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504发布日期:2019-08-20 23: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防潮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



背景技术:

工业用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用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由于工业用机器人是由众多的金属零件安装构成,当机器人在长时间不适用时,空气中的湿气会侵入机器人的内部,造成零件的锈蚀,降低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目前机器人用到的防潮外罩多为构造简单的金属外罩,这些防潮外罩由于体积大,不方便搬运,同时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

第一方面,方便运输,空间利用率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包括内罩、扩展箱、固定块、电热管、外护栏、辅助杆、万向轮和密封条,所述内罩的内侧为防潮仓,所述内罩的上方为套罩,所述套罩的后侧上方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套罩的后侧内壁且位于所述方形开口的前侧焊接有所述扩展箱,所述扩展箱的后侧通过合页轴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后侧焊接有拉手,所述内罩的外侧面通过若干个所述固定块安装有所述电热管,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有螺丝固定孔,所述电热管从上至下依次呈包裹状排列分布,所述内罩的外侧焊接有所述外护栏,所述外护栏的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口,所述外护栏的后上方设有与所述扩展箱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内罩的左侧面焊接有所述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呈直角结构,所述内罩的右侧通过中心轴安装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内罩的下方为卡罩,所述卡罩的底部卡套有一圈所述密封条。

本申请中,所述内罩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套罩的体积大于所述卡罩的体积,且所述卡罩与所述套罩的截面均为方形结构。

本申请中,所述扩展箱由五块金属板构成,且内侧为扩展防潮仓,所述箱门与所述套罩的后侧外壁之间通过插销固定。

本申请中,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电热管相契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电热管为碳纤维电热管。

本申请中,所述外护栏由若干根金属杆构成,所述外护栏与所述内罩的外壁之间形成发热区,且所述电热管位于所述发热区内。

本申请中,所述辅助杆和所述万向轮各有两个,所述万向轮和所述辅助杆的末端均穿过所述外护栏。

本申请中,所述密封条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条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密封条的位于所述外护栏的下方。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杆和万向轮的配合使用,使得防潮外罩更方便搬运,同时内罩设置的扩展箱,提升了防潮外罩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固定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辅助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内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罩;2、扩展箱;3、固定块;4、电热管;5、外护栏;6、辅助杆;7、万向轮;8、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2和图4,一种工业用机器人的防潮外罩,包括内罩1、扩展箱2、固定块3、电热管4、外护栏5、辅助杆6、万向轮7和密封条8,所述内罩1的内侧为防潮仓,所述内罩1的上方为套罩,所述套罩的后侧上方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套罩的后侧内壁且位于所述方形开口的前侧焊接有所述扩展箱2,所述扩展箱2的后侧通过合页轴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后侧焊接有拉手,所述内罩1的外侧面通过若干个所述固定块3安装有所述电热管4,所述固定块3的表面设有螺丝固定孔,所述电热管4从上至下依次呈包裹状排列分布,所述内罩1的外侧焊接有所述外护栏5,所述外护栏5的表面设有若干散热口,所述外护栏5的后上方设有与所述扩展箱2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内罩1的左侧面焊接有所述辅助杆6,所述辅助杆6呈直角结构,所述内罩1的右侧通过中心轴安装有所述万向轮7,所述内罩1的下方为卡罩,所述卡罩的底部卡套有一圈所述密封条8。所述扩展箱2由五块金属板构成,且内侧为扩展防潮仓,所述箱门与所述套罩的后侧外壁之间通过插销固定。所述外护栏5由若干根金属杆构成,所述外护栏5与所述内罩1的外壁之间形成发热区,且所述电热管4位于所述发热区内。所述辅助杆6和所述万向轮7各有两个,所述万向轮7和所述辅助杆6的末端均穿过所述外护栏5。所述密封条8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条8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密封条8的位于所述外护栏5的下方。

如图5所示,所述内罩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套罩的体积大于所述卡罩的体积,且所述卡罩与所述套罩的截面均为方形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块3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电热管4相契合的环形凹槽,所述电热管4为碳纤维电热管。使用方法:当机器人长时间不启用时,使用起吊装置通过辅助杆6把内罩1套在机器人的外侧,同时还可以在扩展箱2内侧的扩展防潮仓放入其它配套使用的防潮物件;在阴冷天气时启动电热管4,可有效加快周围水汽的蒸发,外护栏5的设置,可避免加热时安全事故的发生;内罩1底部套装的密封条8,可有效避免湿气侵入内部;待机器人启用时,可将防潮外罩通过万向轮7移动至其他地方。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