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025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后处理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纸盒、纸板箱的机械成型加工装置。
模切是一种将印刷好的成卷的或成张的产品切割成为具有特定外形尺寸单元的工序。压痕、压凸与模切相仿,是压出弯折痕或凹凸图案的工序。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平压平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来完成模切压痕压凸工序。其缺点是镶嵌在槽中的刀片易松动,使模切尺寸变化;刀尖直接接触下模板,易损坏;刀尖在工作中产生的高热不易散失,使刀尖退火变形;对上下模板的平行度要求高,否则会使压切不均匀;工作效率较低,一般为100张/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将两平面之间的直线相对运动改为两个辊筒的共轭旋转运动,附以弹性压力调整、周向调整、轴向调整及啮合间隙调整装置,提高了模切精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设计一种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它包括机架部分和辊筒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底座、4个机架竖板、2个机架撑板、2个压盖和弹性压力调整装置,所述机架竖板与底座固接、并与机架撑板一起组成两个相对平行的竖直滑道,所述压盖设置在滑道的上端,所述弹性压力调整装置设置在压盖内;所述辊筒部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压力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承力辊,每支辊筒两端的滑块,主动齿轮,周向调整装置,两片叠合的上互啮合齿轮,下互啮合齿轮,轴向调整装置和啮合齿轮周向调整装置;所述辊筒的两边设有滚枕,所述主动齿轮及主动齿轮周向调整装置设置在上工作辊的一端,所述上互合齿轮设置在上工作辊的另一端,下互合齿轮设置在与之位置对应的下工作辊的一端;所述上工作辊或上、下工作辊上设有刀具。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下工作辊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上压力辊、下承力辊的中心连线设有3-10mm的偏心。
上述方案中,所述刀具的刀尖与下工作辊之间设有0.003-0.008m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装置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刀具作连续旋转运动,可与印刷线一起进行作业;生产率高,模切速度最高可达350米/分;工作时为轴向线接触,压力均衡,易于调整;由于滚枕的作用,刀尖不接触下工作辊,提高了模切质量,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模切刀具的使用寿命最高可达1600万次运行平稳,噪音降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所示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
图1所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图3的第一种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第二种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6是图3的第三种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图7是图3的第四种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图1和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的构造。参照
图1和图2,本装置主要分为机架和辊筒两部分,机架部分在底座5上固定连接四个机架竖板16,与两个机架撑板17一起组成两个相对平行的竖直滑道,滑道上端设有两个压盖20,压盖20内设有弹性压力调整装置19;辊筒部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压力辊1、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和下承力辊4,辊筒的两边都设有滚枕23,每支辊筒两端设有滑块11,滑块11可在机架的竖直滑道内运动,工作压力(气动的、液动的、或螺旋杆加弹簧式的)由弹性压力调整装置19给出,先传给最上面的上压力辊1,再通过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和下承力辊4的滚枕23传给下承力辊4的滑块11,最后传给底座5,这样可使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的滑块11在竖直方向处于浮动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持运动的均衡。上工作辊2的左端设有主动齿轮22,接受外部的驱动力,该主动齿轮22可通过周向调整装置21来调整模切压痕压凸与印刷间的位置差。上工作辊2的右端设有上互啮合齿轮12,其为包括啮合齿轮调整装置15的两片叠合结构,可通过它们的圆周错动调整来减小啮合间隙,旋转动力经下互啮合齿轮10传给下工作辊3,以使上工作辊2和下工作辊3产生共轭旋转。下工作辊3的齿轮端设有轴向调整装置8和下工作辊周向调整装置9,以调整上工作辊2和下工作辊3间的位置差。各轴端都装有滚动轴承,以使各辊转动灵活精确。在机架的一侧装有送纸板13,另一侧装有出纸板14和清废板6。在机架的上部和下部还设有上垫块18和下垫块7。在上工作辊2或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上设有模切、压痕或压凸的刀具。
参照图2,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的中心连线与上压力辊1、下承力辊4的中心连线根据情况设计有3-10mm的偏心,以使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的滑块11紧贴竖直滑道的一个侧面,以确保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的平行。
参照图3和图5,刀具的刀尖与下工作辊3之间设有0.003-0.008mm的间隙。所述刀具为压切式模切刀具,其刀刃为三角形,两侧面的夹角为30-60°,两侧面间为一窄平台,其宽度为0.03-0.05mm。
参照图3和图4,刀具为剪切式模切刀具,其刀刃为矩形,分别设置在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上。
参照图3和图6,刀具为压痕模具,在上、下工作辊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凸凹模块26、27,在模块下有调整垫25,以其厚度来调整压痕的深浅。
参照图3和图7,刀具为压凸模具,在上、下工作辊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凹凸模块28、29,在模块下有调整垫25,以其厚度来调整压凸的深浅。。
上述方案中,刀具可以直接设置在上、下工作辊上,或刀具做成模具,镶嵌安装在上、下工作辊上。加工刀刃的材料应选用优质材料,并进行真空热处理。
可以利用本装置分别进行模切、压痕、压凸的工序,也可以在本装置内合并进行,后者通过压痕模块26、27或压凸模块28、29下面的调整垫25的薄厚来调整它们之间的深浅关系。
权利要求1.一种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部分和辊筒部分;所述机架部分包括底座、4个机架竖板、2个机架撑板、2个压盖和弹性压力调整装置,所述机架竖板与底座固接、并与机架撑板一起组成两个相对平行的竖直滑道,所述压盖设置在滑道的上端,所述弹性压力调整装置设置在压盖内;所述辊筒部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压力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承力辊,每支辊筒两端的滑块,主动齿轮,周向调整装置,两片叠合的上互啮合齿轮,下互啮合齿轮,轴向调整装置和啮合齿轮周向调整装置;所述辊筒的两边设有滚枕,所述主动齿轮及主动齿轮周向调整装置设置在上工作辊的一端,所述上互合齿轮设置在上工作辊的另一端,下互合齿轮设置在与之位置对应的下工作辊的一端;所述上工作辊或上、下工作辊上设有刀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工作辊的中心与所述上压力辊、下承力辊的中心设有3-10mm的偏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的刀尖与下工作辊之间设有0.003-0.008mm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压切式模切刀具,其刀刃为三角形,两侧面的夹角为30-60°,两侧面间为一窄平台,其宽度为0.03-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剪切式模切刀具,其刀刃为矩形,分别设置在上、下工作辊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压痕模具,在上、下工作辊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凸凹模块,在模块下设有调整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压凸模具,在上、下工作辊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凹凸模块,在模块下设有调整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具直接设置在上、下工作辊上,或刀具做成模块,镶嵌安装在上、下工作辊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压圆式模切压痕压凸装置,它包括:由底座、4个机架竖板、2个机架撑板、2个压盖和弹性压力调整装置组成的机架部分,和由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压力辊、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和下承力辊,辊筒两端的滑块、主动齿轮、周向调整装置、两片叠合的上互啮合齿轮、下互啮合齿轮、轴向调整装置和啮合齿轮周向调整装置组成的辊筒部分;在上工作辊或上、下工作辊上直接加工出模具或安装模块。本装置具有生产率高、提高模切质量、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运行平稳、降低噪音等综合优点。
文档编号B31B1/25GK2468714SQ0120477
公开日2002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5日
发明者程飞 申请人:北京运城精达印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