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524发布日期:2018-08-10 20:3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防尘缓冲胶带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设备的屏幕视窗与设备本体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备贴合用的粘胶,该粘胶的形状与电子设备本体扣除屏幕视窗和相应元件开孔后的形状对应。因此,粘胶具有一让位屏幕视窗的内框,以及与电子设备本体吻合的外框。现有技术中采用异步模切后对位拼接的方式来生产这个形状的粘胶,拼接及内外框套位尺寸难以把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解决内外框拼接不良,拼接缝隙大、内外框套位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带状且双面带胶的第一泡棉与带状的第一离型膜输送至第一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一泡棉与第一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一加工工位,第一泡棉被裁切出并列且尺寸一致的两条长泡棉,该两条长泡棉的其中一背胶面贴在第一离型膜上,两条长泡棉分别位于第一离型膜的长度方向上,且两条长泡棉保持平行状态;

将带状且双面带胶的第二泡棉与带状的第二离型膜输送至第二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二泡棉与第二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二加工工位,第二泡棉被裁切出多条尺寸一致的短泡棉,该多条短泡棉的一个背胶面贴合在第二离型膜上,该多条短泡棉沿第二离型膜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短泡棉的长度方向分别与第二离型膜的长度方向垂直,各短泡棉的长度长于所述两条长泡棉的间距,各两相邻的短泡棉的间距一致;

2)将贴有长泡棉的第一离型膜和贴有短泡棉的第二离型膜输送至第三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三加工工位,所述两条长泡棉的另一背胶面分别贴在第二离型膜上,各短泡棉的另一背胶面分别同时贴在第一离型膜上,多条短泡棉在两条长泡棉之间间隔分布,各短泡棉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长泡棉的长度方向垂直;

3)利用刀模沿着长泡棉的长度方向模切,模切的切线在两个短泡棉之间为直线;模切的切线在长泡棉与两个短泡棉重叠的位置中为多段折线,并且该切线贯穿长泡棉和短泡棉;

4)撕去第一离型膜,使得长泡棉中位于所述模切切线内的部分作为内框废料和重叠废料被所述第一离型膜一起撕除;再撕去第二离型膜使得短泡棉中位于模切切线外的部分作为重叠废料被第二离型膜一起撕除,使得短泡棉和长泡棉就在同一个平面内拼合为一体;并且所述模切切线使得短泡棉沿着其自身宽度方向形成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所述短泡棉在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之外和之内分别具有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

5)在短泡棉和长泡棉的底部粘黏两层托底膜,顶部粘黏一层第三离型膜;

6)利用刀模沿着长泡棉的长度方向将长泡棉、以及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模切为屏幕视窗胶内轮廓中的长边框部分以及长边框废料;利用刀模将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之外和之间的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以及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模切;长边框的内侧与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的内侧拼合形成内框,长边框的内侧与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的外侧拼合形成外框;

利用刀模在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第一离型膜以及第一层保护膜中开孔;

7)撕去第三离型膜得到多个沿着第一离型膜长度方向排列的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同步动作,且分别设置于不同位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长泡棉和第一离型膜贴合的第一压辊,两第一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一泡棉和第一离型膜穿过的间隙,且与第一泡棉相邻的第一压辊的壁面设有并列的两第一切刀,各第一切刀分别为弧形,并沿第一压辊的周向设置,用于裁切出所述长泡棉。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短泡棉和第二离型膜贴合的第二压辊,两第二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二泡棉和第二离型膜穿过的间隙,且与第二泡棉相邻的第二压辊的壁面设有第二切刀,第二切刀为长条形,并沿第二压辊的轴向设置,用于裁切出所述短泡棉。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长泡棉与第二离型膜贴合,以及使短泡棉与第一离型膜贴合的第三压辊,两第三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穿过的间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通过将粘胶x方向和y方向的材料重叠放置在一起后进行模切,可以实现粘胶内框和外框的一次模切成型。解决了传统异步模切再拼接后存在的拼接及内外框套位尺寸难以把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模切工艺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工工位的成品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加工工位的成品图;

图4为模切切线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成品经过模切后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离型膜所撕除的内框废料和重叠废料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撕去第二离型膜’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成品模切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最终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7,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需要制备x方向上的泡棉,具体做法为:将带状且双面带胶的第一泡棉与带状的第一离型膜输送至第一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一泡棉与第一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一加工工位,第一泡棉被裁切出并列且尺寸一致的两条长泡棉,该两条长泡棉的其中一背胶面贴在第一离型膜上,两条长泡棉分别位于第一离型膜的长度方向上,且两条长泡棉保持平行状态;

其次还需要制备y方向上的泡棉,具体做法为:将带状且双面带胶的第二泡棉与带状的第二离型膜输送至第二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二泡棉与第二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二加工工位,第二泡棉被裁切出多条尺寸一致的短泡棉,该多条短泡棉的一个背胶面贴合在第二离型膜上,该多条短泡棉沿第二离型膜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各短泡棉的长度方向分别与第二离型膜的长度方向垂直,各短泡棉的长度长于所述两条长泡棉的间距,各两相邻的短泡棉的间距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离型膜的厚度为0.05mm,比较薄不利于后续加工,因此在第三加工工位之前,将第二离型膜撕除,替换为厚度为0.075的第二离型膜’。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工位和第二加工工位同步动作,且分别设置于不同位置。

2)将贴有长泡棉的第一离型膜和贴有短泡棉的第二离型膜’输送至第三加工工位,在输送过程中保证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之间具有预设角度;在第三加工工位,所述两条长泡棉的另一背胶面分别贴在第二离型膜’上,各短泡棉的另一背胶面分别同时贴在第一离型膜上,多条短泡棉在两条长泡棉之间间隔分布,各短泡棉的长度方向分别与长泡棉的长度方向垂直;因此在这一部后,长泡棉和短泡棉的两面分别粘黏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并且,由于短泡棉的长度大于两条长泡棉的宽度,因此,短泡棉有一部分与长泡棉重叠。要短泡棉和长泡棉处于同一平面中,并相互粘黏形成无缝拼接的效果,需要对泡棉进行模切。具体的模切步骤为步骤3,如下所述:

3)利用刀模沿着长泡棉的长度方向模切,模切的切线在两个短泡棉之间为直线;模切的切线在长泡棉与两个短泡棉重叠的位置中为多段折线,并且该切线贯穿长泡棉和短泡棉;具体来说,在短泡棉的上端,折线的形状为:从短泡棉的左侧向右侧水平延伸形成第一线段,再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第二线段,再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形成第三线段,再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四线段,其中第四线段的高度小于第二线段。在短泡棉的右侧同样向左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至第四线段。两个第四线段之间通过水平延伸的第五线段连接。

在短泡棉的下端,折线的形状为:在短泡棉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相向延伸形成与第一线长度相同的第一线段’、两个第一线段’的末端再分别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其中第三线段’的长度长于第二线段’,而后再沿着水平方向相向延伸形成第四线段’和第五线段’,其中第五线段’的长度长于第四线段’,再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第六线段’和第七线段’,第六线段’的长度长于第七线段;再沿着水平方向相向延伸形成长度相同的第八线段’,第八线段’的两端通过曲线形的第九线段’相连。

4)为了长泡棉和短泡棉在同一平面内粘黏形成无缝连接,需要将长泡棉与短泡棉重叠的部分撕去,因此撕去第一离型膜,使得长泡棉中位于所述模切切线内的部分作为内框废料和重叠废料被所述第一离型膜一起撕除;再撕去第二离型膜’使得短泡棉中位于模切切线外的部分作为重叠废料被第二离型膜’一起撕除,使得短泡棉和长泡棉就在同一个平面内拼合为一体;并且所述模切切线使得短泡棉沿着其自身宽度方向形成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所述短泡棉在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之外和之内分别具有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第一过渡区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线段的长度。

5)由于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都被撕除了,因此在短泡棉和长泡棉的底部粘黏两层托底膜,顶部粘黏一层第三离型膜;

6)利用刀模沿着长泡棉的长度方向将长泡棉、以及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模切为屏幕视窗胶内轮廓中的长边框部分以及长边框废料;利用刀模将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之外和之间的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以及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模切;长边框的内侧与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的内侧拼合形成内框,长边框的内侧与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的外侧拼合形成外框;

利用刀模在屏幕视窗胶内轮廓的尾端和首端、相应位置的第三离型膜、第一离型膜以及第一层保护膜中开孔;

7)撕去第三离型膜得到多个沿着第一离型膜长度方向排列的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

此外,在所述第一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长泡棉和第一离型膜贴合的第一压辊,两第一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一泡棉和第一离型膜穿过的间隙,且与第一泡棉相邻的第一压辊的壁面设有并列的两第一切刀,各第一切刀分别为弧形,并沿第一压辊的周向设置,用于裁切出所述长泡棉。

在所述第二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短泡棉和第二离型膜’贴合的第二压辊,两第二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二泡棉和第二离型膜’穿过的间隙,且与第二泡棉相邻的第二压辊的壁面设有第二切刀,第二切刀为长条形,并沿第二压辊的轴向设置,用于裁切出所述短泡棉。

在所述第三加工工位设有两个反向转动并用于使长泡棉与第二离型膜’贴合,以及使短泡棉与第一离型膜贴合的第三压辊,两第三压辊之间具有供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穿过的间隙。

上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屏幕视窗胶无缝贴合内轮廓一次模切工艺,通过将粘胶x方向和y方向的材料重叠放置在一起后进行模切,可以实现粘胶内框和外框的一次模切成型。解决了传统异步模切再拼接后存在的拼接及内外框套位尺寸难以把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