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7981发布日期:2018-07-13 17: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毛坯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铝合金车轮的广泛应用,种类样式也越来越多,有些产品正面轮辐造型差距很小,甚至相同,但是尺寸、轮宽、偏距大小有区别,例如16x6.0寸和17x6.0寸,19x8.5寸和19x9.0寸,正面造型一致,只是车轮大小、宽度有区别,单纯从外观上不易快速分辨。实际加工时,也有操作手用错毛坯导致撞机床的事故发生。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能够对车轮毛坯外轮辋环形一周加工出凹槽棱线,操作手可通过棱线的条数快速分辨相似毛坯,避免因用错毛坯而导致加工事故发生,此外,此装置还能识别出轮辋变形较大的毛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能够对车轮毛坯外轮辋环形一周加工出凹槽棱线,操作手可通过棱线的条数快速分辨相似毛坯,此外,此装置还能识别出轮辋变形较大的毛坯,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筛选出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由机架、调节导轨、调节气缸、左滑台、右滑台、齿轮齿条A、左气缸、右气缸、导柱、升降台、辊轴支架、辊轴、滚轮、从动轮、伺服电机、主动轮、夹紧缸、夹紧导轨、左滑板、右滑板、齿轮齿条B、驱动电机、夹紧轮、侧气缸、侧导轨、侧升降台、进给气缸Ⅰ、支撑板Ⅰ、导轨Ⅰ、滑块Ⅰ、电动缸、刀座、划线刀、进给气缸Ⅱ、支撑板Ⅱ、导轨Ⅱ、滑块Ⅱ、视觉传感器、上气缸、导向柱、进给平台、上伺服电机、轴、旋转盘和压板组成。

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由车轮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下辅助系统、轮辋划线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组成。车轮定位夹紧系统完成车轮在辊道上的定位、夹紧和旋转驱动;上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下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轮辋划线系统完成车轮外轮辋的凹槽棱线加工;视觉检测系统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测出来,五大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在车轮毛坯外轮辋上加工棱线。

夹紧缸输出端连接左滑板,左滑板与右滑板均安装在夹紧导轨上,并通过齿轮齿条B相连,左滑板与右滑板上均安装两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夹紧轮。夹紧缸驱动左滑板运动时,在齿轮齿条B的作用下,右滑板同步运动,从而通过四个夹紧轮可将车轮定位夹紧,驱动电机驱动夹紧轮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带动车轮旋转,此为车轮定位夹紧系统,完成车轮在辊道上的定位、夹紧和旋转驱动。

四个上气缸固定在机架正上方,气缸输出端连接进给平台,在导向柱的作用下,控制进给平台上下运动。上伺服电机安装在进给平台上,其输出端连接旋转盘,塑料压板固定在旋转盘上。车轮通过定位夹紧系统定位夹紧后,上气缸启动,驱动压板下行,通过压板将车轮轮唇端面压紧,从而消除了车轮轴向方向的窜动,提高了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上伺服电机驱动压板旋转,可以助力车轮旋转,此为上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

调节气缸输出端连接左滑台,左滑台和右滑台均安装在调节导轨上,并通过齿轮齿条A相连;左气缸安装在左滑台上,在导柱的导向作用下,控制升降台的上下运动;辊轴支架固定在升降台上,辊轴安装在辊轴支架上,滚轮安装在辊轴上。伺服电机固定在升降台上,其输出端安装主动轮,从动轮安装在辊轴上,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右滑台和左滑台上的结构设置完全一致,左气缸和右气缸同时启动,驱动左侧滚轮和右侧滚轮同步上升至车轮内轮辋,调节气缸启动,驱动左滑台和右滑台同步运动,使两侧的滚轮均接触到车轮内轮辋,从而加强了车轮的径向方向定位,提高了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伺服电机驱动滚轮旋转,可以助力车轮旋转,此为下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

侧气缸安装在机架的右侧,其输出端连接侧升降台,在侧导轨的导向作用下,侧气缸控制侧升降台的上下运动,支撑板Ⅰ固定在侧升降台上,两条导轨Ⅰ固定在支撑板Ⅰ的底平面上,进给气缸Ⅰ固定在支撑板Ⅰ侧方,其输出端连接滑块Ⅰ,滑块Ⅰ安装在导轨Ⅰ上,三个电动缸从上到下等间距固定在滑块Ⅰ上,电动缸输出端连接刀座,划线刀安装在刀座上,刀座与滑块Ⅰ上内置的滑道配合,电动缸通过驱动刀座左右滑动,可以调节划线刀的伸缩长度,划线刀的刀尖半径为R3。根据划棱线的数量和轮辋造型,调节好划线刀的伸出长度与之匹配,通过侧气缸可以调节划线刀的上下位置,使其与划线位置匹配。当车轮旋转时,进给气缸Ⅰ启动,驱动划线刀进给,可以沿着车轮环形一周划出凹槽棱线,当棱线大于三条时,可先划完三条,调节划线刀高度后再增加划线,所以,灵活性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划出多种数量的凹槽棱线,此为轮辋划线系统,完成车轮外轮辋的凹槽棱线加工。

支撑板Ⅱ固定在机架的左侧方,两条导轨Ⅱ安装在支撑板Ⅱ的底平面上,进给气缸Ⅱ固定在支撑板Ⅱ的侧方,其输出端连接滑块Ⅱ,滑块Ⅱ安装在导轨Ⅱ上,视觉传感器安装在滑块Ⅱ的前端,当检测轮辋凹槽棱线是否连续时,通过进给气缸Ⅱ可以驱动视觉传感器接近车轮轮辋来提高识别精度,非检测时,视觉传感器可以远离车轮轮辋。15-18寸车轮优选划线深度0.8mm,19寸以上车轮优选划线深度1.0mm。当车轮毛坯外轮辋加工余量充足时,划出的棱线凹槽是连续的、非间断的;当变形较大毛坯量不足时,划出的棱线凹槽是间断的、不连续的,通过视觉传感器识别棱线是否连续,以此判断车轮外轮辋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不足时,下线筛选出去,此为视觉检测系统,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测出来。

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工作过程为:首先根据划棱线的数量和轮辋造型,调节好划线刀的伸出长度与之匹配,通过侧气缸调节划线刀的上下位置,使其与划线位置匹配。车轮通过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和下辅助系统驱动旋转时,进给气缸Ⅰ启动,驱动划线刀进给,可以沿着车轮环形一周划出凹槽棱线。棱线加工完成后,车轮继续旋转,进给气缸Ⅱ启动,驱动视觉传感器接近车轮轮辋来识别棱线是否连续,以此判断车轮外轮辋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不足时,下线筛选出去。

此装置能够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和巧妙的构思,将车轮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下辅助系统、轮辋划线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完成了车轮外轮辋划棱线,还可以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查出来。操作手可通过棱线的条数快速分辨相似毛坯,避免因用错毛坯而导致加工事故发生,将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筛选出来,避免其流入机加工序造成加工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划线刀具系统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2-调节导轨, 3-调节气缸, 4-左滑台, 5-右滑台, 6-齿轮齿条A,7-左气缸,8-右气缸,9-导柱, 10-升降台, 11-辊轴支架, 12-辊轴, 13-滚轮, 14-从动轮,15-伺服电机,16-主动轮,17-夹紧缸,18-夹紧导轨, 19-左滑板, 20-右滑板,21-齿轮齿条B,22-驱动电机,23-夹紧轮, 24侧气缸, 25-侧导轨,26-侧升降台,27-进给气缸Ⅰ,28-支撑板Ⅰ,29-导轨Ⅰ,30-滑块Ⅰ, 31-电动缸, 32-刀座,33-划线刀, 34进给气缸Ⅱ, 35-支撑板Ⅱ,36-导轨Ⅱ,37-滑块Ⅱ,38-视觉传感器,39-上气缸,40-导向柱,41-进给平台, 42-上伺服电机,43-轴, 44-旋转盘,4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和工作情况。

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由机架1、调节导轨2、调节气缸3、左滑台4、右滑台5、齿轮齿条A6、左气缸7、右气缸8、导柱9、升降台10、辊轴支架11、辊轴12、滚轮13、从动轮14、伺服电机15、主动轮16、夹紧缸17、夹紧导轨18、左滑板19、右滑板20、齿轮齿条B21、驱动电机22、夹紧轮23、侧气缸24、侧导轨25、侧升降台26、进给气缸Ⅰ27、支撑板Ⅰ28、导轨Ⅰ29、滑块Ⅰ30、电动缸31、刀座32、划线刀33、进给气缸Ⅱ34、支撑板Ⅱ35、导轨Ⅱ36、滑块Ⅱ37、视觉传感器38、上气缸39、导向柱40、进给平台41、上伺服电机42、轴43、旋转盘44和压板45组成。

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由车轮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下辅助系统、轮辋划线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组成。车轮定位夹紧系统完成车轮在辊道上的定位、夹紧和旋转驱动;上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下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轮辋划线系统完成车轮外轮辋的凹槽棱线加工;视觉检测系统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测出来,五大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在车轮毛坯外轮辋上加工棱线。

夹紧缸17输出端连接左滑板19,左滑板19与右滑板20均安装在夹紧导轨18上,并通过齿轮齿条B21相连,左滑板19与右滑板20上均安装两个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输出端安装夹紧轮23。夹紧缸17驱动左滑板19运动时,在齿轮齿条B21的作用下,右滑板20同步运动,从而通过四个夹紧轮23可将车轮定位夹紧,驱动电机22驱动夹紧轮23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带动车轮旋转,此为车轮定位夹紧系统,完成车轮在辊道上的定位、夹紧和旋转驱动。

四个上气缸39固定在机架1正上方,气缸输出端连接进给平台41,在导向柱40的作用下,控制进给平台41上下运动。上伺服电机42安装在进给平台41上,其输出端连接旋转盘44,塑料压板45固定在旋转盘44上。车轮通过定位夹紧系统定位夹紧后,上气缸39启动,驱动压板45下行,通过压板45将车轮轮唇端面压紧,从而消除了车轮轴向方向的窜动,提高了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上伺服电机42驱动压板45旋转,可以助力车轮旋转,此为上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轴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

调节气缸3输出端连接左滑台4,左滑台4和右滑台5均安装在调节导轨2上,并通过齿轮齿条A6相连;左气缸7安装在左滑台4上,在导柱9的导向作用下,控制升降台10的上下运动,辊轴支架11固定在升降台10上,辊轴12安装在辊轴支架11上,滚轮13安装在辊轴12上。伺服电机15固定在升降台10上,其输出端安装主动轮16,从动轮14安装在辊轴12上,主动轮16和从动轮14通过传动带连接。右滑台5和左滑台4上的结构设置完全一致,左气缸7和右气缸8同时启动,驱动左侧滚轮和右侧滚轮同步上升至车轮内轮辋,调节气缸3启动,驱动左滑台4和右滑台5同步运动,使两侧的滚轮均接触到车轮内轮辋,从而加强了车轮的径向方向定位,提高了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伺服电机15驱动滚轮13旋转,可以助力车轮旋转,此为下辅助系统,提高车轮的径向定位精度和助力旋转。

侧气缸24安装在机架1的右侧,其输出端连接侧升降台26,在侧导轨25的导向作用下,侧气缸24控制侧升降台26的上下运动,支撑板Ⅰ28固定在侧升降台26上,两条导轨Ⅰ29固定在支撑板Ⅰ28的底平面上,进给气缸Ⅰ27固定在支撑板Ⅰ28侧方,其输出端连接滑块Ⅰ30,滑块Ⅰ30安装在导轨Ⅰ29上,三个电动缸31从上到下等间距固定在滑块Ⅰ30上,电动缸31输出端连接刀座32,划线刀33安装在刀座32上,刀座32与滑块Ⅰ30上内置的滑道配合,电动缸31通过驱动刀座32左右滑动,可以调节划线刀33的伸缩长度,划线刀33的刀尖半径为R3。根据划棱线的数量和轮辋造型,调节好划线刀33的伸出长度与之匹配,通过侧气缸24可以调节划线刀33的上下位置,使其与划线位置匹配。当车轮旋转时,进给气缸Ⅰ27启动,驱动划线刀33进给,可以沿着车轮环形一周划出凹槽棱线,当棱线大于三条时,可先划完三条,调节划线刀高度后再增加划线,所以,灵活性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划出多种数量的凹槽棱线,此为轮辋划线系统,完成车轮外轮辋的凹槽棱线加工。

支撑板Ⅱ35固定在机架1的左侧方,两条导轨Ⅱ36安装在支撑板Ⅱ35的底平面上,进给气缸Ⅱ34固定在支撑板Ⅱ35的侧方,其输出端连接滑块Ⅱ37,滑块Ⅱ37安装在导轨Ⅱ36上,视觉传感器38安装在滑块Ⅱ37的前端,当检测轮辋凹槽棱线是否连续时,通过进给气缸Ⅱ34可以驱动视觉传感器38接近车轮轮辋来提高识别精度,非检测时,视觉传感器38可以远离车轮轮辋。15-18寸车轮优选划线深度0.8mm,19寸以上车轮优选划线深度1.0mm。当车轮毛坯外轮辋加工余量充足时,划出的棱线凹槽是连续的、非间断的;当变形较大毛坯量不足时,划出的棱线凹槽是间断的、不连续的,通过视觉传感器38识别棱线是否连续,以此判断车轮外轮辋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不足时,下线筛选出去,此为视觉检测系统,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测出来。

一种车轮毛坯外轮辋划线装置工作过程为:首先根据划棱线的数量和轮辋造型,调节好划线刀33的伸出长度与之匹配,通过侧气缸24调节划线刀33的上下位置,使其与划线位置匹配。车轮通过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和下辅助系统驱动旋转时,进给气缸Ⅰ27启动,驱动划线刀33进给,可以沿着车轮环形一周划出凹槽棱线。棱线加工完成后,车轮继续旋转,进给气缸Ⅱ34启动,驱动视觉传感器38接近车轮轮辋来识别棱线是否连续,以此判断车轮外轮辋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不足时,下线筛选出去。

此装置能够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通过合理的工艺布局和巧妙的构思,将车轮定位夹紧系统、上辅助系统、下辅助系统、轮辋划线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完成了车轮外轮辋划棱线,还可以将外轮辋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检查出来。操作手可通过棱线的条数快速分辨相似毛坯,避免因用错毛坯而导致加工事故发生,将加工余量不足的毛坯筛选出来,避免其流入机加工序造成加工资源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