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切换机构及其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459发布日期:2019-05-21 21:2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模式切换机构及其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式切换机构及其电动工具。

[

背景技术:
]

电动工具例如电锤,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不同的电锤工作模式。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CN202318260U号中揭露了一种电动工具的传动转换机构,包括:导杆;第一档片,包括两个第一挡板和至少一个第一悬臂,第一挡板上均设置有穿孔,第一档片借助两个第一挡板上的穿孔滑动安装在导杆上,第一悬臂随第一档片滑动;第二档片,包括两个第二挡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悬臂,第二挡板上均设置有穿孔,第二档片借助两个第二挡板上的穿孔可滑动地安装在导杆上,第二悬臂随第二档片滑动;连接第一挡片与第二挡片的第三挡片;以及呈凸轮形的调档部件,包括与垂直延伸的轴、及第一、第二圆弧,轴相对于导杆静止,第一、第二圆弧的半径不同,调档部件借助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的不同半径驱动第一档片与第二档片在导杆上沿导杆的纵向滑动;但上述机构采用了三个挡片以实现电动工具的传动转换,其中三个档片互相卡持,且在所述挡片的悬臂之间分别设有两个弹簧,不仅结构复杂且安装不易。

因而,需要对现有电动工具的模式切换机构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和方便安装。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式切换机构及其电动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式切换机构101,安装于电动工具的机壳上,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1、转换套筒3、导杆4、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及操作件7,所述转换套筒3套设于输入轴1上,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均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且所述第一切换片5具有第一悬臂5a及驱动转换套筒3移动的第二悬臂5b,所述第二切换片6具有驱动转换套筒3移动的第三悬臂6a,所述操作件7具有偏心销7a,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分别扣持于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上的拉簧8,并将所述偏心销7a夹持于所述第二悬臂5b和第三悬臂6a之间,驱动操作件7时,所述偏心销7a驱动第一切换片5带动第二切换片6与转换套筒3一起沿输入轴1轴向移动或者所述偏心销7a驱动第二切换片6带动第一切换片5 与转换套筒3一起沿输入轴1轴向移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换套筒3具有设置于第二悬臂5b与第三悬臂6a 之间的台阶3a,且所述台阶3a的厚度小于偏心销7a的直径,模式切换时,所述第一切换片5的第二悬臂5b或第二切换片6的第三悬臂6a与所述台阶3a抵接并驱动转换套筒3轴向移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拉簧8的左端扣持于第一悬臂5a上,所述拉簧8 的右端扣持于第三悬臂6a上。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该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套设于输入轴1上的冲击输出件9,该冲击输出件9的左侧设有冲击内花键9a,所述转换套筒3的右侧设有与冲击内花键9a啮合的冲击外花键3b。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该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套设于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右侧设有旋转内花键10a,转换套筒3的左侧设有与旋转内花键10a啮合的旋转外花键3c。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齿轮10的右侧还设有止转花键10b,所述第一悬臂5a上设有与止转花键10b啮合的锁止部5a’。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该模式切换机构101依据偏心销7a不同的位置具有四种模式,当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位于最左端,所述旋转内花键10a 与旋转外花键3c啮合,且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分离;当处于第二模式时:转换套筒3从第一模式位置向右移动,此时所述旋转内花键10a与旋转外花键3c啮合,同时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啮合;当处于第三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从第二模式位置向右移动,此时所述旋转内花键10a 与旋转外花键3c分离,且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啮合;当处于第四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位于最右端,且所述第一悬臂5a上的锁止部5a’与第一齿轮10上止转花键10b卡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前端的夹持机构11、安装于机壳内部的传动机构100,所述传动机构100驱动所述夹持机构 11运动;该传动机构100包括输出轴组件102以及与输出轴组件102传动连接的上述模式切换机构1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拉簧分别扣持于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上,操作件具有设置于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之间的偏心销,当模式切换时,所述偏心销驱动第一切换片或第二切换片带动转换套筒沿输入轴轴向移动,其中第一切换片不仅能带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还设有禁止电动工具转动的锁止部,共计使用两个切换片即可实现电动工具的四种模式的切换,有利于简化安装、节约成本。另外转换套筒具有设置于第一切换片与第二切换片之间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厚度小于偏心销的直径,使得第一切换片和第二切换片与台阶存有间隙,有利于以减小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与转换套筒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传动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式切换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2中套筒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剖视图;

100、传动机构,101、模式切换机构,102、输出轴组件,1、输入轴,2、输出轴,3、转换套筒,3a、台阶,3b、冲击外花键,3c、旋转外花键,4、导杆,5、第一切换片,5a、第一悬臂,5b、第二悬臂,6、第二切换片,6a、第三悬臂,6b、第四悬臂,7、操作件,7a、偏心销,8、拉簧,9、冲击输出件, 9a、冲击内花键,10、第一齿轮,10a、旋转内花键,11、夹持机构,12、第二齿轮,13、气缸,14、冲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锤举例说明,该电锤包括:机壳(未图示)、位于机壳前端的夹持机构11、安装于机壳内部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100,所述夹持机构11用于夹持工具头,所述传动机构100驱动所述夹持机构11,所述传动机构100包括输出轴组件102及与输出轴组件传动连接的模式切换机构101,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对模式切换机构101调节可以实现四种模式的切换,分别是:钻模式(也称第一模式)、冲击钻模式(也称第二模式)、冲击模式(也称第三模式)、锁轴冲击模式(也称第四模式)。所述传动机构100将不同模式下的旋转扭矩或冲击力传递给工具头进行输出。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输入轴1、转换套筒3、导杆4、呈U形的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及操作件7,定义电锤的输出方向为左端,所述转换套筒3套设于输入轴1上,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由左到右依次套设于所述导杆4上,且所述第一切换片 5具有驱动转换套筒3移动的第二悬臂5b及位于第二悬臂5b左侧的第一悬臂 5a,所述第二切换片6具有驱动转换套筒3移动的第三悬臂6a及位于第三悬臂右侧的第四悬臂6b,所述操作件7具有偏心销7a,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分别扣持于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上的拉簧8,所述拉簧8的左端扣持于第一悬臂5a上,所述拉簧8的右端扣持于第三悬臂6a上,该弹簧8对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提供相向的预拉力,进一步将所述偏心销7a夹持于所述第二悬臂5b和第三悬臂6a之间。所述转换套筒3具有设置于第二悬臂5b与第三悬臂6a之间的台阶3a,且所述台阶3a的厚度小于偏心销7a的直径,该尺寸设计使得第一切换片5和第二切换片6与台阶3a存有间隙,电锤工作时,转换套筒3高速旋转,该间隙有利于以减小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与转换套筒之间的摩擦。

模式切换时,所述偏心销7a驱动第一切换片5或第二切换片6沿导杆4轴向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二悬臂5b或第三悬臂6a与所述台阶3a抵接并驱动转换套筒3轴向移动。

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输出轴组件102包括平行设置于输入轴1上方的输出轴2、固设于输出轴2上的第二齿轮12、滑动设置于输出轴2内的气缸13、气缸13驱动的冲锤14,所述气缸13压缩空气驱动冲锤14作往复运动,该冲击功能容后详述。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还包括套设于上述输入轴1上的冲击输出件9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转换套筒3 及冲击输出件9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输入轴1上。该冲击输出件9的左侧设有冲击内花键9a,所述转换套筒3的右侧设有与冲击内花键9a啮合的冲击外花键 3b;所述第一齿轮10的右侧设有旋转内花键10a,转换套筒3的左侧设有与旋转内花键10a啮合的旋转外花键3c;电锤进行冲击输出时,所述转换套筒3驱动冲击输出件9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冲击输出件9上的摆杆与气缸13连接并带动气缸13进行往复运动,该气缸13压缩气体并驱动冲锤14进行冲击输出。电锤进行旋转输出时,所述转换套筒3驱动第一齿轮10进行旋转,所述第一齿轮 10驱动第二齿轮12进行旋转,进一步驱动所述输出轴2进行旋转输出。

所述所述第一齿轮10的右侧还设有止转花键10b,所述第一悬臂5a上设有与止转花键10b啮合的锁止部5a’,当电锤单独进行冲击输出时,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选择对输出轴2进行锁止。

依据偏心销7a不同的位置,带动所述第一切换片5、第二切换片6及转换套筒3处于不同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电锤具有四种模式,当处于钻模式(也称第一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位于最左端,所述旋转内花键10a与旋转外花键3c啮合,且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分离;当处于冲击钻模式(也称第二模式)时,转换套筒3从第一模式位置向右移动,此时所述旋转内花键 10a与旋转外花键3c啮合,同时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啮合;当处于冲击模式(也称第三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从第二模式位置向右移动,此时所述旋转内花键10a与旋转外花键3c分离,且所述冲击内花键9a与冲击外花键3b啮合;当处于锁轴冲击模式(也称第四模式)时,所述转换套筒3位于最右端,此时所述旋转内花键10a与旋转外花键3c分离,所述冲击内花键9a 与冲击外花键3b啮合,且所述第一悬臂5a上的锁止部5a’与第一齿轮10上止转花键10b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拉簧分别扣持于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上,操作件具有设置于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之间的偏心销,当模式切换时,所述偏心销驱动第一切换片或第二切换片带动转换套筒沿输入轴轴向移动,其中第一切换片不仅能带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还设有禁止电动工具转动的锁止部,共计使用两个切换片即可实现电动工具的四种模式的切换,有利于简化安装、节约成本。另外转换套筒具有设置于第一切换片与第二切换片之间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厚度小于偏心销的直径,使得第一切换片和第二切换片与台阶存有间隙,有利于以减小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与转换套筒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