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971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灯具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图1所示的一种节能灯,其包括灯座和灯管,灯座是由上塑盖A、中圈B和底圈C构成,底圈C用于固定灯管,上塑盖A和中圈B围合而成的区域中用于布置电路板,中圈B的周壁上开设有缺口用于散热。在装配时,首先将灯管插入底圈C的通孔中,用白胶固定,然后将中圈B和底圈C卡接在一起,电路板布置完毕后再将上塑盖A装配上。

在装配时,为了不损坏灯管,目前中圈B和底圈C的装配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将中圈B对齐在底圈C上,通过手压的方式将中圈B和底圈C卡接在一起。中圈B的结构如图2所示,中圈B的外圈周面上设置凸筋B1、B2,凸筋B1、B2分别与上塑盖A、底圈C内圆壁上设置的凹槽镶嵌配合实现连接。由于中圈B为环状,工人使用手压容易对手造成伤害,轻则红肿、重则受伤流血。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方便实现中圈B和底圈C卡接在一起的装置,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连接装置,方便灯具中圈和底圈的连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灯具连接装置,包括容纳中圈的底座,装配有灯管的底圈放置在中圈上,底座旁侧设置有支架,压爪铰接在支架上,压爪的压头位于底圈的上侧,压爪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转动时压头将底圈压接到中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压爪实现中圈和底圈的压接,无需使用人工手动进行压接,压接效果好且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灯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爪与底圈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至图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3,一种灯具连接装置,包括容纳中圈B的底座10,装配有灯管的底圈C放置在中圈B上,将中圈B放置在底圈C上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中圈B上的凸筋B2与底圈C内圆壁上设置的凹槽位置相对应,保证压接的时候凸筋B2能够和凹槽卡接在一起,如图1中所示,上塑盖A、中圈B、底圈C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标记线,在装配时,对齐标记线的位置即可。底座10旁侧设置有支架20,压爪30铰接在支架20上,压爪30的压头31位于底圈C的上侧,压爪30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转动时压头31将底圈C压接到中圈B上。由于底圈C上装配了灯管之后,不能从正上方进行压接,这里通过压爪30的转动,压接底圈C未设置灯管的区域,使得底圈C与中圈B固连在一起;压接之后,压爪30转动避开灯管和灯座,可方便取出压接好的中圈B和底圈C。

参阅图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压爪30还包括直杆32,直杆32的中部铰接在支架20上,直杆32位于支架20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头31;压头31整体呈月牙形,压头31朝向灯管一侧设置有弧形凹口311用于避开所述灯管。压爪30有两个,分别位于底圈C的左右布置,压爪30也可以布置多个,但要保证底圈C的受力均匀。压爪30可直接用手进行操控,或使用其他外力来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动力单元包括气缸40,气缸40固定在支架20上方,气缸40的活塞杆41沿铅垂方向运动,直杆32位于支架20外侧的一端通过绳50与活塞杆41的端部相连,活塞杆41向上运动时带动压爪30转动并压紧底圈C和中圈B,直杆32与支架20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0。通过设置气缸40,可实现压爪30的自动压接,活塞杆41向上运动时,将绳向上提拉,直杆32绕其铰接点转动,压头31向下运动,压紧底圈C,图3中所示是压头31正好抵靠在底圈C的上面,即将向下压接底圈C的状态。支架20上固定设置有滑轮,便于绳50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41、直杆32相连。复位弹簧60为拉簧,设置复位弹簧60,可以保证当活塞杆41向下运动时,直杆32能够复位到避开的位置,方便取出压接好的中圈B和底圈C,并方便放入新的待压接中圈B和底圈C。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