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组件、滤清器的壳体及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8430发布日期:2019-10-29 21:3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铰链组件、滤清器的壳体及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组件、具有该铰链组件的滤清器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一种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的装置,通常车辆中均安装有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一般包括壳体和容纳于壳体内的滤芯,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滤清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壳体包括上壳体100、下壳体200和搭扣组件300,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通过搭扣组件300安装在一起。

对于现有的这种壳体,更换滤芯时,需要先取下上壳体100,然后沿着下壳体200的轴线方向取出滤芯,因此,这就需要整车提供较大的轴向空间以供滤芯更换。此外,沿着下壳体200的轴线方向取出滤芯也比较费力。

同时,在现有的铰链组件中,通常通过设置螺栓、销轴等铰接件穿过铰接孔来实现铰接功能,往往需要额外设置螺母、限位销等固定件,此类铰链组件的结构复杂,且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拆装的铰链组件、具有该铰链组件的滤清器的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滤清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相对转动并形成所述铰链组件的旋转轴;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通孔,

所述通孔供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穿过,当所述第一限位部穿出所述通孔后,所述插入部能在所述通孔内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沿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通孔的穿出端还设有限位配合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穿出所述通孔后能与所述限位配合部配合以实现轴向限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通孔的穿出端的端面形成为所述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端面接触以实现轴向限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面上凸设有止挡部,在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对所述止挡部进行止挡以限定所述第二部件的旋转角度范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所述轴向贯通所述通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供所述第一限位部穿过。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周向一侧,并位于所述导向槽的边缘。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构造为凸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缘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随所述插入部在所述通孔内的旋转而与所述限位配合部接触以实现轴向限位。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构造为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弹性伸缩,

当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被压缩时,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能够穿过所述通孔,

当弹性伸缩机构穿过所述通孔后复位时,所述弹性伸缩机构能与所述限位配合部接触以实现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清器的壳体,具有容纳滤芯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组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另一者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容纳腔,并且

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经由所述铰链组件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壳体打开时,形成供所述滤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或者从所述壳体中取出的开口。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在与所述铰链组件相背的一侧还设有搭扣组件,用于在关闭状态下将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卡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清器,所述滤清器包括壳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通过插入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通孔的巧妙配合设计,铰链组件的结构简单,且拆装十分方便。同样地,具备上述铰链组件的壳体及滤清器具备同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滤清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清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壳体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壳体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图2中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2中的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壳体;200下壳体;300搭扣组件;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铰链组件;31第一部件;311插入部;312限位凸起;313限位凸台;32第二部件;321通孔;322导向槽;323止挡凸起;4搭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连接”包括一体成型、卡接以及通过螺钉、螺栓、销等紧固件连接等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及的“轴向”指的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转动所形成的铰链组件的旋转轴的轴向。

本实用新型提及的“限位凸起(第一限位部)与导向槽在轴向上对准”指的是限位凸起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以进出导向槽。

下面结合图2至图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滤清器的壳体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滤清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铰链组件3和搭扣组件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铰链组件3转动连接,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之间与铰链组件3相背的一侧设有搭扣组件4,用于在壳体的关闭状态下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卡接固定。

其中,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经由铰链组件3相对转动使得壳体打开时,形成供滤芯沿壳体的径向安装于壳体中或者从壳体中取出的开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铰链组件3有三个,沿着壳体的轴向间隔开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搭扣组件4有三个,沿着壳体的轴向间隔开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铰链组件3包括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其中,第一部件31与第一壳体1连接,可选地与第一壳体1一体成型。第二部件32与第二壳体2连接,可选地与第二壳体2一体成型。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能相对转动并形成铰链组件的旋转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部件31包括插入部311、限位凸起312(第一限位部)和限位凸台313(第二限位部)。其中,插入部311整体呈圆柱状,限位凸起312和限位凸台313分别设置于插入部311的两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312凸设于插入部311的外周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限位凸起312有两个,沿着旋转轴的周向间隔180度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限位凸台313与第一壳体1连接,可选地与第一壳体1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二部件32整体大致呈圆筒状,第二部件32包括沿旋转轴的轴向延伸的通孔321、导向槽322和止挡凸起323(止挡部)。其中,导向槽322开设于第二部件32的限定通孔321的内壁,且沿着通孔321的轴向延伸,止挡凸起323设置于第二部件32的轴向一端(即靠近限位凸起312的一端)的端面,且位于导向槽322的沿旋转轴的周向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321可供插入部311穿过,导向槽322可供限位凸起312穿过。限位凸起312穿过导向槽322后,插入部311可相对于通孔321转动以使得限位凸起312与导向槽322在旋转轴的周向上错开,限位凸起312与第二部件32的端面(限位配合部)接触配合以实现轴向限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凸台313沿旋转轴的径向的尺寸大于通孔321的孔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321与插入部311相匹配,通孔321的直径与插入部311的直径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导向槽322有两个,沿着第二部件32的内壁的周向间隔180度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止挡凸起323有两个,沿着第二部件32的端面的周向间隔180度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壳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部件32大致位于限位凸起312和限位凸台313之间,限位凸起312与导向槽322在插入部311的周向上错开(即轴向不对准),限位凸起312和限位凸台313阻止第二部件32在插入部311的轴向上相对于第一部件31移动而脱离第一部件31,即,第二壳体2无法在壳体的轴向上移动而脱离第一壳体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限位凸起312和限位凸台313在插入部311的轴向上的距离等于通孔321的长度。这样,铰链组件3的结构紧凑,且能够防止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壳体的轴向上发生窜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转动第二壳体2以打开壳体后,止挡凸起323将与限位凸起312接触而将第二壳体2在插入部311的周向上止挡定位,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相对于第一壳体1处于一个合适的打开位置(即限定第二壳体2(或第二部件32)的旋转角度范围)。

可以理解,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限位凸起312和止挡凸起323的相对位置而使得第二壳体2处于一个合适的打开位置,进而便于滤芯的拆装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凸起323位于导向槽322的周向一侧,并位于导向槽322的边缘。这样,当止挡凸起323靠近导向槽322的一侧与限位凸起312接触时,限位凸起312与导向槽322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对准。此时,沿着壳体的轴向移动第二壳体2,限位凸起312进入导向槽322中,继续移动第二壳体2,限位凸起312将与导向槽322分离,即,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分离。

上面说明了铰链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铰链组件中的限位凸起可以替换为例如弹簧销等的弹性伸缩机构。

其中,弹性伸缩机构可以构造为:当弹性伸缩机构被压缩时,弹性伸缩机构能够穿过第二部件32的通孔321,当弹性伸缩机构穿过通孔321后复位时,弹性伸缩机构与第二部件32的端面接触以实现轴向限位。

可以理解,除了将限位凸起替换为弹性伸缩机构,铰链组件中其它结构可以不变,即同样可以设置止挡凸起以与弹性伸缩机构配合。当然,可以不设置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铰链组件转动连接,第一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沿壳体的径向打开,滤芯能够从壳体的径向进行拆装更换,使得整车无需提供供滤芯更换的轴向空间。同时,从壳体的径向上拆装更换滤芯更加省力方便。

(2)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通过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限位凸台和通孔的巧妙配合设计,铰链组件的结构简单,且拆装十分方便,即也使得壳体的拆装十分方便。

(3)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通过在第二部件上设置止挡凸起,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与止挡凸起接触而在插入部的周向上对第二部件进行止挡定位,使得第二壳体准确方便地定位于一个合适的打开位置。同时,限位凸起与止挡凸起接触时,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与导向槽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对准,使得壳体的分离更加方便。

(4)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通孔的直径与插入部的直径相等,使得铰链组件的结构紧凑,减少铰链组件占用的空间。

(5)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中,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和限位凸台设置于插入部的两端,限位凸起和限位凸台在插入部的轴向上的距离等于通孔的长度,使得铰链组件的结构紧凑,减少铰链组件占用的空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1)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部件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部件固定于第二壳体,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部件可以固定于第二壳体,相应地,第二部件固定于第一壳体。

(2)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壳体与铰链组件相反的一侧与第二壳体与铰链组件相反的一侧通过搭扣组件卡接固定,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也可以通过螺栓、螺钉、销等紧固件相互连接。

(3)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铰链组件和搭扣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铰链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搭扣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铰链组件的数量和搭扣组件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插入部为圆柱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插入部也可以为圆台状、球状或其它形状。

(5)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限位部也可以构造为限位杆或其它形式的限位结构。

(6)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位凸起有两个,导向槽也有两个,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限位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导向槽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限位凸起和导向槽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限位凸起的数量可以少于导向槽的数量)。

(7)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部件呈圆筒状,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部件可以为长方体状、圆台状或其它形状,只要其包括一个与第一部件的插入部配合的通孔即可。

(8)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孔的直径与插入部的直径相等,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通孔的直径也可以大于插入部的直径。

(9)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和限位凸台在插入部的轴向上的距离等于通孔的长度,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和限位凸台在插入部的轴向上的距离也可以大于通孔的长度。

(10)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止挡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止挡凸起也可以为一个。当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和导向槽的数量不为两个时,止挡凸起的数量可以根据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和导向槽的数量而合理地确定。

(11)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止挡凸起或两个导向槽均在周向上间隔180度设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两个限位凸起、两个止挡凸起或两个导向槽均在周向上也可以间隔其它角度设置;当限位凸起、止挡凸起或导向槽为三个以上时,既可以沿着周向均匀间隔开设置,也可以沿着周向不均匀地间隔开设置。

(12)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当止挡凸起与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接触时,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与导向槽在插入部的轴向上对准,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当止挡凸起与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接触时,限位凸起(或弹性伸缩机构)与导向槽在插入部的轴向上也可以不对准。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清器,其包括上述的壳体和容纳于该壳体内的滤芯。

可以理解,具备上述壳体的滤清器具备同样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