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322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用以加工一第一多孔膜及一第二多孔膜,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压合单元、一定型单元及一冷却单元;使该第一多孔膜、第二多孔膜相交呈一角度;叠置该第一多孔膜与该第二多孔膜,以成型为一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该压合单元于T1的温度及S1的张力条件下压合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该定型单元于T2的温度对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进行释压定型;该冷却单元于T3的温度维持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于该预定张力S3;完成该多孔复合膜的成品。本发明所述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可用以制造出抗穿刺强度较大的锂电池隔离膜,且同时兼顾该隔离膜的抗拉强度、透气时间、孔隙大小及抗剥离力。
【专利说明】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使用于锂电池内用以隔离阴阳两极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电极材料,一般可分为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也因此,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0003]1992年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人们的行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等携带型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使用时间大大延长。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镉,与镍镉电池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再者,更因为锂电池具有可移植性、可视需要组合、高能量密度以及无排放噪音与废气等优点,所以在许多的领域都受到普遍的应用。
[0004]锂电池的主要结构包括有电极、电解液、隔离膜及容置罐体,其中,该隔离膜(separation film)放置于两电极之间而作为隔离电极的装置,用以避免两极上的活性物质直接接触而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此外,隔离膜上具有许多细小的孔洞,因此可允许带电离子通过,用以形成导电通道。
[0005]当锂电池在充电时,其负极(阳极)表面易有树枝状锂金属针状物的生成,进而引起内部的短路,造成“热爆走现象”,同时降低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循环次数。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该隔离膜的抗穿刺强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0006]因此,如何增加隔离膜的抗穿刺强度,用以提高了电池使用上的安全性,有效减少短路及热爆走现象,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主要目的在增加锂电池的隔离膜的抗穿刺强度,用以提高了电池使用上的安全性,有效减少短路及热爆走现象。
[0008]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用以加工一第一多孔膜及一第二多孔膜,该第一多孔膜定义有一第一拉伸方向,该第一多孔膜沿该第一拉伸方向设置,该第二多孔膜定义有一第二拉伸方向,该第二多孔膜沿该第二拉伸方向设置,以形成具有一预定张力的多孔复合膜,该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一压合单元、一定型单元及一冷却单元;b.使该第一拉伸方向与该第二拉伸方向相交呈一角度;c.叠置该第一多孔膜与该第二多孔膜,以成型为一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d.运用该压合单元于Tl的温度及S I的张力条件下压合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e.运用该定型单元于T2的温度释压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以使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进行定型;f.运用该冷却单元在T3的温度维持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于该一预定张力S3 ;g.完成该多孔
复合膜的成品。其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用以加工一第一多孔膜及一第二多孔膜,该第一多孔膜定义有一第一拉伸方向,该第一多孔膜沿该第一拉伸方向设置,该第二多孔膜定义有一第二拉伸方向,该第二多孔膜沿该第二拉伸方向设置,以形成具有一预定张力的多孔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一压合单元、一定型单元及一冷却单元; b.使该第一拉伸方向与该第二拉伸方向相交呈一角度; c.叠置该第一多孔膜与该第二多孔膜,以成型为一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 d.运用该压合单元于Tl的温度及SI的张力条件下压合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 e.运用该定型单元于T2的温度释压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以使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进行定型; f.运用该冷却单元在T3的温度维持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于该一预定张力S3,并满足下列公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Tl的温度介于6(Tl40°C,或者该T2的温度介于10(Tl60°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2-T1=5?50°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型单元定义一松驰参数G,该松驰参数G满足下列公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压合单元以0.ΟΓΟ.37kgf/cm-2的压合力Pl压合该第一多孔膜与该第二多孔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张力SI的范围介于10?500kgf/cnT2 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单元对该多孔复合膜的半成品施以降温,该降温速度为1(T10(TC /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张力S3以每分钟KTlOOkgf/cm'2的速度增加。
【文档编号】B32B37/06GK103427060SQ201210160258
【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陈建志, 张裕伟, 姚佳吟, 徐瑞琳, 蔡铭诚 申请人: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