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46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无刷马达(brushless motor)的电动工具,尤其提供一种抑制灰尘或水向马达的内部空间或轴承部分、控制电路基板等的侵入,而提高了产品寿命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使用无刷DC马达且利用微机(micro computer)等控制器高精度地进行马达的旋转控制的电动工具。无刷DC马达使用磁性传感器来检测转子(rotor)的旋转位置,并利用控制器控制供给到马达的线圈的驱动电流,由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旋转控制。作为使用了这种无刷DC马达的电动工具,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技术。此处,使用图14对现有的电动工具(此处为盘磨机(disk grinder))进行说明。图14是用以表示现有的电动工具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电动工具101由收容作为驱动源的马达106的马达罩壳(housing)102、后盖(rear cover)104及齿轮箱103构成框体(广义的“罩壳”)。后盖104中设置着与外部连接的电源线128、以及将电动工具101的电源接通/断开(ON/OFF)的电源开关151。齿轮箱103收容驱动传递单元,该驱动传递单元包含将马达的旋转轴的动力传递方向进行约90度转换的伞形齿轮(bevel gear)122及132,且收容作为安装着磨石29的输出轴的主轴(spindle)131。在磨石29的后方侧的周围设置着用以防止切断粉等的飞散的防御盖126。

关于盘磨机,有时一边以单手抓持一边进行作业,因而通过使供作业人员抓持的抓持部102a的直径构成得细而容易握住。该情况下,马达罩壳102为大致圆筒形的一体成形从而确保强度。马达106从马达罩壳102的前方侧插入,在外周侧配置着定子(卷绕着线圈112的定子芯108),内周侧设置着与旋转轴110一起旋转的转子(转子芯107及设置于其外周部的圆筒形的磁铁109)。旋转轴110在马达106的前方侧与后方侧由滚珠(ball)式轴承118、117而轴支撑。而且,在旋转轴110的前方侧设置着用以生成冷却风的冷却风扇120,在旋转轴110的后方侧设置着用以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圆筒形的磁感应器(sensor magnet)114。在后盖104的内部设置着:控制电路基板165,用以搭载进行马达的控制的控制器171与整流电路167;以及反相器电路基板144,搭载用以在马达106的线圈112生成用以产生旋转磁场的三相交流的反相器电路。在反相器电路基板144上搭载着6个开关组件166、以及设置在与磁感应器114相向的位置的3个霍尔IC141。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694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图1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动作时发热的部分,尤其马达106与开关组件166冷却,而对由冷却风扇120生成的冷却风的风路加以设计。因此,为如下构成:在后盖104的电路基板的周围设置通风孔148、149而抽吸外部气体,并如图14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使冷却风流动,由此,最终从形成于齿轮箱103的贯通孔103c等向前方侧排气。此时,冷却风效率佳地沿开关组件166的周围流动,且在马达106的定子芯108与转子芯107之间的空间(定子芯108的狭槽或磁极片附近的空隙部分)向轴方向前方流动,由此将马达106冷却。然而,因在转子部中使用强力的永久磁铁,所以如果铁粉进入到马达的内部,则会附着于磁铁而出不来,从而有在内部堵塞的可能。而且,即便在位置检测用的磁感应器114附近,为了配置于附近的开关组件166的冷却而使冷却风流动,但此时如果铁粉附着于磁感应器114则会保持附着的状态,会发生磁异常而无法进行马达106的旋转控制,从而有马达106停止的可能。

本发明鉴于所述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成为如下的电动工具,即,防止与冷却风一起被抽吸的粉尘或水分所造成的马达的旋转异常,且不会对旋转位置检测动作或开关动作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即便铁粉混入到罩壳内也能够有效果地抑制其附着于马达的内部或磁感应器的电动工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如果对本申请中揭示的发明中的代表性发明的特征进行说明,则为如下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电动工具包括:定子,具有线圈;马达,具有能够相对于定子旋转的转子;罩壳,收容马达且具有通风孔;控制器,控制对线圈的电力供给;以及冷却风扇,为了将马达冷却而从通风孔抽吸外部气体,所述电动工具在能够与转子一体旋转的旋转轴设置旋转位置检测用的磁性体,且设置检测磁性体的旋转位置而对控制器输出位置信号的磁检测单元,将磁检测单元及磁性体与由冷却风扇的旋转所产生的冷却风的风路隔开而配置。控制器配置于划定不暴露在冷却风的隔离区域的壳体内,壳体以延伸到磁性体的附近为止的方式配置,磁检测单元收容于壳体内。这样,因将磁检测单元及磁性体配置于与冷却风的风路隔开的部分,所以即便粉尘或水滴等与冷却风一起混入到罩壳内,也能够防止附着于磁性体或磁检测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壳体由非磁性材料形成,作为分割构成,将空间内设为密闭结构,或者为具有开口部的容器状并通过由硅等凝固的防水材料来覆盖壳体的内部而设为防水防尘结构。由此,能够防止水溅到搭载于壳体内的电子组件。而且,控制器与磁检测单元设置于配置在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上,与其他电子组件一起设为防水防尘结构,因而能够实现耐久性及可靠性高的电动工具。进而,壳体由合成树脂制或非磁性金属而形成,所以几乎不会对磁性体所产生的磁场造成影响,因而能够将磁检测单元收容于壳体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罩壳为筒状,外部气体吸入用的通风孔设置于轴方向的后方侧,在罩壳的前方侧设置着空气排出用的通风孔。罩壳具有保持对马达的旋转轴进行轴支撑的轴承的轴承保持部,通过将轴承保持部与壳体连接,而磁性体与轴承能够以与由冷却风扇产生的风隔开的状态加以保持。而且,因在轴承保持部与定子之间设置有将由冷却风扇生成的风与马达的内部空间隔开的盖构件,所以能够防止冷却风进入到马达的内部,因而能够消除进入到罩壳的内部的铁粉或水分等对马达造成的损伤。进而,因在磁性体与磁检测单元之间配置壳体的壁面,所以能够设法使磁性体侧的防尘与磁检测单元侧的防尘相独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由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风的风路与马达的内部、磁感应器部分隔开而配置,冷却风不会进入到马达的内部或磁感应器的空间,因而能够防止从外部进入的混合着铁粉的粉尘附着在磁铁部分。进而,因将检测磁感应器的磁场的磁检测单元或其搭载基板与由冷却风扇的旋转产生的冷却风的风路隔开而配置,所以能够防止从外部进入的水分附着于电子组件,因而除能够防止误动作外也能够实现电动工具的长寿命化。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目的以及新颖的特征将根据以下的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动工具1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动工具1的纵剖视图,且是表示触发开关为接通状态下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3是用以说明图1的马达部分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马达侧隔离空间与控制电路侧隔离区域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安装于图1的马达6的盖构件15、16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用以说明图1的旋转位置检测单元附近的构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壳体61的形状与基板或电子组件的配置状况的仰视图。

图8是图7的B-B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马达6的驱动控制系统的电路构成的框图。

图10是用以说图1的开关机构50的构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用以说明图10的磁铁53与霍尔IC55、56的位置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50的马达6的起动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迷宫状(labyrinth)机构的电动工具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用以表示现有的电动工具10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图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本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为图中所示的方向以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动工具1的俯视图。此处,作为电动工具1的一例,表示连接于马达的旋转轴的作业设备为圆形的磨石等即表示盘磨机。电动工具1的罩壳(外框)包含收容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箱3、收容马达6的马达罩壳2、以及安装于马达罩壳2的后方而收容电气设备类的后盖4这3个主要部分。本实施例中包含将电动工具1的罩壳分割为3个的部分,但将罩壳分割形成为几个则为任意,例如,也可并非将马达罩壳2与后盖4如本实施例那样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构成,而是设为在穿过长边方向中心轴的铅垂面上分割成左右方向的形式,还可设为其他的构成。马达罩壳2为具有比马达的外形稍大的外径的大致圆筒形,构成有供作业人员单手抓持的部分(抓持部),且由树脂或金属的一体成形而制造。在马达罩壳2的后方,安装着在穿过长边方向中心轴的铅垂面上分割成方向且后方侧闭合的后盖4。后盖4在其内部收容着控制马达6的旋转的控制电路(控制器),用以生成对马达6的线圈供给的三相交流的反相器电路,以及对由电源线28从外部供给的商用交流进行整流而直流化的整流电路等电气构成设备。

马达6为轴方向(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形状,控制器由使用了霍尔IC的旋转位置检测单元40检测转子7的旋转位置,并通过对包含多个开关组件66的反相器电路进行控制,而依次对马达6的规定的线圈供给驱动电力,由此形成旋转磁场而使转子7旋转。马达6为3相无刷DC马达,且为供圆筒状的转子7在具有大致圆筒状外形的定子芯8的内周部内进行旋转的所谓内部转子型。马达6的定子包含定子芯8、绝缘体11a、绝缘体11b及线圈12。

旋转轴10由如下构件而能够旋转地保持,即,固定于马达罩壳2的后方侧的轴承(第一轴承)17,及固定于齿轮箱3与马达罩壳2的连接部附近的前方侧的轴承(第二轴承)18。在旋转轴10的轴方向上观察,在轴承18与马达6之间设置着冷却风扇20。冷却风扇20为例如塑料制的离心风扇,如果马达6旋转则与旋转轴10同步地旋转,由此产生用以使马达6或控制电路等冷却的风的流动。

齿轮箱3由例如铝等金属的一体成形而构成,收容1组伞形齿轮机构(22、32),并且能够旋转地保持成为输出轴的主轴31。主轴31以沿与马达6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此处为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此处为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旋转轴10的前端部分设置着第一伞形齿轮22,第一伞形齿轮22啮合于安装在主轴31的上侧端部的第二伞形齿轮32。第二伞形齿轮32因直径大且齿轮数比第一伞形齿轮22多,所以这些动力传递单元作为减速机构发挥作用。主轴31的上端侧由金属34能够旋转地轴支撑,中央附近利用由滚珠轴承(ball bearing)构成的轴承33而轴支撑。轴承33经由主轴盖35而固定于齿轮箱3。

在主轴31的前端,利用垫圈螺母(washer nut)36安装着圆板状的前端工具。此处,表示安装磨石29作为前端工具的例子。磨石29例如为直径100mm的树脂挠性磨石(resinoid flexible grindstone)、挠性磨石、树脂磨石、砂轮(sanding disc)等,根据所使用的研磨粒的种类的选择而能够进行金属、合成树脂、大理石、混凝土等的表面研磨、曲面研磨。另外,作为安装于电动工具1的前端工具,并不仅限于磨石,也可安装曲丝钢丝刷(bevel wire brush)、无纺布刷(nonwoven brush)、金刚石砂轮(diamond wheel)等。

在马达6的旋转轴10的后端,安装着旋转方向上磁极不同的磁性体即磁感应器14。磁感应器14为具有相对厚的厚度(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圆环状或圆柱状的形状,利用接近设置的霍尔IC(后述)或霍尔IC等的磁检测组件来检测旋转方向的位置。此处,磁感应器14与搭载于电路基板44的多个霍尔IC主要构成进行转子7的旋转位置检测的旋转位置检测单元40。电路基板44上搭载着3个霍尔IC,关于该情况将于以后进行叙述。

控制基板65中主要搭载着:进行马达6的旋转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单元),用以使马达6驱动的反相器电路,以及用以将由电源线28从外部供给的交流转换为直流的整流电路。构成马达驱动电路的反相器电路中需要使线圈12流通大驱动电流,例如,使用如作为开关组件66而动作的电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或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这样的大电容的输出晶体管。因这些开关组件66发热大,所以考虑用以提高冷却效果的散热结构,而配置在比通风孔48、49靠下风侧处。在开关组件66的后方设置着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整流电路67。整流电路67考虑到配线的效率性,而以靠近电源线28(参照图1)的方式搭载于壳体61的后方侧、且比开关组件66远离马达6的部分。整流电路67例如可由使用了二极管电桥与电容器的全波整流电路而实现,但不限于此,能够使用其他的公知的整流电路。

控制基板65中进而搭载着进行马达6的旋转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包含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作“微机”)而构成。此处,控制基板65以沿相对于电动工具1为前后及上下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而搭载于壳体61的内部。在由壳体61划定的空间内,与控制基板65一起配置着两个小型电路基板(44、57)。一个为搭载所述旋转位置检测组件(后述的霍尔IC41~43)的电路基板44,另一个为用以搭载开关机构50的构成零件(后述)的电路基板57。这些小型电路基板(44、57)配置于与控制基板65正交的方向上,电路基板44在沿上下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向上以与旋转轴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而且,电路基板57在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向上以与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

开关机构50因利用作业人员进行马达6的起动或停止,所以作业人员能够通过使开关杆51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而设定为马达6的接通或断开的状态。关于开关杆51,考虑到其操作性而配置于马达罩壳2的抓持部分的前方侧,即马达6的前端附近的上部,在马达6与马达罩壳2之间的风路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开关杆51上连接着轴方向上细长的平板状的可动臂52,通过对开关杆51进行操作而可动臂52沿前后方向移动。可动臂52的后方侧在马达6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延伸到与壳体61重复的部分为止,在其后端附近设置着小型的磁铁53。磁铁53通过作用于搭载在电路基板57的霍尔IC等磁检测单元(后述)而从霍尔IC对微机输出接通信号或断开信号。

接下来,使用图2对使开关杆51接通的状态下的冷却风的流动进行说明。图2中由箭头表示使开关杆51向前方侧移动而马达6起动从而冷却风扇20旋转的状态下的风的流动。如果冷却风扇20旋转,则从形成于后盖4的外部气体吸入用的通风孔48、49向箭头25a、26a的方向抽吸外部气体。如箭头25a那样抽吸的外部气体沿壳体61的周围、且与后盖4的壁面之间的空间(风路)如箭头25b、25c、25d那样流动,且如箭头25e那样到达轴承17附近。在轴承17的外周部分通过了形成于肋部19a(以后将在图4中叙述)的贯通孔而流入到马达罩壳2内的空间内,在马达6的定子芯8的外周侧的定子芯8外周面与马达罩壳2的壁面之间的空间(风路)如箭头25f那样流动,且在马达6的前方侧如箭头25g那样在旋转轴10方向上集中后如箭头25h那样流入到冷却风扇20。从冷却风扇20排出的冷却风如箭头25i那样从冷却风扇20的外周部,通过形成于轴承架21的贯通孔而如箭头25j那样流入到齿轮箱3侧的内部空间,且如箭头25k那样经由形成于齿轮箱3的前方侧的贯通孔3c而排出到外部。此处,通风孔3c为电动工具1的罩壳的一个排出口。同样地,如箭头26a那样抽吸的外部气体在壳体61的周围如箭头26b、26c、26d那样流动,且如箭头26e那样通过轴承17的外周部分,并利用肋部19a(以后将在图4中叙述)通过后方侧(控制器侧)的空间与前方侧(马达侧)的空间的边界位置而流入到马达罩壳2内的空间。然后,在马达6的定子芯8的外周侧如箭头26f那样流动,且在马达6的前方侧如箭头26g那样在旋转轴10方向上集中后如箭头26h那样流入到冷却风扇20,并如箭头26i那样从冷却风扇20的外周部,通过形成于轴承架21的贯通孔21c而如箭头26j那样排出到外部。此处,箭头25b~25g、26b~26i的空气流并未明确分离,从通风孔48与49抽吸的空气混合着而沿风路从下风侧向上风侧流动。本实施例中,在马达6的旋转轴10的轴线上观察,从后方(上风侧)朝向前方侧,控制基板65、磁感应器14、轴承17、马达6、冷却风扇20及轴承18在轴方向上串行(在一条直线上)配置。而且,成为外部气体的吸入口的通风孔48、49配置于控制基板65的周围且比发热大的组件(此处为开关组件66)靠后方侧,利用成为外部气体的排出口的通风孔(此处为贯通孔3c与贯通孔21c)而排出。这样,本实施例中,在马达6的旋转轴方向上观察,冷却风从定子芯8的后方侧端部以与前方侧端部的整个外周面大致相接的方式流动。

开关组件66或整流电路67因工作时的温度上升大,所以考虑冷却效果而对其搭载位置或其搭载方法进行设计。此处,在比开关组件66靠后方侧处形成着多个通风孔48、49,因而发热大的电子组件良好地暴露于冷却风的风路内。另一方面,考虑到防水性、防尘性,控制基板65由硅等树脂而覆盖全部(具体结构将于以后进行叙述)。构成为在马达罩壳2的内部,使冷却风在马达6的外周侧的风路(径向上观察为定子芯8的外侧与马达罩壳2的内侧的空间)流动,而使冷却风并非如图14中这样在定子芯8与转子7之间的空间流动。因此,构成为在从马达6观察为上游侧(后方侧)处,冷却风不会流入轴承17或磁感应器14部分,并且构成为在马达6的下游侧(前方侧),尽可能使冷却风不进入定子芯8与转子7之间的空间。使用图3对该构成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3是用以说明马达部分与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图。此处所使用的马达6被称作所谓的无刷DC马达,且在外周侧配置由叠层铁心构成的定子芯8,在定子芯8的内周侧配置圆筒形的转子7。定子芯8是由将利用压制加工而制造的圆环状的薄铁板在轴方向上叠层多片的叠层结构而制造。在定子芯8的内周侧形成着6个齿(未图示),在各齿的轴方向前后方向上安装着树脂制的绝缘体11a、11b,以在绝缘体11a、11b间夹着齿的方式卷绕铜线而形成线圈12。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线圈12为具有U、V、W相的3相的星型接线(star-connection),用以向线圈12供给驱动电力的3根导线12a向马达6的外部拉出。在定子芯8的内周侧,在旋转轴10上固定着转子7。转子7是在将利用压制加工而制造的圆环状的薄铁板在轴方向上叠层多片而成的转子芯中,与轴方向平行地形成,且在其剖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狭槽部分插入具有N极及S极的平板状的磁铁9而构成。

旋转轴10的后方侧由轴承17而轴支撑,在旋转轴10的后端,转子7的旋转位置的检测用中使用的磁感应器14利用螺钉24而固定。磁感应器14是为了检测转子7的旋转位置而安装的薄圆柱形的永久磁铁,在周方向上以90度为间隔隔开而依次形成着NSNS这4极。在磁感应器14的后侧且壳体61的内部,在与旋转轴10垂直的方向上设置着大致半圆形的电路基板44,在电路基板44设置着作为检测磁感应器14的位置的旋转位置检测组件的霍尔IC41~43。霍尔IC41~43通过对旋转的磁感应器14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检测而检测转子7的旋转位置,在旋转方向上以规定角度为单位,此处以60°为单位而配置有3个。图14中所示的现有的电动工具101中,磁感应器114以与霍尔IC141直接相向的方式而配置,但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隔着非磁性体的壳体61的前方壁61b而相向的方式配置。在壳体61的内部,进而构成开关机构50的两个霍尔IC55、56在电路基板57上,以在马达罩壳2的长边方向上并列的方式而收容。在这些霍尔IC55、56中,也在相向的磁铁53(参照图1)之间配置着壳体61的上方壁61a,磁铁53(参照图1)经由上方壁61a而作用于霍尔IC55、56。

轴承17的外轮由圆筒状的轴承架19b而保持。轴承架19b发挥着固定轴承17的外轮部分并且覆盖配置于轴承17的后方侧的磁感应器14的径向外侧的盖构件的作用,且与肋部19a一起发挥轴承保持部19的功能。轴承架19b的后方侧的开口部分19c利用形成于壳体61的前端的杯状的覆盖部分(由圆筒部62与前方壁61b形成的凹状部分)而密闭。为了形成该覆盖部分(盖单元),在壳体61的前方侧且箭头61f的部分,成为上下方向上宽度变细而能够嵌合于轴承架19b的宽度。覆盖部分以覆盖从轴承17的中心轴到比外径位置靠外侧的整体的方式构成。将杯状的覆盖部分安装于轴承架19b,发挥着不仅将轴承17部分封锁以不暴露于冷却风,且对壳体61的前方侧进行定位而加以固定的作用。轴承架19b安装于向马达罩壳2的径向内侧突出的肋部19a的贯通孔,在后方侧形成着用以供圆筒部62嵌合的细径部19d。肋部19a为了使冷却风从后盖4侧向马达罩壳2侧流动而形成着多个空气孔,因而风如箭头25e、26e那样流动。此处,本实施例中使轴承保持部19由肋部19a与轴承架19b这两个零件分割而构成,也可将他们一体构成。而且,也可使轴承保持部19的整体与马达罩壳2一体构成,还可作为分开零件而构成。

轴承架19b的前方侧与定子芯8的后方的外缘附近之间,由利用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而制造的第一盖构件15而覆盖,由此,以如箭头25e、26e那样流动的冷却风不会从后方侧进入到定子芯8与转子7之间的空间的方式进行挡风。盖构件15为在后方侧形成着小径的开口部15a,且前方侧形成着大径的开口部15b的大致圆筒形的套筒状的导风板,利用非磁性材料制的一体成形品而制造。盖构件15如果利用塑料等合成树脂制造则轻量,并且制造成本低廉,因而优选。在盖构件15的开口部15a的与轴承架19b接触的面,形成着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且向轴方向后方突出的凸部。另一方面,在轴承架19b的后方侧的圆环状的面,与盖构件15的凸部对应的槽状的凹部在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这样,利用轴承架19b与定子芯8,以使盖构件15的凸部与轴承架19b的凹部接触的状态夹持盖构件15,因而能够有效果地防止冷却风从该部分流入到马达6的内部。另外,对于盖构件15的凸部与轴承架19b的凹部,也可使凹凸的朝向相反。而且,不仅使盖构件15的凸部与轴承架19b的凹部单单进行接触,也可利用粘接剂或树脂进行固定或密封。

盖构件15的前方侧的开口部15b在绝缘体11a的外周侧抵接,因而定子芯8与盖构件15得以良好地密封,从而能够防止冷却风从该部分流入到马达6的内部。这样,从后盖4侧吸入的空气被导入到定子芯8的外周部,冷却风沿着外周面而从轴方向后方向前方流动,因而能够有效果地将马达6的内部空间与冷却风的风路(马达罩壳2与定子芯8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隔开。而且,因将收容轴承17的空间也与冷却风隔开,所以能够防止由粉尘引起的轴承17的故障。

在定子芯8的前方侧的端部设置着第二盖构件16。盖构件16在后方侧的开口部16a,在绝缘体11b的外周侧且定子芯8的前方侧以嵌入到绝缘体11b的方式抵接,因而能够密封,从而能够抑制冷却风从该部分流入到马达6的内部。盖构件16的前方侧设为在轴方向上变窄的形状,且形成着与设置于旋转轴10的大致圆筒形的平衡锤13的外周面隔开微小间隔的开口部16b。平衡锤13是为了获取马达6的旋转部分的平衡而设置的质量体,通过在制造组装时在旋转方向的几个部位开设质量调整用的小孔,进行调整以使转子7不会晃动地顺畅旋转。本实施例中,盖构件16的开口部16b以与平衡锤13的外周侧接近的方式配置,其目的在于使得冷却风不会进入到转子7的内部空间,因而也可在比平衡锤13靠前方侧处以接近旋转轴10的方式设置,并作为使旋转轴10贯通的贯通孔而形成。另外,盖构件16的开口部16b虽以不会过于接近与转子7一起旋转的旋转体的方式形成,但并不会接触该旋转体。然而,接近的部分处于冷却风的下风侧、且在开口部16b的紧前方设置着冷却风扇20,因而能够大致防止冷却风从该开口部16b进入到马达6的内部空间。这样,在马达6的周围,冷却风如箭头25e~25g那样流动,同样地如箭头26e~26g那样流动,因而在马达6的内部能够有效果地抑制不仅冷却风,且由该冷却风运送的铁粉或灰尘混入到马达6的内部空间。如以上那样,马达6的前后的端部因由盖构件15、16、轴承架19b及壳体的前方壁61b覆盖而成为与冷却风的风路隔开的状态。图4进一步说明该状况。

图4是表示电动工具1的马达侧隔离空间与控制电路侧隔离区域的关系的图。本实施例中,由盖构件16覆盖马达6的前方侧,由盖构件15、轴承架19b、壳体61的前方壁61b覆后方侧,由此形成马达侧的隔离空间。这样,将马达6部分地设为与冷却风的风路隔开的空间,因而冷却风不会吹到产生磁场的定子芯8的磁极、具有磁铁9的转子7或磁感应器14的各部分,能够抑制包含磁性粉等的粉尘进入而被吸附的现象。尤其,磁铁9附近如果暂时吸附了铁粉等磁性粉则即便停止马达6的旋转也不会向外部排出,因而有效果地避免吸附状态的产生原因其本身。另一方面,构成为在控制电路侧,除控制基板65外还将电路基板44与57收容于壳体61的内部,将搭载于这些部件的电子组件的大部分,具体来说为了散热而必须暴露于冷却风的组件以外的所有组件填充硅等树脂并加固,由此,可以大致完全杜绝暴露于冷却风中。壳体61为长方体的框体,为仅将其中的1面去除的容器状的形状,以被去除的一面(开口面)朝向左侧的方式配置,在上方壁61a的内侧配置开关机构50的检测要素,在前方壁61b的内侧配置旋转位置检测单元40的检测要素。在下方壁61c附近或后方壁61d附近未配置旋转位置检测单元40或开关机构50的构成要素。通过这样构成,即便在水分与冷却风一起从外部进入时,也不会附着于电子组件,因而能够期待控制单元、旋转位置检测单元、开关单元的长期地稳定的动作,从而能够达成电动工具1的大幅长寿命化。

图5是表示安装于马达6的盖构件15、16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定子芯8利用公知的叠层结构而制造,以能够在马达罩壳2的内侧有效果地固定的方式,在其外周侧形成与轴方向平行地连续形成的凸部8a。凸部8a在周方向上以90度为单位隔开而设置4根,通过形成该凸部8a而容易将转子7以相对于罩壳不会向旋转方向偏离的方式加以保持,并且在转子7的外周部分且凸部8a以外的外周面8b与马达罩壳2的内壁之间确保规定的空间,因而能够形成供冷却风在该空间流动的风路。另外,为了提高马达6的冷却性能,也可在外周面8b形成多个散热鳍片。在定子芯8的后方侧(上风侧)安装着盖构件15,在前方侧(下风侧)安装着盖构件16。盖构件15在从上风侧的开口部15a到下风侧的开口部15b的部分形成呈锥形状扩展的部分(锥形部15c),将对冷却风的流动进行整流而沿轴承17的外周侧附近流动的冷却风,向径向外侧引导到马达6的外周部分。此处,马达6的线圈12上连接着用以供给3相的驱动电压的3根导线12a,因而为了使该导线12a贯通而在盖构件15的周方向的1处形成着沿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配线孔15d。

以下表示对马达6的马达罩壳2的组装方法。马达罩壳2利用金属或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品以无与轴方向平行的分割面的方式制造,轴承保持部19中的肋部19a与马达罩壳2一体成形。因此,在旋转轴10安装轴承17与磁感应器14,在绝缘体11a、11b卷绕线圈12而成的定子芯8中,从其前后方向安装盖构件15、16而临时组装。接下来,将这些组装体从马达罩壳2的前方侧的开口插入到后方侧,盖构件15定位于与肋部19a的前表面触碰的位置,且利用肋部19a使轴承架19b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组装方法,能够实现马达罩壳2的外形变细且刚性高的罩壳。

图6是用以对本实施例的旋转位置检测单元40附近的构成进而进行说明的部分剖视图。磁感应器14位于马达侧的隔离区域内,搭载霍尔IC的电路基板44因收容于壳体61的内部所以位于控制电路侧的隔离区域内。在壳体61的内部搭载着控制基板65,电路基板44与控制基板65分开设置,由此容易配置于与磁感应器14相向的最佳位置。电路基板44与控制基板65利用多个导线45而连接,因该距离短也无妨,所以除能够降低噪声的影响外,也能够与控制基板65一起组装。从马达6的线圈12延伸的导线12a连接于控制基板65。控制基板65为用以搭载微机等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且使用单层或多层的印刷基板。搭载开关机构50用的霍尔IC的电路基板57与控制基板65分开设置,并且,以与控制基板65正交的方式配置。为了配置控制基板65,在控制基板65的一部分形成着切口65a,在该部分收容着电路基板57。控制基板65与电路基板57利用多个导线58而连结。

图7是壳体61部分的仰视图。壳体61设为如下形状,即,在前方侧形成着用以配置电路基板44的小径的大致圆筒形的收容部分,在其圆筒形的后方侧,连结着长方体且仅一面开口的形状的容器。关于壳体61,重要的是由非磁性体材料制造,此处,利用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而制造。控制基板65以与壳体61的底面(面积最大的面)平行的方式搭载。控制基板65中搭载着多个开关组件66,在其后方侧搭载着构成整流电路67的零件。此处,如能够根据图7所理解那样,将壳体61视作容器的情况下的高度H要低于开关组件66或整流电路67的高度。然而,对于收容搭载于控制基板65的微机、IC、电容器、芯片电阻等电子组件而言,高度H为充分。本实施例中,使该容器状的壳体61以开口面为上侧的方式,向其内部流入经熔融的硅64,使壳体61内的空间利用硅64加固。刚流入后的硅64的液面仅到达开关组件66的高度的一半左右。然而,即便为开关组件66的一半程度的填充也可全部覆盖FET等金属制的脚部,因而能够防止水分附着于金属部分。另一方面,FET的散热板的部分如果在比硅64的液面靠外部露出则能够确保散热效果良好。而且,通过在FET的散热板薄薄地涂布硅或其他树脂,而能够在保持散热性良好的同时确保防水性。关于整流电路67,也可同样部分地露出于硅64的外部。这样,能够实现如下的电动工具1,即,开关组件66与整流电路67并非整体上而是部分地露出,将剩余的电子组件全部浸渍于树脂而加以覆盖,因而除将壳体61的内部的搭载零件作为控制器组装体单元化的单一零件化变得容易外,能够使防水性、防尘性良好,对作业时的振动的耐久性也很高。另外,用以填充壳体61的内部而加固的树脂并不仅限于硅,还可由其他的树脂或能够凝固的材料实现。

本实施例中,进而也将搭载霍尔IC55、56的电路基板57、搭载霍尔IC41~43的电路基板44以完全包含于填充硅64的部分的方式配置。这样,通过也将霍尔IC利用硅64加固,而在磁感应器14或开关机构50的与磁铁53的相对位置,检测设备侧无位置偏移等变化,因而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地进行动作的检测机构。此处使用图8说明B-B部的剖面形状。壳体61中,比阶差部61f靠后方的宽度(设置时成为上下方向的部分)形成得宽,但比阶差部61f靠前方侧为了存储电路基板44且与轴承架19b嵌合,其宽度构成得窄。剖面A-A为宽度窄的位置的剖面,图8表示该情况。

图8是图7的B-B部的剖视图。B-B部中壳体61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半球状而非四边形。这样形成为半球状是为了适合形成为覆盖轴承17的上风侧的盖构件。电路基板44将3个霍尔IC41~43在周方向上以旋转角60°的间隔配置,成为与磁感应器14对应的大致半圆形的形状。因此,霍尔IC41~43可配置在与磁感应器14的位置关系为最佳的位置。此处,填充硅64而使其凝固后,以壳体61的开口面朝向侧面的方式配置,图8中未图示的控制基板65配置成沿前后及上下方向延伸的铅垂状态。马达罩壳2因形成得远远大于B-B剖面部分的壳体61的直径,因而如图4所示,能够确保将冷却风效率佳地从控制电路侧隔离区域的周围向马达侧隔离空间的周围传送的冷却风路。

接下来,基于图9对马达6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作用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马达6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马达6包含所谓的内部转子型的3相的无刷DC马达。马达6包括:转子(rotor)7,包含具有多组(本实施例中为2组)的N极与S极的永久磁铁(magnet)而构成;定子芯8,包含星型接线的3相的定子线圈U、V、W;以及3个霍尔IC41~43,为了检测转子7的旋转位置而在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为单位例如以角度60°为单位配置。基于来自这些霍尔IC41~43的位置检测信号控制对定子线圈U、V、W的通电方向与时间,从而马达6旋转。

虽未图示,但运算部71包含用以基于处理程序与数据而输出驱动信号的微机而构成,且微机中包含用以存储处理程序或控制数据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用以暂时存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计时器等而构成。运算部71基于经由速度检测电路77检测到的速度调整拨盘78对马达6的设定旋转速度、与转子位置检测电路73的输出信号而形成用以使规定的开关组件66交替地开关的驱动信号,并将该驱动信号输出到控制信号输出电路72。由此,使定子线圈U、V、W的规定的线圈交替地通电,而使转子7向所设定的旋转方向旋转。转数检测电路74根据转子位置检测电路73的输出算出马达6的转数并输出到运算部71。供给到马达6的电流值由电流检测电路69测定,将该值反馈到运算部71,由此以成为所设定的驱动电力,设定旋转速度的方式进行调整。

在搭载于控制基板65(参照图8)的电子组件中包含以3相电桥形式连接的FET等6个开关组件66。将电桥连接的6个开关组件(Q1~Q6)66的各栅极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电路72,开关组件66的各漏极或各源极连接于星型接线的定子线圈U、V、W。由此,开关组件66利用从控制信号输出电路72输入的开关组件驱动信号(H4、H5、H6等的驱动信号)进行开关动作,施加到反相器电路的来自整流电路67的直流电压设为3相(U相、V相及W相)电压Vu、Vv、Vw而对定子线圈U、V、W供给电力。

将驱动开关组件66的各栅极的开关组件驱动信号(3相信号)中的3个负极侧开关组件66的Q4、Q5、Q6作为脉宽调变信号(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H4、H5、H6而供给,利用运算部71使PWM信号的脉宽(占空比)变化,由此调整对马达6的电力供给量,从而控制马达6的起动/停止与旋转速度。

此处,PWM信号被供给到包含开关组件66的反相器电路的正极侧开关组件66的Q1~Q3或负极侧开关组件66的Q4~Q6中的其中一者,通过对开关组件66的Q1~Q3或开关组件66的Q4~Q6进行高速开关,而控制从整流电路67的直流电压供给到各定子线圈U、V、W的电力。另外,本实施例中,因对负极侧开关组件66的Q4~Q6供给PWM信号,所以能够通过控制PWM信号的脉宽而调整供给到各定子线圈U、V、W的电力,从而控制马达6的旋转速度。另外,PWM信号也可施加到正极侧开关组件66的Q1~Q3中。

如果由作业人员操作开关杆51,则由此可动臂52向箭头的方向移动。关于其移动状态,能够通过利用霍尔IC55或霍尔IC56检测设置于可动臂52的磁铁53的位置而由运算部71进行检测。在磁铁53接近霍尔IC55的情况下(图9的状态下),霍尔IC55的输出为高(High),霍尔IC56的输出为低(Low)。因此,第一检测电路75检测该状态而输出到运算部71。另一方面,在磁铁53以接近霍尔IC56侧的方式移动的情况下(图2的状态下),霍尔IC56的输出为高,霍尔IC55的输出为低。因此,第二检测电路76检测该状态并输出到运算部71。这样,运算部71能够通过检测两个霍尔IC55、56的输出而对触发开关的状态进行电气检测。并且,并非控制一个霍尔IC,而是使用两个进行检测,因而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开关机构。

图10是用以说明图1的开关机构50的构成的部分剖视图。开关机构50如果进行大致划分则包含露出于外部的操作部、检测操作部的动作的检测部这两个主要部分。操作部具有开关杆51、及连结于开关杆51而能够利用开关杆51的操作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可动部,在可动臂52的后端安装着产生作用于霍尔IC55或56的磁场的磁铁53。开关杆51能够如箭头59a那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向前方向移动的状态为开关接通(ON),向后方向移动的状态为开关断开(OFF)。在可动臂52的一部分形成着向下方向呈直角延伸的弹簧保持部52b,在与形成于马达罩壳2的安装部2c之间设置着弹簧54。此时,重要的是弹簧54以不会从规定位置脱落的方式加以保持。可动臂52经由弹簧54而连接于马达罩壳2,以利用弹簧54而可动臂52向后方移动的方式赋予势能。开关杆51在上表面形成着抓持面51a,该抓持面51a形成着多个稍微弓状倾斜且沿横方向延伸的微小间隔的槽,在下方向形成着与形成在可动臂52的前端附近的贯通孔52a嵌合的突出部51b。突出部51b以经由马达罩壳2的贯通孔2b,从马达罩壳2的外侧延伸到内侧的方式配置。贯通孔2b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大小,因而容许开关杆51在箭头59a的方向上移动。

开关杆51构成为在侧视时形成为大致T字状,且如果不如箭头59b那样按下后端部分则无法向前方侧移动。作业人员在使开关接通时一边将开关杆51的后半部分向箭头59b的方向按下一边使其向前方移动。在开关杆51的前方侧的下表面形成着凹部51c,该凹部51c与形成在马达罩壳2的凸部2d卡合,由此开关杆51能够维持接通状态。这样,实现开关杆51的接通锁定功能。在使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将开关杆51的后端如箭头59b那样向下方按压,由此解除凸部2d与凹部51c的卡合状态,因而利用弹簧54的恢复力,开关杆51恢复为原来的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开关为断开的状态。

可动臂52的后端附近,为了保持磁铁53而形成着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厚的保持部52c。在保持部52c的下表面形成着凹部,且在该凹部设置着磁铁53。磁铁53可构成为即可通过粘接、也可通过压入等任意的固定方法固定于可动臂52。伴随开关杆51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可动臂52连动并向前后方向移动,结果,磁铁53从后侧的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前侧的位置。在与该后侧的位置及前侧的位置对应的位置配置着霍尔IC55及霍尔IC56。霍尔IC55、56以将壳体61的上方壁61a隔开的方式配置于壳体61的内部。另外,磁铁53位于控制电路侧隔离区域(参照图4)的外侧,但也可构成为以使磁铁53工作的部分不会暴露于冷却风的方式由遮风板覆盖,或者还可构成将可动臂52配置于与马达侧隔离空间及控制电路侧隔离区域独立的第三隔离空间内。接下来,使用图11对磁铁53与霍尔IC55、56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磁铁53与霍尔IC55、56的位置关系的图,(1)表示开关断开状态时的状态,(2)表示开关接通状态时的状态。可动臂52的后端附近以为厚度T的方式形成为壁厚,在其下表面侧形成着凹部52d。在(1)所示的断开状态下,磁铁53的后端位置以与霍尔IC55的后端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而且在(2)所示的接通状态下,以磁铁53的前端位置与霍尔IC55的后端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形成,磁铁的冲程量S为比霍尔IC55、56的中心位置间的距离D短的关系。而且,霍尔IC55、56的间隔d比磁铁53的长度L长。通过这样配置,当磁铁53位于与一霍尔IC相向的位置时,能够有效果地排除对另一霍尔IC造成磁场的影响,因而能够实现误动作少的开关机构。

接下来,使用图12对使用了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50的马达6的起动控制顺序进行说明。图12所示的流程图例如能够由运算部71所含的微机执行计算机程序而实现。

图12中,如果电动工具1的电源线28与未图示的AC插座连接则对整流电路67供给电源,对成为连接于整流电路67的控制电路用的电源的低电压电源电路(未图示)供给电源,由此运算部71所含的微机起动(步骤91)。

接下来,微机检测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信号是否为高(步骤92)。此处,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在磁铁53接近时为高,离开时为低。例如图1所示,在开关杆51处于断开状态的位置时,磁铁53因位于与第一霍尔IC55相向的接近位置,所以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为高。步骤92中,输出信号为高的情况下接下来进入到步骤93中,但在保持低的情况下,即,开关杆51(参照图3)处于接通状态的位置时,并不从步骤92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这意味着,如果不是能够确认开关杆51处于断开状态的位置的情况则不进行马达6的起动。因此,通过在步骤92进行动作,能够确实地防止在开关杆51保持接通状态下将电源线28连接所引起的磨石29的突然旋转等现象。

接下来在步骤93中,微机检测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是否为低。此处,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与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同样地,在磁铁53接近时为高,离开时为低。因此,步骤93中,在输出信号为低的情况下接下来进入到步骤94中,在保持高的情况下,即,当开关杆51(参照图3)处于接通状态的位置时,不从步骤93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中。这样,在步骤92与93中,微机使用第一霍尔IC55与第二霍尔IC55检测开关杆51是否确实处于断开的状况(图3所示的位置),在断开状态判定处理88中进行“开关杆51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的检测。

接下来,进行处于断开状态下的开关杆51是否过渡到接通状态的检测,即接通状态判定处理89。首先,微机判定第一霍尔IC55是否处于低状态(步骤94)。此处为高状态时,停留在步骤94中直到成为低状态为止。如果步骤94中能够检测为低状态,则接下来微机检测第二霍尔IC56是否成为高状态(步骤95)。这样,接通状态判定处理89中,在判断为两个霍尔IC的检测值无矛盾且双方的检测值正确的情况下进行马达6的起动(步骤96)。

如果马达6起动,则微机通过监视第一霍尔IC55与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而检测开关杆51是否被操作。首先,微机判定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是否为高(步骤97)。此处为高,则是磁铁53为正对着第二霍尔IC56的状态,开关杆51处于接通的位置,因而进入到步骤98。步骤98中,微机检测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是否为低。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为低,则是磁铁53并不正对着第一霍尔IC55的状态,能够利用两个霍尔IC55、56的输出,判断开关杆51确实为接通状态,因而回到步骤97。这样,在开关杆51为接通状态时,微机通过监视两个霍尔IC55、56的输出而判定开关杆51是否被操作。

步骤98中,在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为低的情况下,意味着第一霍尔IC55与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有矛盾,即开关机构50或运算部71等中产生一些异常,因而过渡到步骤99后立即停止马达6的旋转(开关机构50的异常检测引起的异常停止)。另一方面,在步骤97中判断第二霍尔IC56的输出为低的情况下,过渡到步骤99而使马达6的旋转停止(正常停止)。另外,也可在从步骤97过渡到步骤99的处理(No的情况下)中,在这些步骤之间检测第一霍尔IC55的输出状态,以在比较两个霍尔IC的输出值中有无矛盾后停止马达6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在使马达6停止的情况下仅利用一霍尔IC的输出结果使之立即停止则能够更迅速地使马达6停止。运算部71如果在步骤99中使马达6的旋转停止,则回到步骤92。另外,关于图12的流程图的处理,在对微机的电源供给断开前,例如,来自电源线28的电源供给被阻断,或者,在有主开关的情况下主开关被阻断之前均会继续执行。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开关机构50,能够通过使用不具有机械触点的霍尔IC55、56而电子性地进行开关,即所谓的置换为电子开关而提高开关机构50的可靠性,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实现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降低。该开关机构50因无开关的触点所以不易发生故障,并且因将霍尔IC(55、56)设置于控制电路侧的隔离区域内,所以能够提高防尘性、防水性。进而,设置断开状态检测用的第一霍尔IC55与接通状态检测用的第二霍尔IC56,使用他们双方的输出来进行马达6的接通断开控制,因而无论霍尔IC中的哪个发生故障也能够以使马达6停止或马达6无法起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因而能够实现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高的电动工具。进而,在使马达6旋转前,利用多个霍尔IC的输出而确实地检测开关杆51是否为断开状态后,执行以后的步骤,因而能够防止在将电源线28的插头插入到商用电源的插座的瞬间马达6突然起动这样的动作。

实施例2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迷宫状机构的电动工具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第二实施例中变更马达6的前方侧的盖构件的结构,而进一步提高迷宫状效果。此处,设为如下的非接触密封结构,即,不设置平衡锤,而是取而代之将防风板86与盖构件85作为平衡器构件设置,且在他们之间设置多段凹凸的间隙,以从外部向内部的该微小间隔的合计长度延长的方式增大流路阻力,且实质阻断从外部向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防风板86形成着安装部86d,该安装部86d在内周侧的贯通孔的周围形成为圆筒状,且形成着在圆板部分86a的外周侧沿轴方向后方延伸、且在旋转方向上连续的凸部即圆筒部86b、以及在该圆筒部86b的内侧同样设置的圆筒部86c。盖构件85为大致圆筒形,在后侧的开口部利用绝缘体11b的外周侧而与定子芯8抵接。在盖构件85的内周侧,形成着以向内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圆环部85a,且形成着从圆环部85a的径向中央附近向前方侧延伸的圆筒部85b、及从圆环部85a的径向最内周位置向前方侧延伸的圆筒部85c。此处,圆筒部85b、85c与圆筒部86b、86c具有各不相同的外形,分别以径向上交替地定位的方式配置。防风板86与盖构件85考虑到制造的容易性而宜为由合成树脂或轻金属的一体成形而制造。

根据第二实施例,马达6的前方侧的密封性能比第一实施例大幅提高,因而能够有效果地抑制铁粉等会对动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粉尘进入到马达6的内部,从而能够对电动工具的长寿命化作出大的贡献。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所述实施例中,将电路基板44、57及控制基板65作为独立的基板,这是因为独立的基板能够良好地检测分别作为检测对象的磁铁14、53所产生的磁场,因而只要能够以可精度优良地由霍尔IC进行磁场检测的方式搭载,则也可在与控制基板65相同的基板上搭载所有霍尔IC41~43、55~56。而且,所述实施例中,关于电动工具1的例子是以研磨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研磨机,只要是具有圆筒状的罩壳且在马达6的旋转轴设置磁感应器14的电动工具,则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其他的任意类型的电动工具,例如马刀锯(saber saw)或复式铰刀(multi cutter)等。进而,开关机构50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具有使马达接通或断开的开关单元的任意的电动工具。

[符号的说明]

1:电动工具

2:马达罩壳

2b:贯通孔

2e:安装部

2d:凸部

3:齿轮箱

3c:贯通孔(通风孔)

4:后盖

6:马达

7:转子

8:定子芯

8a:凸部

8b:外周面

9:磁铁

10:旋转轴

11a:绝缘体

11b:绝缘体

12:线圈

12a:导线

13:平衡锤

14:磁感应器

15:盖构件

15a:开口部

15b:开口部

15c:锥形部

15d:配线孔

16:盖构件

16a:开口部

16b:开口部

17:轴承

18:轴承

19:轴承保持部

19a:肋部

19b:轴承架

19c:开口部分

19d:细径部

20:冷却风扇

21:轴承架

22:伞形齿轮

24:螺钉

28:电源线

29:磨石

31:主轴

32:伞形齿轮

33:轴承

34:金属

35:主轴盖

36:垫圈螺母

40:旋转位置检测单元

41~43:霍尔IC

44:电路基板

45:导线

48:通风孔

49:通风孔

50:开关机构

51:开关杆

51a:抓持面

51b:突出部

51c:凹部

52:可动臂

52a:贯通孔

52b:弹簧保持部

52c:保持部

52d:凹部

53:磁铁

54:弹簧

55:霍尔IC

56:霍尔IC

57:电路基板

58:导线

60:控制部

61:壳体

61a:上方壁

61b:前方壁

61f:阶差部

62:圆筒部

64:硅

65:控制基板

65:切口部

66:开关组件

67:整流电路

69:电流检测电路

71:运算部

72:控制信号输出电路

73:转子位置检测电路

74:转数检测电路

75:第一检测电路

76:第二检测电路

77:速度检测电路

78:速度调整拨盘

85:盖构件

85a:圆环部

85b:圆筒部

85c:圆筒部

86:防风板

86a:圆板部分

86b:圆筒部

86c:圆筒部

86d:安装部

88:断开状态判定处理

89:接通状态判定处理

101:电动工具

102:马达罩壳

102a:抓持部

103:齿轮箱

103e:贯通孔

104:后盖

106:马达

107:转子芯

108:定子芯

109:磁铁

110:旋转轴

112:线圈

114:磁感应器

117:轴承

118:轴承

120:冷却风扇

122:伞形齿轮

132:伞形齿轮

126:防御盖

128:电源线

131:主轴

141:霍尔IC

144:反相器电路基板

148:通风孔

149:通风孔

151:电源开关

152:树脂盖

165:控制电路基板

166:开关组件

167:整流电路

171:控制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