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5900发布日期:2019-01-22 22:1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



背景技术:

菜刀是烹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食材。在烹饪时,相对较大的食材加工量以及对刀工的需求,是影响人们对烹饪热爱程度的重要因素,现今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会因为畏惧菜品的加工量和加工质量而对烹饪失去兴趣。

公开号为CN20693737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可调节刀距的多刀片菜刀,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支架以及设置在两支架间且相互平行的若干刀片,刀片两端分别与两支架铰接,它还包括一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以及一紧固螺栓,第一平板与刀片一端连接且向支架外侧延伸,支架上靠近刀片处固定连接第二平板,第一平板上设有一圆形通孔,第二平板上设有一弧形通孔,当刀片相对支架旋转时,圆形通孔的运动轨迹与弧形通孔的形状相吻合,紧固螺栓穿过圆形通孔和弧形通孔,旋紧时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相对固定,此时刀片与支架亦被固定。

上述方案通过安装多个刀片的方式,可以高效的对食材进行切割,便于使用者完成烹饪,且可以调节刀片与刀片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的需求,但是因为其采用转动,倾斜刀片的方式实现刀片间距调节,导致刀片间距可调范围较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可以在保证高效切割食材的同时,更大范围的调节刀片间距,从而可以增强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包括两个平行,且呈对称设置的子架体,所述子架体连接有若干刀片,所述子架体连接有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沿子架体长度方向伸缩,若干所述刀片连接于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且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通过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连接于架体,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伸缩状态改变各刀片的之间的间距;因为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的结构特性,所以刀距可调范围更大,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子架体上沿长度方向开设置容纳槽,所述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互连接的连杆,相邻所述连杆的连接点穿设,且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杆形成呈V状的子体,相邻所述子体的V状开口反向,所述容纳槽底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下部滑槽,位于所述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下部的转轴滑移连接于下部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首尾相连,且铰接的连杆形成了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通过下部的转轴滑移连接于下部滑槽的方式实现和子架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部滑槽朝向两个子架体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下部滑槽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两个子架体中心的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下部滑槽连通导向槽,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进入导向槽,两个所述子架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刀片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子架体上,且连接于横向对称的转轴,所述刀片连接于安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安装固定在安装杆上,安装杆端部连接转轴,从而刀片实现和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连接,进而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伸缩时,刀片可以跟随改变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契合安装杆端部,所述安装杆端部呈多棱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延伸进入导向槽的端部为多棱柱状,从而安装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与之契合导向槽的作用,不会发生转动,进而保证刀片在使用过程中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片和安装杆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拆卸,更换刀片,以保证刀片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沿容纳槽长度方向开设有上部滑槽,所述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上部的转轴滑移连接于上部滑槽,所述子架体上部连接有内握把,所述内握把下端向下延伸,穿设进入容纳槽,所述内握把下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所述内握把纵向滑移连接于子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拿住内握把延伸在外的部分驱使内握把纵向滑移,带动调节板一同纵向滑移;当调节板下移时,根据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的结构特性,可以驱使其展开,使刀距增大;当调节板上移时,拉动与之连接的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高度变大,逐渐开始收缩,以使得刀距变小;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内握把调节刀距,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端部延伸出连杆,且转动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从而转轴受到的摩擦力变小,滑移更为轻便,使用者操作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子架体上部设置有外握把,所述外握把上竖直滑移连接有纵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齿面朝向内握把,所述内握把朝向齿条一侧设置有与之啮合的卡,所述齿条连接有用于驱使其横向移动脱离卡齿的横向传动板,所述横向传动板滑移连接于外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握把完成操作工作后,可以通过卡齿啮合齿条的方式实现临时固定;同时在需要再次操作内握把时,使用者可以驱使横向传动板移动,带动齿条横向移动,使齿条和卡齿脱离,以便使用者操作内握把调节刀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传动板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沿横向传动板长度方向延伸,另一端连接外握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弹簧使得横向传动板具有一定的回复能力,且可以驱使横向传动板保持一个状态,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握把上纵向滑移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下端位于横向传动板远离弹簧的一端,且抵触横向传动板的端部,所述按钮下端抵触横向传动板的端面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朝下,所述按钮上端延伸在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钮上下移动时,因为其倾斜面抵触横向传动板的端部,所以可以改变横向传动板的位置,即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按钮控制横向传动板移动,从而操作更为轻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子架体上设置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互铰接,且反向的连杆,若干刀片分别连接于连杆的铰接点上,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伸缩状态,改变各个刀片之间的间距,达到调节刀距的目的;因为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的结构特性,所以刀距可调范围更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主要用以展示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视图一,主要用以展示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和刀片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视图二,主要用以展示导向槽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视图三,主要用以展示卡槽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视图四,主要用以展示内握把和外握把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握把剖视图,主要用以展示安装槽的结构。

图中:1、子架体;11、上板;12、下板;121、下部滑槽;122、导向槽;13、端板;14、容纳槽;2、刀片;3、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1、连杆;32、转轴;321、滚轮;33、子体;4、安装杆;40、子安装杆;41、卡槽;6、调节板;61、上部滑槽;7、内握把;71、卡齿;8、外握把;81、安装槽;82、竖向安装槽;83、横向安装槽;91、齿条;92、横向传动板;93、按钮;9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连杆机构调节刀距的多刀片切菜器,参照图1,包括两个平行,且呈横向对称的子架体1,子架体1包括呈纵向平行的上板11和下板12。在上板11和下板12的端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端板1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端板13相向延伸且连接固定,以将两个子架体1连接固定形成整体。

参照图1和图2,上板11和下板12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4。在容纳槽14内设置有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沿容纳槽14的长度方向伸缩,其连接有若干刀片2,若干刀片2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因为刀片2连接于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伸展状态改变刀片2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同时因为依靠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调节刀片2的间距,所以刀片2的间距可调范围更大,即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强。

参照图3,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连杆31,相邻的两个连杆31于连接点位置穿设,且转动连接有转轴32,从而连杆31之间相互铰接。连杆31位于纵平面内,转轴32呈横向。

相邻的两个连杆31形成V状的子体33,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有若干子体33;相邻子体33的V状开口朝向相反,形成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

参照图1和2,在容纳槽14的底面,或者说在下板12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下部滑槽121,下部滑槽121呈上部开口,供连杆31伸入。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位于下部的转轴32(标示于图3)滑移连接于下部滑槽121内,实现和子架体1连接。

参照图3,转轴32两端分别延伸出连杆31,在转轴3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滚轮321,通过滚轮321可以将原有的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少摩擦力,便于转轴32在下部滑槽121内移动。

参照图3和图4,在下板12上,于两个下部滑槽121的相向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122,导向槽122长度沿下部滑槽121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导向槽122相向侧呈开口结构。

在两个下板12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刀片2的安装杆4,安装杆4呈长方体状,导向槽122契合安装杆4的端部;若干安装杆4沿导向槽122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其端部延伸进入导向槽122,且滑移连接于导向槽122。

下部滑槽121朝向导向槽122一侧开口,连通导向槽122。转轴32一端延伸进入导向槽122,且分别连接于各个安装杆4。

参照图5,在安装杆4上沿长度方向开设卡槽41,卡槽41朝下侧开口,刀片2插接至卡槽4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

因为在用刀片2切割食材时,食材会进入刀片2之间,甚至从刀片2上方离开,此时为了避免安装杆4的自身厚度影响食材离开刀片2,即出料,将安装杆4中部段切除,仅仅保留两端部位置形成子安装杆40用于连接刀片2,以方便切割食材时出料。

根据以上设置,当使用者调节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伸展情况时,转轴32的位置发生改变,并同步带动安装杆移动,实现改变刀片2的位置;因为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结构特点,在其伸展开时,若干刀片2相互分离,间距变大;再其收缩时,刀片2相互靠近,间距变小,从而达到调节刀距的目的。

上述之所以将安装杆4设置为方体状,是因为转轴32可能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而安装杆4固定连接于转轴32,这就有可能导致安装杆4一同转动,导致影响刀片2使用效果。将安装杆4设置为方体结构,同时导向槽122契合,则可以限制,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发生。

参照图1和图2,为了方便使用者对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进行操作,在容纳槽14内,于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上部连接有调节板6。

参照图3和图4,调节板6长度沿容纳槽14长度方向延伸,宽度契合,不超过容纳槽14的宽度。在调节板6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上部滑槽61;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上部的转轴32置于上部滑槽61内,滑移连接于上部滑槽61,且两端转动连接有滚轮321。上部滑槽61朝下侧开设有供连杆31滑动的开口。

调节板6的长度设置的相对较小,1/3左右容纳槽14的长度即可。上部滑槽61的两端呈开口结构,供转轴32和滚轮321进出。

当调节板6朝下移动时驱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伸展,此时部分位于上部滑槽61中的转轴32会从上部滑槽61两端离开;当调节板6向上移动,会带动位于上部滑槽61中的转轴32上移,驱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收缩,从而达到操作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的目的。

为了避免调节板6操作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时,其不慎和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脱离,将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上部中点位置的转轴32设置为固定连接于上部滑槽61。

参照图6,进一步的,在子架体1上还连接内握把7,内握把7呈倒置的U状,U状的两端朝下延伸,自上而下的穿设上板11后焊接固定于调节板6上。内握把7纵向滑移连接于上板11,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内握把7上下操作调节板6。

参照图6和图7,为了在内握把7调节好后可以对其进行定位,在上板1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握把8,外握把8呈倒置U状,罩设内握把7。

内握把7和外握把8处于同一平面内。在内握把7侧面,于朝向外握把8的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卡齿71。在外握把8上沿长度方向开设呈倒置U状的安装槽81,安装槽81包括位于内握把7两侧的两个竖向安装槽82以及位于内握把7上部的横向安装槽83。

竖向安装槽82朝向内握把7一侧呈开口结构,在竖向安装槽82内竖向滑移连接有齿条91,齿条91的齿面朝向内握把7,适配卡齿71。自然状态时,卡齿71啮合至齿条91的齿面,从而对内握把7定位。

齿条91上端延伸至横向安装槽83内,且弯折朝向横向安装槽83的中心侧延伸形成横向传动板92。在外握把8上部竖直滑移连接有按钮93,按钮93自上而下的穿设进入横向安装槽83内。按钮93下端侧投影呈锥状,位于两个横向传动板92之间,且其倾斜面抵触横向传动板92端部。

在两个横向传动板92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94,弹簧94一端连接于横向传动板92,另一端连接于横向安装槽83的端部。

弹簧94处于自然状态时,齿条91啮合卡齿71,对内握把7实现定位。

操作过程:

若需要将刀距变小,则使用者先按压按钮93,在按钮93下移时,由于其下端呈锥状,所以可以推动两个横向传动板92朝向反向移动;在两个横向传动板92反向移动后,两个齿条91相互分离,此时内握把7上的卡齿不在啮合齿条91;后续使用者向上拉动内握把7,带动调节板6向上移动,驱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收缩,从而使得刀片2朝向中间汇聚,刀距变小;完成调节后松开按钮93,横向传动板92在弹簧94的作用下回复初始位置,此时齿条91重新啮合卡齿71,实现对内握把7定位。

若需要将刀距变大,则使用者按压按钮93,再向下移动内握把7,使调节板6下移驱使平面反四边形连杆机构3展开,就可以使得刀片2相互分离,增大刀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