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龙门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17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双工位龙门机械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工位龙门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用的龙门机械手,往往只有一个工位系统,但生产作业时,往往由于需要采用的工具种类不同或者待加工的材料不同,而需要临时更换工具或材料,这样直接导致了作业进度的降低,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龙门机械手,能够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工位龙门机械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两组工位系统,每组所述工位系统包括传动连接的电机、驱动组件、工位部,所述工位部在基座上具有横向、纵向以及竖向移动的行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横移装置、纵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横向滑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纵移装置纵向滑动连接在横移装置上,所述工位部竖向滑动连接在纵移装置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包括横移控制电机、纵移控制电机、竖移控制电机,所述横移控制电机、纵移控制电机、竖移控制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座、横移装置、纵移装置上,所述横移控制电机、纵移控制电机、竖移控制电机上分别设有连线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与横移装置上分别设有能够穿过线缆的第一拖链与第二拖链。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包括两个横向平行的基板,所述横移装置同时横向滑动连接在两个基板上,两个基板内分别设有传动件,所述横移控制电机连接在一个基板上,所述横移控制电机通过传动件驱动横移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基板内同侧的两个传动件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个传动件转动连接,一个基板内的传动件通过连接杆驱动另一个基板内的传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上安装两个独立的工位系统,两个工位系统既能分开独立工作,也能同步协同工作,减少了因更换工位系统上的工具或材料所损耗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向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向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双工位龙门机械手,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两组工位系统,每组工位系统包括传动连接的电机、驱动组件2、工位部3,工位部3在基座1上具有横向、纵向以及竖向移动的行程。通过在基座1上安装两个独立的工位系统,两个工位系统既能分开独立工作,也能同步协同工作,减少了因更换工位系统上的工具或材料所损耗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驱动组件2包括横移装置21、纵移装置22,横移装置21横向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纵移装置22纵向滑动连接在横移装置21上,工位部3竖向滑动连接在纵移装置22上。横移装置21为纵向安装在基座1上的长板,横移装置21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滑动连接,增强了横移装置21的承载能力,使横移装置21的滑动过程更加稳定。纵移装置22为竖向安装在横移装置21上的短板,纵移装置22的中部位置滑动连接在横移装置21上,增强了纵移装置22的承载能力。

优选的,电机包括横移控制电机41、纵移控制电机42、竖移控制电机43,所述横移控制电机41、纵移控制电机42、竖移控制电机43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座1、横移装置21、纵移装置22上,所述横移控制电机41、纵移控制电机42、竖移控制电机43上分别设有连线口。通过不同的电机驱动不同的移动装置,使得各个移动装置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同时在某个电机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控制其他的电机减少故障损失。连线口连接外部的供电系统与PLC控制台,工作人员往PLC控制台输入指定的程序,机械手即能完成相应的动作。

优选的,基座1与横移装置21上分别设有能够穿过线缆的第一拖链51与第二拖链52,将电源线与PLC线缆安置在拖链中能有效的防止移动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轧到线缆造成损失。

优选的,基座1包括两个横向平行的基板11,横移装置21同时横向滑动连接在两个基板11上,两个基板11内分别设有传动件,横移控制电机41连接在一个基板上,横移控制电机41通过传动件驱动横移装置21。

优选的,两个基板内同侧的两个传动件通过连接杆12相连,连接杆12分别与两个传动件转动连接,一个基板内的传动件通过连接杆12驱动另一个基板内的传动件,使得基座1形成一个方形框架结构,加强了基座1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