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248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中重要的煤炭长距离运输设备,其中,带式输送机上重要的传输部件为输送带。输送带包括钢丝层和包裹在所述钢丝层两侧的胶层,钢丝层起到防撕裂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当输送带出现损伤后,需要将输送带中胶层与钢丝层分离,露出钢丝层,以进行下一步的修复工作。由于胶层为橡胶层,胶层和钢丝层一体热塑成型,具有较高的粘度,不易分离。一般采用刀具人工进行胶层和钢丝层的剥离分层,以ST-1250\1600-(6+4.5+6)钢丝绳输送带为例,若将损伤处的胶层和钢丝层分离开,大约需要六名操作人员协作,连续工作约三小时,耗费300个刀片。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剥离分层操作难度较大,剥离效率低,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输送带剥离分层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剥离分层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叠加设置的胶层和钢丝层,还包括:卷筒,所述卷筒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筒端面的中心,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筒的轴心线重合设置,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筒的轴面上,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依次缠绕在所述卷筒的轴面上;剥离刀,所述剥离刀上设置有剥离刀口,所述剥离刀远离所述剥离刀口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剥离刀口抵接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的端面的胶层和钢丝层之间,所述剥离刀口在所述输送带第二端的端面的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座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座的旋转轴线。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卷筒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卷筒的端面上,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卷筒端面的边沿。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还包括导槽,所述导槽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剥离刀上远离所述剥离刀口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槽内。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定位座通过所述轴承旋转连接。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是钢制套筒,所述钢制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轴承分别穿设进两个所述连接孔内。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卷筒的轴面上设置有安装槽,从所述输送带上剥离下的胶层的端部穿设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开设方向平行于所述卷筒的中心轴线。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定位座的底面与从所述输送带上剥离下的所述钢丝层的顶面相抵接,所述剥离刀口与所述定位座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如上所述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优选地:所述剥离刀为电动锯割刀,所述电动锯割刀的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降低输送带剥离分层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剥离分层效率,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带有输送带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筒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结构优选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带有输送带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的结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包括叠加设置的胶层5和钢丝层6,还包括:卷筒1、剥离刀2、以及连接器3。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卷筒1上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筒1端面的中心,所述连接杆4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卷筒1的轴心线重合设置,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筒1的轴面上,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依次缠绕在所述卷筒1的轴面上;所述剥离刀2上设置有剥离刀口,所述剥离刀2远离所述剥离刀口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定位座7上,所述剥离刀口可滑动地抵接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的端面的胶层5和钢丝层6之间,所述剥离刀口在所述输送带第二端的端面的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所述连接器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器3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座7旋转连接,所述连接器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连接器3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座7的旋转轴线。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过程,在对输送带中的胶层5和钢丝层6进行剥离分层时,首先用刀具将输送带在横向划开一段,对输送带受损的部件进行初步切割剥离分层。当剥离下一段胶层5和钢丝层6后,将剥离下的胶层5固定在卷筒1的轴面上,将剥离下的钢丝层6设置在定位座7下,进而将胶层5和钢丝层6的临界分离端面露出,便于剥离刀口对准在胶层5和钢丝层6尚未分离和已经分离的交界处进行往复切割运动,实现输送带有效地切割分层,降低输送带剥离分层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剥离分层效率。转动卷筒1,重复上述过程,利用卷筒1卷动胶层5,增加胶层5和钢丝层6的交界分离面的撕扯力,再配合剥离刀2的切割剥离作用,可有效完成整个输送带中的胶层5和钢丝层6剥离分层过程。在上述输送带的剥离分层过程中,设置的连接器3有效地将卷筒1与定位座7进行连接,保证在卷筒1卷动将辅助剥离刀2对的胶层5与钢丝层6切割剥离时,剥离刀2随着卷筒1的卷动而随之向前移动,保证了剥离刀口始终抵接在胶层5和钢丝层6的交界分离面,保证了切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筒1的结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3,优选地,所述卷筒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卷筒1转动的手柄11,所述手柄11设置在所述卷筒1的端面上,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手柄11之间的距离大于零。手柄11设置在远离连接杆4即远离卷筒1的旋转轴线的位置处,可通过转动手柄11带动卷筒1转动,进一步降低了转动卷筒1所需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1设置在所述卷筒1端面的边沿。手柄11设置在卷筒1端面的边沿,卷筒1转动中心线受到的转动力矩即为对手柄11施加的力与卷筒1的半径的乘积。在施加给手柄11上的力为固定值的基础上,对卷筒1转动中心线的力矩达到最大值。不仅增加了施力强度,还可以增加转动的顺畅度。

较佳地,所述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还包括导槽8,所述导槽8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座7上,所述剥离刀2上远离所述剥离刀口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槽8内。所述导槽8为所述剥离刀口沿着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的胶层5和钢丝层的交界面上做往复切割运动提供了滑移轨道,导槽8设置在定位座7上,剥离刀2带动个导槽8向前移动时,定位座7随之向前移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座7上设置有轴承71,所述连接器3与所述定位座7通过所述轴承71旋转连接。连接杆4转动带动连接器3转动,所述轴承71的设置可以有效地缓解所述连接器3转动对所述定位座7产生的旋转压力,有利于维持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运行的平稳性。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3是钢制套筒,所述钢制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4和所述轴承71分别穿设进两个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钢制套筒的强度较大,不易发生变形,有利于位置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轴承71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个定值,保证了剥离刀口随着卷筒1的转动而向前移动切割胶层5和钢丝层6的连接交界面。随着卷筒1上缠绕的胶层5的层数越来越多,卷筒1的中心轴线的高度会随之增加,钢制套筒的两端上的连接孔的内表面与连接杆4的外表面和轴承71的外表面间隙配合。更进一步地,连接器3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两个,两个连接器3分离设置在卷筒1和定位座7的两侧,增加了卷筒1和定位座7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卷筒1的轴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2,从所述输送带上剥离下的胶层5的端部穿设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2内。胶层5固定在安装槽12内,有利于卷筒1进一步地转动带动胶层5逐层缠绕在卷筒1的外轴面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12的开设方向平行于所述卷筒1的中心轴线。安装槽12沿平行于卷筒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开设,胶层5固定在安装槽12口,胶层5位于安装槽12槽口的部分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有利于胶层5在卷筒1上卷动时,胶层5紧贴在卷筒1的外轴面上。

较佳地,所述定位座7的底面与从所述输送带上剥离下的所述钢丝层6的顶面相抵接,所述剥离刀口与所述定位座7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胶层5和钢丝层6连接的交界处与分离出的钢丝层6位于同一平面内,剥离刀口设置为与定位座7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便于剥离刀口从斜上方对胶层5和钢丝层6的交界连接面处进行切割,提高了切割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剥离刀2为电动锯割刀,所述电动锯割刀的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定位座7上。电动锯割刀的设置有利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工人只需将电动锯割刀的前端刀口对准胶层5和钢丝层6的交界分离面即可,无需施力。所述电动锯割刀只有前端露出锯齿用于剥离切割分层,侧齿不露出或做了钝化处理,以防止误伤作业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胶带修复分层装置,降低了输送带剥离分层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提高了剥离分层效率,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