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27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智能的安全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与传统的机械防盗为一体的智能电子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盗窃的手段越来越高级,与此匹配的防盗措施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提高安全性能。

防盗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盗安全设施,已经屡见不鲜。防盗门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有传统的传机械安全防盗门,通过改变防盗门上的锁芯的结构及锁路的方式来加强锁的安全性,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防盗门上增加电子钥匙控制锁体的防盗门也开始普及开来。

但是,在现有的诸多防盗门的结构无论怎么改变,均是在锁具煞费脑筋的改变机械结构,增加了开锁的复杂性, 被打开性还是很强;而增加电子防控的防盗锁是在机械的基础上增加了又一道安全保障,但是由于电子防控解码锁采用短距离的开与关,无法让使用者随时随地的能够掌控防盗门的开关大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网上购物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飞速发展的网络购物生活,在带来电商和快递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这最后终端投递困难的困惑;例如蜂巢等智能终端柜的出现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依然存储柜数量有限,且仍需收货方到蜂巢进行取件,无法使收件者到达办公室或家中第一时间得到快件。

因此,如何进行对现有的建筑物门禁进行结构加技术的改进,使其的防盗性能越来越好,且兼具现有的生活辅助功能,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现有的防盗门芯片技术相结合,对机械锁芯进行控制,同时具有接受快件服务功能的新型多功能网络安全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包括防盗门体4,以及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把手6及通风隔栅门5,以及用于控制防盗门体4开关的机械锁体1,设置在机械锁体1上的锁柱2,控制锁住开关的机械锁芯3,所述的机械锁芯3连接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所述的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连接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总控制器b及被控制终端;所述的总控制器b通过网络收发模块a连接控制端;

所述的网络收发模块a包括无线网络发送接收模块和电话芯片通信卡;

所述的被控制终端包括网络编码机械锁被控制端、快件投递门被控制终端及灯光被控制终端;

所述的网络编码机械锁被控制端包括连接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的机械锁芯3,以及机械锁芯3控制开关的锁柱2;

所述的快件投递门被控制终端包括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快件投递门7,以及手动控制快件投递门7开启的快件门控制开关8;所述的快件投递门7包括受快件门控制开关8控制的外门禁及内门禁。

所述的总控制器b同时连接存储模块f、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人体面部识别装置9及声光控制显示装置e;所述的声光控制显示装置e连接并控制有声音模块及光显示模块;所述的光显示模块包括设置在防盗门体4外的外走廊灯及设置在防盗门体4内的进门内走廊灯;

所述的机械锁体1的打开钥匙为含有芯片的钥匙。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很好的实现了利用网络控制、芯片控制和机械控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多重控制的设置,提高了防盗门被盗开的难度,增强了防盗门的安全性,而网络控制的设置和芯片控制的使用,利用了现有的较为普遍的网络技术和证据卡片的芯片技术,实现了移动控制端的远程控制,尤其是快件投递门的设置,更实现了快递文件的方便快捷的接收,大大提高了投递方和收件方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社会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结构框图;

图中为:机械锁体1、锁柱2、机械锁芯3、防盗门体4、通风隔栅门5、把手6、快件投递门7、快件门控制开关8、人体面部识别装置9、网络收发模块a、总控制器b、存储模块c、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声光控制显示装置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包括防盗门体4,以及设置在门体上的把手6及通风隔栅门5,以及用于控制防盗门体4开关的机械锁体1,设置在机械锁体1上的锁柱2,控制锁住开关的机械锁芯3,所述的机械锁芯3连接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所述的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连接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总控制器b及被控制终端;所述的总控制器b通过网络收发模块a连接移动控制端;

所述的网络收发模块a包括无线网络发送接收模块和电话芯片通信卡;

所述的被控制终端包括网络编码机械锁被控制端、快件投递门被控制终端及声光控信号被控制终端;

所述的网络编码机械锁被控制端包括连接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d的机械锁芯3,以及机械锁芯3控制开关的锁柱2;

所述的快件投递门被控制终端包括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快件投递门7,以及手动控制快件投递门7开启的快件门控制开关8;所述的快件投递门7包括受快件门控制开关8控制的外门禁及内门禁;

如图3所示,所述的总控制器b同时连接存储模块f、设置在防盗门体4上的人体面部识别装置9及声光控制显示装置e;所述的声光控制显示装置e连接并控制有声音模块及光显示模块;所述的光显示模块包括设置在防盗门体4外的外走廊灯及设置在防盗门体4内的进门内走廊灯;

所述的机械锁体1的打开钥匙为含有芯片的钥匙。

使用时,首先对该锁紧进行编码及芯片信息的预设,同时在移动网络端进行控制软件的下载和远程网络PC控制端的下载;使用时锁具进行锁门时,将含有芯片的钥匙插入机械锁芯内,旋转至到位,自动进入编解码分离状态;而在钥匙旋转至到位时,需要通过包括手机网络软件控制端或远程网络PC控制端在内的移动控制端同时进行开锁命令的输入,总控制器收到PC控制端发出的开锁命令后,通过声光控制显示装置及时提醒需要入门者进行钥匙的旋转,钥匙插入机械锁芯后,方可旋转到位,锁紧实现编解码分离状态,钥匙实现对锁柱的伸缩控制;为了更高的安全控制,还同时开启人脸面部的识别,通过人体面部识别装置进行机械开锁之前的预先识别认定;以为远程网络PC控制端是否输入开锁命令进行安全前置甄别。

当快件投递员需要投递快件时,收件人可以通过移动手机登远程控制端向总控制器发送收件命令,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收发模块收到命令后,经过数据分析无误,通过声光模块向投递员播放开启快件投递门的通知,同时向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发出驱动快件投递门开启的命令,快递员按动快件门控制开关,快件投递门的外门禁及内门禁依次打开,则快件投递门打开接受快件;当快递完全通过内门禁后,或在设定时间届满时,快件投递门在网络编码驱动分离装置的驱动下关闭,实现快件收取任务完成。

同时,还可以实现在钥匙上加设芯片,实现芯片的实现与网络控制的结合,更加加强防盗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使用带有芯片信息的身份证、银联卡及IC卡进行开锁。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实现了利用网络控制、芯片控制和机械控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多重控制的设置,提高了防盗门被盗开的难度,增强了防盗门的安全性,而网络控制的设置和芯片控制的使用,利用了现有的较为普遍的网络技术和证据卡片的芯片技术,实现了移动控制端的远程控制,尤其是快件投递门的设置,更实现了快递文件的方便快捷的接收,大大提高了投递方和收件方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社会的进步。

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及改进等,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