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贴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531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双面胶贴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所述双面胶具有依序设立的第一离型层、粘合层及第二离型层,该贴附装置包括:定位基板,其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具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具有第二定位槽;滚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且可滚动,所述滚轮具有滚动轴,所述滚轮外周面上还具有吸气孔;二支架,设于所述定位基板的两端;无杆汽缸,其两端固定于所述所述二支架上,所述无杆汽缸具有活动部;连接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无杆汽缸的所述活动部,另一端固定所述滚轮的滚动轴。由于上述过程是滚动压合,因此所述产品表面不易形成褶皱。
【专利说明】双面胶贴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双面胶的结构剖视图。双面胶10通常会具有依序设立并 相互结合的第一离型层11、粘合层12、第二离型层13,其中,所述粘合层12的两面都具有粘 性。
[0003] 请再参阅图2,图2绘示为一种双面胶定位结构示意图。所述定位结构具有定位槽 30及气孔31,所述气孔31内吸附设于所述定位槽30内的物品。所述定位结构用以对所述 产品20进行贴附所述双面胶10。
[0004] 请参阅图3,图3绘示为产品贴附双面胶过程剖视结构图。将所述双面胶10的第 一离型层11剥除,所述第二离型层13放置于定位结构的所述定位槽30上,控制所述气孔 31吸附所述第二离型层13,再将产品20需要贴附的部位按压于所述双面胶10的所述粘合 层12,并控制所述气孔31停止吸附所述第二离型层13。从而达到将所述粘合层12及所述 第二离型层13贴附于所述产品20表面的目的。
[0005] 请再参阅图4,图4绘示为产品贴附双面胶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产品20经过图 3的过程进行贴附后,达成图4的状态。由于所述双面胶10贴附后需要与所述产品20边缘 具有一间距(例如为1mm),因此在贴附时很难把握对准。同时,产品20两边需要贴附的部分 需要分别进行贴附,因此操作起来效率较低。
[0006] 请再参阅图5,图5绘示为产品贴附双面胶不良时的局部剖视图。若在贴附时,所 述产品20软变形,则会造成其至少部分为两端先与所述粘合层12接触,进而中间形成褶 皱,造成贴附效果不良。
[0007]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解决双面胶贴附时产品易形成 褶皱、双面胶与产品边缘距离难以对齐以及贴附过程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面胶贴附装置,所述双面胶具有依序设立的 第一离型层、粘合层及第二离型层,该贴附装置包括:
[0010] 定位基板,其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具有第 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互接 续,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放置所述双面胶,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放置所述产品待贴附部位,所述 第一定位槽内具有吸附气孔;
[0011] 滚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且可滚动,所述滚轮具有滚动轴, 所述滚轮外周面上还具有吸气孔;
[0012] 二支架,设于所述定位基板的两端;
[0013] 无杆汽缸,其两端固定于所述所述二支架上,所述无杆汽缸具有活动部;
[0014] 连接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无杆汽缸的所述活动部,另一端固定所述滚轮的滚动 轴。
[0015] 可选的,所述滚轮的周长等于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所述双面胶的长度。
[0016] 可选的,所述滚轮的周长大于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所述双面胶的长度。
[0017] 可选的,所述滚轮、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皆为两个。
[0018]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及所述滚轮的宽度相等。
[0019] 可选的,所述滚轮上外周面的两侧具有台阶面,所述滚轮的台阶面宽度与所述第 一定位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滚轮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相等。
[0020]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 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间的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无杆汽缸的所述活动部,所述第 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滚轮。
[0021] 可选的,所述双面胶贴附装置还具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二支架上, 所述连接部上还具有套筒,套设于所述导杆上。
[0022] 可选的,所述吸附气孔等间距排列。
[0023] 可选的,所述吸附气孔间的距离为1. 5mm。
[0024]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在使用时,将所述双面胶设于所 述第一定位槽内,将所述产品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并露出其待贴附部位;由所述第一定 位槽内的吸附气孔将所述第一离型层吸附,所述滚轮上的吸气孔吸住所述双面胶的端部, 在所述无杆汽缸的带动下,所述滚轮将所述双面胶的第二离型层及粘合层滚到所述滚轮 上;所述滚轮继续滚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粘合层被滚动压合于所述产品的待贴附区 域。由于上述过程是滚动压合,因此所述产品表面不易形成褶皱。此外,当所述滚轮上外周 面的两侧具有台阶面,所述滚轮的台阶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滚轮的 宽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相等时,可以通过所述台阶面两侧距离的预留,贴附时轻易 将产品边缘距离留下;当所述滚轮、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皆为两个时,可以同 时对产品的两个待贴附区域进行贴附,因此贴附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图1绘示为双面胶的结构剖视图。
[0026] 图2绘示为一种双面胶定位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绘示为产品贴附双面胶过程剖视结构图。
[0028] 图4绘不为广品贴附双面|父后的结构不意图。
[0029] 图5绘示为产品贴附双面胶不良时的局部剖视图。
[0030] 图6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连接部及滚轮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请共同参阅图1、6,图6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第一状态结 构示意图。
[003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双面胶贴附装置,所述双面胶10具有依序设立 的第一离型层11、粘合层12及第二离型层13 (请结合参阅图1),于本实施例,该贴附装置 包括:
[0036] 定位基板,其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部101及第二定位部102,所述第一定位部 101上具有第一定位槽103,所述第二定位部102上具有第二定位槽104,所述第一定位槽 103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04相互接续,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内放置所述双面胶10,所述第二 定位槽104内放置所述产品20待贴附部位,所述第一定位槽104内具有吸附气孔105 ;
[0037] 滚轮106,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及所述第二定位槽104内且可滚动,所述滚轮 106具有滚动轴107,所述滚轮106外周面上还具有吸气孔108 ;
[0038] 二支架109,设于所述定位基板的两端;
[0039] 无杆汽缸110,其两端固定于所述所述二支架109上,所述无杆汽缸110具有活动 部 111 ;
[0040] 连接部112,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无杆汽缸110的所述活动部111,另一端固定所述 滚轮106的滚动轴107。
[0041] 请再结合参阅图6、图7、图8,图7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 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第三状态结构示意 图。
[0042] 在使用时,将所述双面胶10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内(所述第一离型层11设于 底端),将所述产品20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04内,并露出其待贴附部位;由所述第一定位 槽103内的吸附气孔105将所述第一离型层11吸附,所述滚轮106上的吸气孔108吸住所 述双面胶10的端部的所述第二离型层13,在所述无杆汽缸110的所述活动部111的带动 下,所述滚轮106将所述双面胶10的第二离型层13及粘合层12滚到所述滚轮106上;之 后所述滚轮106继续滚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槽104,所述粘合层12被滚动压合于所述产品20 的待贴附区域。由于上述过程是滚动压合,因此所述产品20表面不易形成褶皱。
[0043] 其中,所述滚轮106的周长等于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内的所述双面胶10的长 度,既控制了所述滚轮106的尺寸,又避免所述滚轮106周长过小造成所述双面胶10的所 述粘合层12粘合于所述滚轮106上的情况。当然,所述滚轮106的周长也可以为大于设于 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内的所述双面胶10的长度。
[0044] 其中,所述滚轮106、所述第一定位槽103及所述第二定位槽104皆为两个,可以同 时对产品20的两个待贴附区域进行贴附,因此贴附效率高,且受力平衡稳定。当然,单个滚 轮106也可以达成滚动压合的基本效果。
[0045] 其中,所述滚轮106上外周面的两侧具有台阶面112,所述滚轮106的台阶面112 宽度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03的宽度相等,所述滚轮106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槽104的宽 度相等,从而可以通过所述台阶面112两侧距离的预留,贴附时轻易将产品20边缘距离(例 如为1mm)留下。当然,对于产品20边缘无需预留距离的情况,所述第一定位槽103、第二定 位槽104及所述滚轮106的宽度相等。
[0046] 其中,所述双面胶贴附装置还具有导杆113,所述导杆11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二支 架109上,所述连接部112上还具有套筒114,套设于所述导杆113上,如此可以使得所述连 接部112及所述滚轮106滑动得更加稳定。
[0047] 其中,所述吸附气孔105等间距排列,如此可以均匀吸附;所述吸附气孔105间的 距离为1. 5mm,较小的间距可以达到更精密的受力。
[0048] 请再参阅图9,图9绘示为发明的双面胶贴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连接部及滚轮的 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9] 其中,所述连接部112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5、第二连接板116以及设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115及第二连接板116间的弹簧117,所述第一连接板115连接所述无杆汽 缸110的所述活动部111,所述第二连接板116连接所述滚轮106。由于设置所述弹簧117, 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滚动压合受力效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所述双面胶具有依序设立的第一离型层、粘合层及第二离型 层,其特征在于,该贴附装置包括: 定位基板,其上具有相邻的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具有第一定 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具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互接续,所 述第一定位槽内放置所述双面胶,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放置所述产品待贴附部位,所述第一 定位槽内具有吸附气孔; 滚轮,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内且可滚动,所述滚轮具有滚动轴,所述 滚轮外周面上还具有吸气孔; 二支架,设于所述定位基板的两端; 无杆汽缸,其两端固定于所述所述二支架上,所述无杆汽缸具有活动部; 连接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无杆汽缸的所述活动部,另一端固定所述滚轮的滚动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周长等于设于所述 第一定位槽内的所述双面胶的长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周长大于设于所述 第一定位槽内的所述双面胶的长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 述第二定位槽皆为两个。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第 二定位槽及所述滚轮的宽度相等。
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外周面 的两侧具有台阶面,所述滚轮的台阶面宽度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滚轮的宽 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相等。
7.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相 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间的弹簧,所述 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无杆汽缸的所述活动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滚轮。
8.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贴附装 置还具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二支架上,所述连接部上还具有套筒,套设于所 述导杆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气孔等间距排列。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胶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气孔间的距离为 1. 5mm〇
【文档编号】B32B37/10GK104118189SQ20131014113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陈春生, 肖军兵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