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4439阅读:2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锁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门锁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锁扣,现有技术中的门锁扣一般是锁、扣分离,或者说在开锁和上锁时需要扣执行相应的动作才能实现,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包括锁舌、锁体、触块、旋转闩、扣、侧限位块、底限位块和弹簧,所述锁舌部分位于锁体内,露出部分呈倒“八”型,锁舌的倒“八”型的两端部设有限位面;在锁体内的锁舌部分固定设有触块,还设有旋转闩;所述旋转闩通过旋转轴与锁体内的锁舌固定连接,在锁体的左内侧设有限位块且在锁体的底部设有底限位块,在锁体的底部中心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锁体底部,另一端与触块接触,所述扣为一独立体,与锁舌接触配合;在锁体的底部设有底限位块,所述底限位块的上表面的垂足指向右上角。

优选地,所述旋转闩整体呈“x”型,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钝角夹角和两个锐角夹角,两锐角夹角分别为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锁舌倒“八”型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

优选地,与锁舌接触配合的扣的端部设有倒立的梯形体,梯形体的上底面的相对位置设有止退面,所述止退面与锁舌的限位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侧限位块的朝向锁体中心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地,在所述锁体的两侧设有第三凹槽。

优选地,所述锁舌由尼龙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锁舌由尼龙材料中的pa6材料制成。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锁舌,旋转闩与锁舌固定连接,在旋转闩向下运动时带动锁舌向下运动,由于锁舌的弹性,在锁舌下降的过程中,锁舌的倒“八”型张角减小,实现锁舌的限位面与扣的止退面接触;另设一触块与锁舌固定连接,且在锁体内设一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锁体底部接触,另一端与触块接触;旋转闩在锁体内作逆时针旋转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利用旋转闩的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与侧限位块之间的卡接实现对锁舌垂直方向位置的固定,达到锁舌与扣锁紧的目的;再次按下触块,旋转闩作逆时针旋转,侧限位块消除对旋转闩的卡接,锁舌向上运动,锁舌张角增大,实现与扣的分离,如此循环往复,实现锁与扣的锁合与分离;为了更方便的实现锁舌张角的变化,在锁舌倒“八”型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为了防止旋转闩下降过程中触碰到锁体底部,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在锁体底部设有底限位块,旋转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卡接的底限位块上,实现限位。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旋转闩a和扣b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锁下压限位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解锁回弹约束状态的剖视图。

各视图中各代号表示的部件名称如下:

锁舌1、锁体2、触块3、旋转闩4、扣5、侧限位块6、底限位块7、弹簧8、第三凹槽9、限位面11、第一凹槽110、第一卡槽41、第二卡槽42、止退面51、第二凹槽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阐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包括锁舌1、锁体2、触块3、旋转闩4、扣5、侧限位块6和弹簧8,所述锁舌1部分位于锁体2内,露出部分呈倒“八”型,锁舌1的倒“八”型的两端部设有限位面11;在锁体2内的锁舌1部分固定设有触块3,还设有旋转闩4;所述旋转闩4通过旋转轴与锁体2内的锁舌1固定连接,在锁体2的左内侧设有限位块6、且在锁体2的底部设有底限位块7,在锁体2的底部中心还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一端固定于锁体2底部,另一端与触块3接触,所述扣5为一独立体,与锁舌1接触配合;在锁体2的底部设有底限位块7,所述底限位块7的上表面的垂足指向右上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闩4整体呈“x”型,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钝角夹角和两个锐角夹角,两锐角夹角分别为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的实现锁舌张角的变化,提高锁舌的弹性,所述锁舌1倒“八”型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锁舌对扣的锁紧限位,与锁舌1接触配合的扣5的端部设有倒立的梯形体,梯形体的上底面的相对位置设有止退面51,所述止退面51与锁舌1的限位面11接触,所述止退面5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旋转闩4的特殊形状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旋转闩4的卡接,在所述侧限位块7朝向锁体2中心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61,增大了旋转闩4的容纳空间,保证了旋转闩4旋转的角度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锁体2的固定,在所述锁体2的两侧设有第三凹槽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由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锁舌1由更好的锁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锁舌1的弹性,采用尼龙材料中的pa6材料制作锁舌1。

图4公开了本发明的右视图,加深了对本发明的认识。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纯机械旋转式门锁扣的工作原理可按工作的时间顺序,将动作过程分:初始状态、下压上锁约束环节、下压上锁限位环节、上锁回弹环节、上锁到位环节、下压解锁环节、下压限位环节、解锁回弹环节、解锁回弹约束环节。

初始状态:锁舌1张开,旋转闩4的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布置,如图5所示。

下压上锁约束环节:旋转闩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与底限位块7的上表面接触,由于上表面为一斜面,上表面上方的垂足指向右上角,使旋转闩4逆时针旋转。

上锁下压限位环节:旋转闩4的其中一个锐角夹角卡接到底限位块7中,旋转闩4停止向下运动,如图6所示。

上锁回弹环节:位于上方的锐角夹角向左倾斜,同时旋转闩4在弹簧8的作用下回弹。

上锁到位环节,也叫锁紧状态:旋转闩4位于锁体2上方的锐角夹角形成的第一卡槽41或第二卡槽42与侧限位块6卡接,实现锁紧,如图7所示。

下压解锁环节:同样在底限位块7的作用下,旋转闩4作逆时针旋转运动,位于上方的第一卡槽41或第二卡槽42与侧限位块6分离。

下压限位环节:当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槽口朝向左右方向时,旋转闩4无法继续下移,达到下压限位。

解锁回弹约束环节:旋转闩4向上运动,旋转闩4与侧限位块6的底面接触,使旋转闩4向上运动的同时,旋转闩4作逆时针旋转,最终回到初始状态,如图8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