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693发布日期:2019-04-20 03:2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末端试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而高层建筑建设工期长、各方监管不到位,其消防和安全至今尚无良策能保证万无一失,在发生火灾时很容易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消防器材的内部水压等进行测试,而现有的试水装置通常采用两个球阀之间安装一个水压表来测试,由于球阀的密闭性问题导致测量数值不准,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此,公开号为CN20618384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喷凝末端试水装置,其包括阀门锁、阀门、水压表、水管、球阀、球阀扳手;其中,所述阀门锁安装在阀门下端;所述水压表位于阀门上端;所述球阀安装在阀门上方,由水管连接;所述球阀扳手安装在球阀上;所述阀门和球阀两端都连接着水管。这种喷凝末端试水装置采用双阀门结构,可以通过球阀和阀门的开关来快速测试动态水压和静态水压,操作繁琐,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包括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堵管、压力表和一体式阀体,所述一体式阀体包括柱形阀,所述柱形阀侧部从右往左依次连通有第二通管、第一通管、压力表和堵管,所述第一通管与第二通管、压力表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所述第一通管与堵管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柱形阀的中部设有转动阀杆,所述转动阀杆位于柱形阀内的部分杆体外侧固定有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之间的角度为160度,所述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各自的其余三边部能够与柱形阀对应内壁贴合,所述转动阀杆的上端贯穿柱形阀并固定有驱动把手,所述驱动把手与第一阀板、第二阀板的夹角为100度,所述柱形阀的上端板外侧固定有耐磨块,所述驱动把手的末端螺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端有六角螺头,下端为经过粗糙处理的平台面,所述驱动把手通过固定螺杆与耐磨块相抵后的摩擦力保持位置固定。

优选地,上述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中,所述堵管远离柱形阀的一端设有堵头。

优选地,上述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中,所述第一阀板、第二阀板各自的其余三边部设有能够提高密封性的耐磨橡胶层。

优选地,上述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中,所述柱形阀的下端板内侧开设有与转动阀杆配合的定位槽。

优选地,上述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中,所述柱形阀的上端板与转动阀杆连接处设有轴封。

优选地,上述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中,所述驱动把手与柱形阀的上端板之间的距离为0.5-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喷凝末端试水装置设有一体式阀体,阀体通过驱动把手来带动内部的第一阀板、第二阀板进行转动,进而实现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堵管、压力表相互之间的通断;当需要测试静态水压时,使得第一通管、堵管、压力表连通,压力表即可测试静态水压;当需要测试动态水压时,使得第一通管、第二通管、压力表连通,压力表即可测试动态水压。本喷凝末端试水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故障率地的优点,能够快速测试动态水压和静态水压,便于推广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测试静态水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动态水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通管,2-第二通管,3-堵管,4-压力表,5-柱形阀,6-转动阀杆,7-第一阀板,8-第二阀板,9-驱动把手,10-耐磨块,11-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带一体式阀体的喷凝末端试水装置,包括第一通管1、第二通管2、堵管3、压力表4和一体式阀体。

一体式阀体包括柱形阀5,柱形阀5侧部从右往左依次连通有第二通管2、第一通管1、压力表4和堵管3。第一通管1与第二通管2、压力表4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第一通管1与堵管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一通管1、第二通管2为双通管,堵管远离柱形阀的一端设有堵头。柱形阀1的中部设有转动阀杆6,转动阀杆6位于柱形阀5内的部分杆体外侧固定有第一阀板7和第二阀板8,第一阀板7和第二阀板8之间的角度为160度,第一阀板7、第二阀板8各自的其余三边部能够与柱形阀4对应内壁贴合。第一阀板7、第二阀板8各自的其余三边部设有能够提高密封性的耐磨橡胶层。转动阀杆6的上端贯穿柱形阀5并固定有驱动把手9,驱动把手9与第一阀板7、第二阀板8的夹角为100度。柱形阀5的上端板外侧固定有耐磨块10,驱动把手9的末端螺接有固定螺杆11。固定螺杆11上端为六角螺头,下端为经过粗糙处理的平台面,驱动把手9通过固定螺杆11与耐磨块10相抵后的摩擦力保持位置固定。驱动把手与柱形阀的上端板之间的距离为0.5-1cm。

柱形阀5的下端板内侧开设有与转动阀杆6配合的定位槽。柱形阀5的上端板与转动阀杆6连接处设有轴封。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需要测试静态水压时,松开固定螺杆11使得驱动把手9转动,第一阀板7和第二阀板8转动至如图1所示位置后旋紧固定螺杆,使得第一通管1、堵管3、压力表4连通,压力表4测试静态水压。当需要测试动态水压时,松开固定螺杆11使得驱动把手9转动,第一阀板7和第二阀板8转动至如图2所示位置后旋紧固定螺杆,使得第一通管1、第二通管2、压力表4连通,压力表4测试动态水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