压缸本身拆卸下来运送到地面,省时省力,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其包括液压扳手单元;所述液压扳手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护板,所述两块护板中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孔;在两块护板之间的形成有两个直槽,该两个直槽关于护板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两个油缸,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杆;一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一个直槽中,另一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另一个直槽中,油缸的活塞杆可在压力液体的作用下前进或回退;每个活塞杆的自由端部与一个推拉环的一端连接;推拉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销;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每个扇板形成有一个长孔,每个长孔中对应地容纳一个所述滑动销,使得滑动销可以在长孔中滑动;两块扇板的中部贯穿地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第二圆孔,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围绕第二圆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两块护板间,两个棘齿可转动地关于第二圆孔的圆心中心对称地设置于两块护板之间;圆形的棘轮,可转动地设置于两块护板间,圆形的棘轮的中心与第二圆孔的中心相对应,棘轮的外周形成有连续的齿,棘齿的齿尖可脱离地插入棘轮的齿的根部;棘齿通过弹簧而使得齿尖压在棘轮的齿的根部;弹簧的一端固定至扇板,另一端固定至棘齿,拉动棘齿旋转,使得棘齿的齿尖插入棘轮的根部;棘轮的内周用于与作功对象连接。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支点单元;所述支点单元包括“C”型钢套,“C”型钢套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形成有通孔;高压拉伸油缸的活塞杆自由端形成有销钉孔,活塞杆自由端穿过两个通孔后插入销钉固定,销钉的长度大于通孔直径,由此,“C”型钢套的两个延伸部可在高压拉伸油缸的作用下彼此靠近;“C”型钢套内周上设置有啮合齿部;“C”型钢套外周上设置有“ L ”形支点焊铁,以为液压扳手单元提供支点。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液压变换单元;所述液压变换单元包括节流阀、溢流阀、压力表、两位四通的换向阀、对接接头、回流接头;对接接头的入口连接至高压泵站,对接接头的出口连接分别至压力表、溢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出口连接至换向阀的第一端口,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溢流阀的出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换向阀的第三、第四端口与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液路相连接,将压力液体送至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使得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活塞前进或者回退。优选地,棘轮的内周设置有卡套,通过卡套与待作功对象连接。优选地,所述“C”型钢套的啮合齿部是可分离的安装于“C”型钢套的内周上的。优选地,所述啮合齿部的齿端轮廓线的曲率半径与待作业对象的外周的曲率半径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啮合齿部为多个,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啮合齿部为2-4个。优选地,所述液压变换单元的回流接头连接有泄流阀。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在井下进行作业,无需将液压缸搬运到地面,现场对液压缸的密封进行拆卸和更换,极大减小了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显著减小维修保养人员的数量和维护保养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图I的液压扳手单元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异向工作的示意图图4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同向工作的示意图图5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棘轮的示意图;图6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扇板的示意图;图7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护板的示意图;图8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推拉环的示意图图9为图I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活塞杆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支点单元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支点单元的支点焊铁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变换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包括液压扳手单元,如图1-9所示。液压扳手单元包括两块护板I、第一扇板2a、第二扇板2b、棘轮3。两块护板I平行设置,所述两块护板中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孔;在两块护板I之间的形成有两个直槽,该两个直槽关于护板I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用于容纳油缸10a、10b。两个油缸中,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杆IlaUlb 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一个直槽中,另一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另一个直槽中,油缸的活塞杆IlaUlb可在压力液体的作用下前进或回退;每个活塞杆lla、llb的自由端部与一个推拉环12a、12b的一端连接;推拉环12a、12b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销13a、13b ;第一扇板2a和第二扇板2b中,每个扇板形成有一个长孔,每个长孔中对应地容纳一个所述滑动销13a、13b,使得滑动销13a、13b可以在长孔中滑动;两块扇板的中部贯穿地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第二圆孔,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围绕第二圆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两块护板I之间,两个棘齿22a、22b可转动地关于第二圆孔的圆心中心对称地设置于两块护板之间;圆形的棘轮3,可转动地设置于两块护板I间,圆形的棘轮的中心与第二圆孔的中心相对应,棘轮3的外周形成有连续的齿31a、31b,棘齿22a、22b的齿尖可脱离地插入棘轮的齿的根部;棘齿22a、22b通过弹簧21a、21b而使得齿尖压在棘轮的齿的根部;弹簧21a、21b的一端固定至对应扇板,另一端固定至对应棘齿,拉动棘齿旋转,使得棘齿的齿尖插入棘轮的根部;棘轮的内周用于与作功对象连接,比如液压缸,这里棘轮的内周可以是直接与作功对象连接,即被拆装的油缸导向套,也可以是间接与作功对象连接,比如通过卡套与作功对象连接。 油缸的高压油腔进油,推动活塞向前运动,带动活塞杆向前伸出,通过推拉环和滑动销推动扇板旋转,扇板带动棘爪,棘爪的插齿推动棘轮旋转,旋转的棘轮推动与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的作功对象,带动其向前旋转,直到旋转完成一个预定的角度,例如30°。然后,油缸的低压油腔进油,活塞回退复位。液压扳手单元通过推动油缸的活塞推动棘齿进而推动棘轮转动时,需要一个固定支撑点,当在地面实施作业时,这个支撑点是容易提供的,但在一些场合下,该支撑点不容易找到,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支点单元。如图10-11所示,支点单元包括“C”型钢套41,“C”型钢套41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45,延伸部上形成有通孔;高压拉伸油缸44的活塞杆自由端形成有销钉孔,活塞杆自由端穿过两个通孔后插入销钉46固定,销钉的长度大于通孔直径,由此,“C”型钢套41的两个延伸部45可在高压拉伸油缸44的作用下彼此靠近;“C”型钢套内周上设置有啮合齿部42,以加强“C”型钢套的结合力;“C”型钢套外周上设置有“ L ”形支点焊铁43,以为液压扳手单元提供支点。“C”型钢套的啮合齿部42可以是与钢套一体形成的,也可以是可分离的安装于“C”型钢套的内周上的。所述啮合齿部42的齿端轮廓线的曲率半径与待作业对象的外周的曲率半径相对应,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啮合强度,尤其是在啮合齿部可分离的情形,可以根据待作业对象的外周的曲率来更换对应的啮合齿部。啮合齿部42优选为多个,2-4个为宜。对于井上环境,可选择合适的液压源为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提供压力。对于井下的作业环境,井下的高压泵站的乳化液的压力非常大,不适合直接供应至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在接入前需要作压力转换。由此,针对此种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还可以包括液压变换单元;如图12所示,液压变换单元包括节流阀53、溢流阀52、压力表54、两位四通的换向阀55、对接接头51、回流接头57。对接接头51的入口连接至高压泵站,对接接头51的出口连接分别至压力表54、溢流阀52的入口、节流阀53的入口,节流阀53的出口连接至换向阀55的第一端口,换向阀55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回流接头57,溢流阀52的出口连接至回流接头57 ;换向阀的第三、第四端口与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液路56相连接,将压力液体送至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使得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活塞前进或者回退。所述液压变换单元的回流接头连接有泄流阀。两位四通的换向阀55用于实现压力液体注入到油缸的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腔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支点单元的高压拉伸油缸的压力源可以独立地提供,而不是由液压转换单元提供。当然,也可以由液压转换单元来提供。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的液压扳手单元的两组油缸有两种工作模式。图3所示为异向工作模式,此时,两个油缸的工作正好相反,当一个油缸前进向外作功时,另一个油缸回退复位,这样,两个油缸交替对棘轮施加力,使得棘轮不间断地连续转动,此种模式也可以称为快速模式,尤其适用于对力量要求不高而对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比如,密封系统被拧松后,不要很大力量就可以拧动液压缸,这时,就可以采用交替做功的快速模式进行工作。图4所示为同向工作模式,此时,两个油缸的工作完全相同,对称地发力,当一个油缸前进向外作功时,另一个油缸也前进向外作功时;当一个油缸回退复位时,另一个油缸也回退复位,使得棘轮可以获得最大的转动力矩,此种模式可以称为增力模式,尤其适用于开始拧液压缸时需要较大的力矩才能使液压缸的螺纹松动,以及在拧紧液压缸到最后阶段时,需要较大的力矩把螺纹拧紧。由于是对称发力,液压缸上获得的力矩是一个油缸工作时的2倍。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每次油缸前进作功时推动棘轮转动的角度,比如15。、30。。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扳手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在井下进行作业,无需将液压缸搬运到地面,现场对液压缸的密封进行拆卸和更换,极大减小了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显著减小维修保养人员的数量和维护保养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扳手装置,其包括液压扳手单元;所述液压扳手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护板,所述两块护板中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孔;在两块护板之间的形成有两个直槽,该两个直槽关于护板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两个油缸,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杆;一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一个直槽中,另一个油缸固定地安装于另一个直槽中,油缸的活塞杆可在压力液体的作用下前进或回退;每个活塞杆的自由端部与一个推拉环的一端连接;推拉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销;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每个扇板形成有一个长孔,每个长孔中对应地容纳一个所述滑动销,使得滑动销可以在长孔中滑动;两块扇板的中部贯穿地形成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第二圆孔,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围绕第二圆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两块护板间,两个棘齿可转动地关于第二圆孔的圆心中心对称地设置于两块护板之间;圆形的棘轮,可转动地设置于两块护板间,圆形的棘轮的中心与第二圆孔的中心相对应,棘轮的外周形成有连续的齿,每个棘齿的齿尖可脱离地插入棘轮的对应的齿的根部;每个棘齿通过对应的弹簧而使得齿尖压在棘轮的齿的根部;弹簧的一端固定至对应的扇板,另一端固定至对应的棘齿,拉动棘齿旋转,使得棘齿的齿尖插入棘轮的根部;棘轮的内周用于与作功对象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支点单元;所述支点单元包括“C”型钢套,C”型钢套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形成有通孔;高压拉伸油缸的活塞杆自由端形成有销钉孔,活塞杆自由端穿过两个通孔后插入销钉固定,销钉的长度大于通孔直径,由此,“C”型钢套的两个延伸部可在高压拉伸油缸的作用下彼此靠近;“c”型钢套内周上设置有啮合齿部;“C”型钢套外周上设置有“L”形支点焊铁,以为液压扳手单元提供支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液压变换单元;所述液压变换单元包括节流阀、溢流阀、压力表、两位四通的换向阀、对接接头、回流接头;对接接头的入口连接至高压泵站,对接接头的出口连接分别至压力表、溢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出口连接至换向阀的第一端口,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溢流阀的出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换向阀的第三、第四端口与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液路相连接,将压力液体送至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使得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活塞前进或者回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液压变换单元;所述液压变换单元包括节流阀、溢流阀、压力表、两位四通的换向阀、对接接头、回流接头;对接接头的入口连接至高压泵站,对接接头的出口连接分别至压力表、溢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入口,节流阀的出口连接至换向阀的第一端口,换向阀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溢流阀的出口连接至回流接头;换向阀的第三、第四端口与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液路相连接,将压力液体送至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使得液压扳手单元的油缸的活塞前进或者回退。
5.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棘轮的内周设置有卡套,通过卡套与作功对象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钢套的啮合齿部是可分离的安装于C”型钢套的内周上的。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部的齿端轮廓线的曲率半径与待作业对象的外周的曲率半径相对应。
8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部为多个。
9.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部为2-4个。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压扳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变换单元的回流接头连接有泄流阀。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扳手装置,其包括液压扳手单元;液压扳手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块护板,所述两块护板中部设有贯通的第一圆孔;在两块护板之间的形成有两个直槽,该两个直槽关于护板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两个油缸,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杆;油缸固定于直槽中;每个活塞杆的自由端部通过推拉环与滑动销连接;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每个扇板形成有一个长孔,长孔中对应地容纳一个滑动销,使得滑动销可以在长孔中滑动;两块扇板的中部贯穿地形成有第二圆孔,第一扇板和第二扇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两块护板间,两个棘齿可转动地设置于两块护板之间;圆环形的棘轮,外周形成有连续的齿,棘齿的齿尖可脱离地插入棘轮的齿的根部;棘轮的内周用于与作功对象连接。
文档编号B25B21/00GK202763742SQ20122035285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朱云阁, 安连生, 许东来 申请人:朱云阁, 安连生, 许东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