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47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封装生物医用膜的多层结构,尤其描述了一种用于封装通过口腔使用的膜的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按照特定分层结构排布的冷粘附覆层以及至少部分无粘性的支撑层。封装在其中的膜与外部环境被有效地隔离并且受到保护以免受意外的机械应力。该封装过程成本低并且特别专注于生物医用膜易损的结构特性。
【专利说明】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特别是生物医用膜的封装,并且涉及用于制备所述封装的方法。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新的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特别适用于对膜的保护以及制造低成本的封装。

【背景技术】
[0002]生物医用膜为薄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用于治疗和/或者美容,并且旨在提供有效物质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均可与人体或者动物体的组织接触放置。这些生物医用膜由薄的、生物相容的以及可选的生物粘结材料的基质制成。生物医用膜可包含分散在薄膜的基质中的,根据应用部位用于局部或者全身给药的活性物质。生物医用膜一般被置于与诸如黏膜或者内部器官的表面等的软组织接触。然而,它们还可以用于表面局部应用,例如在未受损的皮肤上或者被伤病或者皮肤病所影响的皮肤上应用。当生物医用膜设计用于通过口腔使用时,它们可以具有快速分解的特性,使得它们在接触到唾液时,会快速分解并且释放其中所包含的有效物质,所释放的有效物质由此可通过口腔、舌下腺或者胃肠粘膜被吸收。
[0003]生物医用膜可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例如保护、修复以及局部治疗功能。或者,生物医用膜在适当装载有活性物质的情况下,可应用在高度血管化的黏膜上,以期全身或局部地释放活性物质。这些形式构成了诸如口腔、静脉内、肌肉等常规全身给药方法(systemic administrat1n methods)的有用的替代方法。包含活性物质的薄膜也可用于适用于它们的黏膜或者器官的局部治疗。根据基质的结构,薄膜还可以用作支撑件,用于控制和延长活性物质的释放。快速分解生物医用膜可通过口腔使用:一旦将该薄膜放置于口腔中,它们就会在被吞咽之前快速溶解,从而使活性物质能够被肠胃吸收。
[0004]生物医用膜的共同特征是厚度薄并且柔性高,从而可保证使用者适应。因此,这些产品极其易损并且易于断裂或者破坏,尤其是在封装的制造期间、或者在患者打开产品期间、或者在取出并使用期间。
[0005]生物医用膜的封装可以由两层薄的塑料覆层组成,其中这两层塑料覆层相互叠置并且沿其外周边被热封,从而形成一密封的信封结构,在该结构中,所述膜被放置在两层覆层内部。覆层的可热封材料由聚乙酯或者其它相似的材料制成。所述覆层还常常包括具有隔离/加固功能(如金属箔)的叠置的层,以及在其外部可印刷的支撑层(如纸)等。
[0006]上文所述的封装方法存在多种问题。具体而言,在封装密封期间,加热会使薄膜存在损坏风险;如果发生机械故障,出现在密封操作台附近的封装材料存在燃烧风险;需要为待热封的封装提供足够宽的边缘,从而导致需要增加封装尺寸以及制造该封装所需的材料。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并且适用于生物医用膜、尤其需要一种新的适合于通过口腔使用的薄膜的封装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示出了如本发明所述的封装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发明内容】

[0008]目前发现了一种新的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形式并且该封装形式构成了本发明的主体,这种封装形式完全消除了常规封装的相关问题。参照图1,所述新的封装形式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按以下顺序叠置的层:
[0009]- (A)覆层(laminate);
[0010]-(B)支撑层;
[0011]-(c)生物医用膜;
[0012]_(B’)支撑层;
[0013]_(A’)覆层;
[0014]其中:
[0015]-所述覆层(A)和(A’)在冷态下可逆地相互粘附;
[0016]-所述支撑层在面积上小于所述覆层并且其完全置于该覆层的区域内,由此界定出边缘带(P),所述覆层(A)和(A’ )的内部面在该边缘带(P)中可逆地相互粘附接触。
[0017](A)和(A’)在边缘带P中间的粘附接触将支撑层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所述支撑层通过它们各自相对的内表面形成了无粘附的接收位,所述膜位于该接收位内部。这种接收位由于沿所述边缘带P的(A)和(A’ )间的粘附,而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文中所用术语“外部的”和“内部的”被用来指示膜(C)的位置。“内部的”是指朝向膜(C)的位置,而“外部的”是指背向膜(C)的位置。
[0019]覆层(A)和(A’ )起着保护性外部结构的作用。与覆层㈧相关的术语“冷粘附”是指这种覆层的内部面具有这样的粘附特性,使得该覆层在室温下通过简单接触且不需要加热即可粘附于(A’ )的内部面。同样地,(A’ )的内部面也具有这样的粘附特性,使其在室温下通过简单接触且不需要加热即可粘附于㈧的内部面。因此,覆层㈧和(A’)的组合不同于在室温下相互不粘附的可热封材料。
[0020](A)和(A’ )的内部面上可以都具有上述粘附特性,或者,在其中一个面的粘性足够保证该面与另外一个面稳定粘附的情况下,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个面上具有粘附特性。
[0021]上述情况可由带粘性的覆层来实现,或者可由初始无粘性、但在室温下通过接触就能够显出足够粘性的覆层来实现,此时需要辅加合适的压紧力。
[0022]术语“在室温下”指的是约10°C和40°C之间的温度范围,优选指15°C和30°C之间的温度范围,更优选地指20°C和25°C之间的温度范围。因此,覆层㈧和(A’)不需要热封即可粘附在一起。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室温下所显现出的粘性在超过所述范围平均+/ -15°C的温度下仍然存在,使得室温下的粘附在高温波动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保持稳定。
[0023](A)和(A’)间的粘附具有可逆性(reversible),使得使用者随后可通过施加合适的拉力将两层覆层分开。
[0024]覆层(A)和(A’)可利用普通支撑材料来制作,这些支撑材料的内部面涂覆有粘附材料。除内部面的粘性外,覆层还可包括具有特殊功能的层(例如具有加固和/或者隔离功能的金属箔)、用作可印刷支撑件的纸张、用于提供饰面(finish)的外部塑料材料等等。
[0025]支撑层⑶和(B’)(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也可被称为“衬层”)为至少在其内部面(即,支撑层⑶和(B’ )各自与覆层㈧和(A’ )背对的面)上无粘性的层状支撑件。在本结构中,支撑层(B)和(B’ )相互叠置排列,以它们相对的内部面共同形成适合膜(C)的接受位,并且保证该接受位与覆层(A)的粘附内表面隔离。实际上,在没有支撑层的情况下,膜会直接接触到覆层(A)的粘附侧,从而全部粘结于覆层(A)并且不能再被移除。该支撑层还用作支撑件,用于在下文所述的制作方法中铺展膜。最后,该支撑层还进一步构成了用于隔离/保护膜的元件,该元件在现有封装中是没有的,其有利地被居中设置在在由膜所占的位置上。
[0026]支撑层⑶和(B’ )的外部侧分别与其各自外部的覆层㈧和(A’ )的粘附内部面接触,并由此接附到该覆层的粘附内部面上。所述支撑层自身的外部面上并不是必须要有粘性,尽管本发明也包括这种变型。当该支撑层在其外部具有粘性时,这种粘性基本上可以是任何类型。优选地,但并不局限于此地,所述支撑层的粘性为冷粘性。
[0027]支撑层可利用任何可以保证膜(C)与外部覆层上的粘附材料完全隔离的、同时保持适当的不渗透性的材料来制作,使得(B)和(B’ )之间所包含的膜保持其初始含水率不变。支撑层还具有足够的机械特性,使膜的液态前体(precursor)能够在该支撑层上铺展开。此外,可选地,该支撑层可以具有结构加固功能,用于对处在最终封装内部的膜提供额外保护。通常,所述支撑层可以由聚酯、层压纸、以及具有可确保(C)在使用时能够简单分离的性能的类似材料制成。
[0028]膜(C)可以是任何生物医用膜。这种薄膜可包括通过口腔使用的膜(oral film),例如快速分解的,或者含有或不含有在基质中分散的活性物质的黏膜粘附型的通过口腔使用的膜。膜的基质可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和可供选择的生物降解材料(如纤维素衍生物)、聚酰胺、聚乙酯、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制成。所述膜可以具有生物粘附性,即,能够通过接触目标组织(黏膜、皮肤等)而粘附到该目标组织上。
[0029]当活性物质存在于膜中时,该活性物质可以是任何具备医疗活性的化合物,用以局部或者全身给药。
[0030]本封装可由使用者利用㈧和(A’)之间粘附的可逆性打开:因此,通过向㈧和(A’ )之一施加合适的拉力,可将这两层覆层分离,而不需要撕裂它们。通过在所述两层覆层上提供无粘附的边缘区(边缘部分)可导致这种分离过程更加容易,其中可优选地在所述无粘附的边缘区上施加分离力。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层覆层之一可延伸到其对面覆层的区域外,从而形成表面的不连续部分(台阶),分离力优选地就施加在该表面不连续部分上。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目前已知的替代技术。
[0031]分离期间,每层覆层会一起拉动粘附在其内部面上的支撑层。利用这种方式,内部存放有膜的接收位会被打开,使用者可将所述膜取出。由于支撑层的内部面是与该膜接触而不是粘附,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将所述膜取出。
[0032]上文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多个优点。首先,由于具有冷粘性,所以可以在室温下完成整个封装周期,而不需要加热来进行会损伤膜外缘的热封。而且,在冷处理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时候中断封装周期,而不会使在密封操作台中于停顿状态的材料存在燃烧的风险。最后,在使膜具备同样延展度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更小表面积的封装。实际上,在常规热封条件下,需要提供相对宽的、外部边缘带,位于该边缘带内部的膜的外缘应该与热封线隔开。但是,本发明已不再存在这种需求:此时,膜可被放在离两层外部覆层的粘附位置更近的位置,而不需要提供分离区。较小的封装面积可以节约封装材料的用量并且可以使封装更加紧凑。
[0033]此外,支撑层进一步构成了加固/隔离层,其有利地居中位于膜的表面上:从而可降低外部覆层的隔离需求,该外部覆层因此可以是一种在结构上较常用材料更简单/更薄的材料,由此会更便宜,还不会对经过封装的膜的隔离产生负面影响。
[0034]如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封装的方法,其包括组装上文所描述的部件(A)、(B)、(C)、(B’)、(A’ ),并且按照上文所述顺序进行组合。
[0035]在一个优选的制备方法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36]1.提供第一层覆层条带;
[0037]2.在步骤I)中所获得的覆层上间歇地布置支承层;
[0038]3.将膜布置在步骤2)中所获得的所述覆层上的所述支撑层上;
[0039]4.根据步骤I和步骤2,提供第二层覆层条带;
[0040]5.将步骤4)中所获得的覆层条带叠置在步骤3)中所获得的覆层上;
[0041]6.在将各个支撑层与其相邻的支撑层分隔开的区域中,标记和/或切割步骤5)中所获得的复合覆层。
[0042]步骤I)中,提供了市售的、尺寸适合生产线的覆层,所提供的覆层不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
[0043]步骤2)中,例如通过以固定频率作用在恒速进给的覆层条带上的适当冲压机或类似系统间隙地布置支撑层。以类似的方式制备步骤4)中所述的覆层条带。
[0044]步骤2)和4)中所获得的覆层条带可以是包含间隙布置的单层支撑层的单个条带形式。这种条带可在下面的步骤中直接使用,或者可以以卷绕的单个条带形式作为半成品产品存储。然而,为了便于制备,步骤2)和4)中所述的条带优选具有较大的宽度,从而可形成片状,在该宽度上平行布置η层间隙布置的支撑层。在这种情况下,卷绕的半成品产品表现为随后会被切成η个横截面的卷,从而形成η+1个单个条带。
[0045]步骤3)中,利用常规技术来布置膜,优选通过铺展作为膜的前体的适当溶液:当随后部分干燥时,膜会显现出期望的机械性能;也可采用其它诸如喷射、注射、热熔等淀积法来替代这种铺展。在之前所述的条带上布置膜,优选以恒速向适当的膜淀积位置内供给膜,其中在该膜淀积位置处可利用例如光学系统识别支撑层,而且膜的溶液被分布在淀积位置上。之后,膜进入适当的干燥工作台,在此处,膜显现出所需的机械性能。
[0046]步骤5)中,步骤3)和4)中所获得的覆层(如从合适的条带中展开的覆层)的内部面分别粘附连接在一起,使得存在于其上的支撑层相互叠置。通过按压可促进覆层的粘附,例如通过将所获得的复合覆层传送穿过合适的辊轴而进行按压。两层覆层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室温下发生粘附,而且不需要加热。
[0047]步骤6)中,沿着将各个支撑层与其相邻的支撑层分隔开的横截面,切割所获得复合覆层。由此可获得最终的封装,其中每个封装均包含被放置在两层叠置的支撑层之间以及在这两层叠置的支撑层之间受到保护的单层膜,同时这两层叠置的支撑层反过来被两层外部覆层包含并通过这两层外部覆层与外面隔离,这两层外部覆层沿边缘带P粘附连接在一起。将包含在条带中的所有膜彼此隔开对于本发明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例如,可生产包含一定数量(涵盖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的膜的小长度条带。将这些条带提供给使用者,其中,这些所提供的条带适当带有标记在或印刷在各层膜与其相邻的膜之间的切痕线,或者预切线。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分隔出单层膜,由此在使用的同时制备单个封装。
[0048]在一个可选的制备方法中,可根据步骤1、2、4、5和6执行制备过程,从而获得不含膜的复合覆层,进而将这种复合覆层直接用来布置膜,或者将其作为卷绕的、单个的、复合条带(或者作为要被切成上文所述的η个单个条带)存放。布置膜期间,利用(A)和(Α’)之间粘附的可逆性,通过为此目的提供的适当方法,暂时打开所述复合条带。将步骤3)中所述的膜放在被打开的两层覆层之一的上面。随后进行上文所述的步骤4)至6)。
[0049]在另一个可选的制备方法中,膜(C)首先被布置在支撑层(B)上;之后,通过经过适当调整的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将系统⑶+ (C)与封装(Α)、(Β’)(Α’)的剩余组件结合,形成本发明所述的封装结构。
[0050]在进一步可选的制备方法中,膜(C)首先被布置在支撑层(B)上,并且用支撑层(B’ )覆盖;之后,通过经过适当调整的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将系统(B) + (C) + (B’ )与封装(A)和(A’ )的剩余组件结合,形成本发明所述的封装结构。
[0051]成品封装结构可配有外部包装纸,并且可以以单层膜的方式提供给患者用于临时治疗。或者可以提供带有多个经过封装的膜(被分隔开或者以子条带的形式)的容器,用于重复治疗,例如涵盖一个或者多个治疗周期。这些外部包装纸/容器还包含相配的记载有产品药理作用的必要信息的说明页、应用部位以及膜的布置方式。
[0052]本发明还包含了包括上文所述的元件(A)、(B)、(B’)、(A’ )的结构的用途,其中所述元件㈧、⑶、(B’)、(A’ )以所指出的顺序相互叠置,以用于封装生物医药膜。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包括按照如下顺序叠置的层: -(A)覆层; -(B)支撑层; -(C)生物医用膜; -(B’ )支撑层; _(A’)覆层; 其中: -所述覆层(A)和(A’ )在室温下可逆地相互粘附; -所述支撑层在面积上小于所述覆层,并且完全置于所述覆层的区域内,由此界定出边缘带P,所述覆层(A)和(A’ )的内部面在该边缘带P中可逆地相互粘附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覆层(A)和(A’)在各自内部面上均带有粘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两层覆层(A)和(A’)之一在其内部面上带有粘性。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覆层(A)和/或者(A’)为多层结构。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B)和/或者(B’)由层压的纸或者聚酯制成。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层(B)和/或者(B’)在它们的外部面上带有粘性。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生物医用膜是通过口腔使用的膜。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结构,其采用包含一系列通过口腔使用的膜的多用条带形式,所述一系列通过口腔使用的膜通过标记线彼此分隔开。
9.一种制备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的方法,包括组合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部件(A)、⑶、(C)、(B’)、(A’),并且按照其中所指示的顺序进行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第一层覆层条带; 2.在步骤I中所获得的覆层上间歇地布置支承层; 3.将膜布置在步骤2中所获得的所述覆层上的所述支撑层上; 4.根据步骤I和步骤2,提供第二层覆层条带; 5.将步骤4中所获得的覆层条带叠置在步骤3中所获得的覆层上; 6.在将各个支撑层与其相邻的支撑层分隔开的区域中,标记和/或切割步骤5中所获得的复合覆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叠置的层(B)+ (C)、或者(B) + (C) + (B’)、或者(A) + (B) + (B’)+ (A’ )是分别制造的,并且随后接附至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其它层。
12.一种用于生物医用膜的封装结构,包括按照如下顺序叠置的层: -(A)覆层; -(B)支撑层; -(B’ )支撑层; _(A’)覆层; 其中: -所述覆层(A)和(A’ )能够在室温下可逆地相互粘附; -所述支撑层在面积上小于所述覆层,并且完全置于所述覆层的区域内,由此界定出边缘带P,所述覆层(A)和(A’ )的内部面在该边缘带P中可逆地相互粘附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构在生物医用膜封装上的用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覆层、支撑层以及膜具有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特征。
【文档编号】B32B7/06GK104168893SQ20138000496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毛里齐奥·蒂·格列戈理, 塞尔吉奥·科目兹奥 申请人:阿尔特贡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