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21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家用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日常生活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灾害,如:罕见性灾害,偶然性灾害,人为性灾害。这些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提出设计一种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满足人们在地震,火灾等天灾人祸时无可奈何无路可逃的现状。国外研制出了一些构造奇特的高层火灾逃生设施,例如日本研制了一种螺旋形室外楼梯;国内城市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研究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技术与案例,民间研究较多,相关发明也很多,但大多是概念性的,做出实物的很少,而且理论研究较少。总之,国内外研发的家用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适应性差、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国内外研发的家用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诸多弊端,本发明设计了这款操作简便,美观大方,功能强大的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寻求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艺性好,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安全实用的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包括:舱体、储物装置、旋转门、蓄电装置、控制面板、舱压调节控制系统、弹射装置、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制冷装置、氧气供应自控装置、可折叠安全座椅;所述舱体为方形结构,所述储物装置安装在所述舱体内的维生舱内,所述旋转门安装在所述舱体上;所述舱体有四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所述防火层采用NH型室内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机械强度高,耐火极限时间长,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为耐压舱体钢板,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通过多个弹簧支撑连接,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密度小,导热系数小,所述保温隔热层填充在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所述抗压内层在竖直方向均匀开有等距的凹槽,所述凹糟内容纳压缩气囊,在跌落时压缩气囊通过蓄能气罐自动充满气体,缓冲逃生人员在内部受到的撞击;所述舱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维生舱、设备舱;所述维生舱通过固定隔板分成两部分,所述设备舱包括设备舱I和设备舱II,所述设备舱I在所述维生舱的后方,所述设备舱II在所述维生舱的上方,所述设备舱与所述维生舱通过固定隔板隔开;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旋转门的抗压内层上,调节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整个舱内的生存环境;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所述弹射装置、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连接,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和所述制冷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的框架上,所述弹射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的框架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储物装置的后方;所述蓄电装置和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I的框架上;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固定悬挂在所述维生舱的内壁上,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带有自锁装置,打开后实现自锁,同时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还安有安全带,逃生人员坐上后通过安全带将其自身固定在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防止整个装置在跌落时,因内部撞击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装置有两个,分别通过导轨安装在所述舱体的内部,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挂衣杆、柜体、门板、万向滚轮、导轨;所述挂衣杆选用香樟木材质,所述挂衣杆挂在衣杆托上,所述衣杆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柜体为方形结构,所述柜体的侧面柜壁与所述舱体的内部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柜体采用防潮板材,所述柜体上通过合页铰接有所述门板,所述柜体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对称分布有四个所述万向滚轮,且万向滚轮与所述导轨配合,所述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舱体的底部抗压内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门包括:门体、手轮轴、操作手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杆I、连杆II、导向槽;所述门体与所述舱体的结构相同,同样有四层组成,并且每一层的材质均相同,所述门体的四周开有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所述手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的中间部位,所述操作手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手轮轴的两端,对称分布在所述门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操作手轮通过花键与所述手轮轴相连接,并且所述手轮轴上安装有压帽,将所述操作手轮固定在所述手轮轴上;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手轮轴的中部,且位于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有四个,呈对称分布,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轴安装在所述门体上,所述从动齿轮的偏心处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杆I的一端,所述连杆I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II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II的另一端底面扁平,厚度向靠近所述连杆I的一端递增,所述连杆II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焊接在所述门体的边缘;旋转所述操作手轮,带动所述手轮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的转动,所述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将所述连杆II的扁平末端推入门框,随着所述连杆II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所述旋转门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装置为金属氢化物镍蓄电装置,放电性能好,环保无污染;所述弹射装置为气动弹射装置,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气缸、活塞、蓄能气罐、牵引缆索和负载连接装置,所述蓄能气罐与所述气缸通过圆管连接,所述气缸里面装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牵引缆索相连接,两段所述牵引缆索分别与所述负载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负载连接装置位于所述气缸一端外部,所述负载连接装置与所述储物装置的底座连接在一起,完成弹射后自动分离,通过瞬间释放所述蓄能气罐中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运动,带动所述负载连接装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储物装置运动,实现高速弹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调节控制舱内的生存环境;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对舱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节,确保整个装置的内外压差处于正常范围内,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接收绝对压力传感器及相对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对充气电磁阀及排气电磁阀做出自动启闭控制;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处理整个装置在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吸附包括二氧化碳吸附、一氧化碳催化、除臭、除湿、硫化氢有害气体,同时,实现舱内的空气循环,实现空气温度、湿度调节;所述制冷装置用于降低舱内的温度;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实现全自动控制舱内的氧气供应,即自动检测舱内氧气浓度值,当氧气浓度低于额定浓度时,自动打开电磁阀向舱内充氧,当氧气浓度高于额定浓度时,又自动关闭电磁阀停止充氧,确保舱内的氧气浓度被限制在允许的上下限范围内,且无需任何人工干预。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滚轮上带有电动自锁装置,平时处于自锁状态,当按下弹射按钮时,所述弹射装置发生弹射的同时,所述万向滚轮自锁装置同时打开,以便所述储物装置顺利弹出;所述柜体的底部安有高度调整垫板,通过增加所述高度调整垫板的个数实现所述柜体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还包括一套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内部,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

实施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灾难未发生时,所述储物装置内放置衣物,简单方便,空间利用率高;灾难发生时,通过所述弹射装置将所述储物装置迅速弹出,逃生人员进入,并锁紧所述旋转门,保护人身生命安全,具有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优点。

(2)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能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缓冲、密封性好,安全可靠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的旋转门结构图;

图中:1-舱体、2-储物装置、21-挂衣杆、22-柜体、23-门板、24-万向滚轮、25-导轨、3-旋转门、31-门体、32-手轮轴、33-操作手轮、34-主动齿轮、35-从动齿轮、36-连杆I、37-连杆II、38-导向槽、4-蓄电装置、5-控制面板、6-舱压调节控制系统、7-弹射装置、8-空气净化处理装置、9-制冷装置、10-氧气供应自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2、3、4所示,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包括:舱体1、储物装置2、旋转门3、蓄电装置4、控制面板5、舱压调节控制系统6、弹射装置7、空气净化处理装置8、制冷装置9、氧气供应自控装置10、可折叠安全座椅;所述舱体1为方形结构,所述储物装置2安装在所述舱体1内的维生舱内,所述旋转门安装在所述舱体1上;所述舱体1有四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分别是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所述防火层采用NH型室内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机械强度高,耐火极限时间长,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为耐压舱体钢板,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通过多个弹簧支撑连接,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密度小,导热系数小,所述保温隔热层填充在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所述抗压内层在竖直方向均匀开有等距的凹槽,所述凹糟内容纳压缩气囊,在跌落时压缩气囊自动充满气体,缓冲逃生人员在内部受到的撞击;所述舱体1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维生舱、设备舱;所述维生舱通过固定隔板分成两部分,所述设备舱包括设备舱I和设备舱II,所述设备舱I在所述维生舱的后方,所述设备舱II在所述维生舱的上方,所述设备舱与所述维生舱通过固定隔板隔开;所述控制面板5安装在所述旋转门3的抗压内层上,调节所述控制面板5控制整个舱内的生存环境;所述控制面板5分别与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6、所述弹射装置7、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8、所述制冷装置9和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10连接,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6、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8和所述制冷装置9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的框架上,所述弹射装置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的框架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储物装置2的后方;所述蓄电装置4和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10固定安装在所述设备舱II的框架上;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固定悬挂在所述维生舱的内壁上,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带有自锁装置,打开后实现自锁,同时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还安有安全带,逃生人员坐上后通过安全带将其自身固定在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防止整个装置在跌落时,因内部撞击造成伤害;所述储物装置2有两个,分别通过导轨安装在所述舱体1的内部,所述储物装置2包括:挂衣杆21、柜体22、门板23、万向滚轮24、导轨25;所述挂衣杆21选用香樟木材质,所述挂衣杆21挂在衣杆托上,所述衣杆托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柜体22上,所述柜体22为方形结构,所述柜体22的侧面柜壁与所述舱体1的内部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柜体22采用防潮板材,所述柜体22上通过合页铰接有所述门板23,所述柜体22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对称分布有四个所述万向滚轮24,且万向滚轮24与所述导轨25配合,所述导轨2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舱体1的底部抗压内层上;所述旋转门3包括:门体31、手轮轴32、操作手轮33、主动齿轮34、从动齿轮35、连杆I36、连杆II37、导向槽38;所述门体31与所述舱体1的结构相同,同样有四层组成,并且每一层的材质均相同,所述门体31的四周开有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所述手轮轴3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31的中间部位,所述操作手轮33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手轮轴32的两端,对称分布在所述门体31的内侧和外侧,所述操作手轮33通过花键与所述手轮轴32相连接,并且所述手轮轴32上安装有压帽,将所述操作手轮33固定在所述手轮轴32上;所述主动齿轮34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手轮轴32的中部,且位于所述门体31的内侧,所述主动齿轮34与所述从动齿轮35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5有四个,呈对称分布,所述从动齿轮35通过从动齿轮轴安装在所述门体31上,所述从动齿轮35的偏心处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杆I36的一端,所述连杆I36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II37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II37的另一端底面扁平,厚度向靠近所述连杆I36的一端递增,所述连杆II3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38,所述导向槽38焊接在所述门体31的边缘;旋转所述操作手轮33,带动所述手轮轴32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4的转动,所述主动齿轮34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齿轮35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将所述连杆II37的扁平末端推入门框,随着所述连杆II37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所述旋转门3的锁紧。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室内的空间位置大小,合理选择一种缓冲功能好的安全避难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安装要求安装所述蓄电装置4、所述控制面板5、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6、所述弹射装置7、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8、所述制冷装置9、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10、所述储物装置2、所述旋转门3,并进行调试;日常生活中未发生灾难时,打开两扇所述旋转门3,使其旋转至所述舱体1侧边;所述储物装置2内放置衣物,简单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当发生灾难时,按下控制面板5上方的弹射按钮,所述弹射装置7工作,所述蓄能气罐与所述气缸通过圆管连接,所述气缸里面装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两端与所述牵引缆索相连接,所述牵引缆索分别与所述负载连接装置相连接,所述负载连接装置与所述储物装置2连接在一起,完成弹射后自动分离,通过瞬间释放所述蓄能气罐中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运动,带动所述负载连接装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储物装置2运动,将所述储物装置2的高速弹射出所述舱体1;迅速将所述旋转门3旋转至所述舱体1前方的门框处,同时人员进入舱内,旋转内部的所述操作手轮33,所述操作手轮33带动所述手轮轴32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4的转动,所述主动齿轮34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齿轮35的转动,进而带动连杆机构运动,将所述连杆II37的扁平末端推入门框,随着所述连杆II37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所述旋转门3的锁紧;控制所述控制面板5的总控开关,将所述抗压内层凹槽内的压缩气囊内自动充满气体,缓冲逃生人员在内部受到的撞击;同时控制整个舱内的生存环境,所述舱压调节控制系统6对舱内的舱压进行自动调节,确保舱内外压差处于正常范围内,所述空气净化处理装置8处理密闭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吸附、一氧化碳催化、除臭、除湿、硫化氢有害气体,同时,实现舱内空气循环;所述制冷装置9用于降低舱内过高的温度,使舱内温度达到合适的温度;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10确保舱内的氧气浓度被限制在允许的上下限范围内,且无需任何人工干预;然后打开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并启动自锁装置,逃生人员坐上后通过安全带将其自身固定在所述可折叠安全座椅上,防止整个装置在跌落时,因内部撞击造成伤害;在舱内等待救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