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89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工作之余,拥有一个舒适的家是人们所重视的。门窗是家居中必不可少的,它不但能保证居室中有够的光照,而且还可以帮助居室进行必不可少的空气流通,但是由于人们白天在外工作,而冬天夜晚开窗较冷导致室内 空气不流通;而白天出门前将窗打开又怕天气转变,刮风、下雨破坏室内家具,特别是对于普通住宅而言,下雨时往往因事先未关门窗而遭受风雨之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对现有技术进行了相关的改进,例如公告号为CN202380880U的一种智能门窗,其通过窗架和设置在窗架内的玻璃面板窗框,玻璃面板窗框与窗架滑动连接,的玻璃面板窗框与窗架之间设有丝杆传动机构,所述玻璃面板窗框的底部与丝杆传动机构连接,窗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丝杆传动机构的自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同样的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具有当下雨天气时,窗户能够自动感应并关闭,避免雨水从窗户进入到室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包括窗框主体,窗框主体上设置有铰接的玻璃面板面板,窗框主体上还设置有存水槽,存水槽内相对设置有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窗框主体上设置有与红外接收器配合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耦接有控制玻璃面板面板启闭的执行驱动模块,红外接收器与触发模块之间设置有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包括耦接于红外接收器的继电器K,触发器耦接有受控于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继电器触片K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情况下玻璃面板面板开启,一旦外界天下雨后,在窗框主体上设置有存水槽内就会存有积水,原本位于存水槽内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通过红外线信号连接,一旦存水槽内积水过多则会使得红外线发生折射,此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无法被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由于继电器K1-1为常开触点,当红外线接收器失去红外线接收后,继电器K1失电后关闭,此时继电器K1-1由原本的常开状态变为常闭状态,最终执行驱动模块得电使得玻璃面板面板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触发器和定时器,执行驱动模块分别包括受控于定时器的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连接的驱动电机,在窗框主体上设置有隐藏的空腔,驱动电机位于空腔内,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穿过空腔与玻璃面板面板固定连接的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包括触发器和定时器,红外线接收器信号中断后使得触发器产生触发信号,触发信号使得定时器启动,最终控制驱动电机与减速电机进行转动,最终玻璃面板面板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触发器与定时器之间设置有远程操控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器受控于红外线接收器的同时还可通过远程操控模块进行远程控制,此时及时家内无人时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模块控制玻璃面板面板进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远程操控模块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无线传输单元、控制器和第二无线传输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可以发射无线信号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同时控制器还可以使得第二无线传输单元产生无线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包括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第一无线接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射无线信号,此时与触发器耦接的第一无线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接收到无线信号后使得触发器触发,最终驱动电机转动使得拉绳收卷后,玻璃面板面板在拉绳的作用下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包括第一无线发射器和第一无线接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无线传输单元用于控制定时器使得驱动电机驱动玻璃面板面板定时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第一无线传输单元和第二无线传输单元可选为WIFI传输或4G网络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WIFI在现有城市中较为普遍,同时4G网络信号较好,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对家内的玻璃面板面板进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存水槽底部设置有开口以及位于开口内的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受控于控制器的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玻璃面板面板开启时可控制液压缸向下运动,液压缸向下运动后使得挡板向下运动,此时存水槽内的开口可排出存水槽内的液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家里没有人时,为了避免下雨时雨水进入室内,可通过人们远程控制或者玻璃面板面板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隐藏式智能开窗系统的横剖节点图;

图2为隐藏式智能开窗系统的窗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隐藏式智能开窗系统的窗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隐藏式智能开窗系统的窗扇主体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隐藏式智能开窗系统的中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中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中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窗框;2、窗扇主体;21、中空层;211、玻璃面板;212、隔热条;2121、隔热支撑片;2122、卡接板;2123、卡接槽;213、隔热片;22、支撑构件;23、安装间隔;3、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1、链条;32、固定件;4、隔热空腔;41、安装口;42、第一链条出口;43、插槽;5、封闭板;51、插条;6、隔热板;61、安装槽;7、泡沫;8、隔热材料层;9、上抵挡构件;91、下抵挡构件;92、第二链条出口;10、扣合构件;11、第一密封胶条;12、第二密封胶条;13、定点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雨天感应智能门窗系统,包括窗框1、铰接在窗框1上的窗扇主体2以及隐藏安装在窗框1内部向外打开窗扇主体2的电动开窗组件。

如图1与图2所示,电动开窗组件为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窗框1与窗扇主体2均由多层铝合金型材构件拼接构成,窗框1内部形成有隔热空腔4,隔热空腔4的靠近室内的一侧开设有供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放入的安装口41;安装口41的上下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朝向室内的插槽43,安装口41上设置有封闭板5,封闭板5对应位置一体成型有插条51,插条51插接在插槽43中从而使得封闭板5封闭安装口41。

由于窗框1为铝合金型材,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本体同样属于金属,二者接触会导致热量传递,保温隔热性能较大,因此,在隔热空腔4的下壁上相对形成有安装槽61,安装槽61内插接有隔热板6,隔热板6采用隔热材料加工而成,这里的隔热材料可以选用尼龙66。

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整套安装在隔热板6上方,隔热空腔4靠近室外的一侧开设有供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的链条31穿出、收回的第一链条出口42,为了进一步对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进行隔热、保温,隔热空腔4内部且位于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的顶部空间与靠近室内的空间均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这里的隔热保温材料可以选用泡沫7填充。

第一链条出口42所在的隔热空腔4侧壁的外侧粘贴有隔热材料层8,隔热材料层8由隔热材料聚碳酸酯制成。

如图3与图5所示,窗扇主体2包括中空层21以及粘接于中空层21内侧的支撑构件22。中空层21包括隔热条212以及两侧的玻璃面板211,隔热条212通长设置在玻璃面板211的边缘处且两侧通过丁基胶与玻璃面板211内侧粘接,隔热条212外侧通过结构密封胶封装。

隔热条212内部中空,其内部一体成型有一块将隔热条212分隔成两个腔室的隔热支撑片2121,用于稳定支撑隔热条212。

为了能够隔断玻璃面板211与玻璃面板211之间的热量传导,两玻璃面板211之间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分隔两片玻璃面板211之间空间的隔热片213,隔热片213由聚碳酸酯或丙烯酸酯制成;隔热条212内端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平行的卡接板2122,卡接板2122之间形成有卡接槽2123,隔热片213的两端各自插接在卡接槽2123中。

如图2与图3所示,支撑构件22与内侧的玻璃面板211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隔23,安装间隔23内部设置有固定件32,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的链条31的自由端穿出第一链条出口42通过固定件32固定在安装间隔23内,此处所讲的固定件32与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配套设置,主要以实现固定为主。

如图2与图3所示,窗框1远离室内的一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抵挡构件9,下端对应固定连接有下抵挡构件91,上抵挡构件9与下抵挡构件91之间形成有第二链条31出口,位于支撑构件22下部的卡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11,如图4所示,当窗扇主体2关闭后,第一密封胶条11与下抵挡构件91相互贴合;支撑构件22的上端垂直卡接有扣合构件10,扣合构件10与上抵挡构件9之间设置有定点锁13,当窗扇主体2关闭后,可以通过定点锁13锁定窗扇主体2;上抵挡构件9侧向固定有第二密封胶条12,窗扇主体2关闭后,扣合构件10端面贴合在第二密封胶条1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在本领域中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可以整套配置,在此其具体原理不在赘述;支撑构件22、上抵挡构件9、下抵挡构件91以及扣合构件10均为铝型材,各构件均为一体成型或者相互卡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的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设置在窗台上或者是窗框1外部的方式,而是将成套的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安装在窗框1内部的隔热空腔4中,并且内部设置的隔热板6以及填充的泡沫7能够实现对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和铝型材进行隔离、隔热,减小二者之间的热量传导,提高了系统的保温性能;另外窗框1位于室内的一侧通过可拆卸的由隔热材料制成的封闭板5封闭,方便后期对电动链条式开窗器3的维修、保养。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卡接槽2123由隔热条212内壁向内凹陷而成,卡接槽317位于隔热条212的中间位置,隔热支撑片2121与卡接槽2123的底壁一体设置,卡接槽2123可以作为隔热支撑片2121的一部分而对空腔进行分隔。

通过将卡接槽2123作为隔热支撑片2121的一部分,能够进一步强加隔热效果。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卡接槽2123的截面呈梯形,隔热片213的边缘处设置相应的斜边,隔热片213完成插接后斜边与卡接槽2123的内壁相互抵接。

卡接槽2123设置呈截面呈梯形状,能够方便卡接隔热片213,并且使得隔热片213卡接稳定。

参照图8,在窗框主体上设置有转动连接的玻璃面板面板,玻璃面板面板的顶部设置有转轴与窗框主体进行转动连接,在窗框主体上还设置有朝向外界的存水槽,存水槽内设置有相对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外均设置有防水罩,当晴天时,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可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此时触发器无任何变化,一旦下雨时,存水槽内积水,在积水的作用下使得红外线发生折射,此时红外线接收器无法突然中断,继电器K1关闭,继电器K1中断后使得继电器K1-1的常开转状态变为了闭合状态,继电器K1-1闭合后触发器发出触发信号至定时器,定时器使得驱动电机进行转动,驱动电机转动对拉绳进行收卷,拉绳使得玻璃面板面板关闭。

同时还可远程人为的操控家内窗户进行关闭,当需要远程控制家内的窗户进行关闭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射无线信号,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可以是WIFI信号或者4G网络信号或者其他TCP/IP行驶的传输方式,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被第一无线接收器接收到后使得触发器触发,触发器控制定时器与驱动电机运行,驱动电机使得拉绳收卷最终玻璃面板面板关闭于窗框主体。

当人们需要事先对家内的窗户进行定时关闭时,通过控制器使得第二无线发射器发出无线信号,第二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与第一无线发射器发出的无线信号不是同一个无线信号,第二无线发射器发出无线信号后被第二无线接收器接收,第二无线接收器使得受到的控制器信号可对定时器进行定时控制,定时器接收到定时信号后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完毕后启动驱动电机对拉绳进行收卷,最终玻璃面板面板在拉绳的牵引力作用下关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