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03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模塑制品的制造设备,具体属于一种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塑料工业制品更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周围能看到形态各异的各种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在世界各地近年来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由于塑料废弃包装物具有百年不烂的特性,造成白色污染,难以治理,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用可降解的草本植物纤维加工制作的餐具、用具、包装物取代发泡塑料包装物,成为一种最佳选择,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国纸浆模塑行业起步较晚,目前纸浆模塑设备除存在效率低,废品率高,设备运行不稳定外,设备生产品种较单一,有的只能生产食品包装,而不能生产工业包装。即使食品包装也只能生产托盘、餐盒等深度较浅的产品,因而适应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运行安全、稳定的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而达到用一种设备可生产各种适销对路的纸浆模塑制品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包括一机架,其上部安装一升降气缸,一上模横移气缸,一上转移模台,一下吸模台,一小浆池,其特点是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一横提升杆的中部,该横提升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下模升降拉杆的上部,该下模升降拉杆的下部与所述下吸模台的两端固接;所述机架的中部固定有二上模横移导轨,所述上转移模台通过其设于四端角的滚轮吊挂于该二上模横移导轨上,且上转移模台其内腔的上部通过软管与设置于机架上部的上吸气管相连接,并分别与一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所述上模横移气缸固定在机架的中部,其活塞杆与所述上转移模台的一侧相连;所述下吸模台,其内腔的下部通过软管与设置于小浆池一端的下吹气管及下吸气管相连通,并分别与所述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
上述的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其中,在所述小浆池内一侧设有一由内隔板与小浆池的侧壁形成的一溢流槽,该内隔板的上端沿低于小浆池的上端沿,并于小浆池的该侧下部设置一溢流管,其相对的一侧则设置一进浆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设计,其工作原理是由座标式移动的下吸模台与上转移模台为主要结构,下吸模台作上下升降运动,上转移模台作前后横向移动。这样,只需更换安装在下吸模台5上的真空吸模及安装在上转移模台4上的转移模,便不仅可生产盒、盘等型深较浅的制品,还能加工成型碗、杯等型深较深的制品,并且工艺参数稳定,成型制品成品率高,可一模多件生产,为连续稳定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快餐盒、方便面碗、托盘等食品包装物,也可加工制作生活用品与工业用品的包装物、日常用具与包装物,也可用废纸、废旧包装物为原料。
其结构如
图1所示,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包括一机架1,其上部安装一升降气缸2,一上模横移气缸3,一上转移模台4,一下吸模台5,一小浆池6,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连接于一横提升杆7的中部,该横提升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下模升降拉杆8的上部,该下模升降拉杆8的下部与下吸模台5的两端固接;通过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带动两根下模升降拉杆8,使固定在横提升杆7两端的下吸模台5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两根上模横移导轨9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两端,上转移模台4通过其设于四端角的滚轮吊挂于该二上模横移导轨9上,且上转移模台4的内腔的上部通过软管与设置于机架1上部的上吸气管10相连接,并分别与一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上模横移气缸3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其活塞杆与上转移模台4的一侧相连,可推拉上转移模台4,使吊挂在上模横移导轨9上的上转移模台4作横向移动。
下吸模台5,其内腔的下部通过软管与设置于小浆池6一端的下吹气管12及下吸气管13相连通,并分别与所述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
小浆池6固定在机架1下部,其一侧的底部设置进浆管17与排污管18,其相对的一侧则设置有溢流管16及溢流槽15,该溢流槽是由小浆池6内一侧设置的一内隔板14与小浆池的侧壁形成的,该内隔板14的上端沿低于小浆池6的上端沿。溢流管16设于小浆池6的该侧下部。
安装在机架1上部一端的电控箱20,其PLC可变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固定在机架1上部的气控元件箱19内部的气动元件,使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自动,半自动或全自动生产运行。
下吸模台5上部安装有多副真空吸模,每副真空吸模上均布有φ1.5-2.5mm的通孔,真空吸模表面还敷复30-40目的不锈钢丝网。
上转移模台4下部安装有多副与真空吸模相匹配的转移模,转移模也均布有φ1.5-2.5mm的通孔,表面还可敷负一层30-40目的不锈钢丝网。
当下吸模台5上升时,安装于其上的真空吸模与安装在上转移模台4上的转移模贴合。当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下吸模台5下降,沉人小浆池6中,浸入浆液中的真空吸模在真空负压作用下(真空负压为0.03-0.07Mpa),浆液中的植物纤维等固定在不锈钢丝表面形成一层湿坯,而经不锈钢丝网过滤后的白水,经过真空吸模上均布的φ1.5-2.5mm的通孔,流经真空抽吸系统的气水分离器,回入白水池,作为下一次循环中配浆时的稀释水源。而沉淀在真空吸模表面的湿胚,在下吸模台5向上提升、离开小小浆池6后作悬停,在真空抽吸作用下作初步脱水。之后,下吸模台5继续上升,安装在下吸模台5上的真空吸模插入安装在上转移模台4上的凹槽内,使上下模完全贴合。此时,在升降气缸2的提升力、上转移模台4压缩空气(0.2-0.6Mpa)高压吹气与下吸模台5真空负压(0.03-0.07Mpa)抽吸的共同作用下,使湿坯进一步成型脱水。在完成了上述动作,经时间延时计时结束。首先下吸模台5快速下降,与此同时,下吸模台5的真空抽吸切换为高压吹气,而上转移模台4高压吹气切换为真空抽吸,使制品转移给安装在上转移模台4上的转移模上。然后,上转移模台4向后移动至外侧终点,经位置发讯,上转移模台4由真空抽吸切换为高压吹气,使制品脱落,最后上转移模台4仍向前返回,停于原位,等待向下降至小小浆池6内的下吸模台5真空抽吸成坯后与其贴合,进入下一轮的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加工设备时,只需更换安装在下吸模台5的真空吸模及安装在上转移模台4上的转移模,就可生产诸如,餐盒、托盘、碗、杯等各种食品包及其他工业品包装物。
同时,本实用新型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均由PLC程序控制生产所需的时间、位置、速度等。可设置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工作状态供选择。
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包括一机架(1),其上部安装一升降气缸(2),一上模横移气缸(3),一上转移模台(4),一下吸模台(5),一小浆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一横提升杆(7),横提升杆(7)两端分别连接一下模升降拉杆(8),所述下吸模台(5)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该二下模升降拉杆(8)的下端部;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二上模横移导轨(9),所述上转移模台(4)通过其设于四端角的滚轮吊挂于该二上模横移导轨(9)上,且上转移模台(4)其内腔通过软管与设于机架(1)上的上吸气管(10)相连接,并分别与一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所述上模横移气缸(3)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其活塞杆与所述上转移模台(4)的一侧相连;所述下吸模台(5),其内腔通过软管与设置于小浆池(6)一端的下吹气管(12)及下吸气管(13)相连通,并分别与所述真空负压系统及压缩空气气源系统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浆池(6)内一侧设有一由内隔板(14)与小浆池的侧壁形成的一溢流槽(15),该内隔板(14)的上端沿低于小浆池(6)的上端沿,并于小浆池(6)的该侧下部设置一溢流管(16),其相对的一侧则设置一进浆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模台(5)上部安装有多副真空吸模,每副真空吸模均布有φ1.5-2.5mm的通孔,真空吸模还敷复30-40目的不锈钢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移模台(4)下部安装有多副与所述真空吸模相匹配的转移模,转移模也均布有φ1.5-2.5mm的通孔,表面还需敷负一层30-40目的不锈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一设有可变程序控制器的电控箱(19)和一气控元件箱(20)。
专利摘要纸浆模塑真空吸模自动成型机,包括:机架,其上安装升降气缸,上模横移气缸,上转移模台,下吸模台,水浆池,其特点是: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一横提升杆两端分别连接的一下模升降拉杆,而固接吸模台,机架上固定有二上模横移导轨,上转移模台通过其设于四端角的滚轮吊挂于二上模横移导轨上。其工作原理是由座标式移动的下吸模台与上转移模台为主要结构,下吸模台作上下升降运动,上转移模台作前后横向移动。
文档编号D21J5/00GK2425122SQ0021794
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8日
发明者沈瑾琪 申请人:姜六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