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9070发布日期:2018-06-05 20: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中国的分类是一致的。空中机器人又叫无人机器,在军用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80多年来,世界无人机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线向前推进的,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无人机的种类和数量来看,美国均居世界之首位。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由于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各部件的连接就要求紧凑,合理且方便拆装,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机器人底座作为一个核心部件,对以上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在专利号为CN201620055879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机器人底座,所述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三圆柱体、所述第四圆柱体、所述第五圆柱体及所述第六圆柱体的中部轴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顶部、所述第四圆柱体的顶部、及所述第六圆柱体的顶部均周向均布有螺丝孔。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机器人底座,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体周向的开口方便的对安装在第一安装体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从而省去了对底座的整体拆卸所带来的麻烦,方便快捷,此外各圆柱体的设置,使得结构紧凑,能够更好的与外部配件进行有效连接。

上述专利文件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体周向的开口方便的对安装在第一安装体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从而省去了对底座的整体拆卸所带来的麻烦,但是其底座功能过于单一,对于如何提供和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移动便捷,更稳定的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用于解决何提供和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移动便捷,且可实现散热调节的功能,更稳定的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和底座,所述工业机器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部分、移动部分和调节部分,所述减震部分包括弧形支撑板、弧形滑板、挡板、弹性件和堵块,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弧形滑板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相连,其另外一端与所述挡板相连,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挡板相连,另外一端通过堵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调节部分包括旋转台和液压升降柱,所述液压升降柱底端设置在所述移动部分上,所述液压升降柱的顶端通过所述旋转台与所述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液压升降柱外接开关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循环管道和水泵。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通过所述循环管道与冷水塔相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上,所述水泵外接开关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移动部分包括滚轮板和万向滚轮,所述液压升降柱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滚轮板的上侧面,所述万向滚轮以所述滚轮板中心为圆心点圆形设置在所述滚轮板的下侧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凹面上设有弧形滑棍,所述弧形滑板的凸面上设有滑槽,所述弧形支撑板通过所述滑棍和滑槽滑动相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面中心位置还设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的高度等于所述弧形滑板的最大下滑时的竖直高度。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弧形橡胶棒,所述弧形橡胶棒的弧心半径与所述弧形滑板的弧心半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移动部分,即在滚轮板的下方下设万向滚轮,且滚轮呈圆形分布,其滚动过程比较平稳,方向可任意转动,设置调节部分,利用液压升降柱的升降调节底座的高度,液压升降柱的顶端设有旋转台,可利用旋转台调节安装座的水平角度,便于对工业机器人的移动和调节,且调节过程较为简单,省时省力,在旋转台上方的支撑板上设置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凹面上设有弧形滑棍,与弧形滑板上的滑槽相互卡接且可自由滑动,将弧形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另外一端通过挡板安装弹性件,弹性件另外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当底座受到冲击力的时候,此时底座下沉,弧形滑板在滑行支撑板上滑动,此时弹性件受力收缩,并缓冲其冲击力,使得底座更稳定,当冲击力较大的时候,此时底座进一步下沉,当底座的底部与支撑板上的缓冲气囊接触时,缓冲气囊起到最终的保护,即放置底座因大力带来的撞击对机器人的损坏,将底座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利用循环管道与外界的冷水太相连通,通过水泵提供动力,进而形成一个冷水循环系统,即底座附近的热量会被改循环系统带走,实现散热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更稳定,且可实现散热调节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底座;2、挡板;3、缓冲气囊;4、支撑板;5、堵块;6、弹性件;7、水泵;8、循环管道;9、弧形支撑板;10、弧形滑板;11、滚轮板;12、转轴;13、旋转台;14、液压升降柱;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和底座,工业机器人安装在底座上,还包括减震部分、移动部分和调节部分,减震部分包括弧形支撑板、弧形滑板、挡板、弹性件和堵块,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弧形滑板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的底部转动相连,其另外一端与挡板相连,弹性件一端与挡板相连,另外一端通过堵块固定在支撑板上,调节部分包括旋转台和液压升降柱,液压升降柱底端设置在移动部分上,液压升降柱的顶端通过旋转台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液压升降柱外接开关和电源。

带有移动机构的工业机器人还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循环管道和水泵。

底座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通过循环管道与冷水塔相连通,水泵设置在循环管道上,水泵外接开关和电源。

移动部分包括滚轮板和万向滚轮,液压升降柱的底端设置在滚轮板的上侧面,万向滚轮以滚轮板中心为圆心点圆形设置在滚轮板的下侧面。

弧形支撑板的凹面上设有弧形滑棍,弧形滑板的凸面上设有滑槽,弧形支撑板通过滑棍和滑槽滑动相接。

支撑板的上侧面中心位置还设有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的高度等于弧形滑板的最大下滑时的竖直高度。

弹性件为弧形橡胶棒,弧形橡胶棒的弧心半径与弧形滑板的弧心半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设置移动部分,即在滚轮板的下方下设万向滚轮,且滚轮呈圆形分布,其滚动过程比较平稳,方向可任意转动,设置调节部分,利用液压升降柱的升降调节底座的高度,液压升降柱的顶端设有旋转台,可利用旋转台调节安装座的水平角度,便于对工业机器人的移动和调节,且调节过程较为简单,省时省力。

在旋转台上方的支撑板上设置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凹面上设有弧形滑棍,与弧形滑板上的滑槽相互卡接且可自由滑动,将弧形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相连,另外一端通过挡板安装弹性件,弹性件另外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

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当底座受到冲击力的时候,此时底座下沉,弧形滑板在滑行支撑板上滑动,此时弹性件受力收缩,并缓冲其冲击力,使得底座更稳定。

当冲击力较大的时候,此时底座进一步下沉,当底座的底部与支撑板上的缓冲气囊接触时,缓冲气囊起到最终的保护,即放置底座因大力带来的撞击对机器人的损坏。

将底座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利用循环管道与外界的冷水太相连通,通过水泵提供动力,进而形成一个冷水循环系统,即底座附近的热量会被改循环系统带走,实现散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更稳定,且可实现散热调节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