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672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盗锁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机械锁是用钥匙开启,所以锁体必须有孔,而自古以来,锁具都能运用一定额工具和技巧轻易打开,尤其是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开锁工具层出不穷,开锁技术也更出神入化。现有的电子锁要么利用指纹解锁,要么利用ic卡解锁,要么利用密码解锁,其解锁方式单一,且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上的滑盖式遮挡结构和门把手,所述外壳位于遮挡结构的遮挡区域设置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所述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均连接在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和驱动锁芯动作的驱动马达,所述控制器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中任两种方式均通过验证才驱动驱动电路工作。本方案在现有的门锁上设置多种解锁装置,利用多种方式的开启方式的结合来驱动驱动马达工作,相对于单一的方式,其安全性更高。即使ic卡丢失,也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若ic卡丢失,用户也可利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来实现开门控制,安全性高。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仿真指纹开启门锁,所述指纹采集识别模块为滑感式真皮层指纹采集识别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市电供电电路和蓄电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电路上设置有浪涌泄放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浪涌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2,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且漏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且源极连接在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上;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且漏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连接在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上,所述的三极管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且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通过电阻r3同时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上,所述的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为p型场效应管,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的三极管t1为npn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人体所带静电极易对门锁结构稳定稳定性造成影响,利用防静电层实现对门锁结构的保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多种方式的开启方式的结合来驱动驱动马达工作,相对于单一的方式,其安全性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上的滑盖式遮挡结构和门把手,所述外壳位于遮挡结构的遮挡区域设置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所述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均连接在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和驱动锁芯动作的驱动马达,所述控制器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中任两种方式均通过验证才驱动驱动电路工作。

所述指纹采集识别模块为滑感式真皮层指纹采集识别模块

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市电供电电路和蓄电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上设置有浪涌泄放电路。

所述浪涌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2,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且漏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1且源极连接在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上;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容c2,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且漏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连接在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上,所述的三极管t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且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通过电阻r3同时连接在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上,所述的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电源上,所述的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mos1为p型场效应管,所述的场效应管mos2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的三极管t1为npn型三极管。场效应管mos1、场效应管mos2和三极管t1对浪涌进行初步泄放,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再对浪涌进行二次泄放,采用两级浪涌泄放电路对浪涌进行泄放,相比于现有的采用电容或电感对浪涌进行抑制,其可靠性高,有效的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

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

本方案在现有的门锁上设置多种解锁装置,利用多种方式的开启方式的结合来驱动驱动马达工作,相对于单一的方式,其安全性更高。即使ic卡丢失,也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若ic卡丢失,用户也可利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来实现开门控制,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多种开启方式的门锁结构,包括外壳、均设置在外壳上的滑盖式遮挡结构和门把手,所述外壳位于遮挡结构的遮挡区域设置有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所述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区域均连接在控制板上,所述控制板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和驱动锁芯动作的驱动马达,所述控制器在指纹采集识别模块、密码输入板和IC卡识别中任两种方式均通过验证才驱动驱动电路工作。其利用多种方式的开启方式的结合来驱动驱动马达工作,相对于单一的方式,其安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红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