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947发布日期:2020-05-22 21:20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家装等领域,由于使用环境的不确定性,电锤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突变造成电锤堵转,表象为在使用时易卡住钻头。严重时会损坏传动部件,甚至烧毁动力系统;另一面,电锤的动力系统在工作,电锤扭矩仍然作用于钻头上,当钻头堵转卡住时,会形成很大的反作用旋转扭矩,足以伤害操作者。在电锤动力输出系统至钻头之间非常有必要设置相应装置,尤其需要相应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构造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安全可靠、反应快速灵敏、安全保护平稳、性能稳定的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安全保护齿轮、旋转体、安全保护固定板、安全保护活动板;旋转体设置在安全保护固定板上,安全保护固定板设置在安全保护齿轮和安全保护活动板之间。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齿轮整体呈圆环柱形,圆环柱形延边设置倾斜的齿。

进一步的,圆环柱形分布设置散热孔和旋转体的运行轨道;运行轨道由单个轨道首尾相连而成,且单个轨道数量与旋转体数量相适应。

进一步的,单个轨道的头部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尾部的宽度和深度。

进一步的,单个齿的倾斜角度都相同,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与单个齿的跨度相适应。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固定板相应位置上设置放置旋转体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跑道状贯穿孔。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活动板整体呈圆环形。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活动板中间设置贯穿孔,安全保护活动板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最近,贯穿孔的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最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设置运行轨道,可以实现旋转体采用的钢珠或钢柱在发生径向离心串动时也会在运行轨道上进行同一圆周内的运动,在发生电锤脱扣离合过程中会保持平衡,提高安全性。单个轨道的头部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尾部的宽度和深度,达到旋转体在电锤正常工作时被卡在对应单个轨道的头部,而发生电锤堵转时,旋转体会因为扭矩而从单个轨道的头部进入相邻单个轨道的尾部,沿着轨道本身达到相邻单个轨道的头部。整体结构可以保证旋转体很灵敏、顺利、很快速地回到安全保护齿轮的运行轨道里,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中钢球或钢柱卡住不能复位而导致安全保护失效的情况发生。既减少旋转体运行的摩擦力,又规范旋转体和安全保护齿轮的运行轨迹,不卡滞,运行平稳且安全。

本实用新型设置散热孔一般设置在运行轨道的外侧,能快速地释放安全保护时产生的热量,提高设备的耐热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置安全保护固定板相应位置上设置放置旋转体的固定孔,具体固定孔形状与旋转体相适应,即若旋转体为球形,则固定孔为圆柱形。安全保护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跑道状贯穿孔,起到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齿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压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保护活动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轴示意图。

图中标注:锥齿轴1、拆卸槽11、安全保护齿轮21、散热孔211、运行轨道212、旋转体22、安全保护固定板23、安全保护活动板24、第一轴用钢丝挡圈25、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弹簧压盖33、底片331、鼓风槽332、防移结构333、第二轴用钢丝挡圈34、隔套4、深沟球轴承5和垫片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锤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安全保护齿轮21、旋转体22、安全保护固定板23、安全保护活动板24。旋转体22设置在安全保护固定板23上,安全保护固定板23设置在安全保护齿轮21和安全保护活动板24之间。具体结构如下:

安全保护齿轮21整体呈圆环柱形,圆环柱形延边设置倾斜的齿,且单个齿的倾斜角度都相同,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与单个齿的跨度相适应,一般以两者相同或单个齿的跨度大于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较佳方案。圆环柱形分布设置散热孔211和旋转体22的运行轨道212;其中,运行轨道212由单个轨道首尾相连而成,且单个轨道数量与旋转体22数量相适应,传统的结构中没有运行轨道212,而设置运行轨道212,可以实现旋转体22采用的钢珠或钢柱在发生径向离心串动时也会在运行轨道212上进行同一圆周内的运动,在发生电锤脱扣离合过程中会保持平衡,提高安全性。单个轨道的头部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尾部的宽度和深度,达到旋转体22在电锤正常工作时被卡在对应单个轨道的头部,而发生电锤堵转时,旋转体22会因为扭矩而从单个轨道的头部进入相邻单个轨道的尾部,沿着轨道本身达到相邻单个轨道的头部。整体结构可以保证旋转体22很灵敏、顺利、很快速地回到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道212里,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中钢球或钢柱卡住不能复位而导致安全保护失效的情况发生。既减少旋转体22运行的摩擦力,又规范旋转体22和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迹,不卡滞,运行平稳且安全。

散热孔211一般设置在运行轨道212的外侧,能快速地释放安全保护时产生的热量,提高设备的耐热性,延长使用寿命。

安全保护固定板23相应位置上设置放置旋转体22的固定孔,具体固定孔形状与旋转体22相适应,即若旋转体22为球形,则固定孔为圆柱形。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中间位置设置跑道状贯穿孔,起到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

安全保护活动板24整体呈圆环形,安全保护活动板24中间设置的贯穿孔使锥齿轴1通过,安全保护活动板24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23最近,贯穿孔的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23最远,形成一个弧形圆面的安全保护活动板24。安全保护活动板24的跨度将覆盖旋转体22。

综上运转原理如下:旋转的安全保护齿轮21与固定的锥齿轴1发生相对的周向运动。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作用下基本保持在周向相对位置内微动,并且在安全保护齿轮21的带动下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运行轨道212中发生在位旋转,即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道212内运行。运行轨道212本身深度不一致,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齿轮21旋转到深度最浅点时(一般在尾部),旋转体22将安全保护活动板24顶开,随着安全保护齿轮21的旋转,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结构保护电锤卡堵时不损坏电锤。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锤脱扣装置,包括锥齿轴1、安全保护结构、复位结构;锥齿轴1上套接安全保护结构和复位结构,安全保护结构与复位结构接触,实现复位结构辅助安全保护结构的运作,延长安全保护结构的使用寿命,提升安全系数。

安全保护结构包括安全保护齿轮21、旋转体22、安全保护固定板23、安全保护活动板24。旋转体22设置在安全保护固定板23上,安全保护固定板23设置在安全保护齿轮21和安全保护活动板24之间。具体结构如下:

安全保护齿轮21整体呈圆环柱形,圆环柱形延边设置倾斜的齿,且单个齿的倾斜角度都相同,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与单个齿的跨度相适应,一般以两者相同或单个齿的跨度大于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距为较佳方案。圆环柱形分布设置散热孔211和旋转体22的运行轨道212;其中,运行轨道212由单个轨道首尾相连而成,且单个轨道数量与旋转体22数量相适应,传统的结构中没有运行轨道212,而设置运行轨道212,可以实现旋转体22采用的钢珠或钢柱在发生径向离心串动时也会在运行轨道212上进行同一圆周内的运动,在发生电锤脱扣离合过程中会保持平衡,提高安全性。单个轨道的头部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尾部的宽度和深度,达到旋转体22在电锤正常工作时被卡在对应单个轨道的头部,而发生电锤堵转时,旋转体22会因为扭矩而从单个轨道的头部进入相邻单个轨道的尾部,沿着轨道本身达到相邻单个轨道的头部。整体结构可以保证旋转体22很灵敏、顺利、很快速地回到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道212里,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中钢球或钢柱卡住不能复位而导致安全保护失效的情况发生。既减少旋转体22运行的摩擦力,又规范旋转体22和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迹,不卡滞,运行平稳且安全。

散热孔211一般设置在运行轨道212的外侧,能快速地释放安全保护时产生的热量,提高设备的耐热性,延长使用寿命。

安全保护固定板23相应位置上设置放置旋转体22的固定孔,具体固定孔形状与旋转体22相适应,即若旋转体22为球形,则固定孔为圆柱形。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中间位置设置跑道状贯穿孔,起到一定的限位保护作用。

安全保护活动板24整体呈圆环形,安全保护活动板24中间设置的贯穿孔使锥齿轴1通过,安全保护活动板24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23最近,贯穿孔的延边距离安全保护固定板23最远,形成一个弧形圆面的安全保护活动板24。安全保护活动板24的跨度将覆盖旋转体22。

复位结构包括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弹簧压盖33;第一弹簧31设置在第二弹簧32内部,弹簧压盖33与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接触。复位结构通过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来代替传统中的碟形弹簧,因为碟形弹簧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并且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容易重合叠在一起,导致碟形弹簧顶死,以至于在阻力解除时碟形弹簧无法脱开复位,从而导致电锤脱扣装置失效。复位结构中采用内外两个弹簧进行一起工作,以保证在电锤不堵转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回复力将旋转体22顶回相应轨道中而不脱离出来。但此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容易发生产径向偏移,导致电锤很轻易的脱扣离合,未能起到安全离合作用。设置的弹簧压盖33将起到限制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偏离的发生。具体的,弹簧压盖33包括底片331、鼓风槽332和防移结构333。底片331整体呈圆环形,底片331延边设置鼓风槽332和防移结构333。防移结构333的截面呈j形,第二弹簧32的底部被防移结构333包裹和限制。防移结构333均匀分布在底片331周围,鼓风槽332设置在防移结构333两侧,提升安全保护时的散热效果,并保证限位作用,实现由防移结构333限制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的一端与安全保护活动板24接触,由安全保护活动板24的特殊形状来限制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的一端。底片331中心的圆孔延边设置环形凸台,来限制第一弹簧31另一端的移位。

作为优选,安全保护活动板24与安全保护固定板23之间设置第一轴用钢丝挡圈25;底片331远离第二弹簧32的一侧设置环形槽用于设置第二轴用钢丝挡圈34。由此进行周向固定作用。

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与弹簧压盖33接触的部分进行削平,以此进一步起到对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本身的定位、限位作用,以平面方式与弹簧压盖33接触。

锥齿轴1靠近第二弹簧32的一端设置拆卸槽11,实现简单方式解决电锤脱扣装置拆卸难的问题,大大降低整机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还包括锥齿轴1上套接隔套4和深沟球轴承5;隔套4和深沟球轴承5都呈圆环状,深沟球轴承5内部设置钢球,达到整体装置固定在一起保护锥齿轴1的活动。在深沟球轴承5与安全保护结构之间设置垫片6进行保护,进一步提升整体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当电锤工具的钻头运作时,出现电锤堵转情况下即钻头的反作用扭力大于动力系统的扭力时,扭力传动通过大锥齿(图中为显示)传递到锥齿轴1(同时传递到安全保护固定板23),此时的锥齿轴1是固定不动的,而动力系统是运动的,旋转的安全保护齿轮21与固定的锥齿轴1发生相对的周向运动。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作用下基本保持在周向相对位置内微动,并且在安全保护齿轮21的带动下安全保护固定板23的运行轨道212中发生在位旋转,即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齿轮21的运行轨道212内运行。运行轨道212本身深度不一致,旋转体22在安全保护齿轮21旋转到深度最浅点时(一般在尾部),旋转体22将安全保护活动板24顶开,随着安全保护齿轮21的旋转,安全保护活动板24在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32的作用下将旋转体22又压回原位,实现动力系统与输出系统的安全保护。

在整个脱扣装置进行安全保护过程中,旋转体22从未整个离开安全保护固定板23和运行轨道212,而且安全保护固定板23上旋转体22的固定孔来保障旋转体22一直在运行轨道212中。确保在运转时安全保护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转轨迹投影是重合的,防止出现径向偏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