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烘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788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直径烘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行业的烘干设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直径、特大直径的 烘缸。
背景技术
大直径烘缸的直径从5米到7米,甚至更大,是生产特种纸,如皱纹纸、有光纸、上 光纸和其它薄型纸纸机中的关键设备。现今造纸工业上常用的大直径烘缸是杨克烘缸和MG 烘缸,其名称只因其所加工的不同纸品来加以区分,其结构相似,如图1和图2所示的杨克 烘缸,一般由操作侧轴头、罩板、烘缸壳体、传动侧轴头、中心轴、排水管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热交换介质为水蒸汽,由一侧轴径进入到中心轴,再从中心轴经由蒸汽喷嘴布满全缸。因此 烘缸的主要零部件都是受压元件。工作时,烘缸内部充满大量高温高压水蒸汽。正是由于 其规格、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特点,存在着一旦发生大的事故,将引发巨大破坏的可能性;有 时只是影响功能的非重大事故也会造成数月的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大直径烘 缸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正确而审慎的技术条件,才能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安全 性能。工作中烘缸内部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由于烘缸直径、转速和凝结水量的不同,冷凝 水在烘缸内存在不同的形态,对烘缸的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低速度时,冷凝水在烘缸底部形 成一个水塘,在中等速度时,冷凝水沿着转动方向跟壳体旋转一定距离后离开缸壁跌落下 来,导致烘缸驱动转矩很不稳定;在高速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冷凝水膜跟壳体一起旋转, 布满整个烘缸内壁,热量必须穿过该水膜进行传热,因此传热效率低,并且需要特殊的排水 装置使冷凝水经排水管从另一侧轴径排出。热交换介质不能用热油,热水等烘缸罩板的表 面积大,工作时有较多的热能损失。随着薄型纸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为增加热干燥能力、加大机械脱水和提高产量, 使得烘缸向着更大直径、更大宽度和更高速度发展。基于上述结构的烘缸,在设计、制造和 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适应实际生产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采用先 进的“有限元”分析技术,但与实际使用中烘缸在不同荷载(如压力、温度、线压、和扭矩)综 合作用下的真实应力分布还有一定的误差;在制造过程中,大直径壳体和罩板的铸造、加工 都比较困难;使用的原材料也大大增加,烘缸总质量大约200吨,不仅使纸机的基础十分庞 大,还需要更大的传动功率,并且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也相应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直径烘缸。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直径烘缸,包括壳体、传动轴、操作轴、轴进汽管和轴出水管,壳体由筒壁和 左、右罩板构成,筒壁内上设置有传热器,传热器一端与轴进汽管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管 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传热器指筒壁内侧设置散热管,散热管一端设分汽管另一端设集汽管,分汽管与进汽管联通,集汽管与回汽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在散热管内侧设置内壁。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筒壁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依次拼接构成,加热板内壁设置 有传热器,加热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集汽管和分汽管,传热器与集汽管和分汽管联通,分汽管 通过进汽管与轴蒸汽管联通,集汽管通过回汽管与轴出水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的传热器是加热板内嵌的散热管,散热管一端设分汽管另 一端设集汽管,分汽管与进汽管联通,集汽管与回汽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的传热器是加热板内加工出的孔腔,孔腔一端与集汽管联 通另一端与分汽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筒壁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依次拼接构成,加热板是夹层,夹 层内空腔构成传热器,空腔一端与轴进汽管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伸入到筒壁内的轴进汽管端部联通有分汽器,分汽器与进汽管 联通,伸入到筒壁内的轴出水管端部联通有集汽器,集汽器与回汽管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传动轴和操作轴设置在轴头连接件的两端,轴头连接件通过骨 架与筒体连接。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进汽管和回汽管至少设置有有两个圆弧形折弯。上述大直径烘缸,轴进汽管、轴出水管与轴头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轴头连接件与骨 架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分汽管、集汽管、蒸汽管和回汽管外面均套设有隔热层,隔热层是 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上述大直径烘缸,在加热板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制成 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铸型阶段,将烘缸筒体 分成若干等分制作加热板,分体铸造,材质为铸钢,再组焊成整个烘缸的筒体,这种结构设 计计算简单,用料少,容易制作,耐高压,热交换介质通过筒壁上的加热器、或者加热板内列 管或孔腔或腔体将热传至缸体表面,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热效率,升温快,减少蒸汽或其他热 交换介质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热交换介质可以是热水、蒸汽还可以是热油。轴进汽 管、轴出水管与传动轴和操作轴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轴头连接块与骨架之间有隔热材料、 分汽管、集汽管、进汽管和回汽管的外面均设置有隔热层,筒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这样全 方位的阻断的热量损失,全部热量只通过加热板传到筒体表面,大幅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图1是杨克烘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图5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一种大直径烘缸,包括壳体、传动轴5、操作轴 7、轴进汽管6和轴出水管8,壳体由筒壁17和带通孔的左、右罩板14构成,传动轴5和操作 轴7设置在轴头连接件11的两端,轴头连接件11通过骨架10与筒壁17连接,筒壁内上设 置有传热器,传热器一端与轴进汽管6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管8联通。上述大直径烘缸,所述传热器指筒壁17内侧设置散热管,散热管一端设分汽管另 一端设集汽管,分汽管与进汽管联通,集汽管与回汽管联通。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在散热管内侧设置内壁,这样更加有利于热量集中在筒壁。上述大直径烘缸,优选的结构方案是所述筒壁17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1依次拼接 构成,相邻两加热板通过连接块13连接,加热板1内嵌的散热管19,加热板1两端分别设置 有集汽管16和分汽管15,散热管19的一端与集汽管16联通另一端与分汽管15联通,分汽 管15通过进汽管3与轴蒸汽管6联通,集汽管16通过回汽管2与轴出水管8联通。本实用新型传热器可以是加热板内加工出的孔腔,孔腔一端与集汽管联通另一端 与分汽管联通,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传热到筒外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筒壁17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1依次拼接构 成,加热板1是夹层,夹层内空腔作为传热器,空腔一端与轴进汽管6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 管8联通,这样的结构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最佳方案是伸入到壳体内的轴进汽管6端部联通有分汽器9,分汽器9 与进汽管3联通,伸入到筒壁内的轴出水管端部联通有集汽器12,集汽器12与回汽管2联 通,所述进汽管3和回汽管2至少设置有有两个圆弧形折弯,用来减小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 变形产生的应力,蒸汽管、出水管与轴头之间填充隔热材料,轴头连接件与骨架之间设置有 隔热材料,分汽管、集汽管、进汽管和回汽管外面均套设有隔热层,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制 成的,在加热板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有效全面地阻断热 量损失,大幅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热交换介质,如高温高压蒸汽由轴进汽管经 分汽器均衡地分配给各进汽管,再经加热板内的分汽管进入加热板的管腔内,在流经加热 板的过程中与加热板进行热质交换,使烘缸筒体温度升高,满足工艺要求。这种结构管腔结 构设计计算简单,用料少,容易制作,耐压高,用汽量少,升温快。热交换介质也可是热水、热 油。蒸汽管、出水管与轴头之间充填隔热材料,连接块与型钢骨架之间有隔热材料,分 汽器、集汽器、进汽管、回汽管外面及壳体内侧全面敷设隔热材料,全面阻断热量损失,大幅 度提高热质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一种大直径烘缸,包括壳体、传动轴、操作轴、轴进汽管和轴出水管,壳体由筒壁和左、右罩板构成,其特征在于筒壁内上设置有传热器,传热器一端与轴进汽管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管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器指筒壁内侧设置散热 管,散热管一端设分汽管另一端设集汽管,分汽管与进汽管联通,集汽管与回汽管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在散热管内侧设置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依 次拼接构成,加热板内壁设置有传热器,加热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集汽管和分汽管,传热器与 集汽管和分汽管联通,分汽管通过进汽管与轴蒸汽管联通,集汽管通过回汽管与轴出水管 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器是加热板内嵌的散 热管,散热管一端设分汽管另一端设集汽管,分汽管与进汽管联通,集汽管与回汽管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器是加热板内加工出 的孔腔,孔腔一端与集汽管联通另一端与分汽管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由若干个弧形加热板依 次拼接构成,加热板是夹层,夹层内空腔构成传热器,空腔一端与轴进汽管联通,另一端与 轴出水管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伸入到筒壁内的轴进汽管端部 联通有分汽器,分汽器与进汽管联通,伸入到筒壁内的轴出水管端部联通有集汽器,集汽器 与回汽管联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传动轴和操作轴设置在轴头连接 件的两端,轴头连接件通过骨架与筒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直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管和回汽管至少设置有 有两个圆弧形折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直径烘缸,包括壳体、传动轴、操作轴、轴进汽管和轴出水管,壳体由筒壁和左、右罩板构成,筒壁内上设置有传热器,传热器一端与轴进汽管联通,另一端与轴出水管联通。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在铸型阶段,将烘缸筒体分成若干等分制作加热板,分体铸造,材质为铸钢,再组焊成整个烘缸的筒体,这种结构设计计算简单,用料少,容易制作,耐高压,热交换介质通过筒壁上的加热器、或者加热板内列管或孔腔或腔体将热传至缸体表面,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热效率,升温快,减少蒸汽或其他热交换介质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21F5/02GK201704579SQ20102017632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
发明者冯育英, 刘铸红, 姜丰伟, 李保亮, 李向阳, 李长国, 祝红军 申请人: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