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破碎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4901发布日期:2020-04-07 21:3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破碎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用组织破碎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织破碎剪。



背景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过程中,经常要将大块的软组织或软骨组织切成小碎片或糜状,然后置入培养皿或孔板中进行培养。传统方法都是使用尖头手术剪刀或眼科剪来剪碎组织块,但由于有些反关节重复操作,所以不但累人且效率很低,后来,手持式电动组织破碎刀能快速对组织进行破碎,减少试验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使用电动组织破碎刀进行破碎时,旋转的刀片速度如果过快,可能会破坏细胞结构,高速旋转的刀头产生的热量也可能会杀死取材的细胞,降低效率和浪费细胞。

授权公告号为cn10692628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组织破碎剪刀,包括两个剪刀柄、两个剪刀头和两个去屑梳,各剪刀柄上设有销轴和支承架;去屑梳包括梳柄、梳杆和梳刷;梳柄和梳刷位于梳杆的两端;梳杆上设有沿横向贯穿梳杆的导向孔,所述销轴位于相应一个梳杆的导向孔中;梳刷上设有多个束状刷毛,相邻两个束状刷毛形成一个刷槽;各梳刷可移动至使相应一个剪刀头的剪刀片各自进入相应一个刷槽中;支承架设有弹性卡箍,支承架通过弹性卡箍卡接在相应一个剪刀柄上;各去屑梳接近剪刀柄的一端面上设有定位凸台;各剪刀柄设有两个可形成一个夹槽的夹台;当销轴位于导向孔接近剪刀头的一端时,去屑梳的定位凸台卡入相应一个夹槽中,便于清理各剪刀片上粘附的组织碎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原代细胞培养取材组织破碎时采用消毒的眼科剪刀进行破碎,眼科剪刀使用时破碎效率低,破碎时间长,原代细胞容易被损伤及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破碎剪,其具有提高破碎剪对原代细胞破碎时操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织破碎剪,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铰接有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刀柄,所述连接座背向刀柄的一端固设有管型的刀身,所述刀身背向连接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固设有定刀头,所述定刀头上穿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动刀头,所述动刀头通过铰接轴与定刀头铰接;

所述连接座上滑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刀身、连接套后穿出连接套,所述传动轴穿出连接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动刀头上开设有与铰接轴轴线平行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穿过连接孔后与定刀头可拆卸连接;

所述传动轴背向连接柱的一端铰接有两个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背向传动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刀柄铰接,两个所述传动杆的形状为开口朝向定刀头的v形;

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与传动轴连接的复位机构;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于连接座上的拉簧,所述拉簧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设有固设于传动轴的作动环,所述传动轴上固设有止动环,所述止动环沿传动轴轴线朝向连接座上方向移动时,所述止动环能与连接座朝向作动环的表面抵触,所述连接座、止动环、作动环沿远离定刀头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刀柄绕其与连接座的铰接处相对转动时,刀柄通过传动杆带动传动轴背向定刀头方向移动,传动轴带着动刀头转动,此时动刀头与定刀头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实现对人体组织的破碎,当人手撤去对两个刀柄的作用力时,复位机构对传动轴施加作用力,使传动轴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此时传动轴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个刀柄绕刀柄与连接座的铰接轴相背转动,传动轴带动动刀头绕其与铰接轴的连接轴转动时动刀头和定刀头之间的夹角增大,便于进行下次破碎;

背向定刀头方向拉动传动轴时,传动轴带动止动环和作动环移动,作动环的移动带动拉簧的一端移动,从而使拉簧进一步拉伸,当撤去对传动轴背向定刀头方向的作用力时,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作动环固定的拉簧带动作动环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从而使作动环带动传动轴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直至止动环与连接座背向定刀头的表面抵触压紧,剪刀打开利用弹簧的弹性,因此使操作者在组织破碎时做功减少,使组织破碎更加省力便捷;

同时连接套与刀身可拆卸连接、连接柱与定刀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定刀头和动刀头,多种形式的刀头,适用于多种不同特性的组织破碎,提高组织破碎效率,减短原代细胞取材时间,减少细胞污染及损伤几率,使取材更加安全高效;

刀身的设置可使组织破碎时操作稳定,又保留足够的刀身长度,避免因误触,导致手指污染玻璃杯边缘,进而污染组织细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柄包括分别与连接座铰接的内柄和外柄,所述内柄的形状为v形,所述外柄的形状为v形,所述外柄和内柄的开口同向,所述内柄背向连接座的一端固设有内指环,所述外柄背向连接座的一端固设有外指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柄设计符合人体力学,避免反关节操作,组织破碎时更加省力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背向传动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动刀头背向传动轴的表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的设置限定连接柱从连接孔内脱出,连接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背向传动轴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面开设有连接环槽,所述限位环朝向连接柱的一端固设有插入连接槽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侧面固设有能嵌入连接环槽内的连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块插入连接槽后,使连接凸起嵌入连接环槽内,从而实现限位环与连接柱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包括能通过连接孔的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侧面固设有限位块;

所述动刀头上开设有与连接孔内腔连通的连接外槽,所述连接外槽贯穿动刀头沿连接孔轴线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外槽能容纳限位块穿过;

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限制限位环与动刀头绕连接柱轴线转动的锁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盘与连接柱嵌设连接有,将限位盘和限位块分别穿过连接孔和连接外槽后,转动限位环,使用锁紧机构将限位环与定刀头锁紧,限位环与动刀头的连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于限位块上的限位凸起,所述定刀头背向传动轴的侧面开设有能容纳限位凸起的限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位盘,限位盘的转动带动限位块绕限位盘轴线方向转动,限位块转动时带动限位凸起转动,限位凸起与定刀头表面抵压并沿定刀头表面滑动直至限位凸起嵌入限位凹槽内,实现限位环与定刀头的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刀头包括与连接套固定的长块和与短块,所述长块上固设有定刀刃,铰接轴穿过长块和短块,所述动刀头与传动轴铰接处位于长块和短块之间,所述动刀头相背的两表面分别与长块和短块相对的表面接触;

所述长块朝向动刀头的表面能与限位盘背向连接柱的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轴穿过长块与短块实现与定刀头的转动连接,连接方式稳定;当动刀头绕铰接轴转动时,限位盘背向连接柱的表面与长块接触,此时长块限制限位盘沿连接柱轴线且背向连接柱方向的移动,提高限位盘与连接柱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柱上固设有与动刀头朝向传动轴的表面抵触的压紧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环和限位环同时抵触压紧于动刀头相背的两表面,提高连接柱与动刀头铰接的稳定性,减小动刀头沿连接柱轴线方向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刀刃为叉形,所述定刀刃包括固定于长块和短块背向连接套一端的长方形板,所述长方形板上开设长方形槽。

所述动刀刃为与定刀刃配合的叉形,所述动刀刃包括与动刀头固定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沿铰接轴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杆背向动刀头的端面一体设置有与长方形槽对应三个圆柱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当两个刀柄绕其与连接座的铰接处相对转动时,刀柄通过传动杆带动传动轴背向定刀头方向移动,传动轴带着动刀头转动,此时动刀头与定刀头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实现对人体组织的破碎,当人手撤去对两个刀柄的作用力时,复位机构对传动轴施加作用力,使传动轴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此时传动轴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个刀柄绕刀柄与连接座的铰接轴相背转动,传动轴带动动刀头绕其与铰接轴的连接轴转动时动刀头和定刀头之间的夹角增大,便于进行下次破碎;

背向定刀头方向拉动传动轴时,传动轴带动止动环和作动环移动,作动环的移动带动拉簧的一端移动,从而使拉簧进一步拉伸,当撤去对传动轴背向定刀头方向的作用力时,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作动环固定的拉簧带动作动环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从而使作动环带动传动轴朝向定刀头方向移动,直至止动环与连接座背向定刀头的表面抵触压紧,剪刀打开利用弹簧的弹性,因此使操作者在组织破碎时做功减少,使组织破碎更加省力便捷。

同时连接套与刀身可拆卸连接、连接柱与定刀头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定刀头和动刀头,多种形式的刀头,适用于多种不同特性的组织破碎,提高组织破碎效率,减短原代细胞取材时间,减少细胞污染及损伤几率,使取材更加安全高效;

刀身的设置可使组织破碎时操作稳定,又保留足够的刀身长度,避免因误触,导致手指污染玻璃杯边缘,进而污染组织细胞。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显示传动轴与动刀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显示限位环与连接柱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定刀头与动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定刀头与动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定刀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四中定刀头与动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连接座;111、连接圆环;12、刀身;13、连接套;14、传动轴;2、连接柱;21、连接槽;211、连接环槽;22、压紧环;3、限位环;31、连接块;32、连接凸起;33、限位盘;34、限位块;341、限位凸起;4、刀柄;41、传动杆;42、内柄;43、外柄;5、动刀头;51、连接孔;52、连接外槽;53、限位凹槽;54、动刀刃;6、定刀头;61、长块;611、让位槽;62、短块;63、定刀刃;631、倒角;64、铰接轴;7、复位机构;71、拉簧;72、作动环;73、止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织破碎剪,包括连接座11,连接座11为圆台结构,连接座11上开设有与其同轴的通孔,连接座11的大径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圆环111,连接圆环111与连接座11同轴。

参照图1,连接座11的大径端上铰接有两个间隔且相对设置的刀柄4,刀柄4包括分别与连接座11铰接的内柄42和外柄43,内柄42的形状为v形,内柄42的v形夹角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35度,外柄43的形状为v形,外柄43的v形夹角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为135度,外柄43和内柄42的开口同向,内柄42背向连接座1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容纳手指穿过的内指环,外柄43背向连接座1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容纳手指穿过的外指环。

参照图1和图2,连接圆环111上穿设有与连接圆环111滑动连接的传动轴14,传动轴14为不锈钢圆杆,传动轴14伸出连接圆环111且靠近刀柄4一端铰接有两个传动杆41,两个传动杆41背向传动轴1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刀柄4铰接,传动杆41与两个刀柄4的铰接处均与传动杆41与传动轴14的铰接处平行,两个传动杆41的形状为开口朝向定刀头6的v形。

参照图1和图2,连接座11上设置有与传动轴14连接的复位机构7,复位机构7包括固定于连接座11上的拉簧71,拉簧71远离连接座11的一端固设有作动环72,作动环72一体设置有位于传动轴14外侧且与传动轴14同轴,传动轴14上固设有与传动轴14同轴的止动环73,止动环73的外径等于连接圆环111的内径与拉簧71内径的之和的一半,止动环73沿传动轴14轴线朝向连接座11上方向移动时,止动环73能与连接座11朝向作动环72的表面抵触,连接座11、止动环73、作动环72沿远离定刀头6方向依次设置。

参照图1和图3,连接座11背向刀柄4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刀身12,刀身12的长度为10厘米,刀身12的结构为圆管结构,刀身12与连接座11同轴,刀身12的内径与连接座11上通孔的直径相同。刀身12背向连接座11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刀身12背向连接座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为四方套,连接套13外侧为四方形,连接套13内侧为圆孔,连接套13的朝向刀身12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孔,连接套13与连接座11螺纹连接。

参照图1和图3,连接套13上固设有定刀头6,定刀头6包括与连接套13一体设置的长块61和与短块62,长块61和短块62相对设置且同于连接套13背向刀身12的端面上,长块61为与连接套13一体设置的金属板,短块62为与连接套13一体设置的开口朝向连接套3和长块61的l形金属板。长块61上一体设有定刀刃63,定刀刃63在本实施例中为现有的金属刀片。定刀头6上穿设有铰接轴64,铰接轴64穿过长块61和短块62,铰接轴64上套设有动刀头5,动刀头5通过铰接轴64与定刀头6铰接,动刀头5与传动轴14铰接处位于长块61和短块62之间,动刀头5相背的两表面分别与长块61和短块62相对的表面接触,使得动刀头5仅能绕铰接轴64轴线转动,动刀头5远离连接套13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动刀刃54,动刀刃54为与定刀刃63相对侧面接触的金属刀片,动刀刃54能绕铰接轴64与定刀刃63成与剪刀转动相似的转动。

参照图1和图3,传动轴14的背向刀柄4一端穿过刀身12、连接套13后穿出连接套13,传动轴14穿出连接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

参照图3和图4,动刀头5上开设有与铰接轴64轴线平行的连接孔51,连接柱2背向传动轴1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环3,连接柱2穿过连接孔51后与限位环3连接后实现与定刀头6的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4和图5,连接柱2背向传动轴14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为圆槽,连接槽21的侧面开设有连接环槽211。限位环3朝向连接柱2的一端固设有插入连接槽21内的连接块31,连接块31侧面固设有能嵌入连接环槽211内的连接凸起32。将连接块31插入连接槽21,连接凸起32嵌入连接环槽211内实现限位环3与连接柱2的转动连接,同时能使限位环3与连接柱2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动刀头5上开设有与连接孔51内腔连通的连接外槽52,连接外槽52于动刀头5上沿连接孔51周向间隔设置有相对的两个,连接外槽52贯穿动刀头5沿连接孔51轴线方向的两端。限位环3包括能与连接孔51直径相同的限位盘33,限位盘33侧面固设有能穿过连接外槽52的限位块34,限位块34沿限位盘33轴线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限位盘33的两端面平齐。

参照图4和图5,限位环3上设置有限制限位环3与动刀头5绕连接柱2轴线转动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分别一体设置于限位块34上的两个限位凸起341,限位凸起341位于限位块34朝向连接柱2的表面,定刀头6背向传动轴14的侧面开设有能容纳限位凸起341的两个限位凹槽53。

参照图4和图5,连接柱2上固设有与动刀头5朝向传动轴14的表面抵触的压紧环22,压紧环22与限位块34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的间隙等于动刀头5上连接孔51穿过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限位环3与动刀头5背向传动轴14的表面抵触,压紧环22与动刀头5朝向传动轴14的表面抵触。

参照图3,长块61朝向动刀头5的表面开设有上开设有让位槽611,让位槽611能容纳限位环3,当动刀头5绕铰接轴64转动至限位环3位于让位槽611内时,让位槽611朝向传动轴14的表面与限位环3背向连接柱2的表面接触。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两个刀柄4绕其与连接座11的铰接处相对转动时,刀柄4通过传动杆41带动传动轴14背向定刀头6方向移动,传动轴14带着动刀头5转动,此时动刀头5与定刀头6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实现对人体组织的破碎,当人手撤去对两个刀柄4的作用力时,复位机构7对传动轴14施加作用力,使传动轴14朝向定刀头6方向移动,此时传动轴14通过传动杆41带动两个刀柄4绕刀柄4与连接座11的铰接轴64相背转动,传动轴14带动动刀头5绕其与铰接轴64的连接轴转动时动刀头5和定刀头6之间的夹角增大,便于进行下次破碎;

背向定刀头6方向拉动传动轴14时,传动轴14带动止动环73和作动环72移动,作动环72的移动带动拉簧71的一端移动,从而使拉簧71进一步拉伸,当撤去对传动轴14背向定刀头6方向的作用力时,两端分别与连接座11和作动环72固定的拉簧71带动作动环72朝向定刀头6方向移动,从而使作动环72带动传动轴14朝向定刀头6方向移动,直至止动环73与连接座11背向定刀头6的表面抵触压紧,剪刀打开利用弹簧的弹性,因此使操作者在组织破碎时做功减少,使组织破碎更加省力便捷。

同时连接套13与刀身12可拆卸连接、连接柱2与定刀头6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定刀头6和动刀头5,多种形式的刀头,适用于多种不同特性的组织破碎,提高组织破碎效率,减短原代细胞取材时间,减少细胞污染及损伤几率,使取材更加安全高效;

刀身12的设置可使组织破碎时操作稳定,又保留足够的刀身12长度,避免因误触,导致手指污染玻璃杯边缘,进而污染组织细胞。

实施例二

参照图6和图7,一种组织破碎剪,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短块62为一端与连接套13一体设置有t型块,短块62包括与连接套13一体设置有纵块,纵块上一体设置有横块,横块与长块61相对的表面分别与动刀头5的两侧面接触,定刀刃63为叉形,定刀刃包括固定于长块61和短块62背向连接套13一端的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上开设长方形槽,长方形槽贯穿长方形板厚度方向的两端,长方形槽沿铰接轴64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

动刀刃54为与定刀刃63配合的叉形,动刀刃54包括与动刀头5固定连接的连杆,连杆沿铰接轴64长度方向设置,连杆背向动刀头5的端面一体设置有与长方形槽对应三个圆柱杆,圆柱杆背向连杆的一端为尖端,动刀刃54绕铰接轴64与定刀刃63成与翻动书页转动相似的转动。

实施例三

参照图8和图9,一种组织破碎剪,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定刀刃63为椭圆环,定刀刃63上设置有一个缺口,缺口的两端分别与长块61和短块62固定连接,动刀刃54外侧面上一体设置有多个三棱柱结构的凸起,凸起沿动刀刃54表面间隔均布设置。定刀刃63轴线方向的其中一个端面内侧设置有倒角631。

参照图8和图9,动刀刃54为外侧面与定刀刃63内侧配合的椭圆环。

实施例四

参照图10,一种组织破碎剪,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动刀刃54朝向定刀刃的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多个三棱柱结构的凸起,凸起沿动刀刃54表面间隔均布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