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456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车间内,随着生产的进程,一般会积攒下来数目众多的用于辅助工件加工的工装和模具,这些工装模具有的使用比较频繁、有的只是偶尔才会用到,这就涉及到了工装模具的存储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将工装模具摆放在支架上,支架又摆放在一个专用的存储室内。众所周知的是,工装模具上粘附的润滑油等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会挥发出可燃性气体,而且当存储区湿度较大时,若不能进行通风则会导致工装模具受潮锈蚀,导致日后无法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20390423.4的说明书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存放架,结构上包括框架,该框架的顶面、底面、背面和一个侧面密封,在框架的正面设有推拉门、另一个侧面通过折页设有折叠门;在折叠门的中上部设有观察窗、边缘设有用于吸合的永久磁铁;在框架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滑动支撑装置,滑动支撑装置包括两端均固接在框架上的隔板,在隔板的上表面并列设有多个轴辊;在顶面设有与框架的内腔贯通的L形的排风通道,在排风通道的水平段设有轴流风机、竖直段设有电动风阀;还包括控制器,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述存放架存在如下缺陷:只具有一个被动排风的效果,不仅很难对持续挥发出的气体进行彻底排出,而且在整个排风过程中仅对顶层空间产生较好的效果,对中部和底层空间的效果较差;此外,工装模具的取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排风效果彻底、对各层空间的排风效果均匀、取用方便的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包括正面敞口的箱体,在箱体的正面设有推拉门;在箱体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包括边缘固接在箱体内壁上的支撑孔板,在支撑孔板上固接安装有多个竖直的轴套,在轴套内设有转轴,在转轴的顶端固接有伞形的、带有多个插孔的转盘;在箱体的顶壁上设有多组与内腔贯通的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通道,在排风通道内设有第一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还包括控制器,第一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在箱体后侧壁的内表面、每个支撑孔板的下方均设有横置的送风管,送风管采用托块固定在后侧壁上,在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风孔;各送风管的一端均由箱体的侧壁伸出并同时贯通连接至内腔带有分风板的分风管道,在分风管道上连接有进风通道,在进风通道内设有第二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与现有的工装模具存放架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隔板设置成通透的支撑孔板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支撑孔板的下方设置带有风孔的送风管,实现了通过轴流风机经进风通道、分风管道和送风管向箱体内腔各层空间送风的技术效果,充分对箱体的内腔进行搅动,保证了彻底的排风效果,对各层空间的排风效果均匀。通过设置由支撑孔板、轴套、转轴和伞形转盘构成的工装模具支撑装置,提升了工装模具取用的便捷性。
[0006]优选地:在箱体内腔的顶部还设有集气罩,各排风通道的下端均与集气罩(8)贯通连接。
[0007]优选地:风孔开设在送风管顶部偏向正面的位置,出风方向正对支撑孔板的中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控制器;2、第一轴流风机;3、排风通道;4、电动风阀;5、转盘;6、转轴;7、插孔;8、集气罩;9、风孔;10、轴套;11、支撑孔板;12、托块;13、送风管;14、箱体;15、推拉门;16、分风管道;17、进风通道;18、第二轴流风机;19、分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1]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正面敞口的箱体14,在箱体14的正面设有推拉门15,推拉扣合推拉门15后,箱体14内腔形成近似密闭的空间。
[0012]在箱体14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包括边缘固接在箱体14内壁上的支撑孔板11,在支撑孔板11上固接安装有多个竖直的轴套10,在轴套10内设有转轴6,在转轴6的顶端固接有伞形的、带有多个插孔7的转盘5。工装模具插放在各转盘5的各插孔7内。打开推拉门15后,通过转动转盘5使要取用的工装模具移动到正面。
[0013]在箱体14的顶壁上设有多组与内腔贯通的排风装置,如图中所示,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通道3,在排风通道3内设有第一轴流风机2和电动风阀4。还包括控制器1,第一轴流风机2和电动风阀4均与控制器I电连接。
[0014]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箱体14内部的空气更顺利地排出,在箱体14内腔的顶部还设有集气罩8,各排风装置的排风通道3的下端均与集气罩8贯通连接。
[0015]在箱体14后侧壁的内表面、每个支撑孔板11的下方均设有横置的送风管13,送风管13采用托块固定在后侧壁上,送风管13固定安装在后侧壁上的好处是尽可能少地占用转盘5上方的存储空间。
[0016]在送风管13的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风孔9,本实施例中,风孔9开设在送风管13顶部偏向正面的位置,出风方向正对支撑孔板11的中部。
[0017]各送风管13的一端均由箱体14的侧壁伸出并同时贯通连接至内腔带有分风板19的分风管道16,在分风管道16上连接有进风通道17,在进风通道17内设有第二轴流风机18,第二轴流风机18与控制器I电连接。
[0018]工作过程:在控制器I中设置第一轴流风机2、第二轴流风机18和电动风阀4的启停时间,工装模具完成装载后关闭推拉门15。按照控制器I的设定,第一轴流风机2、第二轴流风机18和电动风阀4定时启动和开启,完成对箱体14内腔的送风和排风,之后再按照设定自行停转和关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敞口的箱体(14),在箱体(14)的正面设有推拉门(15);在箱体(14)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包括边缘固接在箱体(14)内壁上的支撑孔板(11),在支撑孔板(11)上固接安装有多个竖直的轴套(10),在轴套(10)内设有转轴(6),在转轴(6)的顶端固接有伞形的、带有多个插孔(7)的转盘(5);在箱体(14)的顶壁上设有多组与内腔贯通的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通道(3),在排风通道(3)内设有第一轴流风机(2)和电动风阀(4);还包括控制器(I),第一轴流风机⑵和电动风阀⑷均与控制器⑴电连接;在箱体(14)后侧壁的内表面、每个支撑孔板(11)的下方均设有横置的送风管(13),送风管(13)采用托块(12)固定在后侧壁上,在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风孔(9);各送风管(13)的一端均由箱体(14)的侧壁伸出并同时贯通连接至内腔带有分风板(19)的分风管道(16),在分风管道(16)上连接有进风通道(17),在进风通道(17)内设有第二轴流风机(18),第二轴流风机(18)与控制器⑴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4)内腔的顶部还设有集气罩(8),各排风通道(3)的下端均与集气罩(8)贯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其特征在于:风孔(9)开设在送风管(13)顶部偏向正面的位置,出风方向正对支撑孔板(11)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工装模具存放的支架。包括正面敞口的箱体,在箱体的正面设有推拉门;在箱体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装置包括边缘固接在箱体内壁上的支撑孔板,在支撑孔板上固接安装有多个竖直的轴套,在轴套内设有转轴,在转轴的顶端固接有伞形的、带有多个插孔的转盘;在箱体的顶壁上设有多组与内腔贯通的排风装置;在箱体后侧壁的内表面、每个支撑孔板的下方均设有横置的送风管,送风管采用托块固定在后侧壁上,在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风孔;各送风管的一端均由箱体的侧壁伸出并同时贯通连接至内腔带有分风板的分风管道,在分风管道上连接有进风通道,在进风通道内设有第二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IPC分类】B25H3-04
【公开号】CN204604295
【申请号】CN201520072679
【发明人】李晓坤, 刘春江, 王宝海
【申请人】天津利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