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切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172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报纸切纸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纸生产线,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报纸切纸机。



背景技术:

报纸印刷,又名新闻印刷。包括排字、拼版、铸字、照片制版、压制型、平台或轮转印刷、切割等工序。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图文部分凸起的凸版印刷工艺,应用凸版印刷报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唐代中期至明代后期,历代封建王朝为传播宫廷政事的邸报,大都是用木雕版印刷,明崇祯十一年采用木活字凸版印刷邸报,其后也逐渐应用手工打纸型浇铸平面铅版的凸版复制技术,20世纪初至50年代前,中国只有少数报纸采用轮转印报机印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报纸的凸印工艺虽然还沿袭着铅字手工排版方式,但在印刷技术上,逐渐普及了较为先进的高速度的凸版轮转机印报,进入了高速印刷报纸阶段。

在目前的报纸生产线中,印刷完毕的报纸原料最后都需要进行切割才能够成为成品报纸,但是在目前的报纸切割机中,当通过传送带将报纸原料传送至报纸切割机时,通常会使用切刀从报纸原料的侧边上开始进行切割,切刀会对报纸原料的侧边造成抵设力从而会使得报纸侧边发生形变直至切断,但由于报纸质地较软,所以可能会导致报纸侧边在被切割时,造成报纸原料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纸切割装置,该报纸切割装置能够从报纸原料的上表面上进行切割,从而避免报纸原料在切割时发生被损坏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报纸切纸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之间的传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切割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传送带,所述机架之间水平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上方,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转臂、旋转设置在所述转臂自由端的圆盘,所述圆盘的滚动面正对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所述圆盘的滚动面上周向设置有若干锯齿,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转臂并使所述圆盘上的若干所述锯齿抵设在放置在所述传送带表面的报纸原料的推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报纸原料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切割装置时,推动机构能够推动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转臂,从而能够使得设置在转臂自由端的圆盘进行转动,设置在圆盘滚动面上的锯齿会抵设在平铺在传送带上的报纸原料上表面,由于圆盘旋转连接于转臂上,所以通过传送带的不断运动,圆盘与传送带之间会产生相互摩擦力,使得圆盘发生自身的旋转,从而圆盘上的锯齿会对平铺在传送带上的报纸原料进行切割,并且能够使得切割完的报纸原料表面呈现虚线型的可撕拉带状,使得报纸原料在被切割时,不会发生被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机构为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机座以及与所述机座转动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通过连接组件与转臂固定连接,当气缸运动时,气缸的输出轴驱动转臂进行转动,能够使得设置在转臂自由端的圆盘进行转动,设置在圆盘滚动面上的锯齿会抵设在平铺在传送带上的报纸原料的上表面上,从而圆盘能够进行对报纸原料的切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臂上的插槽,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输出轴插接在插槽内,从而能够使得气缸的输出轴与转臂固定连接,当气缸的输出轴伸出时,能够带动转臂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臂的自由端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裹于所述圆盘,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使所述锯齿能够抵设于放置在所述传送带表面的报纸原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臂自由端设置的保护壳包裹于圆盘,从而能够防止工作人员的手部触碰到圆盘上的锯齿而发生受伤的情况,并且保护壳上开设有开口,圆盘上的锯齿能够通过开口来抵设在报纸原料上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水平旋转穿设有若干用于传送报纸原料的输送辊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报纸原料以便所述圆盘上的所述锯齿对报纸原料切割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处于所述圆盘下方,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支撑辊以及所述输送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纸原料能够通过输送辊的旋转而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当报纸原料传送至张紧辊时,支撑辊能够起到对报纸原料的支撑的作用,使得圆盘上的锯齿在抵接在报纸原料表面时,报纸原料表面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辊以及支撑辊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输送辊以及所述张紧辊进行旋转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驱动件能够带动输送辊以及支撑辊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传送带开始传送报纸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的旋转精度高,转速平稳,能够保持稳定的转速来使得报纸原料能够在传送带上进行平稳的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输送辊以及所述支撑辊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轴器能够将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输送辊以及支撑辊进行连接,从而伺服电机在开启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输送辊以及支撑辊进行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报纸原料通过传送带传送至切割装置时,推动机构能够推动与连接杆转动连接的转臂,从而能够使得设置在转臂自由端的圆盘进行转动,设置在圆盘滚动面上的锯齿会抵设在平铺在传送带上的报纸原料上表面,由于圆盘旋转连接于转臂上,所以通过传送带的不断运动,圆盘与传送带之间会产生相互摩擦力,使得圆盘发生自身的旋转,从而圆盘上的锯齿会对平铺在传送带上的报纸原料进行切割,并且能够使得切割完的报纸原料表面呈现虚线型的可撕拉带状,使得报纸原料在被切割时,不会发生被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报纸切纸机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在报纸切纸机中隐藏了输送辊以及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传送装置;21、输送辊;22、传送带;23、伺服电机;24、联轴器;3、切割装置;31、连接杆;32、转臂;33、切割机构;331、保护壳;3311、开口;332、圆盘;333、锯齿;4、推动机构;41、机座;42、气缸;43、插槽;5、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报纸切纸机,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之间的传送装置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切割装置3。

参见图1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若干水平穿设在机架1之间的输送辊21,输送辊21上套设有传送带22,输送辊21的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辊21进行旋转的伺服电机23,为了能够使得输送辊21与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进行连接,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联轴器24,输送辊21通过联轴器24与伺服电机23连接,当伺服电机23开启时,伺服电机23的输出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带动输送辊21进行旋转,报纸原料放置在传送带22上时,即可实现对报纸原料的传送。

参见图2所示,切割装置3包括穿设在两侧机架1上的连接杆31,连接杆31处于传送带22的上方,连接杆31上转动连接有转臂32,转臂32的自由端设置有切割机构33,切割机构33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臂32内的半开型的保护壳331、设置在保护壳331内的圆盘332以及设置在圆盘332滚动面上的若干锯齿333,圆盘332与转臂32的末端为旋转连接,保护壳331上设置有一个开口3311,开口3311的位置正对于传送带22表面,通过转动转臂32,能够使得保护壳331内圆盘332上的若干锯齿333通过设置在保护壳331上的开口3311抵设在传送带22上,报纸原料在通过传送带22进行传送时,当传送至转臂32下方,圆盘332上的若干锯齿333会对报纸原料进行切割,并且报纸原料会切割成带虚线的可撕拉带状。

由于转臂32在连接杆31上为转动连接,所以为了能够驱动转臂32转动,在连接杆31上设置有推动机构4,推动机构4包括焊接在连接杆31上的机座41,机座41上转动设置有气缸42,气缸42与转臂3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固定设置在转臂32自由端的插槽43,通过气缸42的输出轴插接在插槽43内,能够实现气缸42与转臂32之间的相互连接,当开启气缸42时,气缸42会伸出输出轴,由于气缸42的输出轴固定在插槽43内,所以气缸42的运动会带动转臂3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圆盘332转动至传送带22表面并将圆盘332上的锯齿333抵接于传送带22上的报纸原料上,从而能够进行对报纸进行切割。

参见图3所示,由于传送带22以及报纸原料表面均呈柔性,所以当圆盘332上的锯齿333抵设在传送带22上的报纸原料表面时,可能会导致报纸原料表面发生弯曲的情况,会影响切割效果,所以在机架1的两侧穿设有支撑辊5,支撑辊5处于圆盘332的正下方并且支撑辊5的一端也设置有伺服电机23,支撑辊5对传送带22的底面起到抵接、支撑的作用,当报纸原料通过输送辊21传送到支撑辊5处时,圆盘332进行对报纸原料的切割,支撑辊5能够起到对报纸原料的支撑作用,使得报纸原料夹设在支撑辊5与圆盘332之间,从而圆盘332上的锯齿333进行对报纸原料的切割。

该报纸切纸机在工作时,首先将报纸原料平铺放置在传送带22表面上,开启伺服电机23,传送带22会将报纸原料传送至切割装置3处,开启气缸42,气缸42推动转臂32,转臂32带动圆盘332,使得圆盘332上的锯齿333抵设在报纸原料表面上,从而能够将报纸原料切割成带虚线的可撕拉带状的报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