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566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用材料的试验仪器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作为路面材料,其性能对沥青混合料以及路面整体性能的影响很大,其中,软化点测试是指沥青试件受热软化而下垂时的温度。试验有一定的设备和程序,不同沥青有不同的软化点。工程用沥青软化点不能太低或太高,否则夏季融化,冬季脆裂且不易施工。反映沥青黏度和高温稳定性及感温性。

在进行软化点试验时,通常先将沥青放入试样环中,再采取将试样环直接放置在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玻璃板上,然后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的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于环面为止。由于试样在室温冷却30分钟后,沥青的上表面凹凸不平,钢珠容易从沥青上滚落,影响试验的进度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在沥青软化点试验时能将试样环稳定固定到玻璃板上的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环、固定座和支撑杆,其中固定环,具有圆形通孔;固定座,包括吸附部和连接部,吸附部和连接部连为一体;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到固定环上,另一端通过与固定座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凹孔,所述支撑杆通过凹孔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一端具有球体,通过将支撑杆的球体插入凹孔内部 实现支撑杆和固定座的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座的连接部为弹性材质,连接部上的凹孔的开口直径小于开口内部的直径,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凹孔的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凹孔内部的直径。

其中,所述凹孔内设有螺纹,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螺纹,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座通过连接部上的螺纹与凹孔内的螺纹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座的吸附部为圆盘状。

其中,所述固定座和支撑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

其中,所述支撑杆长度大于或等于100mm。

其中,所述固定环的表面为光滑面。

其中,所述支撑杆与固定环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撑杆及固定座配合将固定环固定,进而可以将装有沥青的试样环固定在固定环中,保证在试验过程中节约试验人员的时间并保障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中固定座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中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中支撑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的固定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环11、固定座12和支撑杆13,其中固定环11为圆形环状,其内部的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待固定的试样环的直径,并且固定环11的表面为光滑面,可使固定环11在实验结束后更容易清理残余的沥青。支撑杆13共三根,分别焊接到固定环11上,可以使固定环11被完全固定到玻璃板上,且两两之间夹角为120°,有利于更好的固定位于中央的固定环11。当然,为使固定效果更好,所述支撑杆13也可以是四根,五根等。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座12包括吸附部121和连接部122,吸附部121为圆盘状,所述连接部122为弹性材质制成,连接部122上设有凹孔124,凹孔124为圆形孔且开口直径小于凹孔124的内部直径。

如图4所示,支撑杆13包括连接杆131和球体132,连接杆131为细长圆杆,其长度为大于或等于100mm,球体132位于连接杆131的一端,且球体132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13的直径,大于凹孔124的开口直径,但小于或等于凹孔124的内部直径。连接杆131的长度设计为100mm是为了防止在试验时过多的沥青的热量通过固定环11和支撑杆13传导至固定座12上,使固定座12融化或软化。支撑杆13与固定座12通过将球体132插入凹孔124内部实现连接,因为连接部122的材质为弹性材质,球体132在插入凹孔124时,球体132会抵压凹孔124而进入凹孔124内部,因为球体132的直径大于凹孔124的开口直径,所以球体132插入凹孔124后,不会从凹孔124中脱落,进而可以使支撑杆13与固定座12的连接更加牢固。需要注意的是连接杆的截面形状除圆形以外还可以是矩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椭圆形、菱形等形状。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所述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环11、固定座12和支撑杆13,其中固定环11为圆形环状,其内部的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试样环直径,并且固定环11的表面为光滑面可使固定环11在实验结束后更容易清理残余 的沥青。支撑杆13共三根,分别焊接到固定环11上可以使固定环11被完全固定到玻璃板上,且两两之间夹角为120°,有利于更好的固定位于中央的固定环11。当然,为使固定效果更好,所述支撑杆13也可以是四根,五根等。

固定座12对应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也为三个,每一个固定座12都包括吸附部121和连接部122,吸附部121为圆盘状,连接部122具有凹孔124,凹孔124为圆形孔且凹孔内具有螺纹。

支撑杆13为细长圆杆,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可以将其长度设为大于或等于100mm,球体132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杆13的直径,支撑杆13一端具有螺纹,所述具有螺纹的一端插入到连接部122的凹孔124中,并与所述凹孔124内的螺纹配合连接,而可使所述支撑杆13稳定地固定于所述凹孔124内。所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焊接到固定环11上,当然,所述支撑杆13还可以通过其他如直接焊接等方式与固定座12连接固定,支撑杆13的长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100mm,是为了防止在试验时过多的沥青的热量通过固定环11和支撑杆13传导至固定座12上。

试验时,先将试验用沥青软化点试模的固定装置10放到玻璃板上,用固定座12的吸附部121吸住玻璃板,使固定环11固定在玻璃板上,再将试样环直接放置在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玻璃板上,然后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的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于环面为止。在固定环11的作用下,方便用热刮刀刮除试样环上面的试样,并与试样环齐平。再将钢珠放置到沥青上,完成试验。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节约试验人员的时间并保障试验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杆及固定座配合将固定环固定,进而可以将装有沥青的试样环固定在固定环中,保证在试验过程中节约试验人员的时间并保障试验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支撑杆与固定座的固定方式、支撑杆的数量及支撑杆的长度及直径范围都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