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347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食材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面食高效弱阻多变切割的新型刀具。



背景技术:

面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食可以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美食,其中,面条,刀削面等尤为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在“食”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吃饱,进而追求一种视觉上的观赏和“享受”。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设备的高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但是,现有的面食切割设备,削面阻力大,面团等容易损坏,效率低,面食形状切割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美食的感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刀具,其解决了目前食材切割刀具切割阻力大,效率低、形状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刀具,其包括:刀座,连接于所述刀座上的主刀刃,所述主刀刃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刀片,其中,所述的刀片的刀口与主刀刃的刀口形成∠型切削口。

其中,所述的刀座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刀刃的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曲面板,所述曲面板与底板共同形成一向上并向前方的内扣的引导抛物仓,以致刀具前移时,将被切割成型的材料向前方抛出。

其中,所述的主刀刃的刀口所在直线与刀具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度至90度。

其中,所述的主刀刃的刀口位于刀片的刀口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的主刀刃的刀口与刀片的刀口之间的距离为:0至100mm。

优选的,所述的刀片的刀口所在直线与底板之间的线面角范围为:0度至60度。

其中,所述的刀片的刀口位于同一平面内。

其中,所述的曲面板的两端向同侧弯曲形成一弧形抛面仓。

其中,所述相邻的刀片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100mm。

其中,所述的主刀刃的刀口位于刀片的刀口的前方,并且主刀刃的刀口所在直线与刀片的刀口所在直线之间的距离为:0-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刀具,其最大程度减小了切削阻力,切割快速,效率高,更加丰富人们对食物的感官享受,当用于切削面条等食材时,面条呈均匀菱形条,不会影响产品品质,口感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刀具的整体结构立体视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刀具的刀片的刀口与底板之间线面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刀具的主刀刃的刀口与切割方向夹角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刀具的刀片的刀口与主刀刃的刀口所在直线之间距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刀具的刀片的刀口位于主刀刃的刀口后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8至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刀具的刀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2至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刀具的刀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先参阅附图1至附图6,其为该新型刀具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刀具包括:用于固定主刀刃21的刀座,通过刀座可以将该新型刀具连接安装于自动切割设备上,连接于所述刀座上的主刀刃21,所述主刀刃21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刀片5,即刀片5所在的平面之间相互均平行。其中,所述的刀片5的刀口51与主刀刃21的刀口形成∠型切削口,当新型刀具前移时,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被切割物进行切割,如面团。

其中,上述的刀座包括:固定于所述主刀刃21的底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2上的曲面板1,所述曲面板1与底板2共同形成一向上并向前内扣的引导抛物仓,以致刀具前移时,将被切割成型的材料向前方抛出。请再次参阅附图1,上述曲面板1近似于半圆柱板,当刀具快速按照图中箭头方向移动时,被切割后的成型材料从刀口上方进入引导抛物仓内,如切割面条时,由于具有一定的移动速度,面条从引导抛物仓内向上抛出,从而直接被收纳或进入锅内烹煮。

请再次参阅附图4,所述的主刀刃21的刀口所在直线与刀具前移方向(即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之间的夹角a范围为:20度至90度。之所以将主刀刃21的刀口与整个刀具前移方向做成具有一定夹角,其原理在于:以面坯切割为例,当刀具前移时,首先主刀刃21的一侧刀口先开始切削,依次类推,直到末端刀口作用于面团,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减小了切削阻力,从而保证面团等不会因切削拉力导致压损破坏。如在极限情况下,主刀刃21刀口与前移方向垂直,刀具前移过程中,整个刀口与面团的受力大小都是相同的,容易将面团挤压破损,切削的面条会断裂变形,同时对驱动刀具的动力机构动力要求更高,会比较浪费能源。

进一步的,请参阅附图6,所述的主刀刃21的刀口位于刀片5的刀口51的后方,即二者的刀口前后错开。优选的,所述的主刀刃21的刀口与刀片5的刀口51之间的距离d为:0至100mm。即,整个刀具前移时,首先纵向切削呈条,然后横向切断切割呈菱形条,其目的是进一步减小切割阻力,若二者刀口不错开设计,其整个切割过程中,对于面团的某一点某一时刻的作用力是横向和纵向同时进行的,毫无疑问,此时会对面团产生较大的阻力,甚至破坏面团的完整性。

请再次参阅附图7,在另外一种状态下,主刀刃21的刀口位于刀片5刀口51的前方,二者所在直线的距离同样为0-100mm。当对面食等食材进行切割时,先横向切割,然后纵向切割,将食材切割成均匀一致的菱形条。

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刀片5的刀口51所在直线与底板2之间的线面角&范围为:0度至60度。即∠型切削刀口的开口大小变换,当切削的面条较厚时,倾斜的刀片5的切口,同样可以防止整个刀口同步受力造成对面团的阻力损坏。

其中,上述的若干刀片5的刀口5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相邻的刀片5之间的距离相同,距离范围为:1mm-100mm。

为了提高刀具的前移切削力,所述的底板2与曲面板1之间还设有两侧面支撑板3和4,该侧面支撑板3和4也可以防止切削成型的面条向主刀刃21的两侧扩散。

请先参阅附图8至附图11,其为该新型刀具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在该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曲面板1部分结构的不同,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曲面板1的两端向同侧弯曲形成一弧形抛面仓。更具体的,为多段设有开口的弧形管状板组成的曲面板1,即由多个设有开口的圆弧管体拼接而成,其整体俯视呈近似“C”型,在刀片5两侧形成向内聚拢的抛面仓。与此同时,底板2的边缘设计成圆弧形,其上固定有所述刀片5。这种抛面仓的优势是,在刀具快速切割过程中,将切削后的面条等迅速聚集,向内集中抛出,不分散便于收集。

请再次参阅附图12至附图15,其为该新型刀具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曲面板1部分结构的不同,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曲面板的两端向同侧弯曲形成一弧形抛面仓。更具体的,曲面板1为设有开口的圆弧状管板,即曲面板整体呈弯曲状,与底板2固定刀片5的边缘也呈圆弧形,两侧各设有一侧面支撑板3和4。与附图8至附图11的抛面仓结构类似,其采用聚拢型抛面仓,在刀具快速切割过程中,将切削后的面条等迅速聚集,向内集中抛出,不分散便于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无论曲面板1采用第一至第三种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与其配合的底板的固定刀片的边缘可以灵活选择,可以为直线型刀口,也可以是弧形刀口。

本实施例的新型刀具,其最大程度减小了切割阻力,保证了被切割食材的完整性,切割快速,效率高,并且能够切割出各种形状,更加丰富人们对食物的感官享受,当用于切削面条时,面条形状呈均匀菱形,不会干涉折断,不会影响面条品质,口感好,效率高。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