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54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电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电锤,包括机壳、手柄、气缸、活塞、撞锤、轴承、冲击杆和钻头,其中气缸置于机壳内,活塞和撞锤均置于气缸内,冲击杆的一端与撞锤连接,另一端伸出气缸外与钻头的一端连接,钻头的另一端伸出机壳的头部外,该气缸的前后两端外分别套固有该轴承,两轴承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上;上述气缸的前端外侧壁位于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位处套固有弹性卡环,且上述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与上述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卡环使气缸与轴承之间的配合紧密度较强,不会受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发生相对移动和气缸的震动而发生受损,消除了气缸因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型电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用电类工具,具体是指一种电锤。
【背景技术】
[0002]电锤,是电钻中的一类,主要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电锤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再由传动机构带动气缸和钻头做旋转运动,传动机构在带动钻头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带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压缩空气,气缸内空气压力周期变动带动气缸中的撞锤往复打击电锤的冲击杆,好像我们用锤子敲击砖头,故名为电锤。
[0003]现有的电锤,其一般包括机壳、手柄、气缸、活塞、撞锤、轴承、冲击杆、电机、传动机构和钻头,其中气缸置于机壳内,活塞和撞锤均置于气缸内,且活塞处于撞锤的后方,冲击杆的一端与撞锤连接,冲击杆的另一端伸出气缸外与钻头的一端连接,钻头的另一端伸出机壳的头部外,轴承套接在气缸的两端外并活动安装在机壳上,且机壳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轴承安装的轴承安装凹槽,电机和传动机构设于机壳内,电机驱动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分别带动气缸作旋转运动和活塞作往复运动。
[0004]现有技术中的电锤,由于气缸与轴承套接配合,且气缸与轴承之间的接触面为光面,这样使气缸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而钻头在钻孔时,钻头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气缸时,此反作用力会使气缸向后(即钻头的反方向)移动,气缸的向后移动使气缸的后端端部会与传动机构的曲柄发生硬碰撞,从而造成气缸发生破损,进而缩短电锤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防止因钻头的反作用力而造成气缸向后移动的问题,生产商在气缸的外侧壁位于与轴承相接触的部位上车设有用于防滑的防滑螺纹,通过此防滑螺纹来增大气缸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防止气缸向后移动的作用。然而,电锤在钻孔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该震动会造成气缸震动,气缸的震动易使气缸外侧壁的防滑螺纹受损,长期受损后防滑螺纹的防滑效果失效,进而导致气缸还是会因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与传动机构的曲柄发生硬碰撞的问题。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电锤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电锤,其克服现有技术中气缸因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与传动机构发生发生硬碰撞造成破损缺陷。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电锤,包括机壳、手柄、气缸、活塞、撞锤、轴承、冲击杆和钻头,其中气缸置于机壳内,活塞和撞锤均置于气缸内,且活塞处于撞锤的后方,冲击杆的一端与撞锤连接,冲击杆的另一端伸出气缸外与钻头的一端连接,钻头的另一端伸出机壳的头部外,该气缸的前后两端外分别套固有该轴承,两轴承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上,机壳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两轴承分别活动安装的轴承安装凹槽;上述气缸的前端外侧壁位于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位处套固有弹性卡环,且上述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与上述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0008]上述气缸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供上述弹性卡环嵌入安装的安装凹槽,上述弹性卡环嵌入此安装凹槽内,且上述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伸出上述安装凹槽槽口外的凸出部,上述凸出部的外侧壁与上述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
[0009]上述弹性卡环为65锰环。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电锤,由于气缸的前端外侧壁位于与轴承相接触的部位处套固有弹性卡环,且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与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通过此弹性卡环使气缸与轴承之间的配合紧密度较强,不会受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发生相对移动和气缸的震动而发生受损,消除了气缸因钻头的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的问题,延长了电锤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3]图中:
[0014]机壳I气缸2
[0015]活塞3撞锤4
[0016]轴承5冲击杆6
[0017]钻头7电机8
[0018]卡环9【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0]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电锤,如图1、2所示,包括机壳1、气缸2、活塞3、撞锤4、轴承5、冲击杆6、钻头7、电机8和传动机构,其中气缸2置于机壳I内,活塞3和撞锤4均置于气缸2内,且活塞3处于撞锤4的后方,冲击杆6的一端与撞锤4连接,冲击杆6的另一端伸出气缸2外与钻头7的一端连接,钻头7的另一端伸出机壳的头部外,轴承5套固在气缸2的前后两端外,机壳I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二轴承5相应嵌装的轴承安装凹槽,轴承5活动嵌设在此轴承安装凹槽内,电机8和传动机构分别设于机壳I内,电机8控制传动机构开始工作,传动机构带动气缸2作旋转运动和活塞3作往复运动,此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电锤的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在此本 申请人:将不再累述。
[0021]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该气缸2的前端外侧壁位于与轴承5相接触的部位处套固有弹性卡环9,该弹性卡环9为65锰环,俗称弹簧钢卡环,该气缸2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供弹性卡环9嵌入安装的安装凹槽(图中未示出),弹性卡环9嵌入此安装凹槽内,且弹性卡环9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设有伸入安装凹槽槽口外的凸出部(图中未示出),此凸出部的外侧壁与轴承5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
[00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电锤,通过此弹性卡环9的凸出部与轴承5内侧壁的相贴紧配合,使气缸2与轴承5之间的配合紧密度较强,不会受钻头7的反作用力而发生相对移动和气缸2的震动而发生受损,消除了气缸2因钻头7的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的问题,延长了电锤的使用寿命。[0023]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型电锤,包括机壳、手柄、气缸、活塞、撞锤、轴承、冲击杆和钻头,其中气缸置于机壳内,活塞和撞锤均置于气缸内,且活塞处于撞锤的后方,冲击杆的一端与撞锤连接,冲击杆的另一端伸出气缸外与钻头的一端连接,钻头的另一端伸出机壳的头部外,该气缸的前后两端外分别套固有该轴承,两轴承分别活动安装在机壳上,机壳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两轴承分别活动安装的轴承安装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的前端外侧壁位于与上述轴承相接触的部位处套固有弹性卡环,且上述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与上述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锤,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供上述弹性卡环嵌入安装的安装凹槽,上述弹性卡环嵌入此安装凹槽内,且上述弹性卡环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伸出上述安装凹槽槽口外的凸出部,上述凸出部的外侧壁与上述轴承的内侧壁相贴紧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电锤,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卡环为65锰环。
【文档编号】B25D17/24GK203438195SQ20132048424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8日
【发明者】曾细杰 申请人:福建惠安县坚固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