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7984发布日期:2018-07-13 17:3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金刚石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业制造和光学应用领域,经常会使用到金刚石,由于天然金刚石的价格非常高,而且力学性能差,实际应用非常有限,但是随着人造金刚石的产生,使金刚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人造金刚石的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力学性能超过天然金刚石,所以受到了工业多领域的关注,在人造金刚石的制造工艺中,广泛应用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制造工艺,由于金刚石薄膜沉积在沉积台上不好取,经常需要用工具或手直接取,但是由于个人的手的大小不同,抓取力度不一致的问题,经常造成拿取困难,用工具容易破坏沉积台表面,容易对下一次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合理好用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用于解决现有的拿取困难,用工具容易破坏沉积台表面,容易对下一次使用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包括铲头、钢带、滑柱、手柄、弹簧、拉柄和拉绳,所述的铲头设置在中部,钢带设置在铲板的上部,滑柱设置在铲头的中间内部,手柄设置在铲头的下端,拉柄设置在手柄后部,弹簧设置在滑柱的中部,拉绳上端与拉杆下端连接,拉绳的下端与拉柄上部连接;所述的铲头上部为铲板,下部为铲杆,铲板的后部为薄板,铲板左右平行,铲板的上端为内凹的半圆弧,下端为突出的半圆弧,铲板的前部左右两侧和下部突出圆弧的边缘上设置有U形管, U形管截面为矩形管结构,U形管的下部设置有方孔,铲杆为圆管形结构,铲杆的上部与矩形管下部方孔连接,铲杆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挡板,挡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铲杆的下端与手柄连接,铲杆的下部后面设置有拉绳孔,铲板和铲杆连接处圆弧过渡。

所述的滑柱为阶梯轴结构,滑柱的上部为大直径轴,下部为小直径轴,大直径轴的外径与铲杆内孔大间隙配合,小直径轴与铲杆内挡板上通孔间隙配合,滑柱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盲孔,滑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沉螺纹孔,下沉螺纹孔内设置有沉孔螺栓。

所述的钢带为扁带形结构,钢带的宽度小于铲板U形管的高度,钢带的两端从U形管上部两端穿入,从U形管下部方孔穿出到铲杆内与滑柱上部的沉孔螺栓连接,钢带为弹性钢材制成。

所述的拉柄为L形结构,拉柄的上部与手柄后部通过转轴连接,拉柄的转折处外侧设置有拉柄孔,拉柄孔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螺栓,拉柄绕手柄上转轴旋转。

所述的拉绳为钢丝绳结构,拉绳的上端与滑柱下端盲孔铆接,拉绳中部从铲杆后面的拉绳孔穿出,与后部拉柄上拉柄孔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有效的解决了真空炉体沉积台划伤的问题,并提高了提取金刚石薄膜的稳定性,避免了意外的产生,避免了刚制造出的金刚石薄膜高温对手部的烫伤,提高了生产安全,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铲板,2、钢带, 3、金刚石薄膜,4、U形管, 5、沉孔螺栓,6、下沉螺纹孔, 7、弹簧,8、盲孔,9、拉绳,10、拉绳孔,11、手柄,12、铲杆,13、挡板,14、滑柱,15、转轴,15.1、拉柄孔,16、固定螺栓,17、拉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金刚石薄膜专用夹,包括铲头、钢带2、滑柱14、手柄11、弹簧7、拉柄17和拉绳9,所述的铲头设置在中部,铲头上部为铲板1,下部为铲杆12,铲板13的后部为薄板,铲板13左右平行,铲板13的上端为内凹的半圆弧,下端为突出的半圆弧,铲板13的前部左右两侧和下部突出圆弧的边缘上设置有U形管4, U形管4截面为矩形管结构,U形管4的下部设置有方孔,铲杆12为圆管形结构,铲杆12的上部与矩形管下部方孔连接,铲杆12的中部设置有水平挡板13,挡板13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铲杆12的下端与手柄11连接,铲杆12的下部后面设置有拉绳孔10,铲板1和铲杆12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的滑柱14设置在铲头铲杆12的中间内部,滑柱14为阶梯轴结构,滑柱14的上部为大直径轴,下部为小直径轴,大直径轴的外径与铲杆12内孔大间隙配合,小直径轴与铲杆12内挡板13上通孔间隙配合,滑柱1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盲孔8,滑柱14的上端面设置有下沉螺纹孔6,下沉螺纹孔6内设置有沉孔螺栓5;所述的钢带2设置在铲板1的上部,钢带2为扁带形结构,钢带2的宽度小于铲板U形管4的高度,钢带2的两端从U形管4上部两端穿入,从U形管4下部方孔穿出到铲杆12内与滑柱14上部的沉孔螺栓5连接,钢带2为弹性钢材制成;所述的拉柄17设置在手柄11后部,拉柄17为L形结构,拉柄17的上部与手柄11后部通过转轴15连接,拉柄17的转折处外侧设置有拉柄孔15.1,拉柄孔的侧面设置有固定螺栓16,拉柄17绕手柄11上转轴15旋转;所述的拉绳9的上端与滑柱14下端盲孔8铆接,拉绳9中部从铲杆12后面的拉绳孔10穿出,与后部拉柄17上拉柄孔15.1固定连接;所述的手柄11设置在铲头的下端,弹簧7设置在滑柱14下部的小直径轴上。

在使用时,当金刚石薄膜在真空炉体内生成后,待炉体内保持常压后,打开炉门,用金刚石薄膜专用铲夹前部套住制造完成的金刚石薄膜3外侧,用手指拉动手柄11后部的拉柄17,拉柄就通过拉绳9拉动滑柱14向下运动,同时拉动钢带2向下运动,推动金刚石薄膜3滑入到铲板1上,之后轻松取出金刚石薄膜3,完成金刚石薄膜3的取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