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揉辊及应用该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25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搓揉辊及应用该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搓揉辊及应用该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湿巾的基材大多为无纺布。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是指不经过传统的纺纱,机织或针织所制成的布,它一般是利用梳理机将纤维原料梳理呈单根纤维状态后通过气流或机械等手段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等方式固结,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是一种透气、质轻且环保的新型纤维制品。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梳理机梳理成单根纤维的纤维原料在铺网过程中,由于铺网方式以及纤维本身的尺寸、种类以及静电性能等原因的影响,纤维之间会重新聚集成纤维束或者纤维块,这些高密度的纤维块及纤维束导致湿巾的柔软度较差,擦拭时与皮肤的触感不佳。现有的提花无纺布虽能提高无纺布的外观及擦拭效率,但提花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复杂、价格高,且其外观与擦拭效率提高的同时对提花无纺布的柔软度及含液能力均有负面影响。另外,由于无纺布中的纤维具有一定的排列方向,通常用纤维的纵向(MD)和横向(CD)强力的比值来鉴别无纺布产品在各个方向上的耐撕扯性能,MD/CD的比值越小,说明无纺布产品的在各个方向上的耐撕扯性能差异越小。而在现有的无纺布工艺中,在梳理成网后的纤维网中,纤维多数会沿着纵向(即MD方向)排布,而在横向(CD方向)方向上排布的纤维相对较少,从而导致MD/CD的比值较大(即,纵横向强度比较大),使得无纺布产品的在纵向以及横向上的耐撕扯性能差异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使湿巾具有良好外观、高柔软度及高擦拭效率的搓揉辊。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一种搓揉辊,包括上搓揉辊和下搓揉辊,上搓揉辊具有多个凸起,下搓揉辊具有多个凹槽,且上搓揉辊的凸起与下搓揉辊的凹槽匹配以使凸起伸入凹槽内,相邻的二凸起的二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5-10mm,每一凸起的横剖面的面积从靠近上搓揉辊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一凸起的纵剖面为梯形,每一凸起具有一顶端面,该顶端面的面积l-20mm2,每一凸起的高度为O. 05_5mm。优选的,上搓揉辊上的凸起的密度为1-30个/cm2。优选的,上搓揉辊上的凸起的密度为3-10个/cm2。优选的,当该顶端面为圆形时,其直径为l_5mm。优选的,相邻的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二凸起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一凹槽的开口从靠近下搓揉辊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该凹槽的纵剖面为梯形。优选的,所述每一凹槽具有一底端面,该底端面的面积为l_50mm2。优选的,当该底端面为圆形时,其直径为l_8mm。[0014]优选的,当凸起或凹槽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时,该等腰梯形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5-85°。优选的,所述多个凸起的表面积占上搓揉辊的总表面积的30%_70%。一种应用上述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该压花湿巾表面形成有多个压花凸点及多个凹部,相邻的二凸点的二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5-10mm,每一压花凸点的纵剖面为梯形,每一压花凸点的横剖面的面积从靠近压花湿巾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一压花凸点具有一顶面,该顶面的面积为1-20_2 ;该压花凸点的高度为O. 05-5_。优选的,所述压花凸点的密度为1-30个/cm2。优选的,当压花凸点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时,该等腰梯形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5-85°。优选的,该压花湿巾的纵横向强度比为O. 8-10。 优选的,所述多个压花凸点的表面积占该压花湿巾的总表面积的30%_70%。优选的,用以形成该压花湿巾的基材为无纺布。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搓揉辊在上搓揉辊和下搓揉辊上分别设计特定尺寸的凸起和凹槽,有如下优点(I)应用该揉搓辊,可有效减少无纺布上的纤维块及纤维束,提高该压花湿巾的纤维均匀度以及松厚度;(2)应用该揉搓辊,可以使该无纺布中的纤维向着CD方向发生转向,从而增加该压花湿巾的纤维在CD方向的排布数量,有效降低了该无纺布的纵横向强度比,降低了所制成的压花湿巾在各个方向的耐撕扯性能差异;(3)使得该无纺布的纤维按照预定设计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使制得的压花湿巾上形成预定的花纹图案。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搓揉辊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搓揉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压花湿巾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压花湿巾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压花湿巾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压花湿巾的压花凸点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搓揉辊,包括上搓揉辊和下搓揉辊,上搓揉辊具有多个凸起,下搓揉辊具有多个凹槽,且上搓揉辊的凸起与下搓揉辊的凹槽匹配以使凸起伸入凹槽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凸起的二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5-10mm,每一凸起的横剖面的面积从靠近上搓揉辊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一凸起的纵剖面为梯形,每一凸起具有一顶端面,该顶端面的面积l_20mm2,每一凸起的高度为O. 05_5mm。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上搓揉辊上的凸起的密度为1-30个/cm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上搓揉辊上的凸起的密度为3-10个/cm2。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当该顶端面为圆形时,其直径为l_5m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与相邻二凸起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一凹槽的开口从靠近下搓揉辊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该凹槽的纵剖面为梯形。
6.如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凹槽具有一底端面,该底端面的面积为l_50mm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当该底端面为圆形时,其直径为l-8mm。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当凸起或凹槽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时,该等腰梯形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5-85°。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的表面积占上搓揉辊的总表面积的30%-70%。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该压花湿巾表面形成有多个压花凸点及多个凹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凸点的二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5-10mm,每一压花凸点的纵剖面为梯形,每一压花凸点的横剖面的面积从靠近压花湿巾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一压花凸点具有一顶面,该顶面的面积为I-20mm2 ;该压花凸点的高度为O. 05_5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凸点的密度为1-30个/cm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湿巾,其特征在于当压花凸点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时,该等腰梯形的两腰之间的夹角为35-85°。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湿巾,其特征在于该压花湿巾的纵横向强度比为O.8-10。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压花凸点的表面积占该压花湿巾的总表面积的30%-70%。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花湿巾,其特征在于用以形成该压花湿巾的基材为无纺布。
专利摘要一种搓揉辊,包括上搓揉辊和下搓揉辊,上搓揉辊具有多个凸起,下搓揉辊具有多个凹槽,且上搓揉辊的凸起与下搓揉辊的凹槽匹配以使凸起伸入凹槽内,相邻的二凸起的二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5-10mm,每一凸起的横剖面的面积从靠近上搓揉辊的中心向远离所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一凸起的纵剖面为梯形,每一凸起具有一顶端面,该顶端面的面积1-20mm2,每一凸起的高度为0.05-5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该搓揉辊制得的压花湿巾。
文档编号B31F1/07GK202463004SQ2012200817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何林燕, 俞慧丽, 张东丽, 陈善樑 申请人: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