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片材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2319发布日期:2019-03-30 08:3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塑料片材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片材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是当今社会主要的原材料之一,现有一般通过切割装置对塑料片材进行切割,但是现有的切割装置的支撑板上没有设置压紧装置,导致在切割的过程中塑料片材的位置会移动,进而影响最终的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切割精度的塑料片材切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片材切割装置,包括:

支撑面板,用于放置待切割的塑料片材;

压紧机构,安装在支撑面板的顶面上,压紧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两块竖直并间隔对称设置的支架板,两块支架板上分别设置有位于上部的上安装孔和位于下部的下安装孔,两个上安装孔中安装有水平的上连接板,两个下安装孔中安装有水平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安装有压轮;上安装孔与上连接板间隙设置,下安装孔与安装轴间隙设置,上连接板与安装轴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上连接板的上方具有一个抵压在上连接板上表面的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架,支撑面板安装在安装架的顶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切割放置在支撑面板上的待切割的塑料片材的切割齿。

优选地,安装板包括竖直安装板和连接在竖直安装板顶端的水平安装板,压紧组件安装在水平安装板的底面。

优选地,竖直安装板朝向水平安装板的侧面沿着竖直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螺纹孔,水平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竖直安装板上。

优选地,压轮的底面贴有弹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压轮的上下位置可调,不仅能够压紧待切割的塑料片材,提高切割精度,而且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待切割的塑料片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塑料片材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塑料片材切割装置包括支撑面板20和压紧机构,支撑面板20用于放置待切割的塑料片材;压紧机构安装在支撑面板20的顶面上,压紧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包括两块竖直并间隔对称设置的支架板33,两块支架板33上分别设置有位于上部的上安装孔34和位于下部的下安装孔35,两个上安装孔34中安装有水平的上连接板36,两个下安装孔35中安装有水平的安装轴37,安装轴37上安装有压轮38;上安装孔34与上连接板36间隙设置,下安装孔35与安装轴37间隙设置,上连接板36与安装轴37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上连接板36的上方具有一个抵压在上连接板36上表面的弹簧39。

本实施例的塑料片材切割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上安装孔34与上连接板36间隙设置,下安装孔35与安装轴37间隙设置,上连接板36与安装轴37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上连接板36的上方安装有一个抵压在上连接板36上表面的弹簧39,使得压轮38的上下位置可调,不仅能够压紧待切割的塑料片材而且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待切割的塑料片材。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塑料片材切割装置还包括安装架10,支撑面板20安装在安装架10的顶面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塑料片材切割装置还包括用于切割放置在支撑面板上的待切割的塑料片材的切割齿。

优选地,安装板包括竖直安装板31和连接在竖直安装板31顶端的水平安装板32,压紧组件安装在水平安装板32的底面。优选地,竖直安装板31朝向水平安装板32的侧面沿着竖直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螺纹孔,水平安装板32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竖直安装板31上。

优选地,压轮38的底面贴有弹性垫。弹性垫的作用是防止压轮38给塑料片材的表面留下压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