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04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空建筑的兴起,针对地震、火灾、恐怖爆炸等自然或人为灾害,高空逃生显得尤为重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涌现出来,如轻质耐压的石墨烯材质。如果将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在高空逃生装置的研发上,必定对高空逃生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高空逃生装置“一生不用,用救一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用于解决在高楼等高空处逃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包括伞柄、支撑机构、伞面、突破机构和把手;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杆、下撑杆和下支撑套环,所述支杆均匀安装在伞面上,下支撑套环可滑动的安装在伞柄上,下撑杆的上端与支杆铰接,下撑杆的下端与下支撑套环铰接;

所述的突破机构安装在伞柄的顶端,所述的把手安装在伞柄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伞柄、支撑机构和伞面的材料内包含石墨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伞柄的上部设有用于固定伞面顶部的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上撑杆、上支撑套环和支撑弹簧,上撑杆的上端与支杆的上部铰接,上撑杆的下端与上支撑套环铰接,上支撑套环可滑动的安装在伞柄上;所述支撑弹簧套装在伞柄上,支撑弹簧的上端与上支撑套环的底端连接,支撑弹簧的下端与伞柄固定连接;

所述伞柄的下部设有用于固定下支撑套环的开关。

优选的,本装置包括防侧翻机构,防侧翻机构包括钢丝圈、防侧翻拉绳和防侧翻固定环,钢丝圈固定安装在伞面外缘周围,防侧翻拉绳的上端与钢丝圈固定连接,防侧翻拉绳的下端与防侧翻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的防侧翻固定环固定安装在伞柄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突破机构包括撞击头和玻璃刀,撞击头包括左臂和右臂,左臂和右臂之间设有安置槽,玻璃刀铰接在安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右臂的厚度和长度均大于左臂,左臂和右臂的顶端均采用尖头状。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上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上设有“指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高空逃生的技术问题,并且,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装置本身重量较轻。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侧翻机构,能够防止使用过程中,伞面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发生侧翻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突破机构安装在伞柄的顶端,用于逃生时,将密闭的窗户玻璃等击碎,包括撞击头和玻璃刀;当用撞击头无法将玻璃直接击碎时,可以先用玻璃刀将玻璃划破,然后再进行撞击,提高了成功逃脱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闭合状态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玻璃刀23转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面;2.伞面固定环;3.伞柄;4.上部限位圈;5.下部限位圈;6.开关;7.开关按钮;8.锁紧杆;9.锁紧凸体;10.支杆;11.上撑杆;12.下撑杆;13.上支撑套筒;14.下支撑套筒;15.支撑弹簧;16.钢丝圈;17.防侧翻拉绳;18.防侧翻固定环;19.撞击头;20.左臂;21.右臂;22.把手;23.玻璃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轻便式高空逃生装置,包括伞柄机构、支撑机构、防侧翻机构、伞面1、突破机构和把手22;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伞柄机构包括伞柄3、限位环和开关6;所述伞柄3采用长杆状结构,主要起到固定和安装其它部件的功能;所述的限位环固定安装在伞柄3的上部,用于安装伞面1的顶部,并限制伞面1顶部的移动,限位环包括上部限位圈4和下部限位圈5,上部限位圈4和下部限位圈5之间为环形凹槽;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伞柄3的下部设有开关安装槽,开关安装槽包括按钮槽和锁紧槽,按钮槽和锁紧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的开关6安装在开关安装槽内,在不使用本装置情况下,用于锁紧所述的支撑机构;所述开关6包括开关按钮7、锁紧杆8和开关弹簧;所述的开关按钮7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的按钮槽内,所述的锁紧杆8安装在开关按钮7的底端,所述锁紧杆8的前端上部设有锁紧凸体9,所述的锁紧凸体9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的锁紧槽内,所述的开关弹簧安装在所述锁紧杆8的底部。

当按下开关按钮7时,通过锁紧杆8带动锁紧凸体9凹陷在锁紧槽内,当松开对开关按钮7按压时,在开关弹簧的作用下向上顶起锁紧杆8,进而锁紧凸体9伸出锁紧槽;

优选的,用于制造所述的伞柄3材料内添加石墨烯材质,用于增强材料性能,并减轻重量。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伞面1的打开,包括支杆10、上撑杆11、下撑杆12、上支撑套筒13、下支撑套筒14和支撑弹簧15;所述的支杆10包括多个,用于支撑伞面1,以伞面1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安装在伞面1上;所述的下撑杆12包括多个,用于驱动支杆10,下撑杆12的上端与对应的支杆10的中间部位铰接,下撑杆12的下端与所述的下支撑套筒14的上部铰接;所述的下支撑套筒14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的伞柄3上,下支撑套筒14的下部设有固定凹槽,所述的固定凹槽与所述的锁紧凸体9对应设置;在不使用本装置时,锁紧凸体9的上部位于所述的固定凹槽内,将下支撑套筒14固定;

所述的上撑杆11包括多个,与所述的支杆10对应设置,上撑杆11的上端与对应支杆10的上部铰接,上撑杆11的下端与上支撑套筒13上部铰接;所述的上支撑套筒13可滑动的套装在所述伞柄3的上部;所述的支撑弹簧15套装在伞柄3的上部,支撑弹簧15的上端与上支撑套筒13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弹簧15的下端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伞柄3上;

当合闭伞面1时,所述的上支撑杆带动上支撑套筒13沿伞柄3向下移动,进而压缩支撑弹簧15;当按下开关按钮7,打开伞面1时,受支撑弹簧15的复位力作用,上支撑套筒13被向上推移,进而带动上撑杆11将伞面1打开,同时下撑杆12也被带动打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伞面1中心位置的顶端设有伞面固定环2,伞面固定环2安装在伞柄机构的限位环内;所述支杆10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的伞面固定环2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机构和伞面1内添加石墨烯材料,用于增强材料性能,并减轻重量。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防侧翻机构用于防止本装置使用过程中,伞面1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发生侧翻现象;防侧翻机构包括钢丝圈16、防侧翻拉绳17和防侧翻固定环18,所述的钢丝圈16固定安装在伞面1外缘周围,防侧翻拉绳17包括多个,均匀安装在伞面1的周围,防侧翻拉绳17的上端与钢丝圈16固定连接,防侧翻拉绳17的下端与所述的防侧翻固定环18固定连接;所述的防侧翻固定环18固定安装在伞柄3的下部,并位于开关安装槽的下方;

在伞面1闭合时,所述的防侧翻拉绳17处于弯曲状态;当伞面1打开时,防侧翻拉绳17处于被拉伸状态,将伞面1的边缘与防侧翻固定环18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突破机构安装在伞柄3的顶端,用于逃生时,将密闭的窗户玻璃等击碎,包括撞击头19和玻璃刀23;当用撞击头19无法将玻璃击碎时,可以先用玻璃刀23将玻璃划破,然后再进行撞击;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撞击头19采用硬质金属材料,撞击头19包括左臂20和右臂21,所述右臂21的厚度和长度均大于左臂20,左臂20和右臂21的顶端均采用尖头状;所述左臂20和右臂21之间设有安置槽,安置槽内用于安装玻璃刀23,所述玻璃刀23分别与所述的左臂20和右臂21铰接;在不使用玻璃刀23时,所述的玻璃刀23折叠在左臂20和右臂21之间的安置槽内;当需要使用玻璃刀23时,将玻璃刀23从安置槽内旋出,玻璃刀23的前端伸出右臂21的顶端。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把手22安装在伞柄3的下部尾端,把手22上设有橡胶垫片,以减小对手掌的损伤;橡胶垫片上设有“指型槽”,可以方便手掌的抓握。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紧急情况下的高空逃生,减小人员伤亡。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