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0304发布日期:2021-01-15 14:3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及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一种由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进行作业的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机械化工具。电动工具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多样等特点,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住房装潢、汽车、机械、电力、桥梁、园艺等领域,并大量进入家庭。

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切换档位来实现不同的转速或功能,通常切换档位的按钮在电动工具的壳体间的交界处附近,经常使用容易导致壳体间的交界处缝隙变大,使得壳体内部元器件发生错位,从而造成档位按钮在切换时不够顺畅,影响电动工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工具壳体,该电动工具壳体间的接触线远离调节元件,能够提高调节元件使用时的流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包括:设置于传动系单元的上端及部分手柄上的至少一第一壳体元件,以及设置于传动系单元的下端及部分手柄上的至少一第二壳体元件,所述第一壳体元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沿着接触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设置调节元件;所述接触线包括平行于所述传动系单元的第一接触线和平行于所述手柄的第二接触线,所述第一接触线和/或所述第二接触线远离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基本上没有分离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线设置于所述电动工具壳体两侧,其一端延伸至靠近夹头的端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柄。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元件靠近所述夹头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延伸的承接部,所述第一壳体元件沿着所述承接部的轴线方向套设于所述承接部外,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拼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承接部上设有导引件,所述第一壳体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引件配合的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上设有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元件靠近夹头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元件的后端部设有第二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电动工具壳体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的后端部,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相连通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所述电动工具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内部的至少一个传动系单元;其中,所述传动系单元包括电机、套设于所述电机外的连接件以及变速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件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壳体元件的后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壳体元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卡钩,所述第一壳体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设于远离夹头的一端,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元件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通过销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一变速元件,所述变速元件包括调节元件和与所述调节元件配合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设于所述变速器,所述调节元件带动所述转动环转动用于提供速度模式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调节元件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部,所述转动环与所述调节元件配合处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抵接,用于拨动所述调节元件时带动所述转动环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元件的内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调节元件的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调节元件包括凸起和滑片,所述凸起和滑片为可拆卸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组装方法,包括:将传动系单元的前端与第二壳体元件固定连接;将调节元件安装至第一通孔位置处;将所述第一壳体元件沿着传动系单元的轴线方向滑动并与所述传动系单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组装方法,包括:将调节元件安装至第一通孔位置处;将传动系单元的后端与第一壳体元件固定连接;将第二壳体元件沿着所述传动系单元的轴线方向滑动并与所述传动系单元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壳体,通过将电动工具壳体间的接触线设置成远离调节元件,能够避免经常使用调节元件导致的壳体间的交界处缝隙变大,导致电动工具内部元件发生错位,从而造成调节元件在切换档位时不够顺畅,提高了电动工具壳体间连接的稳定性,保障了调节元件使用时的流畅性。

进一步地,通过运用螺钉或卡扣等连接形式,将传动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壳体上,实现了传动系单元与壳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端盖隐藏紧固元件,以及利用夹头隐藏紧固元件,使得整个电动工具外观上没有裸露的紧固元件,提高了电动工具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连接件,将所述传动系单元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存在多种安装方式,提高了传动系单元及其组成元器件间连接与安装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引件和燕尾槽,防止部分壳体翘起,增强了壳体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电动工具壳体后端靠近电机位置处设置通风口,以及在电动工具壳体前端靠近变速器位置处设置通风口,有利于电动工具内部元件的散热,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可充当标记元件,具有装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触线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工具的爆炸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工具的爆炸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动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动系单元与第一壳体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动系单元与第二壳体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工具的示意图三。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件与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连接件与电机和变速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1、第一壳体元件;111、燕尾槽;112、第二通风口;113、固定部;114、第三通风口;12、第二壳体元件;121、承接部;122、安装槽;123、导引件;124,、第一通风口;13、接触线;131、第一接触线;132、第二接触线;14、第一通孔;15、端盖;151、进风口;20、传动系单元;21、电机;22、连接件;23、变速器;30、手柄;40、夹头;50、变速元件;51、调节元件;511、第一凸起部;512、凸起;513、滑片;52、转动环;521、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壳体,属于图1所示电动工具的组成部件。请参阅图1-4,该电动工具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元件11、第二壳体元件12及端盖15,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设有至少一个,设置于传动系单元20的上端及部分手柄30上,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设有至少一个,设置于传动系单元20的下端及部分手柄30上,此处所述上端、下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两端,而是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还会包括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两侧;所述端盖15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端盖15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所述端盖15具有装饰作用,端盖15上可以形成标记特征,该标记特征可以是对电动工具的标记、品牌厂商的名称、信息的提示。可选的,该标记特征可以通过印刷、雕刻、粘贴、led、oled、显示器等形成识别。

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与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沿着接触线13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沿着接触线13设有锁舌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固定在一起,并且沿着接触线13设有滑槽,便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的之间的安装。所述接触线13包括第一接触线131和第二接触线132,所述第一接触线131设置在电动工具壳体的两侧,与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轴线平行且大致在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接触线132与所述手柄30的轴线方向基本平行。所述手柄在面向夹头的一侧和/或背向夹头的一侧存在分离的边缘。

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上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14远离所述第一接触线131和/或所述第二接触线132,即所述第一通孔14的边缘不与所述接触线13相接触,另外,所述第一通孔14是完整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或第二壳体元件12上的,非拼接构成。所述第一通孔14用于设置调节元件51,所述调节元件51用于调节电动工具的转速和/或正反转。通过将所述接触线13设置成远离所述调节元件51,能够避免经常使用所述调节元件51导致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与第二壳体元件12之间的缝隙变大,导致电动工具内部元件发生错位,从而造成所述调节元件51在切换档位时不够顺畅,提高了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与第二壳体元件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障了所述调节元件51使用时的流畅性。

所述第一壳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壳体元件拼接后形成电动工具壳体,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包括容纳传动系单元的主壳体以及手柄,所述手柄内部区域可容纳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线131设置于所述电动工具壳体两侧,并且其一端延伸至靠近夹头40的端面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柄30,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在所述第一通孔14处没有分离的边缘,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分离的边缘部分地位于面向夹头40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在背向所述手柄30的一侧基本上没有分离的边缘,如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在垂直于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平面内基本上没有分离的边缘,请参阅图12,从坐标轴z轴方向看向电动工具,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被观测到的一面基本上没有分离的边缘。请参阅图1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分离的边缘也可以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4与面向夹头40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在远离所述手柄30的表面存在分离的边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靠近所述夹头40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延伸的承接部121,所述承接部121呈中空半圆筒状,并且两端开设有安装槽122,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沿着所述承接部121的轴线方向套设于所述承接部121外,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拼接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也可以不套设于所述承接部121外,而是沿着所述承接部121的轴线方向设于所述承接部121侧方,并与所述承接部121的一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部121上设有导引件123,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上设有燕尾槽111,所述导引件123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燕尾槽111的形状与所述导引件123相适配。当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沿着所述承接部121的轴线方向套设于所述承接部121外时,所述燕尾槽111卡设于所述导引件123外部,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翘起,提高了电动工具壳体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件123与所述燕尾槽111朝向所述端盖15的一端均设置有倒角,便于安装。

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上设有通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设有第一通风口124,具体地,所述第一通风口124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位于夹头40下方的一个倾斜面上,使其裸露在所述夹头40外部,通风效果更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风口124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正对所述夹头40的位置,使其被夹头40隐藏,使得电动工具壳体表面有更少的开孔,更加美观;

请参阅图6,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后端部设有第三通风口114,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靠近所述第一通孔14附近设有第二通风口112。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端盖15上设有进风口151。所述进风口151与所述第三通风口114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124与所述第三通风口114的连线大致沿着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轴线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动工具启动开关位置处也可设置通风口,当未启动开关时,启动开关隐藏所述通风口,当启动开关启动后,所述通风口露出。

请继续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所述电动工具壳体,还包括传动系单元20以及变速元件50,所述传动系单元20设于所述电动工具壳体内部,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传动系单元20包括电机21、连接件22以及变速器23,所述连接件22套设于所述电机21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14-15,所述电机21固定在所述连接件22内,所述连接件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后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22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23的壳体固定连接。请参阅图6,在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其中一种连接方式中,所述连接件22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22和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4,在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另一种连接方式中,所述连接件22上设有卡钩,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上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5用于隐藏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连接部件,如隐藏所述螺钉或所述卡扣,避免电动工具表面存在可见的紧固元件,保证电动工具外部美观。请参阅图5,在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变速器23的一种连接方式中,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变速器23的壳体通过销固定连接,连接处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具体可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22上具有凸部,并且所述变速器23的壳体上具有与凸部形状相适配的凹部,凸部与凹部进行插接配合,从而保证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变速器23同步转动,在其他连接方式中,连接件22与所述变速器23的壳体之间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自锁结构进行连接并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下图16所示,所述连接件22还可以将所述电机21和所述变速器23都固定在其内部,所述连接件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和第二壳体元件12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包括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

请参阅图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与所述变速器23的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夹头40可隐藏螺钉的位置,避免电动工具表面存在可见的螺钉,提高电动工具美观度。

请参阅图5、8,所述变速元件50包括调节元件51和转动环52,所述转动环52套设于所述变速器23外,所述调节元件51带动所述转动环52转动,提供速度模式的切换。所述调节元件51的下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511,所述转动环52与所述调节元件51配合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521,所述第一凸起部51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521相抵接,使得拨动所述调节元件51时,所述调节元件51能够带动所述转动环52转动。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8,所述第一凸起部51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521均设为四个,两两为一组,两个第二凸起部521分别抵在两个第一凸起部511外侧,使得所述调节元件51与所述转动环52能够同步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起部51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521相对的一端均设有倒角,便于安装。

请参阅图9-11,所述调节元件51包括凸起512和滑片513,所述凸起512和滑片513为可拆卸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的内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调节元件51的固定部1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512和滑片513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安装,装配方式为先将所述滑片513插入所述固定部113紧固,再将所述凸起512放入所述第一通孔14内,并将其与所述滑片513固定连接,如通过卡扣方式连接。请继续参阅图10,所述固定部113形状为l形片状,所述固定部113与所述第一壳体元件或所述第二壳体元件的内壁之间存在容纳区域,所述容纳区域用于容纳所述滑片513,固定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512和滑片513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装配方式为直接将所述调节元件51插入所述固定部113紧固,此时所述滑片513嵌入所述固定部113与所述壳体元件内壁之间,所述凸起512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4内。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固定部113形状为具有两层阶梯的条状,设置成2个,2个固定部113等间距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4轴向的两侧,在安装时所述固定部113能够产生适当形变,保证调节元件51的顺利安装。

请参阅图1-4、8、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组装方法,包括:将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元件12固定连接;将所述调节元件51安装至第一通孔14位置处;将所述第一壳体元件11沿着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轴线方向滑动并与所述传动系单元20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4、8、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的组装方法,包括:将所述调节元件51安装至第一通孔14位置处;将传动系单元20的后端与第一壳体元件11固定连接;将第二壳体元件12沿着所述传动系单元20的轴线方向滑动并与所述传动系单元20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