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615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



背景技术:

在卡拉米尔糖、牛轧糖或软糖的制造过程中,是将添加相应它谷物的糖浆经过预冷形成均一厚度和宽度的糖排,具体过程是将混合好的糖浆加入有保温装置的料斗内,经过冷却辊和上压辊表面的冷却以及转动,由螺旋升降器调整两辊间的间隙,形成需要的一定厚度的糖排,借助刮刀并从两辊上脱离开来,并输送到冷却隧道里,以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冷却后的糖排进行切割成块,再进行后续包装处理即可。目前的对糖排进行切割的切割机,存在结构复杂、切割效率低、边角料浪费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能够完全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包括机架、纵切刀机构、物料分离连杆机构、分条输出装置、刮刀和边角料输送装置,所述的纵切刀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的物料分离连杆机构设置于纵切刀机构的出料口处,所述的分条输出装置设置于物料分离连杆机构的出料口处,所述的刮刀设置于纵切刀机构上,所述的边角料输送装置设置于纵切刀机构的下方。

所述的纵切刀机构包括铣刀轴承座、铣刀轴、铣刀组、被铣辊轴承座、被铣辊和电机;所述的铣刀轴承座和被铣辊轴承座均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铣刀轴可旋转地设置于铣刀轴承座上,所述的铣刀组由若干铣刀组成,所述的铣刀均匀间隔地固定于铣刀轴上,所述的被铣辊设置于被铣辊轴承座上,被铣辊与铣刀相对应且被铣辊位于铣刀的正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铣刀轴的一端连接。

上述纵切刀机构中,电机带动铣刀轴转动,设置于铣刀轴上的铣刀跟随铣刀轴一起转动,转动的铣刀与被铣辊配合将输送来的糖排物料沿纵向进行切割,最终物料被切割成条状,切割后的条状物料被分条输出装置输送至下一工位,切割时的边角料被边角料输送装置收集并输送至下一工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切刀机构还包括螺旋升降器,所述的螺旋升降器由互相配合的螺纹杆和螺帽座组成,螺纹杆的一端可旋钮地设置于螺帽座内,螺纹杆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的铣刀轴承座内;所述的螺帽座与所述的被铣辊轴承座固定连接。可通过旋钮的方式调节螺纹杆和螺帽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铣刀轴承座和被铣辊轴承座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铣刀与被铣辊之间的间隙大小的目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纵切刀机构上设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保护纵切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物料分离连杆机构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第一梳齿与第二梳齿沿直线间隔排列。糖排物料被纵切刀机构切割成未完全分离的条状,通过高度不同的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作用在未完全分离的条状上使其分离,完全分离后的条状糖排物料被分条输出装置输送至下一工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条输出装置由被动辊轴、与被动辊轴平行的主动辊轴和两端分别套在被动辊轴与主动辊轴上的多个皮带组成,被动辊轴位于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的正下方,主动辊轴上相邻两皮带之间的间距大于被动辊轴上相邻两皮带之间的间距。其中,主动辊轴由电机带动转动,进而带动被动辊轴转动,被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完全分离的条状糖排物料通过皮带输送;从被动辊轴到主动辊轴,皮带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使条状糖排物料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分别输送至下一工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边角料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切刀机构正下方的传送皮带。大块糖排物料被纵切刀机构切割后,两侧的边角废料掉落在传送皮带上,进而被收集并输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经过冷却的糖排物料被送至纵切刀机构,由纵切刀机构将糖排物料沿纵向切成条状,物料分离连杆机构将切成条状的物料进行左右分离,使其之间完全脱离,分条输出装置将分离后的条状物料在横向进行拉开一段距离,并将条状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其中,刮刀的作用是将铣刀上粘附的物料进行清理,保证铣刀干净以确保切割的物料规则整齐;

(2)边角料输送装置设置于纵切刀机构的下方,以收集物料被切割后的边角料,并输送至下一工位,降低了边角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布局合理,物料切割方便、切割效率高,操作简单,安装调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纵切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纵切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物料分离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分条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纵切刀机构,3-物料分离连杆机构,4-分条输出装置,5-边角料输送装置,6-防护罩,21-铣刀轴承座,22-铣刀轴,23-铣刀,24-被铣辊轴承座,25-被铣辊,26-电机,27-螺纹杆,28-螺帽座,31-第一梳齿,32-第二梳齿,41-主动辊轴,42-被动辊轴,4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用于糖排物料切割的纵切机,包括机架1、纵切刀机构2、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分条输出装置4、刮刀和边角料输送装置5,所述的纵切刀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的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设置于纵切刀机构2的出料口处,所述的分条输出装置4设置于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的出料口处,所述的刮刀设置于纵切刀机构2上,所述的边角料输送装置5设置于纵切刀机构2的下方。

上述纵切机中,经过冷却的糖排物料被送至纵切刀机构2,由纵切刀机构2将糖排物料沿纵向将糖排物料切成条状,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将切成条状的物料进行左右分离,使其之间完全脱离,分条输出装置4将分层后的条状物料在横向进行拉开一段距离,并将条状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其中,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是由长短不同的两种梳齿第一梳齿31和第二梳齿32均匀间隔排列构成的,如图2所示;刮刀的作用是将铣刀上粘附的物料进行清理,保证铣刀干净以确保切割的物料规则整齐;边角料输送装置5设置于纵切刀机构2的下方,以收集物料被切割后的边角料,并输送至下一工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布局合理且制作成本低,物料切割方便、切割效率高,操作简单,安装调试方便。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纵切刀机构2包括铣刀轴承座21、铣刀轴22、铣刀组、被铣辊轴承座24、被铣辊25和电机26;所述的铣刀轴承座21和被铣辊轴承座24均设置于所述的机架1上;所述的铣刀轴22可旋转地设置于铣刀轴承座21上,所述的铣刀组由若干铣刀23组成,所述的铣刀23均匀间隔地固定于铣刀轴22上,所述的被铣辊25设置于被铣辊轴承座24上,被铣辊25与铣刀23相对应且被铣辊25位于铣刀23的正下方,所述电机26的输出轴与铣刀轴22的一端连接。

上述纵切刀机构2中,电机26带动铣刀轴22转动,设置于铣刀轴22上的铣刀23跟随铣刀轴22一起转动,转动的铣刀23与被铣辊25配合将输送来的糖排物料沿纵向进行切割,最终物料被切割成条状,切割后的条状物料被分条输出装置输送至下一工位,切割时的边角料被边角料输送装置5收集并输送至下一工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所述的纵切刀机构2还包括螺旋升降器,所述的螺旋升降器由互相配合的螺纹杆27和螺帽座28组成,螺纹杆27的一端可旋钮地设置于螺帽座28内,螺纹杆27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的铣刀轴承座21内;所述的螺帽座28与所述的被铣辊轴承座24固定连接。可通过旋钮的方式调节螺纹杆27和螺帽座28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铣刀轴承座21和被铣辊轴承座24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铣刀23与被铣辊25之间间隙大小的目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纵切刀机构2上设有防护罩6。通过防护罩6保护纵切刀机构2,以达到防尘保护物料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物料分离连杆机构3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第一梳齿31和第二梳齿32,第一梳齿31与第二梳齿32沿直线间隔排列。糖排物料被纵切刀机构2切割成未完全分离的条状,通过高度不同的第一梳齿31和第二梳齿32作用在未完全分离的条状上使其分离,完全分离后的条状糖排物料被分条输出装置输送至下一工位。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分条输出装置4由被动辊轴42、与被动辊轴42平行的主动辊轴41和两端分别套在被动辊轴42与主动辊轴41上的多个皮带43组成,被动辊轴42位于第一梳齿31和第二梳齿32的正下方,主动辊轴41上相邻两皮带之间的间距大于被动辊轴42上相邻两皮带之间的间距。其中,主动辊轴41由电机带动转动,进而带动被动辊轴42转动,被第一梳齿31和第二梳齿32完全分离的条状糖排物料通过皮带43输送;从被动辊轴42到主动辊轴41,皮带43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使条状糖排物料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分别输送至下一工位。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的边角料输送装置5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切刀机构2正下方的传送皮带。大块糖排物料被纵切刀机构2切割后,两侧的边角废料掉落在传送皮带上,进而被收集并输送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