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37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高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9%,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据中国残联2006年公布一项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数达2412万人,另外有很多脊髓损伤和肌肉萎缩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吃饭问题,需要进行饮食护理。对于这些人群,若请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照顾,无疑会耗费一大笔金钱,而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老人护理这一问题将会愈显突出,患者家人也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照顾。因此,需要用到饮食护理机器人。

现有的饮食护理机器人大多喂食单一,而患者需要营养搭配的餐食,一顿餐食往往需要喂食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喂食多种食物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而且该饮食护理机器人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去选择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适用于使用者自主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喂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激光发射部,设置在使用者头部,用于发射激光信号,包含佩戴在使用者头部的头带以及设置在该头带上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感应部,设置在配有多个餐碗的餐桌上,包含与多个餐碗一一对应的多个感应单元,用于接收照射在感应单元上的激光信号生成对应的感应信号;饮食护理部,根据感应信号,将对应餐碗内的食物喂食给使用者。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激光发射器为可见激光发射器,可见激光发射器为红宝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氪离子激光器中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提示部,包含与多个餐碗一一对应的多个提示单元,根据感应信号进行对应的提示,提示单元为指示灯单元或声音提示单元。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激光感应部还包含停止进食感应单元,当停止进食感应单元感应到激光信号时,饮食护理部将停止喂食。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饮食护理部包含机器人和控制单元,机器人用于对使用者喂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机器人喂食。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单元包含指令接收器和单片机,指令接收器接收感应信号,单片机用于存储、处理、判断数据以及生成执行指令。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机器人包含底座、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底座用于将机器人固定在餐桌上,肩关节通过涡轮丝杆固定在底座上,根据使用者指令运动,肘关节通大臂与肩关节连接,用于传递肩关节的运动,腕关节的后端通过小臂与肘关节连接,腕关节的前端与勺子连接,可绕做圆周运动,进而控制勺子的角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座、肩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均设置有电机,电机根据单片机的执行指令进行运作。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餐碗用于盛放不同的食物,均匀分布在以底座为圆心的圆弧上,且相邻碗之间夹角为60°,多个餐碗的数量为2~6。

在本发明提供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餐碗的碗边设置有方便勺子进入的凹口以及用于控量取食的凸起块。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因为包括激光发射部、激光感应部以及饮食护理部,激光发射部设置在使用者头部,餐桌上设置有与餐碗一一对应的感应单元,使用者通过控制头部的动作将激光发射至感应单元便可以选择餐碗中的食物,进而饮食护理部喂食使用者所选择的餐碗中的食物,所以,本发明有助于帮助肢体残疾人、脊髓损伤、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即使他们的四肢不健全或者四肢和身体都不能活动,也能通过头部的运动来选择需要喂食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作具体阐述。

本实施例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100包括激光发射部(图中未示出)、激光感应部10、饮食护理部20以及提示部3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激光发射部设置在使用者头部,用于发射激光信号,包含佩戴在使用者头部的头带以及设置在头带上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为可见激光发射器,可见激光发射器为红宝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氪离子激光器、可调谐染料激光器中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发射红色激光的氦氖激光器。

如图1所示,激光感应部10、饮食护理部20、以及提示部30均设置在餐桌40上。

餐桌40上还设置有多个餐碗50,用于盛放不同的食物,多个餐碗50均匀分布在以机器人底座为圆心的圆弧上,且相邻碗之间夹角为60°,多个餐碗的数量为2~6。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餐碗的设置,而且餐碗的碗边设置有方便勺子进入的凹口以及用于控量取食的凸起块。当勺子所盛的食物过多,在勺子升起时被凸起块挡住,多余的食物掉落回餐碗中。

激光感应部10设置餐桌40上。激光感应部10为激光感应屏,如图1中的三个灰色区域所示,包含与三个餐碗一一对应的三个感应单元。当激光照射在感应单元上一定时间时,生成感应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一定时间采用10秒,此时间段用于使用者对自己选择的餐碗进行确认。基于相应的感应信号,饮食护理部20将对应餐碗内的食物喂食给使用者。

激光感应部10还设置有停止进食感应单元11,当停止进食感应单元11感应到激光信号时,饮食护理部20将停止喂食。

停止进食以及进食确认操作还可由使用者操作遥控器替代,该遥控器采用红外遥控器、蓝牙遥控器、WiFi遥控器或声音控制器中任意一种。

饮食护理部20包括机器人和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可设置在餐桌40上或设置在机器人21内部。控制单元包含指令接收器和单片机,指令接收器接收感应信号,单片机用于存储、处理、判断各类数据以及生成执行指令。单片机中预先存储有喂食程序数据。

机器人包含底座21、肩关节22、肘关节23和腕关节24。底座21用于将机器人固定在餐桌40上。底座21、肩关节22、肘关节23和腕关节24内部均设置有电机,电机基于单片机的执行指令运作。

肩关节22通过涡轮丝杆25固定在底座21上。

肘关节23通大臂26与肩关节22连接,用于传递肩关节22的运动。

腕关节24的后端通过小臂27与肘关节23连接,腕关节24的前端与勺子28连接,可绕做圆周运动,进而控制勺子28的角度。

勺子28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勺子中盛有食物时,传感器感应到压力生成相应的压力感应信号,并将该压力感应信号传输至单片机。

提示部30包含与多个餐碗一一对应的多个提示单元。提示单元为指示灯单元或声音提示单元。在本实施例红提示单元采用LED指示灯,三个LED指示灯设置在激光感应部10上,并且LED指示灯采用与餐碗对应的颜色。三个餐碗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指示灯也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与餐碗一一对应,一目了然,方便使用者快速选择所需的餐碗。

本实施例中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的使用流程如下:

S1:使用者通过佩戴在头部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红色激光,红色激光照射到与餐碗对应的激光感应单元,即、使用者通过选择激光感应单元来选择餐碗,接着进入步骤S2。

S2:激光感应部中对应的激光感应单元生成感应信号,接着进入步骤S3。

S3:饮食护理部中的控制单元接收激光感应信号并生成相应的执行指令,饮食护理部中的机器人基于执行指令根据预定的喂食流程喂食使用者所选的餐碗中的食物,接着进入步骤S4。

S4:当使用者需要停止喂食时,使用者通过佩戴在头部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红色激光,红色激光照射到停止喂食感应单元,接着进入步骤5。

S5:饮食护理部中的控制单元接收到停止喂食的激光感应信号,并通过勺子传输的压力感应信号判断勺子中是否已经盛有食物,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S6;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7。

S6:饮食护理部中的机器人再进行一次喂食,将勺子中的食物喂食给使用者,接着进入步骤S7。

S7:使用者决定是否需要喂食其他餐碗中的食物,当结果为是时,返回步骤S1;当结果为否时,进入结束状态。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因为包括激光发射部、激光感应部以及饮食护理部,激光发射部设置在使用者头部,餐桌上设置有与餐碗一一对应的感应单元,使用者通过控制头部的动作将激光发射至感应单元便可以选择餐碗中的食物,进而饮食护理部喂食使用者所选择的餐碗中的食物,所以,本实施例有助于帮助肢体残疾人、脊髓损伤、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即使他们的四肢不健全或者四肢和身体都不能活动,也能通过头部的运动来选择需要喂食的食物。

此外,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停止喂食感应单元,当使用者需要停止喂食或者需要重新选择餐碗时,通过佩戴在头部的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至停止喂食感应单元即可停止喂食或者再重新选择餐碗。本实施例中相邻餐碗间夹角为60°,通过机器人每转动60°即可方便快捷取食不同餐碗的食物。而且餐碗设置有凹口和凸起块,不仅方便勺子进入,还能控制取食的量,避免一次喂食过多的食物导致使用者噎着。

综上,本实施的饮食护理机器人装置达到了护理使用者饮食的效果,让使用者自主选择餐食、得到均衡膳食的饮食护理。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