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6915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站台用安全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



背景技术:

半高安全门是一种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用的月台设备,其可以有效防止候车中的乘客无意堕下路轨而受伤。日常使用时,半高安全门由驱动装置驱动开启和关闭。传统的半高安全门驱动装置安装于门体底部,以皮带传动为主。而将驱动装置安装在门体底部使得门体厚度增大,占用站台有效候车空间,门体重量大,且安装在门体底部的驱动装置容易受到杂物灰尘的污染,影响驱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轨道交通站台门领域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置于门体上部的半高安全门,例如CN200520057154.0公开了一种半高安全门,其将传动机构设于门体上部,但其相邻单元的滑动门的两个门扇共用一个电机。而由于高铁列车车门间距大,导致高速铁路站台门中两滑动门单元间距大,中间由多组固定门单元填充,若相邻单元的滑动门的两个门扇共用一个电机则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门的需求,此外如图4所示,相邻单元的滑动门的两个门扇共用一个电机时,为了保证整侧站台门同一个滑动门单元的2个门扇同步,如保证门扇B与门扇C同步,门扇D与门扇E同步,就需要保证所有电机的同步性,而由于电机同步存在误差,难以保证整侧站台同一组滑动门单元开关的同步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机 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其结合半高安全门的具体应用场合,研究设计了每扇滑动门均由各自独立的驱动系统驱动且位置上置的安全门,具有滑动门开关同步性高,滑动门间距不受限,门体结构简单、占用站台空间小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其包括门体结构、驱动机构和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门体结构包括左右设置的两扇滑动门以及安装在该两扇滑动门之间的固定门,并且该固定门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箱;

所述驱动机构整体设置在所述顶箱的内部,其包括与所述两扇滑动门分别保持相连的两套驱动单元,并且该两套驱动单元各自保持独立地对所述滑动门进行驱动以执行开闭操作;

所述支撑结构分设在各扇所述滑动门的底部,并用于对所述滑动门进行支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门包括滑动门门框和安装在滑动门门框内的滑动门钢化玻璃;所述固定门包括固定门门框和安装在固定门门框内的固定门钢化玻璃。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门包括左侧门体与右侧门体,相对开合,所述固定门分别连接相邻两扇所述滑动门的左侧门体与右侧门体,两扇所述滑动门之间的固定门为一扇或多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螺杆传动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螺杆和传动螺母,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螺杆连接,该传动螺杆与所述传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螺母通过悬挂装置与固定在所述滑动门门框顶端的门机滑块相连;所述门机滑块的下方设置有门机导轨,该门机导轨固定在所述顶箱的下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门机滑块的最小长度值为所述滑动门的宽度与所述悬挂装置的宽度之和。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门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该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与所述支撑结构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轮连接件与导向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滑动门的滑动门门框底部,所述导向支撑轮与所述支撑轮连接件相连,并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导槽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每扇所述滑动门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支撑轮连接件,每组支撑轮连接件上设置有两组导向支撑轮。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每扇滑动门单独使用一套驱动单元,一组电机控制一扇滑动门的开关,每扇滑动门驱动系统独立,与传统的相邻单元滑动门的两个门扇共用一套驱动装置相比,相邻滑动门间距不受限制,更加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门相邻滑动门间距大的特性,同时只需保证同一滑动门单元的两个电机的同步性即可保证同一组滑动门开关的同步,不存在累积误差,降低整侧站台门门体开关同步的累积误差,保证整侧站台滑动门开关的同步性。

2.本实用新型的门体结构轻薄,占用站台有效空间小,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门顶部,不易受外界杂物干扰,解决传统半高安全门门体结构厚重,占用站台有效空间大,易受外界杂物干扰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与支撑结构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半高安全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机构上置的半高安全门,该半高安全门包括门体结构、驱动机构3(即门机系统)和支撑结构5,其中,门体结构包括两扇滑动门1和固定门2,固定门2设置在两扇滑动门1之间,该固定门2上设置有顶箱,该固定门由立柱4固定安装;驱动机构3整体设置在顶箱的内部,其包括两套独立设置的驱动单元,一套驱动单元控制一扇滑动门1,也即每一扇滑动门1均配备有单独的驱动结构,确保整侧安全门系统中,每一个车门位置的两扇滑动门开关的同步性,方案有效性不受相邻滑动门间距限制;支撑结构5用于支撑滑动门1,其设于滑动门1的底部。

具体的,滑动门1包括滑动门门框和安装在滑动门门框内的滑动门钢化玻璃;固定门2包括固定门门框和安装在固定门门框内的固定门钢化玻璃。滑动门包括左侧门体与右侧门体,相对开合,固定门在相邻两组滑动门之间,可以为一扇固定门,也可以为多扇固定门,两端的固定门分别连接相邻两组滑动门的左侧门体与右侧门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套驱动单元为螺杆传动驱动单元,如图3所示,每套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10、传动螺杆11和传动螺母12,驱动电机10设于固定门的顶部,其与传动螺杆11连接,驱动传动螺杆,该传动螺杆11与传动螺母12螺纹连接,传动螺母12在螺杆上移动,传动螺母12通过悬挂装置13与固定在滑动门门框顶端的门机滑块14相连;门机滑块14的下方设置有门机导轨15,该门机导轨15固定在顶箱的下部,门机滑块在门机导轨上左右滑动(即门机滑块14沿门机导轨15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带动滑动门左右滑动,完成开关门动作。所述悬挂装置13 与门机滑块14连接处设置腰形连接孔,悬挂装置13可通过腰形孔上下调节。门机滑块14的最小长度值为滑动门1的宽度与悬挂装置13的宽度之和。

为了确保滑动门1门体平稳运行,并优化门机滑块14的受力特性,在滑动门1底部设置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该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与支撑结构5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滑动门导向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轮连接件16与导向支撑轮17,支撑轮连接件16固定在滑动门1的滑动门门框底部,导向支撑轮17与支撑轮连接件16相连,并安装在支撑结构5的导槽内。作为优选的,每扇滑动门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支撑轮连接件16,每组支撑轮连接件16上设置有两组导向支撑轮17。导向支撑轮17在滑动门支撑结构5导槽内,在滑动门1开关时,起到导向与支撑的作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描述:

驱动电机10在控制系统作用下可以实现正反转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螺杆11正反转旋转,使得传动螺母12实现沿传动螺杆11左右直线运动。由于悬挂装置13与门体滑块14将传动螺母12与滑动门1连接在一起,因此传动螺母12的左右直线运动带动滑动门1左右直线运动,实现滑动门1的开关。

滑动门1在实现开关运动时,导向支撑轮17在滑动门支撑结构5导槽内运动,起到导向与支撑作用,一方面可保证滑动门运动平稳流畅,另一方面导向支撑轮17承受了滑动门门体大部分重量,优化了门体滑块14的受力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驱动电机10控制一扇滑动门1的开关运动,使得每一扇滑动门的开关均是独立的。比较一扇固定门2两侧的滑动门共用1个驱动电机10的驱动方案,该方案可以保证一扇固定门2两侧的滑动门1 运动是同步的,但是无法保证每一个车门位置的两扇滑动门开关的同步性,尤其是保证整侧安全门每一个车门位置的两扇滑动门开关的同步性,技术难度高,累积误差大,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方案,可以更好的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站台门,并可以保证每一个车门位置的两扇滑动门开关的同步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