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7548发布日期:2019-11-29 22:2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塞拉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塞拉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塞拉门。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门、地铁门或高铁门通常使用塞拉门,塞拉门封闭性良好,占用空间少,使得整体车型美观大方,塞拉门的门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塞拉门的安全性和封闭性,为了提高塞拉门的安全性,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主要将研究的对象放在塞拉门锁的结构上。

目前使用的塞拉门锁结构通常是在车门关闭时,通过车架上的一个导轨,将门锁上的一个导轮导入该导轨内,通过这个导轨来限制门锁的移动,而门锁固定在车门上,这样就限制车门的移动,从而达到锁门的目的。但是这种门锁结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坑坑洼洼的情况时有出现,门锁上的导轮会在导轨内来回滚动,这样会导致车门封闭性较差,在高速运行时气流会从门缝中进入车内,影响乘客乘车体验;震动较大时甚至会出现导轮从导轨内原路返回滑出的现象,这样就导致车门会被自动打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塞拉门锁虽然能够避免在震动颠簸时车门自动打开的问题,但是通常车门的开合以及门锁的上锁与解锁分别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即整套车门需要至少两套驱动电机,一套用于驱动门锁上锁和解锁,另一套用于驱动车门的开合,无疑增加了成本,且车门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塞拉门,门锁的上锁与开锁以及车门的打开与闭合共用一个驱动电机,且本塞拉门的门锁能够有效避免锁紧后的车门在颠簸运行中自动打开,锁紧后的车门密闭性良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塞拉门,包括门锁离合装置、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导轨、至少一个最多两个门板以及与所述门板数量相等且配套使用的携门架和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塞拉门上方的托盘两侧且水平位于所述丝杠的下方,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待上锁停止器同轴固定,且所述丝杠水平位于所述门板的正上方;若所述门板为一个,则所述携门架的顶端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中部通过套筒套设在所述滑杆上,底部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若所述门板为两个,则所述塞拉门还包括门板同步装置,第一携门架的顶端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中部通过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一滑杆上,底部与第一门板固定连接;第二携门架的顶端通过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二滑杆上,底端与第二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门板同步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同步开合;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套筒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所述导轨之间通过导轮滚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门锁离合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托盘上,所述门锁离合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闭合或打开时,将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上锁或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离合装置中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的上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闭合或打开的同时,驱动所述上锁机构上锁或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将所述上锁机构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机构中包括卡紧组件、上锁连动组件和上锁驱动组件,所述卡紧组件中,卡紧块的中部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上部与所述待上锁停止器卡紧或分离,底部位于所述上锁连动组件中的拨动销下部或上部;所述上锁连动组件中的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衔接,所述主动块的一侧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另一侧位于所述套筒或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在所述门板闭合时,所述套筒或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主动块的一端能够通过挤压所述主动块驱动其绕所述托盘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打开的同时,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将所述卡紧块与所述待上锁停止器分离。当门板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驱动电机正转,带动丝杠正转,丝杠螺母沿丝杠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携门架、滑杆上的套筒以及门板向一侧移动,当套筒移动到挤压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时,主动块受挤压沿托盘旋转,带动拨动杆旋转,拨动杆拨动卡紧组件中的卡紧块绕托盘旋转,当卡紧块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其上部与待上锁停止器卡死上锁;当需要解锁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解锁连动组件带动拨动组件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之后,驱动电机继续反转,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螺母反向移动,带动携门架、套筒以及下方的门板反向移动,车门打开。本发明中,由于待上锁停止器在被卡紧块卡紧后就只能顺转,不能逆转,所以,当卡紧块卡死在待上锁停止器上时,不会由于震动等导致待上锁停止器逆转,而待上锁停止器由于震动颠簸等顺转时则会使得本门锁离合装置将门锁的更紧,从而卡紧块会与待上锁停止器一直处于卡死状态;而在实际应用中,本门锁离合装置一般是固定在公交车门、地铁门或高铁门等上的,与门之间相对静止,所以本门锁离合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已经上锁的车门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而自动打开;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装有本门锁离合装置的车门能够被更好的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卡紧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紧块的上部和所述托盘固定连接,且所述卡紧块的中部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在直线之外。这样设计后,当第一弹性件位于卡紧块的中部与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的一侧时,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卡死上锁;当第一弹性件位于卡紧块的中部与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的另一侧时,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过渡块,所述过渡块的转轴与所述拨动销平行设置,且所述过渡块位于所述拨动销的上部或下部。当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卡死时,过渡块位于拨动销上方,第一弹性件位于卡紧块的中部与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的一侧;当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从卡死状态到分离状态的过程中,拨动销会有一段时间与过渡块接触,由于过渡块与卡紧块转动连接,所以拨动销可以越过过渡块后位于过渡块上方,此时,第一弹性件位于卡紧块的中部与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的另一侧,迫使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连动组件中包括拨动杆、拨动销、套杆和连动块,所述拨动杆的底端与所述主动块衔接,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拨动杆上开设有对所述套杆的一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套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另一端与所述连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托盘上,另一端与所述拨动销连接。当门板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驱动电机正转,带动丝杠正转,丝杠螺母沿丝杠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携门架、滑杆上的套筒以及门板向一侧移动,当套筒移动到挤压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时,主动块受挤压沿托盘旋转,带动拨动杆旋转,进而带动套杆连同连动块转动,连动块的转动则带动拨动销转动,拨动销转动到一定位置时会与卡紧块下方的过渡块接触,过渡块则带动卡紧块绕托盘正方向旋转,卡紧块的旋转使得第一弹性件从远离逐渐向靠近待上锁停止器的一侧转动,当卡紧块的旋转使得第一弹性件所在直线越过卡紧块与托盘之间的连接点时,卡紧块即能够卡在待上锁停止器上,此时过渡块位于拨动销左侧下方且二者相互分离;当门板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解锁机构对卡紧块进行解锁时,解锁机构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拨开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解锁机构会迫使卡紧块绕托盘反方向旋转,卡紧块的旋转使得第一弹性件所在直线再次越过卡紧块与托盘之间的转动连接点后,第一弹性件则也可以迫使卡紧块反向旋转,使得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然后,驱动电机继续反转,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螺母反向移动,带动携门架、套筒以及下方的门板反向移动,车门打开。在套筒反向移动到与主动块分离后,主动块会在第二弹性件的驱动下沿托盘反向旋转,则带动拨动杆反向旋转,拨动杆拨动套杆反向旋转,进而带动连动块及拨动销反向旋转,使得上锁驱动组件和上锁连动组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过渡块仍位于拨动销下方且二者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驱动组件中包括主动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主动块通过转轴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主动块固定;当所述门板闭合时,所述套筒或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主动块的一端能够通过挤压所述主动块驱动所述主动块绕所述托盘转动。当门板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驱动电机正转,带动丝杠正转,丝杠螺母沿丝杠做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携门架、滑杆上的套筒以及门板向一侧移动,当套筒移动到挤压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时,主动块受套筒的挤压后绕转轴沿托盘正方向旋转,第二弹性件被拉紧;当门板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丝杠反转,丝杠螺母反向移动,带动携门架、套筒以及下方的门板反向移动,车门打开,在套筒反向移动到与主动块分离后,主动块会在第二弹性件的驱动下沿托盘反向旋转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驱动组件中还包括主动块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主动块转动连接,当所述门板闭合时,所述套筒或所述第一套筒靠近所述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有效接触。导向件的作用则是将主动块与套筒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为与所述主动块转动连接的滚轮。主动块通过滚轮与套筒接触,将主动块与套筒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小主动块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块上开设有对所述拨动杆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拨动杆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无论是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之间是卡死或是分离状态,拨动杆的底端始终被第二限位孔限制在其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本体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主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连动组件中包括螺旋-直线轴套和导轴,所述螺旋-直线轴套的一端同轴套设或内嵌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同轴套设或内嵌于所述导轴上,所述导轴与所述待上锁停止器同轴固定;所述导轴、所述待上锁停止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所述螺旋-直线轴套均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闭合或打开时,驱动所述螺旋-直线轴套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或螺旋运动。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卡死上锁后需要解锁时,即关闭的门板需要打开时,驱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驱动螺旋-直线轴套旋转,由于螺旋-直线轴套的两端一端为螺旋结构另一端为直线结构,所以,当上锁停止器被卡紧块卡死时,与其同轴固定的导轴无法旋转,所以导致一端与导轴衔接的螺旋-直线轴套也无法旋转,而只能被迫沿其直线结构做短程的螺旋直线移动;当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后,驱动电机再驱动螺旋-直线轴套旋转时,则由于待上锁停止器此时可以自由旋转,所以导轴也能自由旋转,即螺旋-直线轴套也可以跟随导轴自由旋转;同时,由于螺旋-直线轴套的一端为螺旋另一端为直线结构,其在旋转时也可以做一定间距的直线运动,两者结合即是螺旋运动,当直线运动的行程结束后,就只是单纯的原地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直线轴套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一端内壁具有螺旋齿a32,另一端内壁具有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a33;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齿a32或所述筋条a33配合的螺旋键a34或花键a35,所述导轴外壁具有与所述筋条a33或所述螺旋齿a32配合的花键b36或螺旋键b37;所述螺旋-直线轴套具有所述螺旋齿a32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螺旋键a34或螺旋键b37上,具有所述筋条a33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花键a35或花键b36上。螺旋-直线轴套作为中空套筒使用时,其两端需要保证一端为螺旋齿,一端为与其中轴线平行的筋条,这样,在驱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上的螺旋键或花键驱动螺旋-直线轴套运动时,在导轴没有随待上锁停止器旋转之前,只能驱动螺旋-直线轴套做短程的螺旋直线运动,从而螺旋-直线轴套带动拨杆前后移动,实现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直线轴套为实心轴结构,其一端外壁具有螺旋键a34,另一端外壁具有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花键a35;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键a34或所述花键a35配合的螺旋齿a32或筋条a33,所述导轴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花键a35或所述螺旋键a34配合的筋条b38或螺旋齿b39;所述螺旋-直线轴套具有所述螺旋键a34的一端嵌套于所述螺旋齿a32或所述螺旋齿b39内,具有所述花键a35的一端嵌套于所述筋条a33或所述筋条b38内。螺旋-直线轴套作为轴使用时,其两端需要保证一端为螺旋键,一端为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花键,这样,在驱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上的螺旋齿或筋条驱动螺旋-直线轴套运动时,在导轴没有随待上锁停止器旋转之前,只能驱动螺旋-直线轴套做短程的螺旋直线运动,从而螺旋-直线轴套带动拨动杆前后移动,实现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直线轴套的一端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另一端为实心轴结构,具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一端内壁具有螺旋齿a32或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a33,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具有花键a35或螺旋键a34;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齿a32或所述筋条a33配合的螺旋键b37或花键b36,所述导轴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花键a35或螺旋键a34配合的筋条b38或螺旋齿b39;所述螺旋-直线轴套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嵌套于所述导轴内;或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花键a35或螺旋键a34配合的筋条c40或螺旋齿c42;所述导轴外壁具有与所述螺旋齿a32或筋条a33配合的螺旋键c41或花键c43;所述螺旋-直线轴套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嵌套于所述驱动该电机的输出轴内,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导轴上。螺旋-直线轴套的一端作为轴使用另一端作为套筒使用时,其两端需要保证一端具有螺旋齿或螺旋键结构,另一端具有直线花键或筋条结构,这样,在驱动电机通过其输出轴上的螺旋齿或筋条驱动螺旋-直线轴套运动时,在导轴没有随待上锁停止器旋转之前,只能驱动螺旋-直线轴套做短程的螺旋直线运动,从而螺旋-直线轴套带动拨动杆前后移动,实现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旋-直线轴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套设有第一缓冲件,和/或,在所述螺旋-直线轴套与所述导轴之间套设有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和/或第二缓冲件的设置使得螺旋-直线轴套的位置能够被限制固定,防止其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导轴之间左右移动,影响解锁效果,另外,也能对螺旋-直线轴套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两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导轴之间发生碰撞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或第二缓冲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组件中包括拨杆和第三弹性件,所述拨杆的中部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前端为自由端,末端与所述螺旋-直线轴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拨杆的前端和所述托盘固定连接,且所述拨杆的中部与所述托盘转动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弹性件所在直线之外。当想要打开关闭的门板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螺旋-直线轴套向靠近卡紧块的方向移动,螺旋-直线轴套能够带动拨杆的末端转动,从而拨杆的中部绕托盘转动,使得本来与卡紧块之间不接触的拨杆前端逐渐向靠近卡紧块的方向旋转,同时第三弹性件也向靠近拨杆的中部与托盘的转动连接点靠近;随着螺旋-直线轴套的移动,拨杆的前端与卡紧块接触并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当第三弹性件越过拨杆的中部与托盘的转动连接点后,拨杆完全将卡紧块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解锁,且此时第一弹性件也位于卡紧块中部与托盘的转动连接点远离待上锁停止器的一侧,即使拨杆此时与卡紧块分离,卡紧块也会由于第一弹性件的存在不会重新回转到待上锁停止器卡紧接触的状态,这样,门锁离合装置被打开,随着驱动电机的继续反转驱动丝杠正转,带动丝杠螺母、套筒、携门架反向移动,实现门板的打开;当需要将打开的门板关闭时,驱动电机正转,丝杠正转,带动丝杠螺母、套筒、携门架正向移动,与此同时,驱动电机的正转也会带动螺旋-直线轴套正向螺旋直线移动,从而拨杆与卡紧块分离,待螺旋-直线轴套正向移动到初始位置后就是原地旋转;当套筒正向移动到挤压到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后,上锁驱动组件通过上锁连动组件将卡紧组件中的卡紧块卡死的上锁停止器上,实现门板的关闭上锁;然后驱动电机停止驱动,螺旋-直线轴套也停止旋转,等待下一次解锁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三弹性件为拉簧。

优选地,所述待上锁停止器为棘轮,所述卡紧块的上部具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啮合时,所述卡紧块与所述待上锁停止器卡死,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分离时,所述卡紧块与所述待上锁停止器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装置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钢丝绳,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托盘两侧,所述钢丝绳的主动端与所述第一携门架固定连接,被动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后与所述第二携门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携门架和所述第二携门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所在直线的两侧。当驱动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时,丝杠螺母带动第一携门架沿丝杠和滑杆移动,进而带动钢丝绳绕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二携门架与第一携门架做相反方向的移动,实现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同步开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门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由转动块、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组成的门板导向机构,所述转动块的一端通过固定块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分别通过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块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门板的底部导槽内,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底部导槽外。门板导向机构能够限定门板底部的移动轨迹,使其与门板顶部保持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门板靠近所述车架的的底部边缘处还设置有弧形导槽,当所述门板关闭时,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弧形导槽内;当所述门板打开时,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所述弧形导槽外。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当需要将开启的门板关闭时,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正向旋转,丝杠螺母沿丝杠直线移动,带动套筒沿滑杆以及携门架底部的门板直线移动(若是两个门板,则第一携门架的移动会驱动门板同步装置带动第二携门架同步相对运动),当套筒移动到与门锁离合装置接触时,会驱动门锁离合装置将与丝杠同轴固定的待上锁停止器卡紧上锁,从而实现将门板关闭上锁的功能;当需要将关闭的门板打开时,驱动电机驱动门锁离合装置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分离后的待上锁停止器能够在驱动电机的继续驱动下反向旋转,进而带动丝杠反向旋转,丝杠螺母沿丝杠反向直线移动,进而丝杠螺母和套筒反向移动,带动携门架反向移动(若是两个门板,则第一携门架的移动会驱动门板同步装置带动第二携门架同步相对运动),当套筒反向移动到与门锁离合机构分离时,门锁离合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未上锁状态),等待下一次上锁。

可见,本塞拉门中门锁的上锁和解锁以及门板或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打开或闭合共用一个驱动电机,能够有效避免锁紧后的车门在颠簸运行中自动打开,锁紧后的车门密闭性良好;结构简单,机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降低塞拉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塞拉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双塞拉门的部分结构正视图;

图3为双塞拉门的侧视图;

图4为双塞拉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双塞拉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虚线圈s1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塞拉门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虚线圈s2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门锁离合装置闭合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门锁离合装置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螺旋-直线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3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15为螺旋-直线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正视图;

图17为图16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18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19为图18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0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21为图20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2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23为图22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4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25为图24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6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27为图26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28为螺旋-直线轴套的正视图;

图29为图28中沿a-a面的剖视图;

图30为单塞拉门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1为图30中虚线圈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塞拉门,如图1至9所示,主要由门锁离合装置1、门板同步装置2、驱动电机3、丝杠4、导轨48、丝杠螺母5、第一门板7、第二门板8、第一携门架9、第二携门架10、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49组成,驱动电机3固定在塞拉门的托盘11上,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49相互平行设置且两端均固定在托盘11两侧,第一滑杆6和第二滑杆49与丝杠4平行设置且位于丝杠4的下方,丝杠4的一端与托盘11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待上锁停止器12同轴固定,且丝杠4水平位于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的正上方;第一携门架9的顶端与丝杠螺母5固定连接,中部通过第一套筒50套设在第一滑杆6上,底部与第一门板7固定连接,第一套筒50还与固定在车架51上的导轨48之间通过导轮52滚动连接,导轨48与第一滑杆6平行设置;第二携门架10的顶端通过第二套筒53套设在第二滑杆49上,底端与第二门板8固定连接,丝杠螺母5与丝杠4螺纹连接。在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靠近车架51的底部边缘一侧处还分别设置有弧形导槽54,在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由转动块55、第一导向轮56和第二导向轮57组成的门板导向机构58,转动块55的一端通过固定块59水平转动连接在车架51上,第一导向轮56和第二导向轮57分别通过转轴竖直转动连接在转动块55的上表面上,第一导向轮56位于第一门板7或第二门板8的底部导槽60内,第二导向轮57位于底部导槽60外。

门板同步装置2用于控制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同步开合,主要由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14和钢丝绳15组成,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分别转动连接在托盘11两侧,钢丝绳15的一端与第一携门架9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后与第一携门架9固定连接,且第一携门架9与第二携门架10分别位于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所在直线的两侧。

门锁离合装置1固定在托盘11上,如图10,门锁离合装置1由固定在托盘11上的上锁机构和解锁机构组成,用于在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闭合或打开的同时,将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上锁或解锁。上锁机构主要由上锁驱动组件、上锁连动组件和卡紧组件组成,其中,上锁驱动组件由主动块16、导向件17和第二弹性件18组成,主动块16通过转轴19与托盘11转动连接,第二弹性件18优选使用扭簧,第二弹性件18的本体套设并固定在转轴19上,另一端与主动块16固定连接;导向件17优选使用滚轮,滚轮转动连接在主动块16的下侧。

上锁连动组件由拨动杆21、拨动销22、套杆23和连动块24组成,拨动杆21的底端位于主动块16上开设的第二限位孔25内,顶端转动连接在托盘11上;拨动杆21上开设有对套杆23的一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孔26,套杆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孔26内,另一端与连动块24固定连接;连动块2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托盘11上,另一端与拨动销22连接;套杆23与拨动销22平行设置,拨动杆21与连动块24平行设置。

卡紧组件由卡紧块27、过渡块28和第一弹性件29组成,卡紧块27的中部与托盘11转动连接,过渡块28转动连接在卡紧块27的底部,过渡块28的转轴与拨动销22平行设置;在上锁状态时,卡紧块27的上部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紧,底部过渡块28位于拨动销22的下部且与拨动销22分离;在解锁状态时,卡紧块27的上部与待上锁停止器12分离,底部过渡块28仍位于拨动销22的下部且与拨动销22分离。第一弹性件29优选使用拉簧,第一弹性件29的两端分别与卡紧块27的上部和托盘11固定连接,且卡紧块27的中部与托盘11转动连接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弹性件29所在直线之外。

上述待上锁停止器12优选使用只能单向转动的棘轮,卡紧块27的上部具有棘爪,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死上锁时(如图10),棘爪与棘轮啮合,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分离解锁时,棘爪与棘轮分离(如图11)。

上述解锁机构中包括解锁连动组件和拨动组件,其中,解锁连动组件由中空圆柱体结构的螺旋-直线轴套30和导轴31组成,螺旋-直线轴套30的一端内壁具有螺旋齿a32,另一端内壁具有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a3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实心轴,外壁上设有与螺旋齿a32配合的螺旋键a34,导轴31为实心导轴,外壁具有与筋条a33配合的花键a35,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螺旋齿a32的一端套设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螺旋键a34上,具有筋条a33的一端套设在导轴31的花键a35上,如图12至14。或者,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实心轴,外壁上设有与筋条a33配合的花键b36,导轴31为实心导轴,外壁具有与螺旋齿a32配合的螺旋键b37,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螺旋齿a32的一端套设在导轴31的螺旋键b37上,具有筋条a33的一端套设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花键b36上,如图15至17。

上述螺旋-直线轴套30也可以实心轴结构,其一端外壁具有螺旋键a34,另一端外壁具有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花键a35;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空心轴,内壁上设有与螺旋键a34配合的螺旋齿a32,导轴31为空心导轴,内壁具有与花键a35配合的筋条b38;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螺旋键a34的一端嵌套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内的螺旋齿a32内,具有花键a35的一端嵌套于导轴31内的筋条b38内,如图18和19。或者,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空心轴,内壁上设有与花键a35配合的筋条a33,导轴31为空心导轴,内壁具有与螺旋键a34配合的螺旋齿b39;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螺旋键a34的一端嵌套于导轴31的螺旋齿b39内,具有花键a35的一端嵌套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筋条a33内,如图20和21。

上述螺旋-直线轴套30也可以是一端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另一端为实心轴结构的轴套,当具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一端内壁具有螺旋齿a32、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具有花键a35时,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实心轴,外壁上设有与螺旋齿a32配合的螺旋键b37,导轴31为空心导轴,内壁上具有与花键a35配合的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b38;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套设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螺旋键b37上,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嵌套于所述导轴31的筋条b38内,如图22和23。或者,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空心轴,内壁设有与花键a35配合的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c40,导轴31为实心导轴,外壁上具有与螺旋齿a32配合的螺旋键c41;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套设于导轴31的螺旋键c41上,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嵌套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筋条c40内,如图24和25。

当上述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中空圆柱体结构的一端内壁具有圆周分布且与其中轴线平行的若干筋条a33、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具有螺旋键a34时,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实心轴,外壁上设有与筋条a33配合的花键b36,导轴31为空心导轴,内壁上具有与螺旋键a34配合的螺旋齿b39;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套设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花键b36上,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嵌套于导轴31的螺旋齿b39内,如图26和27。或者,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为空心轴,内壁设有与螺旋键a34配合螺旋齿c42,导轴31为实心导轴,外壁上具有与筋条a33配合的花键c43;螺旋-直线轴套30具有中空结构的一端套设于导轴31的花键c43上,具有实心轴结构的一端嵌套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的螺旋齿c42内,如图28和29。

上述解锁机构中的拨动组件由拨杆44和第三弹性件45组成,拨杆44的中部与托盘11转动连接,前端为自由端,末端与螺旋-直线轴套30转动连接;第三弹性件45优选为拉簧,第三弹性件45的两端分别与拨杆44的前端和托盘11固定连接,且拨杆44的中部与托盘11转动连接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弹性件45所在直线之外。

上述导轴31、待上锁停止器12、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以及各种结构的螺旋-直线轴套30均同轴设置,驱动电机3用于在驱动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闭合或打开的同时,驱动螺旋-直线轴套30沿其轴作直线或螺旋运动。

上述双塞拉门的开合以及上锁和解锁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双塞拉门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为打开状态,此时丝杠螺母5位于丝杠4的最左端,门锁离合装置1中的卡紧块27的上部棘爪与待上锁停止器12(棘轮)之间是分离状态,拨杆44与卡紧块27之间不接触,如图11;当需要将塞拉门的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闭合时,驱动电机3驱动螺旋-直线轴套30原地正方向旋转,进而带动导轴31和待上锁停止器12原地正方向旋转,进而带动与待上锁停止器12同轴固定的丝杠4原地正方向旋转,进而丝杠螺母5沿丝杠4右移,带动第一套筒沿第一滑杆右移,进而带动第一携门架9右移,第一携门架9的右移则带动钢丝绳15绕两侧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正方向旋转,进而带动固定在另一侧钢丝绳15上的第二携门架10随钢丝绳15左移,进而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逐渐闭合。

在第一门板7与第二门板8闭合时,第一套筒6会接触并逐渐挤压主动块16底部的导向件17,导向件17沿第一套筒6滚动,从而带动主动块16在第二弹性件18的作用下绕转轴19在托盘11上正方向旋转,带动拨动杆21绕转轴在托盘11上正方向旋转,拨动杆21拨动套杆23正方向旋转,套杆23带动连动块24正方向旋转,连动块24带动拨动销22正方向旋转下移,当拨动销22旋转下移到与卡紧块27的底部过渡块28接触时,压迫过渡块28迫使卡紧块27绕转轴在托盘11上正方向旋转,卡紧块27的旋转使得第一弹性件29从远离逐渐向靠近待上锁停止器12的一侧旋转(初始状态时,第一弹性件29位于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距离待上锁停止器12较远的一侧),当卡紧块27带动第一弹性件29旋转到越过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后,卡紧块27的棘爪即可以卡死在待上锁停止器12的棘轮齿内,如图10,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闭合上锁,驱动电机3停止驱动。此时第二导向轮位于弧形导槽内。

由于在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死后,待上锁停止器12只能正方向旋转,不能反方向旋转,卡紧块27与其卡死上锁后,如果没有外力将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分离,则待上锁分离器12则会一直处于上锁状态;当待上锁停止器12由于颠簸震动等正方向旋转时,卡紧块27则会将其锁得更紧。另外,在上述第一弹性件29越过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的瞬间,过渡块28与拨动销22分离且位于其下方。当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死后,即丝杠4无法转动,丝杠螺母5无法移动,第一携门架9无法移动,则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闭合锁紧。

当需要将第一门板7与第二门板8打开时,驱动电机3通过其输出轴61反方向旋转驱动螺旋-直线轴套30绕其轴线反方向旋转,由于螺旋-直线轴套30不管是什么结构,其两端都有一端为螺旋齿或螺旋键,另一端为筋条或花键,这样,在驱动电机3通过其输出轴61上的螺旋键、花键、螺旋齿或筋条驱动螺旋-直线轴套30反方向旋转时,在导轴31没有随待上锁停止器12旋转之前,螺旋-直线轴套30都只能被迫沿其上的或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上的或导轴31上的筋条或花键做螺旋直线前进(图5或6所示示左移),螺旋-直线轴套30的前进则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拨杆44末端转动,而拨杆44中部又是与托盘11转动连接,则拨杆44的前端则会被迫从远离向靠近卡紧块27的方向旋转,当拨杆44的前端旋转到与卡紧块27的上部棘爪上方接触后,螺旋-直线轴套30的继续前进就会迫使拨杆44拨动卡紧块27反方向旋转,卡紧块27在反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9就会从靠近向远离待上锁停止器12的一侧旋转(在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死上锁时,第一弹性件29位于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靠近待上锁停止器12的一侧),当第一弹性件29随卡紧块27旋转到越过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后,第一弹性件29就能够完全将卡紧块27拉住,防止其再次与待上锁停止器12卡死。

在上述第一弹性件29从靠近向远离待上锁停止器12的一侧旋转的同时,第三弹性件45也会从靠近向远离待上锁停止器12的一侧旋转,当第一弹性件29越过卡紧块27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后,第三弹性件45同样也会越过拨杆44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从而第三弹性件45能够将拨杆44拉紧,有效地将卡紧块27与待上锁停止器12分离。

在上述解锁的过程中,驱动电机3一直在驱动螺旋-直线轴套30直线向左运动,在解锁成功时(即主动块恢复到初始状态时),待上锁停止器12则会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跟随螺旋-直线轴套30以及导轴31同步原地反方向旋转,进而与待上锁停止器12同轴固定的丝杠4则会原地反方向旋转,进而丝杠螺母5则会沿丝杠4左移,带动第一携门架9沿滑杆6左移,进而带动第一门板7左移,第一携门架9的左移则会带动钢丝绳15沿两侧的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反方向旋转,进而通过第二携门架10带动第二门板8右移,当第一门板7移动到最左侧,第二门板8移动到最右侧则实现双塞拉门的打开此时,第二导向轮位于弧形导槽外。

在上述解锁的过程中,当第一套筒6左移到与主动块16分离后,主动块16在第二弹性件18的作用下反方向旋转到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拨动杆21、套杆23、连动块24以及拨动销22反方向旋转,上锁连动组件和上锁驱动组件回复到初始状态。

当需要再次将打开的第一门板7和第二门板8关闭时,驱动电机3再次正向驱动丝杠4正方向旋转,丝杠4的正方向旋转带动丝杠螺母5、第一套筒6、第一携门架9正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驱动电机3的正向驱动也会带动螺旋-直线轴套30螺旋直线向右移动,螺旋-直线轴套30右移则会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拨杆44绕其与托盘11转动连接的连接点转动,则拨杆44的前端则会向远离卡紧块27的方向旋转,当旋转到第三弹性件45越过拨杆44与托盘11的转动连接点后,拨杆44完全与卡紧块27分离,待螺旋-直线轴套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后就是原地旋转;当第一套筒6右移移动到挤压到上锁驱动组件中的主动块16后,上锁驱动组件通过上锁连动组件将卡紧组件中的卡紧块27卡死的待上锁停止器12上,实现门板的关闭上锁;然后驱动电机停止驱动,螺旋-直线轴套也停止旋转,等待下一次解锁动作。

在实际应用中,优选在螺旋-直线轴套30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之间套设第一缓冲件46,与导轴31之间套设第二缓冲件47;第一缓冲件46和第二缓冲件47优选使用弹簧。第一缓冲件46和第二缓冲件47的设置使得螺旋-直线轴套30的在驱动电机3与导轴31之间位置能够被限制固定,防止其在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和导轴31之间左右移动,影响解锁效果,另外,也能对螺旋-直线轴套30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其两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61和导轴31之间发生碰撞而损坏。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单塞拉门,如图30和31所示,该单塞拉门与实施方式1中的双塞拉门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单塞拉门中只有一个门板、一个携门架、一个套筒、一个滑杆且无门板同步装置,其门板关闭上锁以及解锁开启的过程与双塞拉门基本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