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575发布日期:2018-11-20 20:5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带来大量的问题,例如对于老龄人的看护,以及医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大量的财政负担,由于服务机器人所具有的特点使之能够显著的降低财政负担,因而服务机器人能够被大量的应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服务机器人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行走装置,不能提高机器人本体的机动性,没有设置导航仪,不能清晰熟络的了解前行路线,没有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不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没有设置打印机,不能将重要的信息打印到纸上供人浏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行走装置,不能提高机器人本体的机动性,没有设置导航仪,不能清晰熟络的了解前行路线,没有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不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没有设置打印机,不能将重要的信息打印到纸上供人浏览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机器人头部,且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底盘,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摄像头,所述红外线摄像头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播放器,所述语音播放器的一侧设置有语音接收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手臂,且机器人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打印出口,所述底盘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轮,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内部安装了导航仪,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打印机,所述底盘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线摄像头、语音播放器、语音接收器、履带轮、手臂、导航仪、行走装置和打印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装置主要由固定板、活动杆、固定架和电动伸缩杆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架,且电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杆通过轴心转动连接,且活动杆与固定架通过轴心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机器人头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本体内部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行走装置,能大大的提高机器人本体的机动性,解决了如遇楼梯等障碍路径时很难前行的问题,避免了机器人本体在楼梯上移动时稳定性太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航仪,能清晰熟络的了解前行路线,以便引领路人在陌生区域行走也不会迷失方向,避免了机器人本体行走时发生碰撞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大大的节约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解决了机器人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大大的降低的了使用成本。

4、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打印机,能将重要的信息打印到纸上供人浏览,解决了机器人本体不能关照到聋哑人的问题,避免了语音播放器损坏而无法传递重要信息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本体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红外线摄像头;3、语音播放器;4、太阳能电池板;5、语音接收器;6、机器人头部;7、固定架;8、履带轮;9、底盘;10、打印出口;11、手臂;12、导航仪;13、行走装置;14、固定板;15、活动杆;16、圆柱孔;17、打印机;18、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移动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机器人头部6,且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盘9,机器人头部6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摄像头2,红外线摄像头2的下方设置有语音播放器3,语音播放器3的一侧设置有语音接收器5,机器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手臂11,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打印出口10,底盘9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轮8,机器人头部6的内部安装了导航仪12,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行走装置13,行走装置13的一侧安装有打印机17,底盘9的中部设置有圆柱孔16。

为了便于机器人本体1正常高效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红外线摄像头2、语音播放器3、语音接收器5、履带轮8、手臂11、导航仪12、行走装置13和打印机17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提高机器人本体1的机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行走装置13主要由固定板14、活动杆15、固定架7和电动伸缩杆18组成,固定板14的下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8,18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架7,且电动伸缩杆18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杆15。

为了便于履带轮8提升一定高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板14与活动杆15通过轴心转动连接,且活动杆15与固定架7通过轴心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节约机器人本体1能源的消耗,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太阳能电池板4与机器人头部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4的输出端与机器人本体1内部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在机器人本体1内部设置了行走装置13,该行走装置13是由固定板14、固定架7、活动杆15和电动伸缩杆18组成,该行走装置13针对机器人本体1遇到(如楼梯等)难以移动的区域进行改造,电动伸缩杆18收缩时活动杆15由竖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履带轮8被升高,即可落到上一层台阶上,此时另一个行走装置13同样操作便可模拟人爬台阶,该行走装置13大大的提高了机器人本体1的机动性,解决了如遇楼梯等障碍路径时很难通过的问题,避免了机器人本体1在楼梯上移动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其次在机器人头部设置了导航仪12,能清晰熟络的了解前行路线,以便引领路人在陌生区域行走也不会迷失方向,避免了机器人本体1行走时发生碰撞的问题,进一步在机器人头部6的上端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4,大大的节约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解决了机器人本体1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大大的降低的了使用成本,最后在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置了打印机17,能将重要的信息打印到纸上供人浏览,解决了机器人本体1不能很好的关照到聋哑人的问题,避免了语音播放器3损坏而无法传递重要信息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