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110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纵切机,特别是一种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纵切机包括机架总成、驱动马达和多个压线总成,各个压线总成横向直线滑动排布在机架总成上,压线总成上设有压线轮,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机架总成上、并通过六角轴与各个压线总成的压线轮轴向滑动、并扭力传动配合。六角轴穿插在压线轮中心上,由于压线总成排位时,其压线轮需要在六角轴上轴向移动,为了减少摩擦阻力,压线轮中心孔与六角轴表面有一定的间隙,因此造成扭力传动时产生较大的碰撞噪音,并且,使得六角轴与压线轮之间磨损严重,从而影响排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轴向及扭力运动时无间隙顺畅进行的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包括机架总成、驱动马达和多个压线总成,各个压线总成横向直线滑动排布在机架总成上,压线总成上设有压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机架总成上、并通过滚动花键副与各个压线总成的压线轮轴向滑动、并扭力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滚动花键副包括花键套、滚珠和传动轴,花键套套设在传动轴,滚珠连接在花键套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轴向导槽,花键套内壁设有滚珠腔,滚珠一部分位于滚珠腔内,滚珠另一部分位于轴向导槽内。

所述花键套由套筒和法兰盘构成,法兰盘一体连接在套筒一端,套筒与传动轴套接,套筒内部均布设有三组以上的所述滚珠腔,传动轴表面设有与滚珠腔数量相同的所述轴向导槽,轴向导槽与滚珠腔一一对应。

所述花键套的套筒上设有与滚珠腔连通的注油孔。往注油孔内注油,可以保持滚珠表面形成油膜保护,滑动更顺畅,磨损及噪音更小。

所述花键套的套筒外周设有连通各个注油孔的过油凹槽,通过往过油凹槽任何位置注油,润滑油均可进入到各个滚珠腔。

所述压线总成包括滑座和所述压线轮,滑座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花键套的套筒转动连接,压线轮与套筒的法兰盘固定连接。

所述机架总成上对应各个压线总成旁设有一电子尺,电子尺设有磁性检测段,磁性检测段沿各个压线总成的滑动范围延伸,各个压线总成分别对应磁性检测段设有磁块,以实现通过电子尺获取各个压线总成的实时位置。

所述压线总成上设有用于锁定压线总成停放位置的制动装置。

所述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压线总成排位的排位驱动装置。

所述压线总成替换为切刀总成,压线轮替换为刀轮。即,上述有关通过滚动花键副传动的方式同样可以应用到切刀总成的刀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此款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的驱动马达通过滚动花键副与各个压线总成的压线轮传动,使得压线轮可以随着花键套与传动轴轴向顺畅静音滑动,也可以随着花键套与传动轴进行无间隙扭力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滚动花键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滚动花键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带静音传动副的纵切机,包括机架总成2、驱动马达1和多个压线总成3,各个压线总成3横向直线滑动排布在机架总成2上,压线总成3上设有压线轮32,所述驱动马达1设置在机架总成2上、并通过滚动花键副与各个压线总成3的压线轮32轴向滑动、并扭力传动配合。

所述滚动花键副包括花键套41、滚珠46和传动轴4,花键套41套设在传动轴4,滚珠46连接在花键套41与传动轴4之间,传动轴4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轴向导槽42,花键套41内壁设有滚珠腔44,滚珠46一部分位于滚珠腔44内,滚珠46另一部分位于轴向导槽42内。

所述花键套41由套筒47和法兰盘43构成,法兰盘43一体连接在套筒47一端,套筒47与传动轴4套接,套筒47内部均布设有三组以上的所述滚珠腔44,传动轴4表面设有与滚珠腔44数量相同的所述轴向导槽42,轴向导槽42与滚珠腔44一一对应。

所述花键套41的套筒47上设有与滚珠腔44连通的注油孔45。所述花键套41的套筒47外周设有连通各个注油孔45的过油凹槽48。

所述压线总成3包括滑座33和所述压线轮32,滑座33通过第一滚动轴承31与花键套41的套筒47转动连接,压线轮32与套筒47的法兰盘43固定连接。

所述机架总成2上对应各个压线总成3旁设有一电子尺5,电子尺5设有磁性检测段53,磁性检测段53沿各个压线总成3的滑动范围延伸,各个压线总成3分别对应磁性检测段53设有磁块51,以实现通过电子尺5获取各个压线总成3的实时位置。

所述机架总成2上设有支承横梁21,支承横梁2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压线总成3和排位驱动装置(机械手总成7),所述机械手总成7包括伺服电机71、支撑座组件、驱动齿轮72、齿条9和用于拾取压线总成3的拾取气缸76,伺服电机71和驱动齿轮72传动连接、并设置在支撑座组件上,拾取气缸76设置在支撑座组件上,齿条9设置在机架总成2上、并沿机械手总成7的滑动方向延伸,驱动齿轮72与齿条9啮合。

压线总成3下端对应支承横梁21下方设有底座34,底座34后侧设有插孔341;所述支撑座组件滑动设置在支承横梁21底部,支撑座组件前端设有用于与插孔341插接配合的连接头78,连接头78与拾取气缸76传动连接。

所述支撑座组件包括电机座73和导向座75,电机座73设置在导向座75后端上方,伺服电机71竖直设置在电机座73上,驱动齿轮72横放转动设置在电机座73内,齿条9设置在支承横梁21后侧;支承横梁21底部设有第三直线导轨10,导向座75通过第三滑块101与第三直线导轨10滑动配合。

所述拾取气缸76横向设置在导向座75内,所述连接头78位于导向座75前端,拾取气缸76的活塞杆外端通过传动杆77与连接头78连接,传动杆77为直杆、并沿前后方向直线滑动设置在导向座75内。

所述压线总成3包括滑座33、所述压线轮32和所述底座34,压线轮32转动设置在滑座33上端,底座34固定设置在滑座33下端;所述支承横梁21前侧设有第一直线导轨6,第一直线导轨6与第三直线导轨10平行,滑座33滑动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6上;所述机架总成2上设有驱动马达1,驱动马达1通过传动轴与各个压线总成3的压线轮32轴向滑动传动配合。

所述压线总成3上设有用于锁定压线总成3停放位置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为气缸钳制器61,各个压线总成3分别通过气缸钳制器61与第一直线导轨6滑动配合,各个压线总成3的气缸钳制器61独立控制。

所述支承横梁21前侧还对应第一直线导轨6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直线导轨8所述滑座33通过第二滑块81与第二直线导轨8滑动配合。

所述支承横梁21上还设有与第一直线导轨6平行的电子尺5,电子尺5设有磁性检测段,磁性检测段沿各个压线总成3的滑动范围延伸,各个压线总成3的滑座33上分别对应磁性检测段设有磁块51,以实现通过电子尺5获取各个压线总成3的实时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压线总成3可替换为切刀总成,压线轮32可替换为刀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