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78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



背景技术:

隐身绑扎带是使用在隐蔽物体上的薄膜带,通常是使用与周围环境颜色协调的薄膜带绑在盖网上形成对隐蔽物体的隐蔽遮盖,为了提高隐蔽的效果,现在通常会把具有一定宽的薄膜带横向设置不断的间隔切缝,使其形成丝状带。但由于绑带多为聚酯复合塑胶带,整体的物理性能优良,韧性好,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明显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一旦形成撕口,其撕裂强度却非常的低;其原因在于撕口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各种力的作用在撕口处形成聚焦效应,从而造成材料表面上不可阻止的连续撕裂断裂。其切缝的末端在受轻微了的情况下就可以延伸断裂,因此在薄膜带切缝的一端通过设置圆孔来消除切刀形成的切切口而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了聚脂薄膜剪切后的撕裂强度,增加其整体的物理性能;但使用一个什么样的设备来实现上述目的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通过切刀和冲头的配合实现在扎带切缝的端部设置一个圆孔,并且可以在一个长条薄膜上连续自动步进切缝、冲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包括冲床,冲床有工件台和上下移动的冲头,在工作台水平一端设置有薄膜带输送对辊,紧随对辊其后是薄膜带切缝装置,其中,所述对辊以步进对滚方式将薄膜带送入薄膜带切缝装置,所述薄膜带切缝装置包括在工作台上设置的切缝下切刀和与上连接架连接的上切刀,上连接架连接冲头随冲头上下移动,在切缝下切刀刀口旁设置有底模冲孔,底模冲孔中心与下切刀刀口的垂直距离等于步进对滚的步进距离,上下切刀刀口的相切终端垂直于刀口的垂直线穿过底模冲孔,在底模冲孔的上方设置有冲针柱导孔台,冲针柱导孔台上的冲针柱导孔与底模冲孔相对应,冲针柱导孔中插有冲针柱,所述冲针柱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凸台,冲针柱向外凸台在连接架下方,当冲头向下移动带动上切刀与下切刀相切时,连接架触碰向外凸台推动冲针柱插入底模冲孔,一个提升装置卡住凸台,当冲头向上移动带动上切刀与下切刀完成相切时,提升装置将冲针柱抬起脱离底模冲孔。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提升装置是弹簧,所述弹簧套在冲针柱上在冲针柱向外凸台和冲针柱导孔台之间。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提升装置是一个与上连接架连接的提升臂,提升臂设置有开叉,开叉卡住冲针柱向外凸台,当冲头向上移动时,提升臂随之向上移动将冲针柱抬起脱离底模冲孔。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薄膜带输送对辊包括传递动力的底辊和压紧薄膜带的上辊,上辊通过在其上侧设置的压簧压紧设置在底辊上,所述底辊一侧轴端设置有动力传动齿轮,所述上辊轴端侧与底辊一侧轴端的动力传动齿轮相配啮合设置有齿轮,所述底辊另一侧轴端设置有一个棘轮,一个棘轮推杆与所述上连接架连接,棘轮推杆上设置有棘轮勾,棘轮勾勾住棘轮,冲头通过上连接架与棘轮推杆带动底辊间歇步进式转动。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下切刀刀口与所述薄膜带输送的前进方向呈45度至60度夹角。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冲针柱导孔台与所述底模冲孔之间的间距是3至5mm。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下切刀刀口与薄膜带输送对辊之间设置有薄膜带限位压板,限位压板与下切刀刀口前的平台之间形成一个薄膜带输送导槽间隙,导槽间隙距离根据薄膜带厚度可以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冲床的下冲部件的上下运动实现了对长条形薄膜绑扎带的间隔步进送料、切缝与冲孔,采用止裂技术剪切的条状材料,可以消除切刀形成的切切口而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聚脂薄膜剪切后的撕裂强度,增加了其整体的物理性能;该装置可以实现多层材料的自动剪切,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因此设备整体重量较轻,系统整体稳定性好,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于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切刀详细结构示意图,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下切刀与底模冲孔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薄膜带输送对辊传动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薄膜带输送对辊棘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切出的薄膜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如图6所示的薄膜带,一种薄膜带止裂自动散切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设备包括冲床1,冲床有工件台101和上下移动的冲头102,在工作台水平面一端设置有薄膜带2输送对辊,薄膜带可以是一条,从图中示意了三条薄膜带相叠同时输送,紧随对辊其后是薄膜带切缝装置,其中,所述对辊以步进对滚方式将薄膜带送入薄膜带切缝装置,所述薄膜带切缝装置包括在工作台上设置的切缝下切刀3和与上连接架4连接的上切刀5,上连接架4连接冲头随冲头上下移动,在切缝下切刀的刀口旁设置有底模冲孔6,底模冲孔中心与下切刀的刀口的垂直距离等于步进对滚的步进距离,上下切刀的刀口相切终端(即上下切刀刀口剪切的终端点301)垂直于刀口的垂直线穿过底模冲孔,在底模冲孔的上方设置有冲针柱导孔台7,冲针柱导孔台上的冲针柱导孔与底模冲孔相对应,冲针柱导孔中插有冲针柱8(直径为2mm),冲针柱导孔用于引导冲针柱,所述冲针柱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凸台801,冲针柱向外凸台在连接架下方,当冲头向下移动带动上切刀与下切刀相切时,连接架触碰向外凸台推动冲针柱插入底模冲孔,一个提升装置卡住凸台,当冲头向上移动带动上切刀与下切刀完成相切时,提升装置将冲针柱抬起脱离底模冲孔。

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装置可以有多种方案:

其一为:所述提升装置是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套在冲针柱上在冲针柱向外凸台和冲针柱导孔台之间。

其二为: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装置是一个与上连接架4连接的提升臂9,提升臂前端设置有开叉,开叉卡住冲针柱向外凸台,当冲头向上移动时,提升臂随之向上移动将冲针柱抬起脱离底模冲孔。

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带输送对辊有多种传动结构,它可以是通过独立的驱动步进电机带动,通过传感器实现剪切与步进的协调控制,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利用了冲床冲头102传递动力并实现与剪切的协调控制;具体的结构是:如图4所示,所述薄膜带输送对辊包括传递动力的底辊10和压紧薄膜带的上辊11,上辊通过在其上侧设置的压簧12压紧设置在底辊上,所述底辊一侧轴端设置有动力传动齿轮13,所述上辊轴端侧与底辊一侧轴端的动力传动齿轮相配啮合设置有齿轮14,所述底辊另一侧轴端设置有一个棘轮15,一个棘轮推杆16与所述上连接架连接,棘轮推杆上设置有棘轮勾16-1,棘轮勾勾住棘轮,冲头通过上连接架与棘轮推杆带动底辊间歇步进式转动,棘轮推杆的外侧通过弹簧17始终压迫棘轮推杆与棘轮的接触、可靠工作。

实施例中:所述下切刀刀口与所述薄膜带输送的前进方向B呈45度至60度夹角a。

其中:所述冲针柱导孔台与所述底模冲孔之间的间距是3至5mm。

实施例中:为了在剪切的过程中控制薄膜带不被抬起,所述下切刀刀口与薄膜带输送对辊之间设置有薄膜带限位压板18,限位压板与下切刀刀口前的平台之间形成一个薄膜带输送导槽间隙,导槽间隙距离根据薄膜带厚度可以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利用冲床的下冲部件冲头的上下运动实现了对长条形薄膜绑扎带的间隔步进送料、切缝与冲孔,图6是采用止裂技术剪切的条状材料,可以消除切刀形成的切切口而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聚脂薄膜剪切后的撕裂强度,增加了其整体的物理性能;该装置可以实现多层材料的自动剪切,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因此设备整体重量较轻,系统整体稳定性好,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于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