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97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标志是建筑工地中工人用来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

对于建筑的监测处理,一般为人为在建筑墙上安装监测标志,在安装前一般需要在建筑墙上进行钻孔,而目前的钻孔一般为人工完成,十分费时费力,并且在钻孔时会扬起粉尘,不仅污染空气,还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方便钻孔且可以减少扬尘的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对于建筑的监测处理,一般为人为在建筑墙上安装监测标志,在安装前一般需要在建筑墙上进行钻孔,而目前的钻孔一般为人工完成,十分费时费力,并且在钻孔时会扬起粉尘,不仅污染空气,还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影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包括有车轮、车体、滑轨、滑块、推手、推动机构、驱动机构、安装框和钻头,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车体的顶部右端设有推手,车体的顶部左端设有滑轨,滑轨的顶部设有滑块,滑块的顶部设有安装框,安装框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左端连接有钻头,车体的顶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与安装框右壁相连接,车体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推动机构包括有上齿轮、上齿条、下齿条、下齿轮、竖直转轴和第一电机,车体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上设有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设于下齿轮的上方,安装框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和下齿条,上齿条和下齿条分别设于上齿轮和下齿轮的后方,上齿轮与上齿条啮合,下齿轮与下齿条啮合。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和第二电机,安装框内右壁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安装框左壁上侧开有穿孔,第一转轴穿过穿孔,第一转轴的左端与钻头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吸灰罩、硬管、气泵、7形管、处理箱和出气管,车体内底部设有处理箱,处理箱顶部右端连接有出气管,车体内顶部左侧安装有气泵,气泵右侧连接有7形管,7形管伸入至处理箱内,气泵左侧连接有硬管,硬管穿过车体顶部左侧,硬管设于滑轨的前侧,硬管的顶部连接有吸灰罩,吸灰罩位于钻头的前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钻头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转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水平转轴、凸轮、弹性件、导向板、第二轴承座、支板、软管、导向孔、升降杆和接触凸起,竖直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于上齿轮与下齿轮之间,车体顶部左侧设有支板,支板设于滑轨的前侧,支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水平转轴的左端安装有凸轮,第二轴承座的顶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顶部与吸灰罩底部左右两侧相连接,吸灰罩底部中间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导向孔,升降杆底部设有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凸轮接触配合,吸灰罩左侧与硬管顶端之间连通有软管。

优选地,还包括有储物机构,车体内右侧设有储物机构,储物机构包括有拉手、储物框、滚轮和安装槽,车体右侧开有开口,车体内右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底部左右两侧开有卡槽,安装槽内放置有储物框,储物框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卡槽对应,储物框的右壁设有拉手。

工作原理:当工人需要将建筑标志安装在建筑上前,工人首先将本装置推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开始工作,推动机构带动钻头移动,驱动机构带动钻头转动,钻头一边转动一边深入建筑墙内,当钻孔完成后,钻头恢复原位,工人关闭推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即可进行后续建筑标志的安装操作。

因为推动机构包括有上齿轮、上齿条、下齿条、下齿轮、竖直转轴和第一电机,车体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上设有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设于下齿轮的上方,安装框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和下齿条,上齿条和下齿条分别设于上齿轮和下齿轮的后方,上齿轮与上齿条啮合,下齿轮与下齿条啮合,所以工人启动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上齿轮和下齿轮转动,能够带动上齿条和下齿条一起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带动钻头左右移动,便于其钻孔与退出。

因为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和第二电机,安装框内右壁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安装框左壁上侧开有穿孔,第一转轴穿过穿孔,第一转轴的左端与钻头相连接,所以工人启动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机械传动,带动钻头转动,方便钻头进行钻孔操作,当钻孔结束后,工人关闭第二电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吸灰罩、硬管、气泵、7形管、处理箱和出气管,车体内底部设有处理箱,处理箱顶部右端连接有出气管,车体内顶部左侧安装有气泵,气泵右侧连接有7形管,7形管伸入至处理箱内,气泵左侧连接有硬管,硬管穿过车体顶部左侧,硬管设于滑轨的前侧,硬管的顶部连接有吸灰罩,吸灰罩位于钻头的前下方,处理箱内装有处理液,所以工人启动气泵,钻孔产生的粉尘通过吸灰罩吸入,通过7形管通入处理液中,粉尘经过处理液的吸收与过滤,最后干净的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钻头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转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所以工人将螺栓插入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再用螺母固定即可安装好钻头,当需要更换钻头时,工人卸下螺栓螺母即可轻松进行更换。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水平转轴、凸轮、弹性件、导向板、第二轴承座、支板、软管、导向孔、升降杆和接触凸起,竖直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于上齿轮与下齿轮之间,车体顶部左侧设有支板,支板设于滑轨的前侧,支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水平转轴的左端安装有凸轮,第二轴承座的顶部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顶部与吸灰罩底部左右两侧相连接,吸灰罩底部中间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穿过导向孔,升降杆底部设有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凸轮接触配合,吸灰罩左侧与硬管顶端之间连通有软管,所以在钻头钻孔时,竖直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凸轮转动,带动吸灰罩上下移动,从而扩大粉尘吸收的范围,提高吸收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环保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工人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机构,车体内右侧设有储物机构,储物机构包括有拉手、储物框、滚轮和安装槽,车体右侧开有开口,车体内右侧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底部左右两侧开有卡槽,安装槽内放置有储物框,储物框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与卡槽对应,储物框的右壁设有拉手,所以工人可以将建筑标志和工具等放置在储物框内,平时滚轮卡在卡槽内,当需要取物时,工人通过拉手取出储物框即可,十分方便。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方便钻孔且可以减少扬尘的效果,装置可以使粉尘经过处理液的吸收与过滤,最后干净的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并且可以扩大粉尘吸收的范围,提高吸收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环保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工人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储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建筑墙,2-车轮,3-地面,4-车体,5-滑轨,6-滑块,7-推手,8-推动机构,80-上齿轮,81-上齿条,82-下齿条,83-下齿轮,84-竖直转轴,85-第一电机,9-驱动机构,90-第一轴承座,91-第一转轴,92-穿孔,93-第一皮带轮,94-平皮带,95-第二皮带轮,96-第二转轴,97-第二电机,10-安装框,11-钻头,12-吸灰罩,13-硬管,14-气泵,15-7形管,16-处理箱,17-出气管,18-第一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20-第二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水平转轴,25-凸轮,26-弹性件,27-导向板,28-第二轴承座,29-支板,30-软管,31-导向孔,32-升降杆,33-接触凸起,34-储物机构,340-拉手,341-开口,342-储物框,343-卡槽,344-滚轮,34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车轮2、车体4、滑轨5、滑块6、推手7、推动机构8、驱动机构9、安装框10和钻头11,车体4的底部设有车轮2,车体4的顶部右端设有推手7,车体4的顶部左端设有滑轨5,滑轨5的顶部设有滑块6,滑块6的顶部设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内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的左端连接有钻头11,车体4的顶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与安装框10右壁相连接,车体4为中空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车轮2、车体4、滑轨5、滑块6、推手7、推动机构8、驱动机构9、安装框10和钻头11,车体4的底部设有车轮2,车体4的顶部右端设有推手7,车体4的顶部左端设有滑轨5,滑轨5的顶部设有滑块6,滑块6的顶部设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内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的左端连接有钻头11,车体4的顶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与安装框10右壁相连接,车体4为中空结构。

推动机构8包括有上齿轮80、上齿条81、下齿条82、下齿轮83、竖直转轴84和第一电机85,车体4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5,第一电机85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84,竖直转轴84上设有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上齿轮80设于下齿轮83的上方,安装框10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分别设于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的后方,上齿轮80与上齿条81啮合,下齿轮83与下齿条82啮合。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车轮2、车体4、滑轨5、滑块6、推手7、推动机构8、驱动机构9、安装框10和钻头11,车体4的底部设有车轮2,车体4的顶部右端设有推手7,车体4的顶部左端设有滑轨5,滑轨5的顶部设有滑块6,滑块6的顶部设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内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的左端连接有钻头11,车体4的顶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与安装框10右壁相连接,车体4为中空结构。

推动机构8包括有上齿轮80、上齿条81、下齿条82、下齿轮83、竖直转轴84和第一电机85,车体4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5,第一电机85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84,竖直转轴84上设有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上齿轮80设于下齿轮83的上方,安装框10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分别设于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的后方,上齿轮80与上齿条81啮合,下齿轮83与下齿条82啮合。

驱动机构9包括有第一轴承座90、第一转轴91、第一皮带轮93、平皮带94、第二皮带轮95、第二转轴96和第二电机97,安装框10内右壁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0和第二电机97,第二电机97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96,第二转轴96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轴承座90上安装有第一转轴91,第一转轴91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皮带轮93与第二皮带轮95之间绕有平皮带94,安装框10左壁上侧开有穿孔92,第一转轴91穿过穿孔92,第一转轴91的左端与钻头11相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建筑监测标志安装辅助钻孔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车轮2、车体4、滑轨5、滑块6、推手7、推动机构8、驱动机构9、安装框10和钻头11,车体4的底部设有车轮2,车体4的顶部右端设有推手7,车体4的顶部左端设有滑轨5,滑轨5的顶部设有滑块6,滑块6的顶部设有安装框10,安装框10内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的左端连接有钻头11,车体4的顶部右侧设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与安装框10右壁相连接,车体4为中空结构。

推动机构8包括有上齿轮80、上齿条81、下齿条82、下齿轮83、竖直转轴84和第一电机85,车体4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5,第一电机85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84,竖直转轴84上设有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上齿轮80设于下齿轮83的上方,安装框10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分别设于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的后方,上齿轮80与上齿条81啮合,下齿轮83与下齿条82啮合。

驱动机构9包括有第一轴承座90、第一转轴91、第一皮带轮93、平皮带94、第二皮带轮95、第二转轴96和第二电机97,安装框10内右壁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0和第二电机97,第二电机97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96,第二转轴96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轴承座90上安装有第一转轴91,第一转轴91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皮带轮93与第二皮带轮95之间绕有平皮带94,安装框10左壁上侧开有穿孔92,第一转轴91穿过穿孔92,第一转轴91的左端与钻头11相连接。

还包括有吸灰罩12、硬管13、气泵14、7形管15、处理箱16和出气管17,车体4内底部设有处理箱16,处理箱16顶部右端连接有出气管17,车体4内顶部左侧安装有气泵14,气泵14右侧连接有7形管15,7形管15伸入至处理箱16内,气泵14左侧连接有硬管13,硬管13穿过车体4顶部左侧,硬管13设于滑轨5的前侧,硬管13的顶部连接有吸灰罩12,吸灰罩12位于钻头11的前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9,钻头11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板18,第一安装板18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转轴91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19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二安装孔20,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20相对应。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水平转轴24、凸轮25、弹性件26、导向板27、第二轴承座28、支板29、软管30、导向孔31、升降杆32和接触凸起33,竖直转轴84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2,第一锥齿轮22设于上齿轮80与下齿轮83之间,车体4顶部左侧设有支板29,支板29设于滑轨5的前侧,支板29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8,第二轴承座28上安装有水平转轴24,水平转轴24的右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2啮合,水平转轴24的左端安装有凸轮25,第二轴承座28的顶部设有导向板27,导向板27上开有导向孔31,导向板27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弹性件26,弹性件26的顶部与吸灰罩12底部左右两侧相连接,吸灰罩12底部中间设有升降杆32,升降杆32穿过导向孔31,升降杆32底部设有接触凸起33,接触凸起33与凸轮25接触配合,吸灰罩12左侧与硬管13顶端之间连通有软管30。

还包括有储物机构34,车体4内右侧设有储物机构34,储物机构34包括有拉手340、储物框342、滚轮344和安装槽345,车体4右侧开有开口341,车体4内右侧设有安装槽345,安装槽345内底部左右两侧开有卡槽343,安装槽345内放置有储物框342,储物框342的底部设有滚轮344,滚轮344与卡槽343对应,储物框342的右壁设有拉手340。

工作原理:当工人需要将建筑标志安装在建筑上前,工人首先将本装置推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推动机构8和驱动机构9开始工作,推动机构8带动钻头11移动,驱动机构9带动钻头11转动,钻头11一边转动一边深入建筑墙1内,当钻孔完成后,钻头11恢复原位,工人关闭推动机构8和驱动机构9,即可进行后续建筑标志的安装操作。

因为推动机构8包括有上齿轮80、上齿条81、下齿条82、下齿轮83、竖直转轴84和第一电机85,车体4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5,第一电机85的顶部连接有竖直转轴84,竖直转轴84上设有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上齿轮80设于下齿轮83的上方,安装框10右壁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分别设于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的后方,上齿轮80与上齿条81啮合,下齿轮83与下齿条82啮合,所以工人启动第一电机85工作,第一电机85转动,带动上齿轮80和下齿轮83转动,能够带动上齿条81和下齿条82一起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带动钻头11左右移动,便于其钻孔与退出。

因为驱动机构9包括有第一轴承座90、第一转轴91、第一皮带轮93、平皮带94、第二皮带轮95、第二转轴96和第二电机97,安装框10内右壁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0和第二电机97,第二电机97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96,第二转轴96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轴承座90上安装有第一转轴91,第一转轴91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3,第一皮带轮93与第二皮带轮95之间绕有平皮带94,安装框10左壁上侧开有穿孔92,第一转轴91穿过穿孔92,第一转轴91的左端与钻头11相连接,所以工人启动第二电机97工作,第二电机97带动第二转轴96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93与第二皮带轮95的机械传动,带动钻头11转动,方便钻头11进行钻孔操作,当钻孔结束后,工人关闭第二电机97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吸灰罩12、硬管13、气泵14、7形管15、处理箱16和出气管17,车体4内底部设有处理箱16,处理箱16顶部右端连接有出气管17,车体4内顶部左侧安装有气泵14,气泵14右侧连接有7形管15,7形管15伸入至处理箱16内,气泵14左侧连接有硬管13,硬管13穿过车体4顶部左侧,硬管13设于滑轨5的前侧,硬管13的顶部连接有吸灰罩12,吸灰罩12位于钻头11的前下方,处理箱16内装有处理液,所以工人启动气泵14,钻孔产生的粉尘通过吸灰罩12吸入,通过7形管15通入处理液中,粉尘经过处理液的吸收与过滤,最后干净的空气通过出气管17排出。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8和第二安装板19,钻头11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板18,第一安装板18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转轴91的左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19上下两侧对称式开有第二安装孔20,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20相对应,所以工人将螺栓插入第一安装孔21与第二安装孔20,再用螺母固定即可安装好钻头11,当需要更换钻头11时,工人卸下螺栓螺母即可轻松进行更换。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水平转轴24、凸轮25、弹性件26、导向板27、第二轴承座28、支板29、软管30、导向孔31、升降杆32和接触凸起33,竖直转轴84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2,第一锥齿轮22设于上齿轮80与下齿轮83之间,车体4顶部左侧设有支板29,支板29设于滑轨5的前侧,支板29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8,第二轴承座28上安装有水平转轴24,水平转轴24的右端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3与第一锥齿轮22啮合,水平转轴24的左端安装有凸轮25,第二轴承座28的顶部设有导向板27,导向板27上开有导向孔31,导向板27的顶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弹性件26,弹性件26的顶部与吸灰罩12底部左右两侧相连接,吸灰罩12底部中间设有升降杆32,升降杆32穿过导向孔31,升降杆32底部设有接触凸起33,接触凸起33与凸轮25接触配合,吸灰罩12左侧与硬管13顶端之间连通有软管30,所以在钻头11钻孔时,竖直转轴84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2转动,进而带动凸轮25转动,带动吸灰罩12上下移动,从而扩大粉尘吸收的范围,提高吸收的效率,进而提高装置的环保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工人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机构34,车体4内右侧设有储物机构34,储物机构34包括有拉手340、储物框342、滚轮344和安装槽345,车体4右侧开有开口341,车体4内右侧设有安装槽345,安装槽345内底部左右两侧开有卡槽343,安装槽345内放置有储物框342,储物框342的底部设有滚轮344,滚轮344与卡槽343对应,储物框342的右壁设有拉手340,所以工人可以将建筑标志和工具等放置在储物框342内,平时滚轮344卡在卡槽343内,当需要取物时,工人通过拉手340取出储物框342即可,十分方便。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