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窗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6607发布日期:2018-07-04 17:10阅读:2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窗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窗限位器。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推拉窗存在儿童攀爬坠落危险,采用加装防盗窗办法会影响建筑外观。现有的很多推拉窗限位机构结构复杂,且不能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的推拉窗限位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窗限位器,包括推拉宽度限位块和钥匙;所述推拉宽度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器体和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器体的截面为一边开口的方环形,由连为一体的第一竖板、横板和第二竖板组成;所述第二竖板底端设置朝向第一竖板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右表面与第一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拉窗的导轨的宽度;所述第一竖板底端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啮合;所述钥匙内八角扳手。

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定位面。

所述第一竖板的顶端设置凹槽;所述推拉窗限位器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插接段尺寸与凹槽匹配。

所述挂钩上设置花盆孔。

所述推拉窗限位器还包括高度限位机构;所述高度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器体、第二内八角紧固螺栓和限高板;所述第二限位器体设置在限高板下部;所述第二限位器体的截面为一边开口的方环形,由连为一体的第一竖板、横板和第二竖板组成;所述第二竖板底端设置朝向第一竖板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右表面与第一竖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拉窗的导轨的宽度;所述第一竖板底端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第二内八角紧固螺栓啮合;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定位面;所述第一竖板的顶端设置凹槽。

所述限高板为磁性玻璃。

所述第一限位器体和第二限位器体的各个角均倒圆角。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宽度限位块,第一限位器体的结构类似于鹰嘴结构,将其套在导轨上,将窗户推到合适的位置后,其一侧钩住推拉窗导轨,另一侧用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相向固定,窗户即被限位。内八角紧固螺栓为非标设计,需用配套钥匙方可紧固安装或旋松拆卸。钥匙由成人收藏,可确保儿童安全。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高度限位机构,限高板的宽度可以设置大中小三种规格,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当窗户宽度限定好后,同样的原理装上高度限位机构即可,且限高板为磁性玻璃,具备更多实用功能。

(3)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挂钩插入凹槽,即可悬挂物品,或者放置绿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在推拉窗户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拉宽度限位块与挂钩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钥匙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推拉宽度限位块1、第一限位器体11、第一竖板11-1、横板11-2、第二竖板11-3、凸台11-3-1、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12、钥匙2、挂钩3、插接段31、花盆孔32、高度限位机构4、第二限位器体41、第二内八角紧固螺栓42、限高板43、窗户5、导轨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推拉窗限位器,包括推拉宽度限位块1、钥匙2、挂钩3和高度限位机构4;推拉宽度限位块1包括第一限位器体11和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12;第一限位器体11的截面为一边开口的方环形,由连为一体的第一竖板11-1、横板11-2和第二竖板11-3组成;第二竖板11-3底端设置朝向第一竖板11-1的凸台11-3-1,凸台11-3-1的右表面与第一竖板11-1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拉窗的导轨的宽度;第一竖板11-1底端设置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与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12啮合;钥匙2内八角扳手。凸台11-3-1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定位面。第一竖板11-1的顶端设置凹槽;挂钩3的插接段31尺寸与凹槽匹配,挂钩3上设置花盆孔32。高度限位机构4包括第二限位器体41、第二内八角紧固螺栓42和限高板43;第二限位器体41设置在限高板43下部;第二限位器体41的结构和第一限位器体11的结构尺寸完全一样,共用钥匙2。限高板43为磁性玻璃。为了更加安全,第一限位器体11和第二限位器体41的各个角均倒圆角。

第一限位器体11的结构类似于鹰嘴结构,将其套在导轨6上,将窗户推到合适的位置后,其一侧钩住推拉窗导轨6,另一侧用第一内八角紧固螺栓12相向固定,窗户5即被限位。内八角紧固螺栓为非标设计,需用配套钥匙2方可紧固安装或旋松拆卸。钥匙由成人收藏,可确保儿童安全。高度限位机构4的限高板43的宽度可以设置大中小三种规格,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当窗户宽度限定好后,同样的原理装上高度限位机构4即可,且限高板43为磁性玻璃,具备更多实用功能。将挂钩3插入凹槽,即可悬挂物品,或者放置绿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