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3188发布日期:2023-12-15 12: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滑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现有汽车,如mpv的滑门高大宽敞,车门后上方疲劳冲击易外飘变形,用普通上锁经常会锁不住、关不严,下雨时会造成车内进水,导致开门时上下不同步且易卡门。另外,市场上多数上锁自吸扣点为“l”型悬臂,此结构自吸时悬臂容易变形,经常需要使用焊接工艺加强悬臂,但这种加强方式存在工艺复杂、加工困难、钣金厚度小焊接不牢固、制造有难度并且质量不能保证的问题。

2、专利号为202021273792.7的申请文件公开了“滑动门锁及移动车辆”,但是该滑动门锁的解锁会产生多余的力矩,导致机构解锁力大,自吸臂容易变形。专利号为201922203810.8的申请文件公开了“自吸锁及滑动门锁”,该自吸锁有自吸功能,但由于门上端关门力大,上锁机构不省力容易变形;解锁效率低导致解锁力大,并且开启臂容易变形;工艺上开启臂加工复杂不易成型。

3、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旨在改善现有的滑门自吸锁自吸时容易变形的问题,体积小、解锁力小、制造工艺简单,并且结构可靠满足使用工况、满足使用耐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包括:

3、底座;

4、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底部,用于锁止或解锁滑门;

5、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卡板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板的边缘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一驱动臂与第一卡凸;

6、止动爪,所述止动爪可转动连接于底座且设于所述第二卡板近旁,且边缘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二驱动臂与第二卡凸;

7、自吸组件,所述自吸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从解锁位置转动到锁止位置,以使所述第二卡凸对所述第一卡凸进行锁止,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卡板将所述第一卡板维持在锁止状态;

8、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臂抵接,用于带动所述止动爪旋转,以使所述第二卡凸解除对所述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卡板解除锁止状态。

9、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卷簧,所述止动爪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一卷簧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卷簧的卷绕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卡板解除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卷簧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从锁止位置转动并维持在到解锁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臂与所述自吸组件抵接;所述第二卷簧用于驱动所述止动爪,以使所述第二卡凸维持对所述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设有削边结构的第一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二卡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止动爪通过设有削边结构的第二中心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中心轴远离所述止动爪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卷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端则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卷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另一端则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

11、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座板上的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座板一侧的盖板;所述座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二卡板、所述止动爪、所述第一卷簧与所述第二卷簧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盖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驱动臂远离所述座板一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驱动臂从所述解锁位置转动到所述锁止位置的轨迹形状相一致。

1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吸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自吸固定板、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自吸固定板的自吸轴、一侧铰接于所述自吸轴上的自吸臂以及连接于所述自吸臂远离所述自吸轴一侧的自吸驱动部;所述自吸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驱动臂,所述第三驱动臂用于在所述自吸驱动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臂从所述解锁位置转动到所述锁止位置。

1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吸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用于驱动第三驱动臂复位到解锁位置。

1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解锁固定板、设于所述解锁固定板上的解锁轴、一侧铰接于所述解锁轴上的解锁臂以及连接于所述解锁臂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解锁驱动部;所述解锁臂靠近所述解锁驱动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臂抵接;所述解锁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解锁臂转动,以带动所述止动爪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二卡凸解除对所述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

1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用于驱动所述解锁臂复位到初始位置。

1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的延伸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止动爪之间的最小间距,且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的延伸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止动爪之间的最小间距。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滑门,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

18、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通过自吸组件驱动第一驱动臂从解锁位置转动到锁止位置,以及通过解锁组件带动止动爪旋转以使第二卡凸解除对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整体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解锁力小,从而自吸时不易变形,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可靠,可满足各种使用工况,提升了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的总成结构属于“匚”型悬臂,结构两端固定中间受力,优于传统的“l”型悬臂。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卷簧,所述止动爪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一卷簧的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卷簧的卷绕方向相反;当所述第一卡板解除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卷簧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从锁止位置转动并维持在到解锁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臂与所述自吸组件抵接;所述第二卷簧用于驱动所述止动爪,以使所述第二卡凸维持对所述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设有削边结构的第一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二卡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止动爪通过设有削边结构的第二中心轴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中心轴远离所述止动爪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卷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端则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卷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另一端则安装于所述固定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座板上的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座板一侧的盖板;所述座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盖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二卡板、所述止动爪、所述第一卷簧与所述第二卷簧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盖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驱动臂远离所述座板一端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驱动臂从所述解锁位置转动到所述锁止位置的轨迹形状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自吸固定板、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自吸固定板的自吸轴、一侧铰接于所述自吸轴上的自吸臂以及连接于所述自吸臂远离所述自吸轴一侧的自吸驱动部;所述自吸臂靠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驱动臂,所述第三驱动臂用于在所述自吸驱动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臂从所述解锁位置转动到所述锁止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臂复位到解锁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解锁固定板、设于所述解锁固定板上的解锁轴、一侧铰接于所述解锁轴上的解锁臂以及连接于所述解锁臂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解锁驱动部;所述解锁臂靠近所述解锁驱动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臂抵接;所述解锁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解锁臂转动,以带动所述止动爪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二卡凸解除对所述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用于驱动所述解锁臂复位到初始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的延伸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止动爪之间的最小间距,且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的延伸高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止动爪之间的最小间距。

10.一种汽车滑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滑门自吸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滑门自吸锁及汽车滑门,包括:底座、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止动爪、自吸组件及解锁组件;第一卡板用于锁止或解锁滑门;第二卡板与第一卡板同轴固定连接,边缘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一驱动臂与第一卡凸;止动爪的边缘向外延伸分别形成第二驱动臂与第二卡凸;自吸组件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臂从解锁位置转动到锁止位置,以使第二卡凸对第一卡凸进行锁止,从而通过第二卡板将第一卡板维持在锁止状态;解锁组件用于带动止动爪旋转,以使第二卡凸解除对第一卡凸的锁止状态,以使第一卡板解除锁止状态。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且体积小、解锁力小,从而自吸时不易变形,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可靠,可满足各种使用工况。

技术研发人员:乔轩,刘海,邓满燕,吕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爱普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