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74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工使用的锤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它有几个缺点:一是打击位置不准确;二是操作者的体力消耗大;三是打击力度不够时,无法增加打击力量。机械化锤子能解决以上的问题,但它笨重,不适合经常变换工作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锤子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包括一根横叉、一个支撑座和一根支撑轴,其特征是:所述横叉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竖直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光孔相通;横叉右端设置两个横翅,所述两个横翅上各设置一个 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所述两个光孔同轴线;设置一根锤杆,所述锤杆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设置一个锤头,所述锤头上有一个中心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光孔的中心线;设置一根截面为圆形的横轴;支撑轴安装在支撑座上部且为竖直方向;横叉的光孔套在支撑轴上,螺栓安装在横叉左端的螺纹孔中;锤杆左端位于横叉的两个横翅之间,横轴安装在横叉的两个横翅的光孔和锤杆的光孔中;锤头的光孔套在锤杆上,锤头由安装于锤头的螺纹孔的螺栓固定。所述锤杆与所述锤头接触的部位是长方体形。所述支撑轴的横截面是圆形。积极的意义:这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打击位置准确,可以几个人操作以增加打击力量,工作效率高。

图1为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螺栓;2、横叉;3、支撑座;4、支撑轴;5、横轴;6、锤杆;7、锤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包括一根横叉2、一个支撑座3和一根支撑轴4,其特征是:所述横叉2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竖直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光孔相通;横叉2右端设置两个横翅,所述两个横翅上各设置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所述两个光孔同轴线;设置一根锤杆6,所述锤杆6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设置一个锤头7,所述锤头7上有一个中心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光孔的中心线;设置一根截面为圆形的横轴5 ;支撑轴4安装在支撑座3上部且为竖直方向;横叉2的光孔套在支撑轴4上,螺栓I安装在横叉2左端的螺纹孔中;锤杆6左端位于横叉2的两个横翅之间,横轴5安装在横叉2的两个横翅的光孔和锤杆6的光孔中;锤头7的光孔套在锤杆6上,锤头7由安装于锤头的螺纹孔的螺栓I固定。所述锤杆6与所述锤头7接触的部位是长方体形。所述支撑轴4的横截面是圆形。横叉2可以在支撑轴4上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好位置后拧紧螺栓I来固定横叉2,以适应被打击物高度的变化。锤头7也可以在锤杆6上移动,调整好位置后拧紧螺栓I来固定锤头7,以适应打击位置的变化。横轴5与两个横翅的孔为紧配合,与锤杆6的孔为间隙 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包括一根横叉(2)、一个支撑座(3)和一根支撑轴(4),其特征是:所述横叉(2)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竖直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光孔相通;横叉(2)右端设置两个横翅,所述两个横翅上各设置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所述两个光孔同轴线;设置一根锤杆¢),所述锤杆(6)左端设置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设置一个锤头(7),所述锤头(7)上有一个中心线为水平方向的光孔和一个轴线为水平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光孔的中心线;设置一根截面为圆形的横轴(5);支撑轴(4)安装在支撑座(3)上部且为竖直方向;横叉(2)的光孔套在支撑轴(4)上,螺栓(I)安装在横叉(2)左端的螺纹孔中;锤杆(6)左端位于横叉(2)的两个横翅之间,横轴(5)安装在横叉(2)的两个横翅的光孔和锤杆(6)的光孔中;锤头(7)的光孔套在锤杆¢)上,锤头(7)由安装于锤头的螺纹孔的螺栓(I)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其特征是:所述锤杆(6)与所述锤头(7)接触的部位是长方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轴(4)的横 截面是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支撑轴安装在支撑座上部且为竖直方向;横叉的光孔套在支撑轴上,螺栓安装在横叉左端的螺纹孔中;锤杆左端位于横叉的两个横翅之间,横轴安装在横叉的两个横翅的光孔和锤杆的光孔中;锤头的光孔套在锤杆上,锤头由安装于锤头的螺纹孔的螺栓固定,这种具有支撑定位装置的锤子打击位置准确,可以几个人操作以增加打击力量,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25D1/00GK203092494SQ2013200698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刘泽宇 申请人:刘泽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